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面:
本人也是从小白过来的,有个玩笑说“用了3块英特尔的CPU,小白还是小白;折腾了3块AMD的U,能把小白锻炼成一个工程师
”
玩笑归玩笑,本人已经成功的从小白过渡到了老白,距离工程师只差一个林大的距离了。
一代锐龙没上手,据说渣渣。从19年上了2700到今年上了3700X,俩代锐龙小有心得,分享给想玩AMD的朋友。
但是丑话说在前头
一:本人是90年代化学工程的大学生,对计算机并非专业,只凭个人爱好,因此写的东西很多可能有偏差甚至是错误,能够虚心接受各位大佬的批评指正,但不想被打脸,如果回复我譬如“你懂个毛线,胡扯,说的是狗屁”之类,真的会打消我发帖的积极性的。老白有一颗玻璃心
二:起码给10人以上加V,慢慢教怎么超,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就是有次某鱼出了一对C9BJZ,买家从收到货开始和我视频,让我教他怎么超4266,从上午10点,整整折腾到下午4点半孩子放学才挂,比较欣慰的是,他晚上发消息来说MT过了200%基本稳了。要知道他只是听朋友说C9白马甲能超4266,但是连台风,挨打64,MT什么都不知道的玩家。所以,这个帖子,我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诉出来。
在此,我想对各位小白,半小白说一句:如果你连看一个帖子的耐心都没有,就别去超频了,玩默认吧,华硕的F5,微星的F6,主板自动设置最佳状态。
进入正题
A88时代用的华硕,后来一直馋MSI的BIOS,直到本次机缘巧合,给3700X配了一个ROG老版的次旗舰板-C6H,不吹不黑,这个板子12项供电,黑金电容,LN2液氮模式,板载各种超频相关按钮,一键清除CMOS等等,最关键的是,它是AMD为数不多的T拓扑结构布局的内存插槽(4根内存比2根好超),除了单M.2好像没什么缺点了。因此我决定用它战ZEN3了。
1:本文所用的BIOS截图来源于ROG C6H,用的语言是中文模式,部分还是显示的英文,在帖子里我会把对照的英文中文写出来。(题外话:感觉做BIOS的华硕工程师的中文水平还不如我读初中的孩子)
2:部分功能是ROG才有的,华硕其他中低端的可能没有,没有的忽略不计。
3:本贴主讲跟超频相关的选项(包括CPU和内存),但也兼顾了BIOS选项的说明,所以可能比较长,认真看,会得到你想要的。
老规矩,开局一张图。

本人也是从小白过来的,有个玩笑说“用了3块英特尔的CPU,小白还是小白;折腾了3块AMD的U,能把小白锻炼成一个工程师

玩笑归玩笑,本人已经成功的从小白过渡到了老白,距离工程师只差一个林大的距离了。
一代锐龙没上手,据说渣渣。从19年上了2700到今年上了3700X,俩代锐龙小有心得,分享给想玩AMD的朋友。
但是丑话说在前头
一:本人是90年代化学工程的大学生,对计算机并非专业,只凭个人爱好,因此写的东西很多可能有偏差甚至是错误,能够虚心接受各位大佬的批评指正,但不想被打脸,如果回复我譬如“你懂个毛线,胡扯,说的是狗屁”之类,真的会打消我发帖的积极性的。老白有一颗玻璃心

二:起码给10人以上加V,慢慢教怎么超,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就是有次某鱼出了一对C9BJZ,买家从收到货开始和我视频,让我教他怎么超4266,从上午10点,整整折腾到下午4点半孩子放学才挂,比较欣慰的是,他晚上发消息来说MT过了200%基本稳了。要知道他只是听朋友说C9白马甲能超4266,但是连台风,挨打64,MT什么都不知道的玩家。所以,这个帖子,我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诉出来。
在此,我想对各位小白,半小白说一句:如果你连看一个帖子的耐心都没有,就别去超频了,玩默认吧,华硕的F5,微星的F6,主板自动设置最佳状态。
进入正题
A88时代用的华硕,后来一直馋MSI的BIOS,直到本次机缘巧合,给3700X配了一个ROG老版的次旗舰板-C6H,不吹不黑,这个板子12项供电,黑金电容,LN2液氮模式,板载各种超频相关按钮,一键清除CMOS等等,最关键的是,它是AMD为数不多的T拓扑结构布局的内存插槽(4根内存比2根好超),除了单M.2好像没什么缺点了。因此我决定用它战ZEN3了。
1:本文所用的BIOS截图来源于ROG C6H,用的语言是中文模式,部分还是显示的英文,在帖子里我会把对照的英文中文写出来。(题外话:感觉做BIOS的华硕工程师的中文水平还不如我读初中的孩子)
2:部分功能是ROG才有的,华硕其他中低端的可能没有,没有的忽略不计。
3:本贴主讲跟超频相关的选项(包括CPU和内存),但也兼顾了BIOS选项的说明,所以可能比较长,认真看,会得到你想要的。
老规矩,开局一张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