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棋研究所吧 关注:19,000贴子:318,617

【推演战报】The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1楼2020-06-30 01:21回复
    The Fall Of The Third Reich是美国兵棋公司Compass(国内玩家俗称的罗盘社)与2016年推出的一款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后半段为背景的战略级兵棋。
    游戏支持2-4人进行游戏,2人游戏时分为同盟国与轴心国阵营,3人游戏时同盟国再细分为西线盟军与东线苏军,4人游戏时再将德军细分为OKW与OKH。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盟苏德三方争胜的作品并不少见,但本作罕见的在4人模式下给2位德军玩家也各自设置了独立的胜利条件,也就是说虽然是2个阵营的4人游戏,但最终只有1人能取胜。
    本作在吧内有开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看看。
    本作的设计师是大家的老朋友Ted Raicer,就是设计光荣之路的那位。


    IP属地:上海2楼2020-06-30 01:27
    回复
      2025-08-22 13:23: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名称】The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设计师】Ted Raicer
      【出版公司】Compass
      【出版时间】2016年
      【作品背景】1943年5月至1945年6月,二战欧洲终局
      【比例尺】1格约为现实48公里
      【时间】1个回合约为现实2个月
      【规模】1个单位=集团军 / 军 / 师 级
      【胜利条件】在游戏结束时依据双方控制的VP决定
      【地图】


      IP属地:上海3楼2020-06-30 01:34
      回复
        然后是游戏的简单介绍,首先是算子,特别简单: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德军部队的战斗等级,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军队,德军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战斗数值,这表现了德军部队的满员率存在不可确定性,玩家战斗时为堆叠丢一个骰子查战斗等级表确定本堆叠中各部队的具体战斗力。
        战斗等级分为ABC三级,同时会因为各种因素影响,简单的来说就是随着时间推进,德军的战斗力会越来越弱。
        然后是游戏流程:
        1.游戏回合标记前进阶段(第 1 回合没有)
        2.增援阶段(第 1 回合没有) a.轴心国增援阶段 b.盟军增援阶段 c.苏军增援阶段
        3.战略空军阶段 a.轴心国空军分配阶段 b.盟军空军分配阶段(第 1 回合没有)
        4.补充阶段(第 1 回合没有) a.盟军轰炸工厂阶段 b.盟军交通妨碍阶段 c.轴心国补充阶段 d.盟军补充阶段 e.苏军补充阶段
        5.盟军入侵阶段 a.登陆桥头堡设置阶段 b.入侵结算阶段 c.压倒性的成功阶段
        6.轴心国 OKH/OKW 阶段 a.盟军油田轰炸结算阶段(第 1 回合没有) b.轴心国 OKH/OKW 买入阶段 c.轴心国 OKH/OKW 分配阶段
        7.轴心国行动阶段 a.轴心国移动阶段 b.轴心国战斗阶段
        8.盟军/苏军反应阶段 a.盟军反应阶段 I.盟军移动阶段 II.盟军战斗阶段 b.苏军反应阶段 I.苏军移动阶段 II.苏军战斗阶段
        9.轴心国损耗阶段
        10.轴心国机械化移动阶段
        11.清理阶段
        12.盟军/苏军行动阶段 a.盟军作战移动阶段 I.SHAEF 分配阶段 II.盟军移动阶段 b.苏军作战移动阶段 I.STAVKA 分配阶段 II.苏军移动阶段 c.盟军战斗阶段 I.盟军地毯式轰炸阶段 II.盟军战斗阶段 d.苏军战斗阶段
        13.轴心国反应阶段 a.OKW 反应阶段 I.OKW 移动阶段
        II.OKW 战斗阶段 b.OKH 反应阶段 I.OKH 移动阶段 II.OKH 战斗阶段
        14.盟军/苏军损耗阶段 a.盟军消耗阶段 b.苏军消耗阶段
        15.盟军/苏军机械化移动阶段 a.盟军机械化移动阶段 b.苏军机械化移动阶段
        16.战略移动阶段 a.盟军交通轰炸阶段 b.轴心国战略移动阶段 c.盟军战略移动阶段 d.苏军战略移动阶段
        17.胜利点确认阶段 a.确认分数阶段
        18.清理阶段
        看着挺多,但实际上并不复杂,每个阶段动起来很快。
        这里需要提及的是本作的一个重点,本作的ZOC非常强也非常弱。
        强的是在常规移动阶段,非机械化单位若不在自军(仅限苏军和德军)指挥范围内,那么连脱离敌方EZOC的能力都没有,而指挥标记只能放置在城市或城镇中(若放在城市中则指挥范围翻倍),因此本作通过这个手段引导玩家去进攻城市和城镇以不断延伸自己的指挥范围。

