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背景】
高宗继皇后出身辉发纳喇氏,而且是辉发国主系的辉发纳喇氏。继皇后的高祖父莽科,是辉发国贝勒王吉砮的孙子,与末代辉发贝勒拜音达里同辈。莽科带领兄弟和族人入旗,被分在镶蓝旗满洲,有两个世管佐领。莽科之孙罗和,承袭世管佐领,仕至副都统,罗和至少有两个儿子,一子罗多,一子讷尔布,讷尔布即是高宗继皇后之父。
继皇后的家世,如果单从品级来看,并不太起眼,其祖父担任过副都统,伯父则担任过护军参领,虽然算得上是高级官僚,但是跟尚书、都统等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是,在清初的满洲社会中,尤其注重“世管佐领”的存在,另外还要看“世爵世职”。“世爵世职”,一般代表着一个家族在清代立国过程中的功绩,而“世管佐领”,则代表着一个家族在女真社会中的传统地位。这是因为但凡是拥有“世管佐领”的人家,大多数都是出自传统女真的“部长”阶级,正因为原本在女真部落中有相当之地位,才能在入旗时获得世管的佐领。
这种推崇“部长”的思维,距离入关时代越近,越为明显。如康熙朝,圣祖康熙帝在选择皇后的时候,选择了重臣索尼的孙女,而鳌拜则不认同,希望立遏必隆之女为后。当时鳌拜曾经说道,“若将噶布喇之女立为皇后,必动刀枪。满洲下人之女,岂有立皇后之理?”索尼是当时的重臣,封爵一等伯,任内大臣、内务府大臣、议政大臣,按照一般人的看法,“品级”肯定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索尼出身赫舍里氏,其祖先不过是“海西部人”,并非出自“部长”、“路长”家族,而遏必隆出身的钮祜禄氏,则是英额地方的路长,从这一点上是优于索尼家族的,这里也可以看出,单从品级来看门第,并不是特别恰当。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继皇后的出身就特别高。其家族虽然出身辉发部长后裔,但是远不如其近亲镶红旗的通贵家门第高(通贵也是王吉砮之孙,其支有世管佐领和世爵传承),还只是在旗人中等世家的范畴之内。而且对比她所侍奉的嫡妻孝贤纯皇后,孝贤纯皇后出身的檀都一支沙济富察氏,同样是沙济城路长出身(路长略低于部长),拥有世管佐领,另外还拥有世爵世职,同时还是当时的名宦重臣,所以继皇后的身世虽然高于大多数侍妾,却还是不及孝贤纯皇后等位。

图为继皇后家族谱系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