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杭铁路就是在这样的屈辱与抗争中开建的。江浙两省商定以两省交界处枫泾镇为界,浙江公司修建枫泾至杭州段,江苏公司修建上海南站至枫泾段。沪杭铁路浙江段是自闸口至枫泾,1906年11月14日闸口站举行开工仪式,浙江境内第一段铁路(江墅铁路)开工。1907年3月,沪枫段(江苏段)开工。每段路工告成,即行通车。1908年5月闸口至临平段竣工,10月临平至长安段竣工。1909年3月,杭州至硖石段铁路通车。5月硖石至嘉兴段铁路通车。8月13日,嘉兴至枫泾段铁路全线接轨。9月12日,自上海南站至杭州闸口全线通车营业。铁轨采用的是汉阳铁厂的产品,枕木系由日本引进。苏路上海南至枫泾长61.2公里,浙路长124.97公里,全线长186.17公里,设上海南、高昌庙、龙华、梅家弄、莘庄、新桥、明星槽、松江、石湖荡、枫泾、嘉善、嘉兴、王店、硖石、斜桥、周王庙、长安镇、许村、临平、笕桥、艮山、清泰、南星、闸口等等24个车站。行驶火车是蒸汽机火车。因起点变成上海,加之杭州到宁波间曹娥江桥尚未建成,沿用原名不适宜,遂称为沪杭铁路。最初,“苏路”“浙路”的旅客到枫泾时均须换乘,但很快两个公司就互相售票,可一车直通。
1906年11月开工,1909年8月通车,沪杭铁路建成用了不满三年。这样的效率,在今天看来也是无法轻慢的。而更有意思的是,这可说是中国第一条成功的民营铁路:当年江浙的“民营企业家”们,没有动用官府一枚银元,自筹资金、自募技术人员建造了这条铁路。甚至连筑路的资格,也是通过斗争从英国人手中夺回的。既勇且智的浙商精神,在一百多年前也有过生动展现。而当中沪杭铁路取道硖石形成一个约80度弯的故事大家已经耳熟能详,在此不再赘述了。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徐申如、徐骝良等有识之士的努力外,还因为沪杭铁路是一条商办铁路,股东出资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话语权,也决定了长39公里的海宁段设了硖石、斜桥、周王庙、长安、许村五站。沪杭铁路全长189公里,其间海宁段以市治硖石镇的海宁站为转折点,分呈东西和南北走向,北起双山乡大张浜南侧,西至许村镇施家堰北端,长41.26公里(注:1950年由桐乡划入双山乡后,海宁境内铁路长度由39公里增加到了41.26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