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吧 关注:537,917贴子:5,471,194
  • 0回复贴,共1

植物形态术语: 三、叶的术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叶的术语
1、叶的形态
(1)叶片: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
(2)叶柄: 叶柄是叶片与茎的联系部分,通常呈细圆柱形、扁平形或具沟漕,其上端与叶片相连,下端着生在茎上,通常位于叶片的基部,少数植物的叶柄着生于叶片中央或略偏下方,称为盾状着生。
(3)托叶:叶基部两侧或腋部的附属物,通常成对着生于叶柄基部的两侧。托叶的形状随植物种类不同而异,如梨的托叶呈线性;豌豆的托叶大而呈叶片状,可进行光合作用。刺槐、酸枣的托叶变为刺;菝葜的托叶变成卷须;蓼科植物的两片托叶边缘愈合成鞘状,包围茎节的基部,称托叶鞘。
(4)叶基:叶片下部与叶柄连接的部分,亦称下部。根据叶片的发育情况,有锐尖形、渐尖形、尖形、圆形、近圆形,此外还有心脏形、肾形、箭形、戟形等。如果左右叶基非常发达而愈合时,则形成盾形叶和漏斗形叶。
(5)单叶:一个叶柄上只生一张叶片的,叶片不再分裂呈小叶,例如杨、柳、桃、竹、甘薯、桑、蓖麻的叶。
(6)复叶:一个叶柄上有许多小叶。复叶的叶柄,叫做总叶柄或叶轴(羽轴);复叶只在叶轴(羽轴)的基部生有腋芽。
(7)多回分裂:指2回以上的分裂或2回复叶。例如东亚唐松草的叶。
(8)小叶:复叶上的小型叶片,即叶轴(羽轴)上所生的许多叶;小叶的叶柄,叫做小叶柄。例如槐的叶。
(9)叶轴:复叶的中轴。
(10)羽片:指2回复叶中第二次带小叶的单位。叶片在分成2枚以上的小叶片时,第一次(末次)分裂的叶片称为羽片。在蕨类植物中即使不作羽状分裂也使用这个术语。
(11)叶鞘:叶基部包于茎上的部分,有纵向开口的,如小麦的叶鞘;有闭合的,例如雀麦的叶鞘;有的叶鞘是由托叶构成的,成为托叶鞘,例如酸模叶蓼。
(12)叶舌:禾本科植物在叶片内侧基部与叶鞘相交处的小舌状物,有时呈小毛丛状。
(13)叶背面:叶片下面。
(14)叶腹面:指叶片上面。
2、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
(1)互生:每节只生一叶,在茎上交互相间生于两侧或螺旋状排列,例如,如杨树叶、桃树叶等。
(2)对生:茎节上生2个叶,即:叶子在茎或枝条的同一位置两两相对而生,例如女贞、芝麻、薄荷、丁香等的;各以180°开度位于同节的每两叶与相邻节的相互直交者称为交互对生,例如绣球花;在前节的叶垂直上方完全重叠连续排列的称为二列对生,例如山香圆的腋芽。
(3)轮生:是在茎节上生3个或3个以上的叶子,向外辐射排列,例如夹竹桃的叶。
(4)常在短枝顶上,生出数个叶子,由于节间缩短,叶呈簇状,例如银杏的叶。
3、脉序(叶脉的形态)
(1)中脉:从叶基直伸到叶尖的一条较粗的主脉。
(2)侧脉:中脉有分枝,称侧脉;侧脉再分枝称细脉。
(3)网状脉:叶的中脉、侧脉,细脉相互连接成网状。例如网纹草的叶。
(4)掌状脉:从叶基伸出几条主脉(3-7条或更多),直达叶缘如手指状,例如蓖麻、槭树的叶脉。
(5)羽状脉:丛中脉两侧分出多条侧脉达叶缘,像羽毛状,例如夹竹桃的叶脉。
(6)三出脉:从叶基生出3条主脉,例如枣的叶。
(7)平行脉:叶片的中脉与侧脉、细脉均平行排列或侧脉与中脉近乎垂直,而侧脉之间近于平行,无分枝,叶脉从叶基伸出达叶尖,例如小麦,玉米的叶。
(8)射出脉:由叶基生出几条主脉,呈散射状至叶边缘,例如棕榈的叶。
(9)横行脉:由粗大主脉分出多数与主脉近乎垂直的侧脉,平行伸至叶边缘,例如芭蕉的叶。
4、叶形(叶的轮廓和形状)
(1)条形、(线形、带形):叶片狭长,全部的宽度略相等,两侧叶缘几平行,如韭;通常较条形宽的称带形,如君子兰;较细的称线形,如细叶芒。多混用。
(2)针状:叶细长如针,例如黑松的叶。
(3)钻状:叶针状但很短,钉状。例如圆柏的叶。
(4)丝状:叶细如丝线,例如茴香叶的末回裂片。
(5)圆柱状:例如大花马齿苋的叶。
(6)剑状(剑形):叶中下部宽度近相等或稍宽,两边似剑,例如鸢尾的叶。
(7)镰刀状:两边直而稍弯,例如合欢的小叶。
(8)披针形:长为宽的约4-5倍,中部以下最宽,上部渐狭。例如垂柳的叶。
(9)倒披针形:长为宽的约4-5倍,中部以上最宽。例如细叶小檗的叶。
(10)椭圆状披针形:长为宽的约4-5倍,中部最宽。