        (指挥标签)
        盟军不受指挥标签的行动限制,但盟军受到后勤补给的限制,西线盟军的补给从登陆后占领的港口出发,通过补给节点向前延伸。

        (补给节点)
        弱的是,本作在机械化移动,当前玩家的机械化单位可以无视所有非机械化单位的EZOC进行突破,因此若防御方玩家防线被突破后没有组织好第二道防线,或者利用装甲的部队的ZOC去卡路,则会出现一个口子崩了,然后敌军机械化大军如潮水般的涌入,前线彻底完蛋的局面。
        因此本作在双方行动直接穿插了对方的反应阶段,用以紧急调度。


        IP属地:上海4楼2020-06-30 01:53
        回复
          接着要提一下的是本作的空军系统,由于从43年下半年开始,战场的空中优势逐步被盟军占据,德空正渐渐的丢失天空,因此游戏中对空军进行了一番设计。
          德军玩家共有3个空军单位,每回合必须选择将空军分配到哪个战区中,包括本土防空在内德军一共有5个空中战区,这也就是说德军每回合必然要放弃2个战区的制空权。

          德军投入空军的战区可以在判定战斗力时获得骰点+1的修正,若德军在本土防空投入空军,则可以拦截盟军的战略空袭和道路遮蔽。
          但随着游戏推进,随着盟军的空战力量逐步增长,拦截的德空将从大概率拦截成功到不仅拦截不到反而自己还会损失的困境。


          IP属地:上海5楼2020-06-30 01:57
          回复
            以上就是需要一提的规则内容,接着我们开始战报,本次因为推演时间有限,因此只推了从43年5/6月回合至44年7/8月回合总计7个回合的内容。
            进行的是4人局。
            盟军:路人,苏军:土豆
            西线德军:装甲熊,东线德军:天神


            IP属地:上海6楼2020-06-30 01:58
            回复
              然后我们来看向地图,所有红色城市都是VP城市,带*的都是工厂,虽然游戏的胜负条件有一堆复杂的判定内容,但我们基本上可以简单的理解为:
              占领柏林,占领工厂,占领VP格来获胜。
              如果同盟国获胜则看盟军和苏联谁拿的VP多谁赢,注意在计算VP时盟军的VP翻倍计算。
              如果德国获胜则看两位德国玩家谁守住的VP和工厂多谁赢。
              西线+地中海=西线德军负责区 —— 同时管理空军分配
              东线+巴尔干=东线德军负责区 —— 同时管理补充分配
              也就是说德军后期其实可以互相拿自己手头的资源进行要挟。


              IP属地:上海7楼2020-06-30 02:04
              收起回复
                然后来看初设:
                西线的情况因为我不负责,所以不清楚,反正就是西西里登陆之前的局面,盟军如果不选择前3回合登陆法国,那么下一次登陆法国的机会就是44年5/6月了,但此时登陆法国风险极大,正常来说盟军开局登陆西西里是最保险的。
                东线此时正是堡垒行动前夕,库尔斯克战役一触即发。

