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说明:本人国战胜率39%,最巅峰时期达到40%以上,19年以前一直在老服,后由于十周年新服的福利而转入新服,老服、新服、面杀合计国战总场次大约在两千场左右。现新服各国胜率分别是:蜀国-36%;吴国-46%;魏国-43%;群雄-28%(真的丢人,不过真实原因是没将)。烦请要杠为什么胜率那么低的“神仙”玩家勿入,这个数字对于国战玩家能说明什么,懂的自然都懂。我不算是大神,牌龄也只是堪堪六年,与万场的神仙相比自然有很多不足,但出于对三国杀国战模式的热爱,心血来潮,最终写下这篇有些冗长的整理型文章。提到三国杀国战武将搭配,老玩家都会想到很多。然而,往往这种“想到很多”从根本上来看都是千场对局积累的“经验主义”,只是玩了小几百场甚至几十场的萌新普遍难以领悟武将搭配的真谛。谨以此文,帮助萌新玩家尽快入门,在国战中找到乐趣。
而在开始整理之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概念——即所谓“相性”。关于相性,很多国战大神如韩旭等人都曾提及,然而这里还是有必要再说明一次:相性是指主副将间的配合程度。相性优,配合程度就高,搭配形成的组合更强力。下面,我需要举四个例子综合地阐述“什么是优的相性”:
1.相性优具体怎么表现。魏将:李典·典韦。典韦“强袭”能强制造成伤害,而李典“忘隙”可以在造成伤害时与被伤害者共同摸牌,从而获得更高的回合内爆发。从表现上来看,典韦技能提高了李典技能的触发概率,这就是相性较优的表现,这类例子很多,不再赘述;
2.不要以某些特殊表现衡量相性的优劣。举个比较典型极端的例子:庞统·魏延——我曾在牌桌上看到有人用此组合打出极骚操作,使用该组合者的下位身上装有藤甲,庞统的回合开始前已有铁索将其下位与另一远位非蜀玩家相连,庞统此时血量仅有2,而后他将自己与另一名敌对阵营玩家相连,火攻自己,在打出巨额伤害的同时回复至满血。若真要衡量这造成了多少牌差,那必然是很多牌差,很强,但问题在于,这根本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这么好的环境条件是非常难得的、火攻是神抽、这个组合通常也没有过牌能力凑到这一套操作所需的牌。毫无疑问,这一番表现是精彩的,但这不能说明二者相性优,恰恰相反,二者相性并不好;
3.相性的优劣是相对的。下面的例子是“孙尚香·甘宁”。对于这个组合,说它实战表现弱的玩家一定是云玩家,单黑装备换己方2未知手牌+敌方1关键牌,未知牌中无用的黑牌还可以继续拆,回合内收益很客观。但是这能说明二者相性很好吗?并不能。因为孙尚香本身就是吴国的绝对核心,与大部分吴国武将相性都不差,只是谁更优罢了。这个组合肯定不敌3+3的“大师香”或者“陆香”甚至是“大乔香”,同时也不敌3+4的“盖香”与“权香”。因为在高收益之下是对个人防御的巨大牺牲,而这点很多人往往无法察觉:为了这个大牌差我们经常必须牺牲防具(防具花色全黑),而这个组合本身就脆(3血),回合外无任何保命能力,相对于其他香香的优势组合,其上限无法作为天花板,而劣势却相当明显。由此,容易理解为什么说“相性是相对的”;
4.相性优不一定要求技能的直接配合。举例:祝融·刘备。这个组合冷门,但不妨碍其强势。毫无疑问,这两者技能无法直接配合,无法瞬间“效果拔群”,不像香香甘宁那样配合触发,不像李典典韦那样联动触发,但这个组合相当强,至于怎么强法,且看我在“蜀国”中细细道来。
