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吧 关注:25,081贴子:358,722
  • 8回复贴,共1

正史对姜维的看法和评介+推测姜维之为人与诈降用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姜维在历史上的北伐和最后的诈降复国行为都有很大争议,评价其历史行为及其行为动机于史料记载不能断章取义和简单的推己及人,姜维行为的一贯的目标和用心到底为何?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关于史传诸人对姜维的看法和评介   不妨作一分类来看更加清楚:
1. 诸葛亮 邓芝 郤正  
2 钟会 司马昭 邓艾
3   杨戏   谯周 陈寿    -----(正史载杨戏欣赏谯周, 谯周欣赏陈寿,真是......)
4 孙盛
5 常璩   干宝
6   裴松之  
7   后世千百年    李贽 胡三省 杨芳灿
8 姜维生前所到之处的民间传说与看法   后世不同朝代的官方祭祀
不同人眼中的姜维真是大异其趣啊!
关于 杨戏   谯周 陈寿--
请注意 谯周反对姜维针对的是其国策即北伐,写文章于时事无补之后国难之际的高见是投降 ----- 杨戏发展为针对主帅个人
其中陈寿如果不是无胆量有悖于晋朝官方态度   书面恶评未如其本心   
若换成司马迁姜维之评必不如此! 可叹一时官方之淫威遂致良史曲笔 英雄见枉  
所幸当时有郤正, 后世百年有裴松之 。
千年后仍有胡三省 李贽   杨芳灿
姜维之心,始终为汉,千载之下,炳炳如丹   若论正史推测姜之为人 不可选择性无视史料!
另外尤其建议参看正史陈寿为郤正所做的传记: 称其“ 文辞灿烂 张蔡之风 ” ,记载郤正在蜀汉亡国后的行为是“嘉其行止 君子有取焉”     
对比杨戏和郤正所言所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人! 有心者当于此慎察之!
不妨作一对比:杨戏若处曹操军中 恐其才未必及杨修   其命更不必论。


1楼2009-11-06 05:03回复
    有点乱
    不过还是不错的


    2楼2009-11-11 13:54
    回复
      2025-07-29 04:44: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删除|3楼2009-11-11 18:44
      回复



        4楼2009-11-12 18:32
        回复

          物以类聚,有些人就是愿意站在某个立场来"理解"一个人的举动,并且挖空心思曲解、发明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是合情合理的,那些人根本就不需要搭理吗~
          不过心情好的时候陪人家玩一下也是可以的~抬扛有益身心~


          5楼2009-11-17 18:43
          回复
            草本
            杨戏   谯周 陈寿这三位倒是互相欣赏的,这仨要生在英明的魏晋曹司马统治下不知道会有啥表现。


            6楼2009-11-19 17:26
            回复
              • 222.128.158.*
              审美角度不同,百花开放与一枝独秀是对立统一的。
              我觉得,由于身处军阀混战的乱世,孔明与伯约师徒二人,对儒生大概是瞧不起的。这也难怪,吴蜀通病,朝中文官都是投降派。但是,历朝历代,士大夫阶层认为:得天下,需要伏龙凤雏,治天下,还要靠儒生。偏偏安逸的蜀中无大将,文官说了算。朝廷对北伐曹魏并不感兴趣,孔明为了北伐搬出先帝,朝中文官无话,但也是消极接受罢了。
              每每读到北伐,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笼罩在孔明与伯约身上的孤独。这个行军打仗的世界与宫朝中的花花世界有太多的隔阂。于是这种孤独,渐渐化为了悲凉。


              7楼2009-11-20 10:45
              回复
                • 59.173.86.*
                回7楼: 治天下若靠儒生文官(或者文士)如杨戏谯周这样的恐怕远不如邓芝郤正,文士文人有很不同的类型啊,感觉统治者利用儒学也够误国误人,结果真正能反求诸己的少,都是高标准责人,放纵自己。如孔明与伯约师徒二人这般,凤毛麟角啊!


                8楼2009-11-20 15: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