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八年(1919)1月22日改为明水县。
7、雅鲁县 民国十四年(1925)12月1日/合并济沁河稽垦局和扎兰屯稽垦局置雅鲁
设治局。
民国十八年(1929)1月改为雅鲁县。
8、佛山县 民国十六年(1927)9月1日/析乌云、萝北二县局设佛山设治局。
民国十八年(1929)3月26日,改为佛山县。
1955年10月11日,因与广东佛山市重名改为嘉荫县。
9、鸥浦县 民国四年(1915)年1月1日, 将呼玛县所属倭西门卡伦改设倭西
门县佐。
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1日 倭西门县佐改升鸥浦设治局,
同年6月1日改为鸥浦县。
10、奇克县 清宣统元年(1909)年,设置奇克特卡伦。
民国十15改为奇克县设治局:
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11日置奇克设治局。
同年3月
1•铁骊、民国4年(1915)年2月10日,裁撤铁山包协领,设置铁骊设治局,
以余庆县安邦河以东地区为铁骊设治局管辖范围。隶属绥兰道。
(伪满大同二年1933年10月1日,改为铁骊县。1956年改“铁骊”为
“铁力”)
2泰康、民国十六年4月28日析安达、林甸、泰来三县地置泰康设治局,5月1日
为开办日期,隶属龙江道。
(1933年10月1日,改为泰康县)(1927.3.19?)
3德都设治局 民国十七年析克山县东境地,置克东设治局,定于十八年1月1日
成立,治二克山镇。3月20日,黑龙江省长公署训令迁至德都镇,3曰26日迁移至
德都镇,改名德都设治局。
(1933年10月1日,将德都设治局改为德都县。)
4凤山设治局:民国3年始设凤山稽垦局 民国八年(1929)1月1日,将通
河县北部凤山镇划出,设置凤山设治局
(1933年10月改县)。
5逊河设治局:民国五年(1916)5月15日,设逊河稽垦局。1928年11月27日,
黑龙江省长公署令,将逊河稽垦局改为逊河设治局,隶属黑河道。
6甘南设治局
清末为甘井子巡防局,隶属西布特哈总管,
民国三年(1914)7月1日,改设甘井子佐治局,隶属龙江县。
民国十四年(1925)12月1日,改为设甘南设治局,驻地二站改为甘南镇
十五年2月13日,启用“甘南设治局之关防”。
(1933年10月1日,改为甘南县,隶属黑龙江省。)
7东兴设治局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7日/,黑龙江省长公署批准,于木兰县
所属东兴镇设置东兴设治局。
(1933年10月1日,将东兴设治局改为东兴县。)
8富裕设治局:民国十八年(1929年)4月,由龙江县析置富裕设治局
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建立驿站,设有塔哈尔站(今塔哈站)、宁年站(今富裕镇)。清末民初,西部属龙江县,
东部属依克明安旗。 1929年3月19日,黑龙江省政府决定,设置富裕设治局。
(1933年改县)、
9•索伦设治局
民国五年(1916年2月1日,设置索伦山宣抚局。
民国六年(1917年3月15日,改为设索伦山设治局,驻哈海镇。
大同元年(1932)11月21日,改为喜札嘎尔旗,划归兴安东分省管辖。
10•布西
布西设治局:清光绪三十四年拟设置布西直隶厅。
民国四年4月以西布特哈地方置。
民国十四年( 1925年11月,设治局移驻尼尔基。
民国十五年(1926年2月,将甘井子佐治局划出设置甘南设治局。
民国十七年(1928年12月,布西设治局与西布特哈总管分立。
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15日,设治员曾将布西设治局改为布西县,后奉省长公署
电令,于3月4日恢复设治局称谓,由黑龙江省直辖。
大同二年(1933)年1月,划归兴安东分省管辖,改为莫力达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