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痛不欲生症...吧 关注:29,204贴子:298,667
  • 0回复贴,共1

“问岐黄”文章:月经带下——女士系列(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正常月经
周期:上次月经的第一天(包含)与本次月经的第一天(不包含)之间的天数,平均28日,通常在28~30日之间,在25~33日之间属正常;
经期:行经天数,3~6日;
经色:经血颜色,正红;
经质:经血质地,不稀不稠且无血块;
其他:无小腹痛、腰酸、腰胀、小腹胀、乳房胀等;
月经不调
周期
先期:月经周期少于24日(包含);或血热,或脾气
后期:月经周期多于34日(包含);或血虚,或寒凝
前后不定:前后两次月经周期日数差错超过8日(包含),又称“月经衍期”;或肝郁气机逆乱,或脾肾虚损冲任失调;
经闭:女子发育成熟后及绝经前,月经应来不来,闭止在90日以上;或血瘀;或肝气郁结;或虚劳等
经期
短:月经持续时间少于2日(包含);或血虚,或血瘀,或肾虚等;
长:月经持续时间多于7日(包含);或脾气虚,或血瘀等
经量
多:月经血量超过正常,或经行时间延长且量亦增多;或脾气虚,或血热,或血瘀,或劳
少:月经血量少于正常,或经行时间过短且量亦过少;或血虚,或血寒,或血瘀,或肾虚,或痰湿;
多少不定:每次月经期的血量多少差别大;或肝郁脾虚,或脾肾虚损
经色
淡红:经血色淡红;多气虚或血
鲜红:经血色鲜红;多为虚热、阴虚有热;
深红:经血色深红;多为血热;
紫红:经血色紫红;或血热,或气郁;
紫暗/乌黑:经血色紫暗或乌黑;或血瘀,或寒凝;
黑暗/咖啡:经血色黑暗或咖啡色;或血瘀,或寒
红夹黄:经血色红且夹杂黄色;多为湿热;
经质:
稀薄:经血质稀薄,甚至如水样;多为气虚或血虚;
粘稠:经血质浓稠,丝丝黏腻;多为血热;
血块:月经期有血块;或血瘀,或气郁血瘀
气味
腥:经血带腥臭气;多为寒证;
臭:经血带臭秽气;多为热证
崩漏
经崩:月经忽然大下不止;或热证、血热,或冲任损伤,或中气下陷,或脾虚;
经漏:长期淋漓不断;或热证、血热,或冲任损伤;或中气下陷;或脾虚
痛经
经前小腹胀痛拒按、兼腰胀、行经后痛减,或行经小腹胀痛拒按;多因气滞血瘀;
经前或行经小腹冷痛,小腹喜暖(得热痛减)喜按;多为寒凝经脉,胞络收引,拘急;
经前小腹痛而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痛;或平时小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多为湿热下注;
经后或行经小腹隐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或兼腰部酸痛;或气血两虚,或肾虚而胞络失养;
经前、行经乳房胀痛;多因气郁、气滞
正常带下
少量白色、清稀、无臭味分泌物。
带下病
白带:带下色白,量多,绵绵如带,质清稀,无臭味
或脾虚不运;
或寒湿下注;
或肝郁,兼见白带时多时少
黄带:带下色黄,量多,质黏稠,味臭秽或腥臭,甚至如脓样色深如茶汁
或湿郁化热;
或湿热下注;
或因脾虚湿盛,郁久化热;
或因恣食膏梁厚味,酿生湿热;
或因情志不畅,肝郁化火,横克脾土而致肝热脾湿
赤带:带下色红,质黏稠,有臭味
或因情志不舒,肝郁化热;或郁怒伤肝;或忧思伤脾;因肝经郁火内炽,下克脾土,脾失健运,湿热之气与血俱下而成;
或损伤胞络
青带:带下色青,甚则绿如豆汁,稠粘不断,其气腥臭
或经产之后胞脉空虚,秽浊之邪乘虚侵袭;
或肝经湿热之邪下注,伤及任脉
黑带:带下色黑,甚者如黑豆汁样液体,粘稠或清稀、或有腥臭味;或在赤白带中杂有黑色的液体
热盛熏蒸,肾水亏虚,伤及任脉、带脉,兼见面黄消瘦,口渴喜凉饮
赤白带:带下色赤白相杂、味臭者
肝郁化热,脾虚聚湿,湿热下注,损及冲任、带脉,以致白带夹胞络之血混杂而成赤白带下
五色带:带下杂色,秽浊液体,或有恶臭气味,绵绵不断
湿热蕴结下焦,积瘀成毒,损伤冲任带脉,兼见阴部搔痒,小便短赤,口苦咽干等。


1楼2020-05-14 12:0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