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三国吧 关注:72贴子:671
  • 10回复贴,共1

曹魏雍凉战区大事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曹魏雍凉战区为曹魏对蜀汉及西方少数民族的前线,前身为曹操时期西线的夏侯渊兵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夏侯渊督徐晃破太原商曜,至此专事西边事,对抗马超、韩遂、宋建、张鲁等势力、氐、羌等少数民族屡立功绩,张郃、徐晃、朱灵、路昭等良将俱受夏侯渊节度。
《三国志•武帝纪》:(建安)十六年春正月,天子命公世子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太原商曜等以大陵叛,遣夏侯渊、徐晃围破之。
建安二十四年,夏侯渊在刘备进攻汉中时阵亡,张郃临危受命,节度众将。
《三国志•张郃传》:(夏侯)渊司马郭淮乃令众曰:“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遂推(张)郃为军主。郃出,勒兵安陈,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太祖在长安,遣使假郃节。



1楼2009-11-21 11:58回复
    三国志•曹真传》:黄初三年还京都,以真为上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节钺。与夏侯尚等征孙权,击牛渚屯,破之。


    3楼2009-11-21 11:58
    回复
      2025-05-10 16:49:28
      广告
      魏明帝太和二年(即公元228年),眼见曹魏西线没有名将坐镇,蜀汉丞相诸葛亮进行了第一次北伐,于是曹真再度回到西线。张郃击破马谡,诸葛亮撤退;而郝昭则在陈仓挡住了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不过在第二年,诸葛亮进行第三次北伐时,丢掉了武都、阴平二郡
      《三国志•曹真传》: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督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
      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曹魏在曹真的建议下进行了第一次伐蜀,并且数路并举。曹真出斜谷,张郃出子午谷,都督荆豫诸军事司马懿逆汉水而上,由东三郡进攻汉中,约定于南郑会师,另有诸军出武威。结果因为大雨,这次出兵不了了之,反而是魏延在曹魏领地大闹了一把,大破雍州刺史郭淮
      《三国志•曹真传》:(太和)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其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
      《三国志•后主传》:(建兴)八年秋,魏使司马懿由西城,张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欲攻汉中。……是岁,魏延破魏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


      4楼2009-11-21 11:59
      回复
        太和五年,诸葛亮进行了第四次北伐,曹魏方面则调来了司马懿出任第二任雍凉都督,主持前线大局。结果,诸葛亮军退,却射杀了名将张郃。
        《晋书•宣帝纪》:明年,诸葛亮寇天水,围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天子曰:“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乃使帝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1),统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讨亮。
        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进行了最后一次北伐,并病死前线,曹魏西线压力骤然减轻。第二年,司马懿派遣牛金击败了入侵的蜀将马岱
        《晋书•宣帝纪》:(青龙)三年,迁太尉,累增封邑。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级。


        5楼2009-11-21 11:59
        回复
          注(1):梁州设立于蜀汉亡后,此时无梁州,司马懿应为都督雍凉诸军事。中华书局本同此注


          6楼2009-11-21 11:59
          回复
            青龙四年,司马懿奉命远征辽东,西线再度空缺主持之人,直到曹芳即位(公元239年,次年改元),赵俨监雍凉诸军事,接着成为第三任雍凉都督,正始四年(公元243年)以老回京
            《三国志•赵俨传》:齐王即位,以俨监雍、凉诸军事,假节,转征蜀将军,又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凉。正始四年,老疾求还,徵为骠骑将军,迁司空。
            接任赵俨的是曹爽朋党夏侯玄。次年,曹爽力排众议,决心伐蜀,发动了曹魏的第二次伐蜀。蜀汉汉中都督王平拒敌于兴势,这次惨败,让曹爽和夏侯玄被人嘲笑。
            《三国志•曹爽传》:正始五年,爽乃西至长安,大发卒六七万人,从骆谷入。是时,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
            《三国志•夏侯玄传》:顷之,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州诸军事。与曹爽共兴骆谷之役,时人讥之。


            7楼2009-11-21 11:59
            回复
              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姜维迎接归降蜀汉的凉州胡王治无戴,趁机出兵北伐,陇右众多少数民族部落反叛响应。雍州刺史郭淮与讨蜀护军夏侯霸与其对峙,姜维退军,治无戴进入蜀汉
              《三国志•郭淮传》:(正始)八年,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戈、伐同、蛾遮塞等相结叛乱,攻围城邑,南招蜀兵,凉州名胡治无戴复叛应之。
              《三国志•后主传》:(延熙)十年,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降,卫将军姜维迎逆安抚,居之于繁县。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改元嘉平。夏侯玄拥兵在外让司马懿不放心,因此将其召入朝中。名将郭淮接替其出任第五任雍凉都督,雍州刺史位交给了陈群之子陈泰。而与郭淮交恶的夏侯霸则出奔蜀汉。姜维出兵西平,无功而返,将军句安、李韶降魏。次年,姜维再出西平,依然无功而返。
              《三国志•夏侯玄传》:爽诛,徵玄为大鸿胪,数年徙太常。
              《三国志•郭淮传》:嘉平元年,迁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是岁,与雍州刺史陈泰协策,降蜀牙门将句安等於翅上。
              《三国志•后主传》:秋,卫将军姜维出攻雍州,不克而还。将军句安、李韶降魏。
              《三国志•后主传》:(延熙)十三年,姜维复出西平,不克而还。


              8楼2009-11-21 11:59
              回复
                嘉平五年(公元253年),蜀汉大将军费祎被刺身亡,姜维没有了钳制,连续数年进行北伐,并有胜绩,斩魏将徐质,不过己方也损失了名将张嶷。而曹魏内部再度出现政变,嘉平六年,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改元正元。次年,郭淮病死,陈泰成为雍凉第六任都督,王经成为雍州刺史
                《三国志•姜维传》:(延熙)十六年春,祎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
                明年,加督中外军事。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间)〔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
                《三国志•张嶷传》:是岁延熙十七年也。魏狄道长李简密书请降,卫将军姜维率嶷等因简之资以出陇西。既到狄道,简悉率城中吏民出迎军。军前与魏将徐质交锋,嶷临陈陨身,然其所杀伤亦过倍。
                《三国志•陈泰传》:淮薨,泰代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雍、凉诸军事。


                9楼2009-11-21 12:00
                回复
                  2025-05-10 16:43:28
                  广告
                  蜀汉景耀元年(公元258年)后,宦官黄皓开始专政,姜维再度受到压制,只于景耀五年出兵一次,再度被邓艾打败于侯和。此战,蜀汉右车骑将军廖化对姜维有了穷兵黩武之叹。
                  《三国志•邓艾传》:景元三年(即蜀汉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又破维于侯和,维却保沓中。
                  《三国志•廖化传》注引汉晋春秋曰:景耀五年,姜维率众出狄道,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诗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后’,今日之事也。”(2)


                  10楼2009-11-21 12:00
                  回复
                    同年冬天,钟会以都督关中诸军事的身份来到了西线,曹魏对第三次伐蜀开始了准备。次年,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出兵,邓艾进逼成都,蜀汉投降。雍凉战区自此只需应付西北边境的少数民族。两年后,曹魏也禅让于晋。
                    《三国志•钟会传》:文王以蜀大将姜维屡扰边陲,料蜀国小民疲,资力单竭,欲大举图蜀。惟会亦以为蜀可取,豫共筹度地形,考论事势。景元三年冬,以会为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


                    11楼2009-11-21 12:00
                    回复


                      12楼2010-04-09 18: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