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海啸、洪水、瘟疫、Z乱等一系列灾难的降临是冷酷无情的,灾难面前人人平等。在这危急关头,我们不能两手空空地去面对危急,提早做好防灾准备,才不会在灾难降临时措手不及。虽然家是我们最理想的避难港湾,但是随着灾难种类和灾难等级的提升,往往变得能够威胁到你和你家人的安全,也许转瞬之间“宅”已不再是最安全的对策,为了保命,逃跑或许成了最好也是唯一的求生选择。
灾难当头,我们可能面对的是地球上最严酷的生存环境,在这突如其来、混乱不堪的灾难环境中,很可能会变的极其复杂和危险。为了在无法预测,但却很可能会面对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我们需要最基础的生存物资及工具,而将这些东西集中起来随身携带并伴随我们逃生之路的一定要有一个背包——生存背包。
【本帖内容并不一定完全正确,方案和分享的物品也不会适合所有的人,有些内容更多的只是提供一种思路与交流】
一、生存背包分类:
现在最常被大家提起的也就是EDC背包和BOB背包了,但是在早些年国内的P.S.K们普遍将背包划分成了三个等级,即:轻型EDC日常背包、中型PSK跑路背包、重型BOB生存背包。
1、EDC(Every Day Carry)日常背包:
对应的场景主要是日常生活环境,就是每天随身物品:钥匙、钱包、手机、笔、本子、电脑、水杯、手电、充电宝、多功能工具……反正只要是每天随身物品都算EDC。当然生存狂的EDC要丰富一些,其核心述求是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前提下,携带适当的个人生存单元,在面对突发事件及灾难是能够让你返回家中与家人汇合。
此类背包以日常为主、生存为辅,所以没有特定的形态,只要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就可以了,简单说女人出门所带的各色包包都可视为最典型的EDC包具。当然对于生存狂来说更倾向于单双肩包、斜挎包等,容量一般是15-23L的小型背包。

2、PSK(Personal survival kit)跑路背包:
PSK全称Personal survival kit原指:个人生存单元,诸如生存宝盒、小型生存附件包等,但在某个时期被视为跑路背包,其主要应对场景是短时间的固守待援,或从A点转移至B点,且B点相对安全并拥有相应的后勤保障及物资供应(即撤离点或庇护所)。
此类背包一般以23-35L的双肩包为主,携带最基础的生存物资,便于快于移动及奔跑,对于背包的背负系统没有过高要求,类似于军用突击包或户外冲顶包的概念,这也是绝大多数人准备的背包。

3、BOB(Bug of bag)生存背包:
应对的场景是最复杂,最缺乏后勤保障、物资补充情况下的生存背包,此背包除了满足PSK背包的短期需求外,还需考虑较长时间内独自生存或在物资严重匮乏的环境中生存所需的基础物资及工具。
此类背包需面对较长时间的使用需求,及更多的物资携带能力,背包一般以38-65L的双肩包为主,这个背包的容量级别也是跨度最大的,造成巨大跨度的原因主要在宿营类物品的选择,以及这些年出现的各种轻量化装备的普及。当然选择大型BOB背包的人很多也是考虑到家庭成员的使用,也就是说这个背包所装载的物资并非仅满足一人的需求,而是包含了家庭需求。总的来说BOB背包都不会太轻,因此此类背包最好拥有一套够用甚至优秀的背负系统,将背包的主要重量从肩部转移至胯部,减少对肩膀的压迫。

下期预告..............




一、包具类:
1、主包
2、副包
3、内包
二、医疗类:
1、外伤急救
2、日常用药
3、防护
三、饮水类:
1、饮水
2、用具
四、食物类:
1、食物
2、用具
五、服装类:
1、外衣
2、内衣
3、配饰
六、工具类:
1、常用工具
2、通信
3、导航
4、照明
5、能源
6、卫生
七、宿营类:
八、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