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尼塔斯的手记》更新到第四十六页,按着望月老师曾经表示希望这个故事在百话之内完结的说法,目前剧情差不多进行到了一半。看过PH的同好们估计都有了即将进入“过山车剧情”的预感,而有人在看到多米的遭遇之后,会可能感叹,为什么望月老师如此无情呢?
生而为人,喜怒哀乐是很自然的,相信没有哪个人的人生只有单调的“喜”或者“悲”,吸引我们的作品,必然会在其中有和我们产生共鸣的部分。
然而有这么一点可能经常会被无意识的忽略:作者和我们一样是人,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并且拥有表达的权利,并且对如何表达,以及表达了什么,并没有义务对读者解释说明。
如果有作者愿意去解释,那么也是TA的自由而非义务。
通过作品,我们也可以从中理解作者想要追求什么。
不论是悲剧还是虐戏,都有很多作者写过不少,经典桥段繁花似锦,但打动人的悲剧情节之中并不总是带有对源头的探究。
一个好的、牵动人心的故事来自作者的内心,与读者产生了共鸣,然而那可能只是作者将内心的情绪宣泄出来。虽然每个人的心底都希望能从痛苦中解脱,但作者并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义务。
然而即使一个人不喜欢看悲剧,看虐心的戏份,这也不意味着TA的内心完全没有悲伤。甚至有时候对悲剧的逃避恰恰反映了这个人内心之中不想面对的东西,反映了一种逃避的姿态。
望月老师之所以看起来“狠心”,是因为她把人心之中最痛的那一部分,以她的方式无保留地挖了出来,并摊在所有人的面前。
在PH之中杰克可以说是集痛苦之大成的那一个人,因为家庭的不幸他从绝望走向混沌,到最后与其说他是在追求希望,不如说是在追求绝望,连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都不清晰了。
杰克:这世界,对我而言原本等同于吞噬一切的黑暗。但,因为有她在,因为她找到了我,我才从潘朵拉的盒子里找到了希望。可是世界又再次夺走了我的希望。失去了希望的潘朵拉之盒,那里面的是不是只剩下绝望了呢……?什么都,不存在了。如果说一切的希望都被夺走了,那么就连绝望也都不会存在了——
【37话】
别人或许还能因为痛苦而哭嚎,而杰克痛到麻木,这样的事情并非只出现在故事之中,而且恰好相反,故事反应了现实。如果你觉得世界上并没有如此绝望的人,那么恭喜你,你是幸福的,如果可以,希望你能对那些不幸的人抱有哪怕一点点的同情,而不是完全否定他们的存在。
如果痛苦到自己都难以察觉,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拯救?
在PH之中,正如潘朵拉魔盒一样,即使经历过再多的苦痛,角色们的信念依然坚定。
奥斯卡:我希望你能得到“幸福”,奥兹。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愿望。
……我明明知道的。这对奥兹来说是最最残酷的话语。即使这样,我祈祷这个愿望,不会变成束缚你的“诅咒之言”。
奥斯卡:是你……拯救了我啊。奥兹,基尔巴特,艾达。我从心底里爱着你们。我爱你啊。
【82话】
布雷克:无论前方所等待着他们的是何等的绝望,我希望,在他们的故事的最后,所留下的东西是会像阳光之下一般的,温柔的希望。
【92话】
奥兹: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大概会束手无策的吧。但是,基尔他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有着和阿比斯的意志灵魂相连的爱丽丝,有着想要保护我的人们,有着现在也正在战斗的人们,还有着,将那谁也不曾得知的,阿比斯的意志的愿望,传达给我们的布雷克。那些微弱的光芒,互相连接相互重叠,化为了确实的希望,现如今正照耀着这片黑暗(绝望)。我决定……无论多少次,都要向着那片光芒伸出手!!!
【100话】
有的时候眼前真的像是一片黑暗,从哪里都望不到出路,这个时候还有什么能拯救陷入绝望的那个人呢?
心中的信念,坚定相信光芒的决心,哪怕没有看到别人伸出的手,也只是因为自己不敢向前迈出一步——往前走,光芒就在那里。
有人说……那里是会将一切都吞噬的黑暗……然而……我相信,光明必然仍存在于黑暗中……!
【1话】
有人曾经说过,那里是……吞没一切的黑暗。但,纵使那句话确实无误,既然是吞没一切的黑暗,其中便也必定会有希望存在。这个环抱着全部色彩的世界,如今再度开始编织出新的故事。在这黄金的昼日之下——
【104话】
我想望月老师并没有抱着“一定能拯救他人”的意愿来创作故事,她只是在表达,提出一种可能性,但即使如此也让我非常感动。望月老师的悲剧情节并不只是单纯地展示悲剧,而是在黑暗之中努力的伸出手。
望月老师是如此的温暖。
我很喜欢兔子窝将“手记”这个词做了“诊疗录”这样的解读。《瓦尼塔斯的手记》就好像医生一样,将试图隐藏的伤口一个个扒开来给大家看。扒开伤口当然会疼,但只有扒开伤口,才能开始治愈,将伤口放置不管,期望它会自行痊愈是不可能的,淡忘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需要每个人去面对自身那些曾经的旧伤。
我相信诊疗录之中的角色们他们的伤痛会有一个结果,我也期待着看望月老师如何给出这个结果。
我相信那一定是哭过笑过之后,留在心底的温暖和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