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邦的地里位置、主要山脉、河流
佤邦的地理位置,是缅甸联邦共和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南、北两块地区。北部地区位于东经99°~100°,北纬22°~23°之间。东面和东北面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沧源县;普洱市的澜沧县、西盟县和孟连县;西双版纳的勐海县相连,国境线长500多公里。
西面与掸邦的曼甘孟、孟杰、农良、滚弄、当阳隔萨尔温江相望;西南面和掸邦的勐洋、勐卡、万塔凯接壤面积约 1.7万平方公里。南部地区位于东经98° ~100°,北纬19°~20°之间,东西距215公里,南北距91公里。东临老挝会晒,南接泰国清莱府的米赛、满星叠、美斯乐、大端、大谷地、兵弄、康巴,国境线长约500多公里,西至掸邦的贺勐、勐埋,北接掸邦的孟东勐撒,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

佤邦北部地区下辖:勐冒县、勐能县、 勐波县和南邓特区、邦康特区、(龙潭特区2008年1月1日起,撤销特区建制,改为龙潭区,归勐冒县管理)。 佤邦南部地区设“南部地方行政管理委员会”,下设:勐岗区、万宏区、永邦区、回俄区、勐角区、凯隆区。由171军区管辖。全邦总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居住着佤、拉祜、傣、汉、景颇、苗、爱尼、崩龙、傈僳、布朗、阿克等18种民族,其中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
佤邦的山脉, 阿佤山属掸邦高原山系的一部分,海拔差异大、地形复杂,高山多、平地少。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脉有:南邓特区的孟林山,海拔2645m;勐冒县的公明山,海拔2489. 8m;勐波县的大黑山,海拔2575m;勐冒县的龙潭山,海拔2373m;勐波县境内的贺嘎山,海拔2156m;勐能县境内的公桂山海拔2117米;南部地区有累帕布山,海拔2078m。海拔1500m- 2000m的山峰有数千座,如:龙潭区的骆驼峰(190m), 安塞山(000m);联合区的拉塔山(1884m);公明山区的共嘎山 (1841m);纳威区的莱米山(1840m)、南部的累三哨、所兰山等等。
佤邦的地理位置,是缅甸联邦共和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南、北两块地区。北部地区位于东经99°~100°,北纬22°~23°之间。东面和东北面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沧源县;普洱市的澜沧县、西盟县和孟连县;西双版纳的勐海县相连,国境线长500多公里。
西面与掸邦的曼甘孟、孟杰、农良、滚弄、当阳隔萨尔温江相望;西南面和掸邦的勐洋、勐卡、万塔凯接壤面积约 1.7万平方公里。南部地区位于东经98° ~100°,北纬19°~20°之间,东西距215公里,南北距91公里。东临老挝会晒,南接泰国清莱府的米赛、满星叠、美斯乐、大端、大谷地、兵弄、康巴,国境线长约500多公里,西至掸邦的贺勐、勐埋,北接掸邦的孟东勐撒,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

佤邦北部地区下辖:勐冒县、勐能县、 勐波县和南邓特区、邦康特区、(龙潭特区2008年1月1日起,撤销特区建制,改为龙潭区,归勐冒县管理)。 佤邦南部地区设“南部地方行政管理委员会”,下设:勐岗区、万宏区、永邦区、回俄区、勐角区、凯隆区。由171军区管辖。全邦总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人口60多万,居住着佤、拉祜、傣、汉、景颇、苗、爱尼、崩龙、傈僳、布朗、阿克等18种民族,其中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
佤邦的山脉, 阿佤山属掸邦高原山系的一部分,海拔差异大、地形复杂,高山多、平地少。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脉有:南邓特区的孟林山,海拔2645m;勐冒县的公明山,海拔2489. 8m;勐波县的大黑山,海拔2575m;勐冒县的龙潭山,海拔2373m;勐波县境内的贺嘎山,海拔2156m;勐能县境内的公桂山海拔2117米;南部地区有累帕布山,海拔2078m。海拔1500m- 2000m的山峰有数千座,如:龙潭区的骆驼峰(190m), 安塞山(000m);联合区的拉塔山(1884m);公明山区的共嘎山 (1841m);纳威区的莱米山(1840m)、南部的累三哨、所兰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