土茯苓
主产于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安徽。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本品气微,味微甘、涩。以粉性大、筋脉少、切面淡棕色者为佳。生用。
【药性】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野菊花
主产于广西、湖南、江苏。秋、冬二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本品气芳香,味苦。以完整、色黄、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药性】苦、辛,微寒。归肝、心经。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平肝。
蒲公英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本品气微,味微苦。以叶多、色灰绿、带根者为佳。鲜用或生用。
【药性】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板蓝根
主产于江苏、河北。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切片。本品气微,味微甜后苦涩。以片大均匀、体实、粉性大者为佳。生用。
【药性】苦,寒。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大青叶
主产于江苏、河北、安徽、河南。夏、秋二季分2~3次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本品气微,味微酸、苦、涩。以叶大完整、色暗灰绿者为佳。生用。
【药性】苦、寒。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金银花
主产于河南、山东。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本品气清香,味淡、微苦。以花蕾多、色黄白、气清香者为佳。生用、炒用或制成露剂使用。
【药性】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主产于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安徽。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本品气微,味微甘、涩。以粉性大、筋脉少、切面淡棕色者为佳。生用。
【药性】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效】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野菊花
主产于广西、湖南、江苏。秋、冬二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本品气芳香,味苦。以完整、色黄、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药性】苦、辛,微寒。归肝、心经。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平肝。
蒲公英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本品气微,味微苦。以叶多、色灰绿、带根者为佳。鲜用或生用。
【药性】苦、甘,寒。归肝、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板蓝根
主产于江苏、河北。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切片。本品气微,味微甜后苦涩。以片大均匀、体实、粉性大者为佳。生用。
【药性】苦,寒。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大青叶
主产于江苏、河北、安徽、河南。夏、秋二季分2~3次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本品气微,味微酸、苦、涩。以叶大完整、色暗灰绿者为佳。生用。
【药性】苦、寒。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金银花
主产于河南、山东。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本品气清香,味淡、微苦。以花蕾多、色黄白、气清香者为佳。生用、炒用或制成露剂使用。
【药性】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