                因此根据场上局势我决定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肯定不去打什么库尔斯克,那就是单纯的把兵力送掉,我们需要的是将前线的兵力撤下来,退守到后方1号防线。
                北线放弃对列宁格勒的包围,将战线后撤至里加一线,防御明斯克。
                南线放弃进攻库尔斯克,将主力撤退至基辅 - 第聂伯的彼得洛夫斯克,依托第聂伯河防御。
                至于克里米亚和高加索的部队,指挥范围不够,对不起了,只能将他们放弃了。
                接着在1号防线坚守,看能守到什么时候,关键是明斯克 - 基辅的防御,只要这2个大城不丢,苏军就缺乏向前推进的指挥签部署点,攻势必然有限,中央又是没补给的白俄罗斯大沼泽。
                但若1号防线被突破,则部队向2号防线转移,北方直接退至东普鲁士 - 波兰边界,建立从柯尼斯堡到华沙的防线。而南线向罗马尼亚边界退却,在边境尽可能的拖时间。
                若2号防线被突破,则说明苏军已经攻入罗马尼亚,这会导致巴尔干的轴心国盟友连锁脱离反正,因此再防御巴尔干就没有意义了,因此退却到3号防线,保卫本土。
                以上便是东线的防御计划。

                1943年5/6月的法国海岸

                1943年5/6月的意大利

                1943年5/6月的巴尔干

                1943年5/6月的东线 - 北

                1943年5/6月的东线 - 中

                1943年5/6月的东线 - 南


                IP属地:上海8楼2020-06-30 02:19
                回复
                  2025-08-22 13:17: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未完待续。


                  IP属地:上海9楼2020-06-30 02:19
                  回复
                    事实证明德军就不该头铁库尔斯克了


                    IP属地:福建10楼2020-06-30 08:10
                    收起回复
                      部分德军的战力是不确定的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6-30 10:23
                      收起回复
                        🍗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0-06-30 10:39
                        回复
                          如果按照真实情况,德军不打库尔斯克,而是撤退,缩短防线,改善补给,分散苏军,那么是有机会继续反攻的。
                          但是我估计这个棋是无法实现这个设计的。。。


                          IP属地:北京13楼2020-06-30 16:54
                          收起回复
                            好玩不?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0-06-30 23:50
                            回复
                              2025-08-22 13:11: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T1:1943年5/6月
                              盟军选择按照历史登陆点,选择在西西里登陆,英美总计4个军的兵力在意大利最南端的岛屿登陆,哈士奇行动正式开展。
                              由于缺乏大规模登陆作战的经验,美军的登陆几乎成为了一场灾难,依靠空军的掩护才勉强保住了登陆上,然而上陆的部队都损失惨重,失去了进一步作战的能力。而英军方面则一切顺利,2个军完整的登上了海岸线,并没有受到什么严重的抵抗。

                              在东线战场,由于东线的德军指挥官已经抱定主意放弃堡垒行动,开始全面撤退,于是神奇的一幕出现了。位于库尔斯克枕戈待旦的苏军眼见着面前的百万德军以潮水退去一般向西撤退,这是一场全面撤退,北起戈梅尔,南至黑海,接近20个军的大规模撤退。

                              紧随着德军撤退的是全线追击的苏军,由于德军跑的实在是太快了,导致苏军尽在追击了,甚至在南部都没能追上撤退的德军部队。
                              不过随着部分坦克军北上,苏军在斯摩棱斯克至維捷布斯克一线取得了突破。

                              第一回合结束时战况:

                              盟军在西西里站稳了脚跟,而西线的德军指挥官决定向西西里岛增兵,在西西里岛尽可能久的拖延盟军的进军。
                              在东线,随着德军大踏步的撤退,苏军开始了大追击模式。

                              第一回合结束时战线:

                              西西里岛战局

                              东线战局


                              IP属地:上海15楼2020-07-01 02: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