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王吧 关注:1,035,888贴子:4,364,677

【考据】漠然的宇宙:原韩文独有「克苏鲁神话」系列相关考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
1.克苏鲁神话系列简单概述
2.旧神:努茨、诺登斯
3.古神:哈斯塔、克图格亚
4.外神:阿撒托斯、奈亚拉托提普
5.系列内的其他魔陷,与本系列出现的怪兽直接相关的卡片
6.附录:系列外的其他涉及克系元素的卡片
不包括自成系列的「廷达魔三角」。
文中大部分资料来源自trow论坛,部分原文引述自作家出版社的《克苏鲁神话》译版。
在此对翻译者和资料整理者为推广克苏鲁系列付出的辛勤劳动致以万分感谢。


IP属地:广东1楼2020-05-02 00:04回复
    备用。


    IP属地:广东2楼2020-05-02 00:04
    收起回复
      2025-08-31 21:41: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过,作品的体系化更符合当时的市场需求,在推广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也正是德雷斯在洛夫克拉夫特去世后联系了他的遗作的保管者——R.H.巴洛,将他生前的原稿和书信整理收集,积极联系出版社进行出版。
      在遭到冷遇后,他也并未死心,和朋友一同自行成立了 “阿卡姆之屋”出版社。
      而二战期间“阿卡姆之屋”连年赤字,德雷斯甚至搭上了自己家里为盖新房而从银行借的贷款让出版社度过了倒闭的危机。毫无疑问,德雷斯为克苏鲁系列作品的保存和流传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克苏鲁神话后来对20世纪的神怪、惊悚小说造成了深刻影响,其设计元素也渗透到各国的电视、电影、trpg和电子游戏作品中。早几年来说由于作品的引进和汉化并不充分,克苏鲁神话在国内仍是个相当小众的系列,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作品的逐步引进以及爱好者们在翻译和推广上的不懈努力、使用了克苏鲁要素的动画电影与游戏的流行、相关梗的兴起,这个富有魅力的故事体系也逐渐为国内观众所熟知。
      游戏王的韩文(原)独有系列「克苏鲁神话」也是其中一例,另外为了给玩家更直观地呈现不同的克苏鲁怪兽的特性,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不少德雷斯版设定,以及著名的TRPG《克苏鲁的呼唤》(简称CoC)的痕迹。


      IP属地:广东4楼2020-05-02 00:06
      回复
        其中已经登场的怪兽有三个字段,分别对应不同的怪兽种类。
        旧神(Elder Entity):融合怪兽
        古神(Old Entity):同调怪兽
        外神(Outer Entity):XYZ怪兽
        阵营划分以及这些怪兽各自的属性设置,基本与德雷斯版的设定相符。


        IP属地:广东5楼2020-05-02 00:06
        回复
          ★旧神(Elder Entity)
          统一为天使族,包括《旧神 诺登》以及《旧神 努茨》两体怪兽。
          可能是为了避免使用God这个单词,TCG译名将旧神翻译为「Elder Entity」。
          在克苏鲁体系中,无论是洛老还是德雷斯实际上都没有使用一个固定的术语来称呼这一群体。
          我们这里可以将“旧神”理解成是德雷斯版设定中,与旧日支配者(Great Old One)敌对的群体,对应旧神(Elder Gods)这个标准的英文术语。这一术语是由CoC TRPG的母公司混沌社(chaosium)敲定的。
          常被使用过的曾用称呼有:“the Elder Ones” “the AncientOnes” “the Old Ones”以及 “the Elder Gods”。
          在最早被发表的作品中,“旧神”这个概念出自德雷斯向杂志《诡丽幻谭(Weird Tales)》投稿的《星之眷族的巢穴(The Lair of Star-spawn)》,这是德雷斯与马克·肖勒合作的作品,在洛夫克拉夫特的帮助下修改过,更名之后得以发表。(更名前名为《潜伏之物》)
          其中旧神被设定为来自参宿四和参宿七的古老存在,之后去往地球且其他一些行星生活,但“它们曾经的奴隶(原文就是slave),那些试图反抗推翻远古者(the Elder Ones)的存在——克苏鲁的邪恶追随者,不可名状的哈斯塔,双生的污秽罗伊格尔与札尔追踪到了它们”。
          古老存在与这些追踪者持续战斗了许多个世纪,最终获胜,并且返回了猎户座的群星中。
          可能是出于对朋友的鼓励或者互相引用的习惯,洛老在《印斯茅斯的阴霾》中提及了“the lostOld Ones ”的存在。这些被遗忘的上古者会使用古老的魔法符号对深潜者进行阻挡:
          「我猜他们肯定有那些古老魔法符号,就是那些海底怪物说它们唯一害怕的东西。」

