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跑吧 关注:12,247贴子:30,074
  • 2回复贴,共1

转帖 芦晓华谈人类的寿命,饮食,运动---面面观 【若要转载请注明出

收藏回复

  • 124.114.147.*
先说一下人类寿命的问题-----首先人类的一切活动,所有的争斗,包括----经济之争,权利之争,战争,这一切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和家人有一个舒适的生活条件,健康的体魄,也是希望生命之花更加长久。没有人想早死,那些甘愿用自杀形式结束自己生命的人---都是对以后的生活失去信心,看不到希望,走投无路者。
自然界万物都有其固有的生命时间。这里我只谈陆地上动物的生命周期,谈人类的寿命和陆地上自然界里动物寿命的关系,因为这些生命和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一样,都是每年要经历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这里我只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谈对世界万物的一点认识。
 经常遇到一些病人,在我谈到用药禁忌-----禁止鱼虾,肉类,水果时,患者就会不停的说不吃肉,就会缺失营养,不吃水果,就会缺少维生素之类。西医用药从来不说不让吃肉等等。。。。太平世界,现代社会各种物产极为丰富,商业社会犹如经济战场,各种营养品广告,食品广告铺天盖地。特别是年轻人很容易接受这种不正常的饮食概念。甚至有人以为餐桌上没有肉类,就没有食欲。没有水果及维生素类,皮肤就会变得干枯,这种不正确的言论已经充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吃肉到底好不好---我们来看大自然化育的动物世界的生命周期----你自己就会有明确答案。
自然界动物类--最大的动物是大象,依次为长颈鹿,牛,马,等,这些都是食草动物。别看都是一些食草动物,但他们的个头高大,性情温和,可以长途跋涉,并且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寿命都偏长。
大象的寿命为70至120年,-----以走路为主 ,遇到险情或攻击才会奔跑。
牛的种类很多,走起路来多漫步,如水牛,黄牛。一般的牛寿命大约为30年,特别是犀牛,多随四季的交替迁徙,只有迁徙中才会奔跑。
长颈鹿的平均寿命一般在25-30岁左右,多在奔跑,迁徙中过活。
马的寿命约14-18年。在我的印象里,都是骏马在飞奔的景象,很少能见到骏马徒步的画面。
 ----可以对这一组食草类动物做一比较,这样看来,大象这种庞然大物很少见它狂奔,以徒步为多,他能与人相伴,说明它有温和的性情---寿命也最长。骏马经常以奔驰的姿态出现,很少见它漫步,它也同样能和人类为伴--寿命最短。四季交替,食草类动物只有在迁徙中,有危险时,才会飞奔,觅食的时候,都很悠闲,多漫步。
 
食肉动物中最大的是老虎,狮子,其次  熊,狼,狗,等等,论体格,他没有牛马的块头大,更不能与大象,长颈鹿,骆驼的个头相比较,他甚至还不如羚羊跑得快,他们与食草动物的优点没得比。性情残暴,爆发力强是它们最突出的特点。
北极熊的寿命通常大约30年。 一年有半年的休眠期。
野生老虎的寿命是10到15岁,圈养的老虎能活到20岁--老虎的猎食活动以奔跑为主,虽然奔跑的速度很快,但它的耐力不足。
野生狮子的寿命大多在17岁左右,而圈养的狮子通常可以活到20到25岁---狮子的猎食活动也一样,奔跑的速度很快,但也耐力不足。
狼,狗等这些个头小一点的食肉动物生命周期更短。 ------从食肉类动物的习性来比较看动物世界---北极熊的寿命最长,因为它有半年的休眠期。其次是--老虎,狮子。他们的生活习性差不多,猎食时会奔跑,只有在吃饱的情况下才会睡大觉,因此动物世界饿虎扑食的景象很多见。食肉类动物性情多暴烈,凶残。
  从上述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在自然界中,经常奔跑的动物多短命,食肉类动物多短命。
  大象,长颈鹿--都是以草木为食,个头又高又大,长颈鹿比起大象更善于奔跑。但大象的寿命却比长颈鹿多3--4倍,相差太多了。牛和马的体格相差不大,牛给人们的印象---动作缓慢,走起路来慢慢悠悠。马更善于飞奔,在过去几千年中,骏马更是人类的代步工具。但牛的寿命将近是马的一倍。



