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临川人,这是毫无疑义的,历史已有定论。国内外史学家均有认可,各种史书、辞书、教科书均有记载。然而,在纪念王安石逝世九百周年之时,竟有人耸人听闻地提出王安石是东乡人或曰金溪人,且撰文摄影在报上发表。如此不顾事实,嘲弄历史,惑人视听,不能不使人感到吃惊!本文从王安石的世系、居里、画像及葬地四个方面,考证王安石籍贯。
王安石世系、居里、画像及葬地考证
一、王安石世系bbs
王安石的先祖出自山西太原。他的曾祖父叫王永泰,由山西太原搬迁到临川县。
王永泰,号静节,生于后晋天福甲辰(公元994年)。以进士授职方员外郎。他是在宋朝建立后不久搬到临川来的,住在县城东边的盐埠岭。盐埠岭“旧为卸盐之地,故俗以盐埠呼之”。(1)王永泰“游览山川,慕其地之善,遂徙寓于此。”(2)看中这个地方后,便筑室买地,定居下来,自此占籍临川,成了临川人。
王永泰死于宋大中祥符癸丑(1013年)。他的妻子是舒州(今安徽潜山县)人,姓张,生了三个儿子:王用之、王贯之、王质之。
王用之是王安石的祖父。他生于周显德已未(公元959年),先任扬州学正,再任衡阳知县,升池州(今安徽贵池县)通判,后迁任大理卫尉寺丞。他死于宋景佑丙子(1036年),活了77岁。生了4个儿子:王舜良、王舜茂、王舜光、王舜丰。
王舜良又叫王益,就是王安石的父亲。他生于淳化甲午(公元994年)。登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在建安县(今福建建欧县)任主簿。迁临江军(军治设在今江西清江县临江镇)通判,后又调到新繁(今四川成都市西北),庐陵(今江西吉安市)当知县,韶州(今广东韶关市)当知府,最后通判江宁(今江苏南京市)。宝元二年(1039年)二月二十二日病死在江宁。王益一生娶了两个妻子,大妻徐氏,生了二个儿子:王安仁、王安道;二妻吴氏,是金溪县柘岗吴家(柘岗吴家在元朝时被元兵烧毁,吴姓人迁城湖。即今金溪县陈坊乡城湖村)人。她生了五个儿子:王安石、王安礼、王安国、王安世、王安尚(即王安上)。
王安石是天禧五年十一月十二日(1021年12月18日)出生在临江军的官舍中,当时他的父亲王舜良27岁。按谱系载,王安石是临川王氏第四世。
王安石一生娶了二个妻子。彭氏没有生孩子,吴氏生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儿子叫王雱,生于庆历四年(1044年)即王安石考中进士的第三年,那时王安石24岁,在扬州当判官。 王雱娶妻李氏,因为他有疾病(烂背),熙宁丙辰(1076年)仅33虚岁就死了,没有留下后代。后经王安石请示朝庭,以他弟弟王安礼的孙子王棣做了王雱的继子。王棣在开德府(今河南濮阳)当知府时,以死抵抗金兵的侵略,被金兵所杀。他的妻子是江宁人,姓柴,生了儿子王珏,就住在江宁。王珏没有生儿子,于是,王安石的本系,到了他的重孙,就绝传了。
王安石兄弟的后裔,有的在临川,有的迁到东乡,有的迁到金溪,还有的迁到宜黄、丰城以至福建、浙江、江苏去了。但绝大多数仍留在临川,临川的荣山、高坪、红桥、展坪、湖南、罗湖、龙溪……等许多乡镇都有其后代。
由临川迁到金溪去的是王安禄的裔孙王朝利。王安禄是王安石大叔叔王舜茂的儿子,与王安石是堂兄弟。金溪《月塘王氏族谱》载:“朝利公为月塘之始祖也”。非常清楚,金溪月塘始祖是王朝利,是王安石的侄孙,决非王安石。
王安石世系、居里、画像及葬地考证
一、王安石世系bbs
王安石的先祖出自山西太原。他的曾祖父叫王永泰,由山西太原搬迁到临川县。
王永泰,号静节,生于后晋天福甲辰(公元994年)。以进士授职方员外郎。他是在宋朝建立后不久搬到临川来的,住在县城东边的盐埠岭。盐埠岭“旧为卸盐之地,故俗以盐埠呼之”。(1)王永泰“游览山川,慕其地之善,遂徙寓于此。”(2)看中这个地方后,便筑室买地,定居下来,自此占籍临川,成了临川人。
王永泰死于宋大中祥符癸丑(1013年)。他的妻子是舒州(今安徽潜山县)人,姓张,生了三个儿子:王用之、王贯之、王质之。
王用之是王安石的祖父。他生于周显德已未(公元959年),先任扬州学正,再任衡阳知县,升池州(今安徽贵池县)通判,后迁任大理卫尉寺丞。他死于宋景佑丙子(1036年),活了77岁。生了4个儿子:王舜良、王舜茂、王舜光、王舜丰。
王舜良又叫王益,就是王安石的父亲。他生于淳化甲午(公元994年)。登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在建安县(今福建建欧县)任主簿。迁临江军(军治设在今江西清江县临江镇)通判,后又调到新繁(今四川成都市西北),庐陵(今江西吉安市)当知县,韶州(今广东韶关市)当知府,最后通判江宁(今江苏南京市)。宝元二年(1039年)二月二十二日病死在江宁。王益一生娶了两个妻子,大妻徐氏,生了二个儿子:王安仁、王安道;二妻吴氏,是金溪县柘岗吴家(柘岗吴家在元朝时被元兵烧毁,吴姓人迁城湖。即今金溪县陈坊乡城湖村)人。她生了五个儿子:王安石、王安礼、王安国、王安世、王安尚(即王安上)。
王安石是天禧五年十一月十二日(1021年12月18日)出生在临江军的官舍中,当时他的父亲王舜良27岁。按谱系载,王安石是临川王氏第四世。
王安石一生娶了二个妻子。彭氏没有生孩子,吴氏生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儿子叫王雱,生于庆历四年(1044年)即王安石考中进士的第三年,那时王安石24岁,在扬州当判官。 王雱娶妻李氏,因为他有疾病(烂背),熙宁丙辰(1076年)仅33虚岁就死了,没有留下后代。后经王安石请示朝庭,以他弟弟王安礼的孙子王棣做了王雱的继子。王棣在开德府(今河南濮阳)当知府时,以死抵抗金兵的侵略,被金兵所杀。他的妻子是江宁人,姓柴,生了儿子王珏,就住在江宁。王珏没有生儿子,于是,王安石的本系,到了他的重孙,就绝传了。
王安石兄弟的后裔,有的在临川,有的迁到东乡,有的迁到金溪,还有的迁到宜黄、丰城以至福建、浙江、江苏去了。但绝大多数仍留在临川,临川的荣山、高坪、红桥、展坪、湖南、罗湖、龙溪……等许多乡镇都有其后代。
由临川迁到金溪去的是王安禄的裔孙王朝利。王安禄是王安石大叔叔王舜茂的儿子,与王安石是堂兄弟。金溪《月塘王氏族谱》载:“朝利公为月塘之始祖也”。非常清楚,金溪月塘始祖是王朝利,是王安石的侄孙,决非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