          「在有些地方还撒着一些小时候——就像是护身符——上面有些类似我们现在称为卐字(swastika)的符号。」
          ……
          「深潜者永远不会被摧毁,即便那些被遗忘的上古者所使用的远古魔法(thepalaeogean magic)偶尔会阻挡它们。」
          在洛老与霍夫曼·普莱斯合作的《穿越银匙之门》中,则称它们是“背叛旧神之印的邪恶者”。
          这也许展现了洛老对朋友、读者对自己的世界观进行再创作的包容力,至少他对于旧神设定是知情的,并且并不是那么排斥。
          1939年,德雷斯在《哈斯塔归来(TheReturn of Hastur)》再次提到旧神,并且设定为它们能够阻止克苏鲁、哈塔斯、阿撒托斯等等“邪恶的存在”(Evil Ones),并且让哈斯塔和克苏鲁短暂地碰了个面。
          1940年《The SandwinCompact》,德雷斯表示它们在撤离之前封印了克苏鲁。
          《The Gorge Beyond Salapunco》(1949)与《The Black Island》(1952)中,德雷斯将术语规范化,将这一群体确定为“the Elder Gods”,而“the Ancient Ones”则成了旧日支配者的头衔。
          《The Black Island》(1952)中,德雷斯对旧神与旧日支配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概括性的阐述,旧日支配者(“the Ancient Ones or the Great-Old Ones”) “想必是邪恶的源动力”,并试图对抗那些“代表善的力量,良善的旧神”;并且称“曾经一切都处于和谐之中”。但旧日支配者们发动了一次试图推翻旧神的动乱,最终失败,并被驱逐到宇宙外的不同地方。也许有朝一日会再度崛起,重新发起对旧神的对抗。
          从这一发展脉络可以清晰发现,德雷斯心目中的旧神与旧日支配者的关系,十分近似于《圣经》中神与魔鬼、善与恶的永恒对立。
          尽管德雷斯的设定与洛氏无意义的冷酷宇宙并不相容,但仍有不少对克苏鲁体系进行二次创作的作者尝试将两者整合。
          其中加里·迈尔斯(Gary Myers)1975年出版的小说集《The House of the Worm》中,就将德雷斯所创作却没有具体提出任何个体名称、形象的旧神,替换为洛老的“幻梦境”中经常出来救场的、我们所熟悉的神明,如诺登斯(凯尔特神话的海神)、巴斯特(希腊神话的猫神)、修普诺斯(希腊神话的睡神),其中部分是以地球上既有的神话体系为原型而创作的形象。


          IP属地:广东6楼2020-05-02 00:08
          回复

            旧神 努茨(Elder Entity N'tss)
            光属性 天使族
            原型为N'tss-Kaambl。
            这是一位拟人度很高的旧神,卡面设计为手持长枪和盾牌的女性战士形象,被认为曾经用壮丽的光芒击碎世界,以及制造了旧印以对抗旧日支配者。
            该形象出自前文提及过的加里·迈尔斯的《The House of the Worm》,文章中将其称为“其壮丽的光芒曾经击碎世界的女神N’tse-Kaambl(goddess N’tse-Kaambl whosesplendour hath shattered worlds)”,而崇拜女神N'tss的祭司佩戴了一种护身符,可以对抗从属于蕃神(the other gods)的亵渎之物。
            对于蕃神的概念后文会再作阐述。
            旧神之印(旧印)这一词语最早出自洛老在1927年写的一个故事片段《后裔(The Descendant)》,里面只简单提到,第三奥古斯塔军团驻扎在罗马治下不列颠的林敦姆时,一位军事保民官格涅乌斯•比尼乌斯•卡庇托因参与某种和任何已知宗教都无关的仪式而被驱逐:
            「谣传说比尼乌斯发现了一个悬崖边的山洞,异族们在此洞中集会,并在黑暗中制作旧神之印」