1楼2009-11-21 21:35回复
    • 124.114.147.*

      食肉动物中,寿命最长的属熊,一年有半年都在冬眠中度过。老虎,狮子每顿饭前都必须狂奔,只有这样食物才能到手。所以,他们的寿命只有熊的一半。
      可以这样说,善于奔跑者多短命,善于漫步者多寿星。以肉为食者多短命。以草为食者多寿星。
      再看人类----爱斯基摩人几乎全部吃肉,靠动物脂肪维生,但很快衰老,平均寿命只有27年半。位于前苏联东部的吉尔吉斯民族也是主要食肉,那些族人很早熟,寿命也很短,平均寿命是40岁。---食肉动物的本性---凶猛,好斗---人类也不例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家们首次广泛地收集并编纂全世界各种饮食习惯与健康有关联性的统计资料。这些资料中,发现一个不断出现的现象:大量肉食与短寿之间有着强有力的关系。爱斯基摩人、拉布兰岛人 、格林兰岛人、克基族人有最高的肉类消耗量,同时,他们的平均寿命最短。通常只有三十岁。
      另外,科学家又发现,这些地区艰苦的气候并非造成短寿的唯一因素,其他也住在严厉的气候中但因很少吃肉或完全以素食维生的民族,却有世界最高的平均寿命。比如:在世界性的健康统计资料中发现:为数不少的白俄罗斯人、尤克坦印地安人 、东印度托达人 、巴基斯坦宏萨克特人 ,都有高达九十至一○○岁的平均寿龄。
      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几个文化种族:居住在厄瓜多尔安地斯山的维康巴斯人 ,居住在前苏联黑海地区的爱布克逊人 ,还有居住在北巴基斯坦喜马拉亚山的宏萨人。虽然这些种族分散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但研究人员还是在他们的饮食习惯中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雷同处-——这三个种族全是素食或非常接近素食为主。宏萨人在这三个种族当中为数最多,他们几乎不吃动物类食品,肉类及奶类品加起只占他们所食卡洛里的百分之一点五。
      让曾经实地访问过这些种族的研究人员惊异的是,这些人不但活得长命,活得充满活力,而且没有迹象显示他们患有困扰着美国这个国家老人的退化性疾病。
      他们一直工作,游玩到八十岁,甚至超过,大多数人到百岁生日时还非常活跃,退休一事是未曾听说的。他们的饮食不含过量的蛋白质,因此造成他们紧实曲线的身形以及比较缓慢的生长过程。这些边远地区的老人家们因为年龄与智慧的累积,而生理的退化又有限,他们对社会有很独特的贡献,而且很受人尊崇。 
     
       我们在看一下现代体育运动项目,西方人的强项是跑步,足球,篮球,无论长跑,中跑,短跑都领先于东方人---肉食动物的本性优为突出--你看这些运动有哪一项不激烈,不疯狂。相反,东方人的长项是竞技,体操,武术,这里特别提到太极。以素食为主的东方饮食习惯同时也塑造了东方人柔美文静的性格。
     
       中老年人早上激烈运动,搞长跑,死亡率很高,年轻人也一样。特别是媒体电视经常出现一些晨跑的镜头,早晨跑步被公认为是最适合的健身运动。但经常看到一些早晨跑步锻炼身体的老头老太卒死于路边的报道。
       美国著名女黑人短跑运动员——露易斯.乔伊娜。在1998年9月,乔伊娜猝死,年仅37岁。格里菲斯·乔伊纳是美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她创造的100米10秒49、200米21秒34两项世界纪录至今无人能够接近,堪称20世纪“世界第一女飞人”。  格里菲斯姿容俏美,多才多艺,出过自己的诗集和著作,设计时装、拍电影、电视剧等活动均获得成功,因此在赛场内外都格外引人注目,被新闻界称为“田径黑美人”。格里菲斯不幸于1998年9月21日因心脏病去世,享年38岁,国际体育届无不为之唏嘘。
       美国运动员卒死于运动场上的比比皆是。想想美国许多著名运动员退役后的早衰、疾病缠身和卒死吧,想想那么多的运动员莫名其妙地得了癌症吧。
    


