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关于考题中的沉淀符号标记与否的问题
一个充满困惑的问题,如有错误,请大佬们务必指出。
作为初三的学生,常见的气体符号与沉淀符号不必多说,教材上早就给了明确解释,反应物无气体,生成气体标气体符号。
相应的,溶液中反应物无沉淀,生成物出现沉淀标记沉淀符号。
常见的特例和经典方程式写法举例:
气体符号:
1,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物有氧气生成物二氧化碳不标气标
2,碳酸盐加酸有气泡,标记
沉淀符号
1,初中的金属置换反应不标
2,形如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不标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必须标
4,经典生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如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
然而有一些特殊的模糊地方
如氢化镁和水反应
MgH2+2H2O==Mg(OH)2+2H2↑
根据教材说法反应物有固体,生成物固体不标气体符号
但是,氮化镁和水反应
Mg3N2+6H2O=3Mg(OH)2↓+2NH3↑.
这里要标记符号因为如下解释
Mg(OH)2要标沉淀符号。氮化镁遇水反应了,溶解度相当于无限大,所以一定要标沉淀符号。
这是个很好的放热的双水解反应,自然能在水溶液中生成氨气并加上气体符号。
类似的还有一种说法,把氯化铵固体加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氯化银沉淀要加符号,因为氯化铵溶解度极大。
对这一类问题的解释各有千秋,网上也在争论不休。
所以,判断是否加沉淀符号,似乎是根据反应现象来看…………溶解慢的加?立即溶解的不用加?
究竟怎么看待固体加入水反应的方程式是否标记沉淀符号的这一问题?
当然,这时候,热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就展现出来了………………


一个充满困惑的问题,如有错误,请大佬们务必指出。
作为初三的学生,常见的气体符号与沉淀符号不必多说,教材上早就给了明确解释,反应物无气体,生成气体标气体符号。
相应的,溶液中反应物无沉淀,生成物出现沉淀标记沉淀符号。
常见的特例和经典方程式写法举例:
气体符号:
1,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物有氧气生成物二氧化碳不标气标
2,碳酸盐加酸有气泡,标记
沉淀符号
1,初中的金属置换反应不标
2,形如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不标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溶液,生成碳酸钙沉淀必须标
4,经典生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如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
然而有一些特殊的模糊地方
如氢化镁和水反应
MgH2+2H2O==Mg(OH)2+2H2↑
根据教材说法反应物有固体,生成物固体不标气体符号
但是,氮化镁和水反应
Mg3N2+6H2O=3Mg(OH)2↓+2NH3↑.
这里要标记符号因为如下解释
Mg(OH)2要标沉淀符号。氮化镁遇水反应了,溶解度相当于无限大,所以一定要标沉淀符号。
这是个很好的放热的双水解反应,自然能在水溶液中生成氨气并加上气体符号。
类似的还有一种说法,把氯化铵固体加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氯化银沉淀要加符号,因为氯化铵溶解度极大。
对这一类问题的解释各有千秋,网上也在争论不休。
所以,判断是否加沉淀符号,似乎是根据反应现象来看…………溶解慢的加?立即溶解的不用加?
究竟怎么看待固体加入水反应的方程式是否标记沉淀符号的这一问题?
当然,这时候,热化学方程式的优越性就展现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