            故事中没有提及旧印的形状和用途。
            其后在《梦寻秘境卡达斯(The Dream-Quest of UnknownKadath)》中再次出现了旧印。
            主角伦道夫·卡特在幻梦境向一位农夫打听和梦境诸神有关的事,而「农夫与他的妻子仅仅只是划了个旧印然后给他指出了通向尼尔与乌撒的道路。」


            IP属地:广东7楼2020-05-02 00:09
            回复
              1930年洛夫克拉夫特写给C•A•史密斯的信中,他画出了一个被他称为“Seal of N’gah”的符号。
              Seal(封印、封盖)一词否定了旧印是个祈祷或者打招呼用途的手势的可能性。
              所以爱好者倾向于认为旧印是一个具有特殊力量的符号,能够通过画下它(或者在空气中比划)而使用这种力量。
              但洛老并未在他的作品中明确写出旧印的意义和作用。

              另外可以看出,这个树枝形的旧印符号,与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五芒星中带有眼睛图案的符号相去甚远。
              这一形象基本是在德雷斯1945年创作的《居于户口之物(The Lurker at the Threshold)》中定型的。在这一作品中,出现了某种称为“Elder Sign(旧印)”的星形石头,中间有一颗破损的菱形像是在抽象地模仿眼睛。
              在德雷斯此前的作品中,也断断续续提到过一种五角星形的石头,与旧神存在联系,用于封印克苏鲁以及能像护身符一般起到某种保护作用。
              在这部小说之后,德雷斯又多次在作品里提到星形石,但却从未再用过“Elder Sign”一词(但使用过诸如“Elder Seal”之类词语)。


              IP属地:广东8楼2020-05-02 00:10
              回复

                在OCG早期的卡片中也出现过名为《旧神之印》的通常魔法,但无论从卡面设计还是卡片效果都看不出和克苏鲁体系中旧印相关的痕迹。
                而PS2的游戏「真デュエルモンスターズ2 」(简称真DM2)中则是出现了名为《旧神の印》(エルダー・ゴッド サイン/Elder God Sign)的永续陷阱,能够无cost无效仪式魔法的发动。
                比起O化的《旧神之印》来说,这个效果看起来更为符合它的设计原型。
                在这个游戏里还出现了“旧神族”这一种族,但和这张卡没有关联。


                IP属地:广东9楼2020-05-02 00:11
                回复
                  2025-08-31 21:35: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另一张通过旧印,将克苏鲁体系和游戏王联系起来的卡片还有《死灵之魔导书》。
                  作为这张卡原型的魔导书是《死灵之书(Necronomicon)》,出处为克苏鲁神话中由阿拉伯的疯狂诗人阿卜杜拉·阿尔哈萨德于公元730年所著的虚构魔导书《死灵之书》。
                  「魔导书」卡组中出现的所有魔导书,除了这本以外,都是现实中真正存在的,而不是出现在虚构作品中。
                  并且由于书院势力与阿莱斯特·克劳利有关,所以这些魔导书多少也和克劳利研究过的魔法体系有所牵涉忽然挤进一本虚构的魔导书,似乎显得十分突兀。
                  前文已经阐述过,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五芒星形状的旧印是德雷斯的设定。
                  而克劳利的徒弟Kenneth Grant在1972年出版的《The Magical Revival》中更是将旧印与克劳利的努特之星等同起来。
                  (克劳利创建的泰勒玛教的宇宙论中的最高神性是女神努特(Nuit)。她由一位赤裸女人的形象所象征,是拱悬于地球之上的夜空。她被构想为是“伟大母亲”,即一切事物最根本的来源。努特神,是古埃及神话中的天空女神,众星辰之母)
                  另外,在1980年,纽约的一群神秘学者借助伪名“Simon”编撰并且出版了实体的《死灵之书》,其中封面的图案称为死灵之门(NecronomiconGate)也与五芒星相关,这本书的参考文献中明确引用了Grant的书。