在对相性进行说明后,额外带一句:我们知道国战走势往往是由“团战”决定。那么首先,什么是团战能力?我将其概括为响应能力,即响应队友或敌人行为的能力。更具体一些,我以两个角度来衡量:开团能力(促成自己与其他人进行响应)与反团能力(遏制其他人进行响应或者遏制行为效果)。各个势力都将选出团战能力强势的武将或组合,通常称之为“核心”(注意:个人能力强不意味着就是“核心”)。同时引出“嘲讽”,即别人对你个人风险系数的评估,嘲讽与能力的不匹配往往导致实战收益不同。另外,对于下面引入的所有组合,我将采用区别于传统的四维系统的三维评分模式:三维分别是侵略性、生存能力、功能性,各维满分为10分。接下来进入正题。
而在开始整理之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概念——即所谓“相性”。关于相性,很多国战大神如韩旭等人都曾提及,然而这里还是有必要再说明一次:相性是指主副将间的配合程度。相性优,配合程度就高,搭配形成的组合更强力。下面,我需要举四个例子综合地阐述“什么是优的相性”:
1.相性优具体怎么表现。魏将:李典·典韦。典韦“强袭”能强制造成伤害,而李典“忘隙”可以在造成伤害时与被伤害者共同摸牌,从而获得更高的回合内爆发。从表现上来看,典韦技能提高了李典技能的触发概率,这就是相性较优的表现,这类例子很多,不再赘述;
2.不要以某些特殊表现衡量相性的优劣。举个比较典型极端的例子:庞统·魏延——我曾在牌桌上看到有人用此组合打出极骚操作,使用该组合者的下位身上装有藤甲,庞统的回合开始前已有铁索将其下位与另一远位非蜀玩家相连,庞统此时血量仅有2,而后他将自己与另一名敌对阵营玩家相连,火攻自己,在打出巨额伤害的同时回复至满血。若真要衡量这造成了多少牌差,那必然是很多牌差,很强,但问题在于,这根本不能说明什么——因为这么好的环境条件是非常难得的、火攻是神抽、这个组合通常也没有过牌能力凑到这一套操作所需的牌。毫无疑问,这一番表现是精彩的,但这不能说明二者相性优,恰恰相反,二者相性并不好;
3.相性的优劣是相对的。下面的例子是“孙尚香·甘宁”。对于这个组合,说它实战表现弱的玩家一定是云玩家,单黑装备换己方2未知手牌+敌方1关键牌,未知牌中无用的黑牌还可以继续拆,回合内收益很客观。但是这能说明二者相性很好吗?并不能。因为孙尚香本身就是吴国的绝对核心,与大部分吴国武将相性都不差,只是谁更优罢了。这个组合肯定不敌3+3的“大师香”或者“陆香”甚至是“大乔香”,同时也不敌3+4的“盖香”与“权香”。因为在高收益之下是对个人防御的巨大牺牲,而这点很多人往往无法察觉:为了这个大牌差我们经常必须牺牲防具(防具花色全黑),而这个组合本身就脆(3血),回合外无任何保命能力,相对于其他香香的优势组合,其上限无法作为天花板,而劣势却相当明显。由此,容易理解为什么说“相性是相对的”;
4.相性优不一定要求技能的直接配合。举例:祝融·刘备。这个组合冷门,但不妨碍其强势。毫无疑问,这两者技能无法直接配合,无法瞬间“效果拔群”,不像香香甘宁那样配合触发,不像李典典韦那样联动触发,但这个组合相当强,至于怎么强法,且看我在“蜀国”中细细道来。
在对相性进行说明后,额外带一句:我们知道国战走势往往是由“团战”决定。那么首先,什么是团战能力?我将其概括为响应能力,即响应队友或敌人行为的能力。更具体一些,我以两个角度来衡量:开团能力(促成自己与其他人进行响应)与反团能力(遏制其他人进行响应或者遏制行为效果)。各个势力都将选出团战能力强势的武将或组合,通常称之为“核心”(注意:个人能力强不意味着就是“核心”)。同时引出“嘲讽”,即别人对你个人风险系数的评估,嘲讽与能力的不匹配往往导致实战收益不同。另外,对于下面引入的所有组合,我将采用区别于传统的四维系统的三维评分模式:三维分别是侵略性、生存能力、功能性,各维满分为10分。接下来进入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