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种吧 关注:103,091贴子:2,863,791
  • 19回复贴,共1

M母系和N母系迁移路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母系线粒体单倍群:
人类的线粒体DNA随着母亲的卵细胞传递给后代,不会发生重组,是单一的母系遗传。因此它是研究人类学遗传的重要标记。利用线粒体DNA上的突变,研究者们构建了人类线粒体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并定义线粒体单倍型和单倍群,通过世界范围内线粒体单倍群的分布就可以追溯母系遗传的人类起源,描绘出现代人群母系祖先迁徙的路线。


1楼2020-05-28 16:50回复
    非洲的主要线粒体DNA支系为L,包括L0,L1,L2,L3(除去M,N)等。L3下的M,N支系于距今5–8万年之前成功走出非洲,之后这两个线粒体DNA单倍群衍生支系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在欧洲,基本上所有的欧洲线粒体支系可以被归入N大支下的6个大支系,N1(包含N1a和I)、N2(包含W)、X、R0(旧称preHV,包含H和V两个大支)、JT以及U(包含K);而M支系的比例较低,不到10%。在南亚,M支系的比例较高,能达到70%以上。通过线粒体DNA序列,分辨出相当多的当地起源的M古老支系,基本为南亚特异性的支系,比如M2、M3、M5、M6、M4''67等等。南亚也发现了N和R的古老支系,N的比例在20%左右,而R在10%左右,比如N5、R5、R6、R7、R8、R30和R31。M和N支系走出非洲后,沿着南方沿海路线迅速向东推进,在距今5–8万年前抵达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形成了M27、M28、M29'Q、M42a,P,S等大洋洲支系等。而在距今5–3千年左右,以B4a1a1a为主要代表的新一批移民从东南亚迁徙到了大洋洲,到达了波利尼西亚,继而占领了的夏威夷,复活节岛以及新西兰岛。在扩张过程,B4a1a1a几乎在波利尼西亚地区固定,这一单倍群达到80 – 90%以上,故B4a1a1a也被称为“波利尼西亚模式群”。在东亚,M支系的比例和N支系比较接近,M比例稍微多一些。在东亚线粒体比例呈明显的南北差异,北方M稍多,南方N稍多。比较常见N支系的有B4、B5、N9(包含Y)、A及R9(包含F),其中B4、B5、R9属于R支系。另外,还有较低比例的N10、N11、R11'B6等。另外,比较常见的M支系有D(主要为D4和D5)、M7、M8(包括C和Z)、M12'G(包括G),另外还有较低比例的M9、M10和M11。M和N支系,途经东亚,北亚,在1万5千年-2万年前跨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在美洲支系中,C1和D1等支系属于M支系,A2、B2和X2a等支系属于N支系。


    2楼2020-05-28 16:50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4楼2020-05-28 16:57
      回复
        m系最恶心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5-28 17:41
        收起回复
          d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7楼2024-09-04 07: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