                  这本书将克苏鲁神话与苏美尔神话联系在一起。
                  五星被称为ARRA,代表群星中的人类,作为人类与旧神的契约。
                  右下角是旧印,称为AGGA,代表旧神,是召唤旧神的关键力量。
                  左下角是守望者(Watcher),被称为BANDAR,守望者是旧神的使者,可以被召唤执行旧神或召唤者的意志,术者可以使用这个符号对Watcher进行召唤
                  书中声称Watcher是苏美尔神话中金古与马尔杜克的战争中本属于金古阵营的族群,但最后却选择了跟随马尔杜克。
                  还有各种对苏美尔神话比如《伊什塔尔下阴间》等融入克苏鲁要素的改编。
                  也许这就是《死灵之书》能和克劳利扯上关系,出现在魔导书卡组中的原因,但救世美神为何会出现在卡图里,目前还不明确。


                  IP属地:广东10楼2020-05-02 00:13
                  回复

                    旧神 诺登(Elder Entity Norden)
                    水属性 天使族
                    诺登在卡图上被描绘为乘坐由幻想生物拖曳的贝壳战车,在海浪中奔驰的老人,与凯尔特神话中的与治愈、海洋、狩猎与猎犬有关的神诺登斯重合。
                    克苏鲁神话中的诺登斯最早在《雾中怪屋》登场。这篇小说创作时间是1926年,与《银钥匙》《梦寻秘境卡达斯》重合,但风格与洛老之前的“幻梦境系列”更接近。也明显受到邓萨尼勋爵的影响。
                    小说描述了主角托马斯·奥尔尼在金斯波特以北的高崖上,一座迷雾的怪屋里遭遇了异象。他的灵魂被至高者诺登斯(Nodens)带走并在悬崖上、在怪屋的灰色的尖屋顶下面,或是在不祥的白雾中的难以想像的某处永远徘徊,但躯壳却回到了乏味的生活中的故事。
                    而这个故事中对诺登斯的描述与卡图的特征符合:
                    「在那里的是手持三叉戟的涅普顿、欢闹的特里同和梦幻般的海中仙女(nereid);海豚们平稳地背负着一个边缘有小锯齿的巨大贝壳,在贝壳里的,就是那位皓首苍颜、尊容庄重的大深渊之主,至高者诺登斯(Nodens)。特里同的海螺吹出了诡异的音调,海中仙女也敲响了潜藏在黑暗海底洞窟中的未知生物的怪诞贝壳,发出奇怪的声响。白发苍苍的诺登斯伸出一只长满皱纹的手,帮助奥尔尼和房屋的主人进入贝壳。」


                    IP属地:广东11楼2020-05-02 00:14
                    收起回复
                      在《梦寻秘境卡达斯》中,诺登斯被描述为幻梦境深渊之主,梦境诸神(地球诸神)所畏惧的夜魇们的统治者。
                      在故事接近尾声,主角伦道夫·卡特被奈亚拉托提普利用和诱骗,即将乘着夏塔克鸟直奔阿撒托斯的时候,诺登斯插手阻止:
                      「在虚空之外,紫罗兰色的辛咖珂为他指明了道路,而古老的诺登斯从无从知晓的深处大吼出了他的指引。」
                      ……
                      「奈亚拉托提普接近了他的猎物,但一道光芒将他派遣去追猎的丑陋恐怖之物烧做了灰色灰烬,于是他困惑地停顿了下来,这时灰白的诺登斯发出了一声胜利的嚎叫。」
                      ……
                      由此可以看出在诺登斯登场的作品中对人类的行为总体较为温和,而他在幻梦境中对卡特的搭救甚至可以解读为善意的,但也可能单纯是和奈亚不对盘,所以才阻挠他的行动。


