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视角。
这个我就不多解释了,第一人称视角写作时作者是用主角视角来叙述的,因此人称用「我」来进行叙述,一般是用过去时的语态来描写的。
注意,过去时语态并不是日记格式,我看过不少剧情不错的第一人称书就是因为没有理解日记形态和过去时态的区别。
举个例子,日记时态是这样写的。
今天早上,我去李二狗家,在路上不小心目击了杀人现场,杀人凶手发现我了,开始对我展开追杀,中午,我逃到了市区,杀人凶手没有在跟我了,晚上我报了警,警」察迅速立案,晚上,我睡觉时老是不安心。第二天,我得知了杀人凶手被抓捕归案的事情,真是一次惊险的经历啊……
以上,就是日记时态,这种时态,不管你剧情再好,读者都很难产生代入感的。
下面是过去叙述时态,大家可以作一下对比,同一个剧情。
耳边响起了闹钟的刺耳声,揉了揉有些干涩的眼睛,我缓缓地起了床。
今天是和李二狗约定好的日子,我要去他家进行补习。
快速的洗漱完毕,我装备整齐,出门前往李二狗家。
走了不一会儿,我突然听见不远处有人在喊“救命”。
我连忙走过去一看,一个身材魁梧,表情狰狞的大汉正用一把明晃晃的水果刀在砍杀着一个女人。
我只感觉脑袋“嗡”的一声,喉咙里不由自主的发出了尖叫声。
下一刻,我猛地捂住了嘴巴,但是已经晚了,那个魁梧大汉在杀****后,将杀气腾腾的目光扫向了我,并且迅速朝我冲了过来……
以上,就是过去时态的写法,当然由于是举例子,我就没有写的很细致,大家明白意思即可。
第一人称的用法要时刻要用主角视角去叙述事件,主角的感受,主角的心理都要写的明白合理,下面举出几个常见错误
1、我站在广本街上的正中心,一身白色斗篷大衣让我看起来略显神秘。
上面这句话的错误在哪里呢?在视角上面,「我」怎么能透过自己看到自己站在街中心呢?这是不成立的,第三人称视角可以这么写,第一人称绝对不能这么写,不然会很怪异的。
2、我看着沉默不语的李二狗,李二狗此刻心里在想,要不要抢先对我动手,我冷冷的看着他,心里暗暗冷笑。
这段的错误在哪里呢?在视角上面,只有李二狗的视角才能让我们知道他的心中所想,通常情况下「我」是不可能知道除「我」之外的人物内心的,当然某些杠精非要说「劳资有读心术」,那我也管不着,但是萌新第一人称的作者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然会写的很乱,读者看的会很怪异的。
3、我和李二狗坐在屋顶上,天台的门被关着,我听到了变成丧尸的张三牛在撞门的声音。
这一段的错误是「透、视眼」,天台的门被关着「我」虽然能听到声音,但是不可能知道是谁门后。
萌新一定要注意啊,这几个常见错误千万不要犯,当然还有其他几种错误例子比如「千里眼」「顺风耳」之类的,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总之,第一人称一定要注意的是全文必须用「我」的视角叙述来贯穿,
实在需要进入其他人物视角,那最好是用符号来隔开,提醒读者现在劳资要换视角了……
第一人称的优点就是代入感强,读者能够想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剧情和场景,缺点就是我只能知道我所知道的信息,他人的内心想法,作者是不可以在用我的视角时知道的。
那么,怎么样既有第一人称的代入感,又能知道所有人的信息呢?
答案就是第三人称视角
第三人称分两种,第一种是全知视角也就是所谓的上帝视角,目前某点畅销榜前十的作品都是这个视角,书客差不多也是一样。
第二种是第三人称半知视角,这种视角介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的视角。
首先,什么是全知视角,还是之前李二狗的例子。
清晨,刘一龙准时在八点钟起床,平日的他并不会起这么早,但昨天已经和好友李二狗约定,今天要去对方家里补习。
刘一龙洗漱完毕,将补习用到的东西准备齐全,便离开家向着李二狗家走去。
走了差不多十几分钟,刘一龙忽然听到了有人求救的声音,他连忙走到声音的源头一看。
一个身材魁梧的凶猛大汉正拿着一把明晃晃的水果刀,对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疯狂的砍杀着。
女人看到了刘一龙,如同见到救星一般,她挣扎着向着刘一龙跑来,只要跑到刘一龙那里,她或许就得救了……
但没跑两步,那身材魁梧的大汉就冲了过来,一刀将女人的头颅砍断,鲜血撒了一地。
刘一龙只感觉脑海一阵翁明,嘴里下意识的发出了一声尖叫,但很快他就捂住了嘴巴。
魁梧大汉猛地看向刘一龙,眼中顿时杀气腾腾,下一刻,他猛地冲向刘一龙,杀人的事情被人目击,他必须杀掉目击者,不然他会有大麻烦……
以上,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这种视角的优点就是可以自由的在各个人物之间相互切换,但注意是同一场景,你写着武林大会的场景,突然把视角切换到远在后宫深处的小太监身上,读者估计会跑过来打你一顿然后还要吐口痰……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相当于上帝视角,萌新第三人称作者的最佳选择。
第三人称半知视角则是一种中间视角,它和第一人称一样,以主角视角叙述,但又不一样,它既有第一人称视角的特点也有全知视角的特点。