    2楼2009-11-21 21:35
    回复
      2025-07-31 03:22: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124.114.147.*

         在自然界的动物中,凡食肉的哺乳动物,如虎、豹、狼等肠子都比较短,它们的性情几乎都很凶残暴戾。而食草的动物,如羊、兔、鸡等的肠子比较长,比食肉动物长好几倍。比如一只兔子的身长为0.4米,而肠子却长达8米左右,肠子是身长的20倍;一只老虎的身长1.3米,肠子长约5.4米,肠子只有身长的4倍多一点。
         现代解剖学发现,东方人的肠子要比西方人长的多。因为古老东方人的饮食基本上是植物性的,而古老西方人饮食却以动物性为主,所以,关于肠子的长短问题应该是有些道理的,因为狮子,老虎等肉食动物的肠子的确比牛羊要短得多,肠子长应该是有利于粗纤维的植物消化的。这也是大自然化育的不同种类的人体特征。动物食性与肠子能决定它们的性格,那么人类是不是也同此道理呢?
         遗传医学专家调查发现,以素食为主的亚洲人种,如果身长约为1.7米左右,其肠子为8.5米左右,肠子是身长的约5倍;而以食肉为主的欧美人种,如果身长1.8米左右,其肠子为5.4米左右,肠子只有身长的约3倍。长期食肉,肠子多分解出去甲肾上腺素,这种激素会增高血压、刺激大脑皮层且降低控制情感区域的能力,这就使得西方人具备了易激动、好出头的性格。而长期食素,素食中的大量纤维素能促进肠子中毒素的排泄,而且没有过多的去甲肾上腺素分解。因而长期素食也就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东方人柔和文静的性格。千百年来,东方人之所以性格柔顺深沉内敛,西方人之所以性格粗犷且喜欢表露心迹,其答案也许可以从这里得到。
       
          关于肠子的长短问题--中医还有更精辟的论述。
      《难经·四十二难》第三段对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等五腑的重量、形态和容量作了解剖测量。
          “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记述了胆囊的解剖位置、重量和容量,并指出胆囊中贮藏着精纯、清净的胆汁。
          “胃重三斤二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
      首次记述了胃腑的重量,并记述了胃腑的形态、长度、大小和容量。
         “小肠重二斤十四两,长三丈二尺,广二寸半,径八分分之少半,左回叠积十六曲,盛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记述了小肠的重量,并记述了小肠的长度、大小、形态和容量。
         “大肠重二斤十二两,长二丈一尺,广四寸,径一寸寸之少半,当脐右回十六曲,盛谷一斗,水七升半。”记述了大肠的重量,并记述了大肠的长度、大小、形态和容量。“
          西医的脾是专指脾脏。但中医的脾是指的一组吸收消化功能, 谈脾之功能包括整个消化吸收系统【胃,小肠,大肠】。食物进入胃、小肠、大肠、并在胰液、胆汁的参与下完成消化和吸收,最后变成糟粕排除体外,整个过程都是在脾的功能的控制下完成的。也就是大肠小肠都具有脾的功能。可以说消化吸收系统功能的强弱--和肠子的长度密切相关。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脾具有运化、升清、统一身之血、主四肢肌肉、藏意与智、交通心肾等多种生理功能。“脾”,不能简单理解为解剖学上的“脾”,而是一个有着广泛内外联系并有多种功能的“脾”。
          皇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重新谈一下“脾藏意与智”----脾---在志为思的功能,意与智都是思维过程的表现,比如记忆、思虑以及智慧的运用,都与脾生化气血相关。脾的功能越好,人聪明,思维越清晰.   智慧和谋虑都是脾的功能佐使,并且寿命长,性情温和----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身体的一切所需都来自于脾的运化。大象具有超强的记忆力,不仅能够记住十几年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还可以报复那些曾经伤害过他们的人,这也可以说明大象的智慧,谋虑都是脾主思的功能特别强胜的表现。但思虑过度就会不想吃饭---内经有--“思伤脾”的论述,想多了解思伤脾的问题,自己去找。
      


      3楼2009-11-21 21: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