                      IP属地:广东12楼2020-05-02 00:14
                      回复
                        ★古神(Old Entity)
                        未统一属性和种族。包括两体怪兽《古神 克图格亚》《古神 哈斯塔》。
                        “古神”是个在字面意思上容易和“旧神”混淆的译名,对接的群体其实有个我们更熟悉的名字,即“旧日支配者(Great Old Ones)”。
                        为了阅读方便,我在下文会直接使用“旧日支配者”来代替在该卡片系列中“古神”字段的怪兽。
                        和“旧神”的演化过程同样,我们今日所知道的“旧日支配者”最初也同样对应着许多概念模糊的词语。比如:Great Old Ones,Old Ones,Ancient Ones,Evil Ones等等,Great Old Ones也不总是等于“旧日支配者”。
                        “Great Old Ones”一词最早出现在洛夫克拉夫特1926年创作的《克苏鲁的呼唤》,是故事中崇拜克苏鲁的邪教教团对其的称呼:
                        「据他们所称,其崇拜的对象是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尚处幼年期时就从天外降临的旧日支配者(Great Old Ones)。现在,那些旧日支配者已经死去,深埋于地下或海底;但这些躯骸向人类的始祖托梦,讲述了这一惊天秘密。」
                        其后在1928年的《敦威治恐怖事件》中也提及了旧日支配者,描述上更接近我们现在所普遍认为的旧支,被记载在《死灵之书》中:
                        「人类既非这地上最古老的主人,也非这地上最后一任主人。寻常的活物与物质亦非独行于世。旧日支配者(the Old Ones)昔在,旧日支配者今在,旧日支配者亦将永在。不在吾等所知之空间,而在诸空间之间。彼等平静行过,彼等于初源行过,彼等位于空间之外,而吾等不能见其踪影。犹格·索托斯知道大门所在。犹格·索托斯即是门,犹格·索托斯即是门之匙,即是看门者。过去在他,现在在他,未来皆在他。他知晓旧日支配者曾于何处闯入;亦知晓旧日支配者将于何处再次闯入。他知晓彼等曾踏过地上的哪些土地,也知道彼等仍踏在哪些土地上,亦知道当彼等行过时为何无人得见彼等。」

                        著名的排比句“旧日支配者昔在,旧日支配者今在,旧日支配者亦将永在(The Old Ones were, the Old Ones are, and the Old Ones shall be)”正是出自此处。
                        The Old Ones曾经通过犹格·索托斯(门、门钥匙和看门者)进入过我们的世界并实施统治,而未来也将对这个世界再次接管。
                        克苏鲁却似乎被排除在The Old Ones的群体之外,描述为 “伟大的克苏鲁亦是彼等兄弟(cousin)”,但也可能这里将The Old Ones与克苏鲁一同提出,是为了表达它们的位置是并列的。
                        无论如何,在洛老的笔下,旧日支配者只是个松散的概念,难以整理出边界清晰的定义。


                        IP属地:广东13楼2020-05-02 00:16
                        回复
                          日后经过德雷斯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相当接近今日我们对“旧日支配者”的认识的群体。
                          1932年的《The Lair of the Star-Spawn》中,德雷斯将“克苏鲁”,“哈斯塔”以及“双生的污秽——罗伊格尔与札尔”划分为同一类,声称它们曾试图推翻旧神的统治但最终失败,克苏鲁被封印在拉莱耶,哈斯塔逃往宇宙,而罗伊格尔与札尔被活埋在亚洲的要塞深处。
                          这里已经出现了“旧神”以及“对抗旧神者”的二元对立。
                          1944年的《The House on Curwen Street》,更详细地阐述了他对旧日支配者的理解。
                          他认为这个群体包括了乌伯-萨斯拉“自在自存之源,旧日支配者之源”,阿撒托斯“旧日支配者的统领”,犹格•索托斯,克苏鲁,哈斯塔,奈亚拉托提普,莎布•尼古拉斯,罗伊格尔,札尔,撒托古亚,克图格亚以及伊塔库亚。
                          《The Gorge Beyond Salapunco》(1949)与《The Black Island》(1952)中,术语总算得到了清晰的划分。“Elder Gods”,“Elder Ones”确定为旧神的称呼,并使用 “Old Ones”,“Great Old Ones”以及“Ancient Ones”来描述旧日支配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德雷斯的叙事中,能够模糊归类进“旧日支配者”的群体总是和“旧神”成对出现,有如异端和正统之争,通过强调它们永恒的互相对抗,从而互相定义彼此。
                          总体上我们可以将德雷斯的“旧日支配者”理解为“旧神之敌”。
                          在混沌社发行的TRPG CoC第五版规则中,怪物群体重新被作了一次分类。
                          在过去被统一扫进“旧日支配者”中的一些强大到破格、更加晦涩难懂的存在被单独挑出来,归入一个新类别“外神”之中。其中包括“阿撒托斯”,“犹格•索托斯”与“奈亚拉托提普”,“莎布·尼古拉斯”等等。
                          而“旧日支配者”尽管是拥有无比强大力量的异类存在(alien beings),但与“外神”这些真正意义上的神仍有着明确的差别。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KCG对克苏鲁系列的怪物分类和字段命名明显参考了CoC规则。