这个我就不多解释了,第一人称视角写作时作者是用主角视角来叙述的,因此人称用「我」来进行叙述,一般是用过去时的语态来描写的。
注意,过去时语态并不是日记格式,我看过不少剧情不错的第一人称书就是因为没有理解日记形态和过去时态的区别。
举个例子,日记时态是这样写的。
今天早上,我去李二狗家,在路上不小心目击了杀人现场,杀人凶手发现我了,开始对我展开追杀,中午,我逃到了市区,杀人凶手没有在跟我了,晚上我报了警,警」察迅速立案,晚上,我睡觉时老是不安心。第二天,我得知了杀人凶手被抓捕归案的事情,真是一次惊险的经历啊……
以上,就是日记时态,这种时态,不管你剧情再好,读者都很难产生代入感的。
下面是过去叙述时态,大家可以作一下对比,同一个剧情。
耳边响起了闹钟的刺耳声,揉了揉有些干涩的眼睛,我缓缓地起了床。
今天是和李二狗约定好的日子,我要去他家进行补习。
快速的洗漱完毕,我装备整齐,出门前往李二狗家。
走了不一会儿,我突然听见不远处有人在喊“救命”。
我连忙走过去一看,一个身材魁梧,表情狰狞的大汉正用一把明晃晃的水果刀在砍杀着一个女人。
我只感觉脑袋“嗡”的一声,喉咙里不由自主的发出了尖叫声。
下一刻,我猛地捂住了嘴巴,但是已经晚了,那个魁梧大汉在杀****后,将杀气腾腾的目光扫向了我,并且迅速朝我冲了过来……
以上,就是过去时态的写法,当然由于是举例子,我就没有写的很细致,大家明白意思即可。
第一人称的用法要时刻要用主角视角去叙述事件,主角的感受,主角的心理都要写的明白合理,下面举出几个常见错误
1、我站在广本街上的正中心,一身白色斗篷大衣让我看起来略显神秘。
上面这句话的错误在哪里呢?在视角上面,「我」怎么能透过自己看到自己站在街中心呢?这是不成立的,第三人称视角可以这么写,第一人称绝对不能这么写,不然会很怪异的。
2、我看着沉默不语的李二狗,李二狗此刻心里在想,要不要抢先对我动手,我冷冷的看着他,心里暗暗冷笑。
这段的错误在哪里呢?在视角上面,只有李二狗的视角才能让我们知道他的心中所想,通常情况下「我」是不可能知道除「我」之外的人物内心的,当然某些杠精非要说「劳资有读心术」,那我也管不着,但是萌新第一人称的作者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不然会写的很乱,读者看的会很怪异的。
3、我和李二狗坐在屋顶上,天台的门被关着,我听到了变成丧尸的张三牛在撞门的声音。
这一段的错误是「透、视眼」,天台的门被关着「我」虽然能听到声音,但是不可能知道是谁门后。
萌新一定要注意啊,这几个常见错误千万不要犯,当然还有其他几种错误例子比如「千里眼」「顺风耳」之类的,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总之,第一人称一定要注意的是全文必须用「我」的视角叙述来贯穿,
实在需要进入其他人物视角,那最好是用符号来隔开,提醒读者现在劳资要换视角了……
第一人称的优点就是代入感强,读者能够想身临其境般地体验剧情和场景,缺点就是我只能知道我所知道的信息,他人的内心想法,作者是不可以在用我的视角时知道的。
那么,怎么样既有第一人称的代入感,又能知道所有人的信息呢?
答案就是第三人称视角
第三人称分两种,第一种是全知视角也就是所谓的上帝视角,目前某点畅销榜前十的作品都是这个视角,书客差不多也是一样。
第二种是第三人称半知视角,这种视角介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的视角。
首先,什么是全知视角,还是之前李二狗的例子。
清晨,刘一龙准时在八点钟起床,平日的他并不会起这么早,但昨天已经和好友李二狗约定,今天要去对方家里补习。
刘一龙洗漱完毕,将补习用到的东西准备齐全,便离开家向着李二狗家走去。
走了差不多十几分钟,刘一龙忽然听到了有人求救的声音,他连忙走到声音的源头一看。
一个身材魁梧的凶猛大汉正拿着一把明晃晃的水果刀,对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疯狂的砍杀着。
女人看到了刘一龙,如同见到救星一般,她挣扎着向着刘一龙跑来,只要跑到刘一龙那里,她或许就得救了……
但没跑两步,那身材魁梧的大汉就冲了过来,一刀将女人的头颅砍断,鲜血撒了一地。
刘一龙只感觉脑海一阵翁明,嘴里下意识的发出了一声尖叫,但很快他就捂住了嘴巴。
魁梧大汉猛地看向刘一龙,眼中顿时杀气腾腾,下一刻,他猛地冲向刘一龙,杀人的事情被人目击,他必须杀掉目击者,不然他会有大麻烦……
以上,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这种视角的优点就是可以自由的在各个人物之间相互切换,但注意是同一场景,你写着武林大会的场景,突然把视角切换到远在后宫深处的小太监身上,读者估计会跑过来打你一顿然后还要吐口痰……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相当于上帝视角,萌新第三人称作者的最佳选择。
第三人称半知视角则是一种中间视角,它和第一人称一样,以主角视角叙述,但又不一样,它既有第一人称视角的特点也有全知视角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