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阳神世界,境界称呼与两种体系的核心思路:
【 “天下修炼的方法多种多样,但目的无非就是超脱生死。而且大多是两大类。一是以炼神魂为主,称之为仙术。二是炼肉身,称之为武术。仙术的修炼,其实就是修自身念头,方法多样,但无非就是十大境界。定神,出壳,夜游,日游,驱物,显形,附体,夺舍,雷劫,阳神。至于武术的境界,我并不知道,元妃本身是拳法大家,却能为先生解释一二。”涂老道。】
【修炼神的十个层次,定神,出壳,夜游,日游,驱物,显形,附体,夺舍,雷劫,阳神。洪易也大概知道了一些端倪。】
【洪易再翻看下去,两者做比较,发现武术的修炼,分为练肉,练筋,练膜,练骨,练脏,练髓,换血,七大层次。】
【武经开篇就讲:武学最终,乃坚固肉身,超脱生死,绝非杀戮逞强。世间如苦海,肉身如渡海之筏。若肉身坚强,则能载人直达苦海彼岸。】
【道经开篇又讲:世间如苦海,人之肉身如渡海之筏,然苦海无边,筏终腐朽,唯有神魂坚固,则可舍弃舟筏,以自身之力,游至苦海彼岸。】
【洪易是读书人,自然很容易就理解书的文字是什么意思。
读了武功和道经的开头,他总算对武术,仙术两种修炼之法,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超脱生死。
世间是一片汪洋大海。
人活在世间,肉体就好像是渡海的船只,而神魂念头就是船只里面的人。
武术是讲究修炼肉身,肉身坚固,可以载人安全渡过苦海。
而仙术则讲究是苦海无边,船只肉身终将腐朽,不如直接修炼神魂,就好像是让人精通水性一样,这样就算是船只毁灭了,人也不会淹死。】
【 武道高手境界提升,却不是学修炼道术,要拼死去渡过雷劫。而是冲破心劫。这也是武道高手一个优势,不用那么危险。不过心劫也不是那么好过的。】
【 “谁说修炼武道艰难,至少修炼武道,只需要渡过心劫,心中顿悟,气血运转,阴阳协调,灵与肉合,就可以突破关口,不像我们就算积累够了,还要去渡雷劫,炼化雷霆纯阳,我们现在感觉到有了造物主的积累,还要去渡过七次雷劫呢不知道是吉还是凶,是福还是祸成就造物主,就算是洪易也帮助不了我们。”】
【要是经过了道术的修炼,人的杂念就会渐渐的消除,然后念头逐渐变纯。最后提炼出自己的本姓之念来。
简单的来说,小穆灵魂之中的各种念头,就好像是沙滩上的沙子,而自己的本姓念头,就好像是沙粒中的黄金。
无论是道术观想的修炼,还是武道心灵的修炼,本质上都是把杂念淘沙一般的淘掉,留下黄金一般的本姓。
这也就是所谓的“金丹大道”,金是不朽。丹是圆滑,象征着圆圆的天道。金丹大道的意思,就是不朽的天道。
不过杂念这东西,难以消除掉,就算前一刻修炼掉了,但下一刻它又好像是雨后春笋一般,前赴后继的长起来。
只有真正的阳神高手,才能永远消除杂念,并且让杂念不生。
否则的话,就算是梦神机那样的高手,也不可能保证自己时时刻刻,杂念不生,本姓宛如真空,一尘不染。
洪易自己也是在杂念生起的一瞬间,立刻消灭,就好像一块明镜一般,常常擦拭,尘埃落下来之后,就被扫去,可以常时间的保持光明。
但是不擦拭,也保持光明,那是不可能的。
本姓念头是真空,一尘不染,杂念不生,强大无比,那是道术的最高境界】
注释:仙术修炼神魂,武术修炼肉身,两种体系修炼的目的就是超脱生死。后期武学突破心劫,道术度过雷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