                          IP属地:广东14楼2020-05-02 00:16
                          回复

                            古神 哈斯塔(Old Entity Hastorr)
                            风属性 爬虫类族
                            哈斯塔在所有的旧日支配者之中,是一位形象的演化过程十分复杂的神祗,目前我们基本会把它与黄衣之王混同。
                            最早创造出这一形象的作者实际是美国记者兼小说家安布罗斯·比尔斯(Ambrose Bierce),他是对早期科幻文学创作有所贡献的作家之一。
                            他在1893年的《牧羊人海塔(HaitaThe Shepherd)》中塑造了一位仁慈的牧羊人之神哈斯塔。身为牧羊人的主角海塔经常会向他祈祷,以得到庇护:
                            「他日升而起,之后便前往听见了就满心欢喜的哈斯塔——牧羊人之神的神殿祈祷。」

                            「“哦,仁慈的吾主哈斯塔啊,”他这样祈祷着,“您给予了我靠近我的寓所与羊圈的山,使我与我的羊能够在倾盆大雨下幸免于难。但是,您必须以某种我不知道的方式拯救剩下的世界,否则我将不再信仰您。”」

                            在《古神 哈斯塔》的卡图背景中,是一头身上长有巨大触手的怪物,但头部则是近似长有双角的野兽,不知是否与牧羊人之神这一出处有关。


                            IP属地:广东15楼2020-05-02 00:17
                            回复
                              2025-08-31 21:29: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随后,罗伯特·W·钱伯斯在他的小说集《黄衣之王(The King in Yellow)》借用了一些比尔斯的创造。书中还提到了卡尔克萨这个地方,以及“哈利”这一概念(当时“哈利”是哲学中一个与死亡的性质有关的词),都是出自比尔斯的作品《一个卡尔克萨城的住民》。
                              《黄衣之王》是钱伯斯的小说集《黄衣之王》中提及到的一部虚构的、带有魔性的戏剧。
                              剧本《黄衣之王》至少有两幕,第一幕较温和,而第二幕对读者的冲击极大,根据小说中的说法,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读者对后面的恐怖体验得更加深切。读过《黄衣之王》的读者会精神失常、发狂发疯,甚至造成具体的灾害。
                              尽管钱伯斯从比尔斯那里借来了“哈斯塔”等词语,但我们不清楚他是否打算将其当成一个神来处理。
                              小说集《黄衣之王》的前四个故事中,它和黄色印记总在各个角落出现,营造出某种神秘诡谲的氛围,但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形象。
                              在《面具》与《名誉修补匠》中,哈斯塔与毕宿五、毕星团并列在了一起,仿佛是一颗星星;《名誉修补匠》里提到了“哈斯塔的王”,似乎暗示哈斯塔是个地名;《名誉修补匠》里还提到了“哈斯塔之子”,让哈斯塔指向一个人或者神;甚至还可以是一位弯刀手(《The Demoiselle d'Ys》)。


                              IP属地:广东16楼2020-05-02 0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