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歼20吧 关注:33,047贴子:664,645

说下兰姆达机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兰姆达这个字母不好打,这里用汉字“入”代替,我觉得国人就叫它入翼也未尝不可。
入翼时下比较火,好几种六代机PPT中都有其形象。
那么入机翼有什么优缺点呢?这个可与三角翼比较
图二的机翼后缘如果是绿线,那就是三角翼,入翼则是黑线。
1、从隐身来讲,三角翼后缘与机身成直角,这对隐身不利,入翼则无此弊端。J20的机翼后缘有个前掠角,与机身成钝角,也对隐身有利,而且后缘是直的,不像入翼有折线,所以隐身性能更胜入翼。
2、气动方面,入翼和三角翼前缘后掠角一样,所以也适合高速飞行,不同的是入翼的平均气动弦长比三角翼短,(图二蓝线是入翼某处的弦长,黄线是三角翼在同一位置的弦长)故入翼的展弦比大于同翼展同后掠角的三角翼,如此能降低诱导阻力、增加机动性和航程。入翼面积则比同翼展同后掠角的三角翼小,升力也会相应减小,若要面积相同,入翼需增加翼展,这又帶出新问题。至于J20的机翼,显然翼弦更长,展弦比更小,诱阻比标准三角翼更大。
3、结构方面,三角翼强度和刚度最好,入翼就差点意思了,因为入翼相当于在三角翼后面挖掉一块,结构效率有所降低。
4、总结
入翼有点像后掠翼和三角翼杂交的品种,它有非常接近三角翼的高速性能,又有优于三角翼的低速性能,隐身效果不错,结构方面介于后掠翼和三角翼之间。先不说它先进与否,但至少为设计者提供了新的折中取舍方案。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5-06 16:55回复
    这种机翼在极其看重隐身的B2上就应用了。其实后方隐身入翼是有优势的,多一次在机身反射就雷达波大大衰减一次。缺点是相对三角/菱形死重大,后襟翼和副翼同时运作时会相互气流干扰影响舵面效率,现在隐身战机无论怎么折腾机翼后方RCS都没法做理想,所以还不如老老实实整平滑的机翼后缘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5-06 19:28
    收起回复
      当下选择这个翼型的主要原因直接点出来就行,这个翼型可以兼顾超声速飞行和亚声速巡航而不产生过多的诱导阻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5-08 22:16
      回复
        20以后会换矢量喷口吗?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8-28 19:44
        收起回复
          是不是对材料学有了新挑战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8-29 14:17
          回复
            好像确实可以这样翻译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12-05 21:38
            回复
              我考虑的是在亚音速飞机上的应用,只是翼根这一小段前掠,估计要针对特定波长设计,能减小角反射。具体结构上我想到的是内段机翼后掠角0度(此处后掠角指翼肋和远方来流的夹角,不是前缘后掠角),相对厚度较小。外段就正常后掠翼,相对厚度较大。确保内外段临界马赫相近。内段四根翼梁,两根前掠两根后掠,后掠的两根向外延伸,同时充当外段机翼翼梁,前掠的两根连接起落架。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4-13 15:31
              收起回复
                接楼上,如果对隐身不那么敏感,还可以像rq170这样机翼后缘和前缘不平行,后掠翼部分也带点根梢比。整体来说我觉得是个兼顾隐身,结构强度,升阻比的设计。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04-13 15:38
                回复
                  歼十拍扁了换这个机翼,内油量就非常可观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07-05 02: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