(11)椭圆形:叶片中部宽而两端较狭,叶长为宽的约2倍左右,两侧叶缘成弧形。如刺槐的小叶。
(12)宽椭圆形:长不及宽的2倍。呈竖置的扁圆形。
(13)矩圆形:叶片长约为宽的3倍,两边微弧。如,铃兰的叶。
(14)卵形:叶最宽在中部以下,如,沙梨的叶。
(15)倒卵形:最宽部在中部以上,如,马齿苋的叶。
(16)匙形:叶下部渐狭,形似羹匙。如,车前的叶。
(17)三角形:叶基宽平,先端尖。例如荞麦叶。
(18)菱形:叶平行四边形。例如菱的叶。
(19)五角形:叶具5浅裂,呈5角状。如蝙蝠葛的叶。
(20)肾型:叶如肾的形状。如,锦葵的叶。
(21)箭头状:叶基两裂片呈三角形向下伸,成箭头状。例如慈姑的叶。
(22)圆形:如荷叶。
(23)戟形:叶基两裂片向外平伸,例如菠菜的叶。
(24)心形:叶如卵形,基部有圆缺,呈心脏状。如马兜铃的叶。
(25)盾形:叶柄生于叶背中央或近中央,如莲,旱金莲等。
(26)提琴形:叶两侧内凹如提琴状,如一品红的叶。
5.叶的先端形状
(1)急尖:叶先端呈锐角,例如,薄荷的叶。
(2)渐尖:先端成锐角延长,例如,山桃的叶。
(3)突尖头:叶先端圆而突出一个小尖头,如玉兰的叶。
(4)钻状:如圆柏的叶。
(5)钝形:叶先端成钝角,例如广玉兰的叶。
(6)截形:叶顶端较平如刀切后状,如蚕豆的小叶。
(7)微缺形:叶先端微下凹,例如,刺槐的小叶。
(8)微凹形:叶先端圆形,中间稍内凹,凹底较宽。如,;流苏树的叶。
(9)倒心形:叶顶端凹陷呈圆缺状,如酢浆草的小叶。
(10)尾状:叶先端渐尖部分延长呈尾状,如菩提树的叶。
6、叶基部的形状
(1)渐狭:叶基细长渐尖,如拳参。
(2)楔形:叶基部呈锐角或稍宽,但不成直角,如地黄的叶。
(3)圆形:叶基圆形,如梨、丁香叶。
(4)截形:叶基近平直,如,平基槭。
(5)扁形:叶基不对称(偏斜),如,秋海棠的叶。
(6)心形:叶基凹入,两侧圆形,如萝藦。
(7)耳状:基部有如耳状的裂片,如二月兰。
(8)抱茎:叶基全部或部分围于茎上。如抱茎苦荬菜。
(9)贯穿:两对生叶的叶基相连,茎从中穿过。如元宝草。
(10)下延:叶基向下延伸达叶柄两侧如翅,如风毛菊。
(11)有鞘:叶基有叶鞘包羽茎上,如小麦。
(12)箭头形:叶基2裂向下如箭头状,如箭叶蓼。
(13)戟形:叶基两列片向外平伸,如,田旋花的叶。
(14)叠折:叶呈对合形状,基部交互抱叠成两列,如,鸢尾。
7、叶边缘形状
(1)全缘:叶缘无齿无裂。如紫荆,丁香。
(2)锯齿状:齿内外角均尖,齿尖向前方,两不等长,如榆叶。
(3)圆齿:叶缘有圆牙齿,如虎耳草。
(4)重锯齿:锯齿上再有小型锯齿,如樱桃、珍珠梅的叶或小叶。
(5)牙齿状:叶缘有粗齿,齿尖伸向外方,内外角均尖锐,如翠菊。
(6)浅波状:叶缘有波浪起伏,如龙葵。
(7)深波状:波状较深,内外角均呈圆形。如茄。
(8)皱褶状:叶缘有不平的皱波,如白薇。
(9)半裂的:叶裂口达叶缘至中脉一半,又可分为羽状半裂,如蒲公英;掌状半裂,如蓖麻。
(10)深裂:叶裂几达叶中脉或叶柄处,又分为羽状深裂,如太阳花;掌状深裂,如葎草。
(11)全裂:裂口达叶中脉或叶柄处,可分为羽状全裂和掌状全裂。
(12)倒向羽状:为羽状半裂,裂片先端向叶基方向,如东北蒲公英。
8、复叶
(1)羽状复叶:小叶在叶轴两侧排列,呈羽状。
①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数为奇数,如刺槐。
②偶数羽状复叶:小叶数为偶数,如皂荚。
(2)掌状复叶:多个小叶从叶柄放射状发出,如七叶树。
(3)三出复叶:小叶3枚,掌状或羽状;
①掌状3小叶,如草莓。
②羽状3小叶,如胡枝子。3个小叶叶柄均等长,顶生小叶叶柄下连接2侧叶的部分实为叶轴。
(4)2回(3回或更多回)羽状:羽状复叶再出羽状复叶,如合欢。3回羽状较二回羽状再多出一回复叶,如南天竺的叶。以此类推。




(以上转自谢花凉的帖子)

大花马齿苋的叶圆柱形
倒披针形叶(细叶小檗)
倒披针形叶(细叶小檗)

盾形(圆形)叶——镜面草

黑松的针状叶叶

茴香的丝状小叶

戟形叶——戟叶蓼

剑形叶--鸢尾

箭形叶——慈姑

韭的条形叶

卵形叶——西洋梨

披针形叶——垂柳

琴形叶——琴叶榕

三出复叶——胡枝子

匙形叶——平车前

一回羽状复叶——刺槐

椭圆状披针形叶——罗布麻

圆柏的钻状叶和鳞形叶
2
掌状复叶——七叶树

针茅的线形叶


1楼2020-06-04 13: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