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写过一个帖子,浅谈了PF上分的一些小技巧。可查阅https://tieba.baidu.com/p/5441876096
------引言,觉得此处话多的可以转至分割线后篇。
现在已经数不清玩这游戏多少年了,周围的人生孩子的生孩子,长大的长大了。 岁月如梭,珍惜这游戏陪伴你的队友和一局一局的胜败。
这次写帖子是因为回国之后回归游戏,自己也换了别的号,技术能打2A局左右,也许年纪大了,对游戏的理解也变得更深刻,这次回归之后发现游戏人口又再次流失了很多。 从RT C到RT 3A的技术也重新提高了半个档次,这也侧面说明这个游戏对新手玩家非常的不友好。
可以看出来,这次更新对于游戏内部操作界面有了引导教程,好友同意也不再能够弹出来对话框(以至于我最开始回归连好友都不知道在哪里添加)。这个更新也是FS开始注重于对于新用户和回归用户的引导,说实话,这是这几次更新突破最多的地方。此外四月份的更新,FS也非常友好的默认了地图修改这个没办法评论的东西,也真的很人性化。
曾经用的米卡pf感觉已经打不动。 2A的局帽子足够硬气的内线环境下,随便起扣,甚至隔人扣都被呼的在地上翻滚无数个大圈。所以换了超特角色, 关于超特角色,我认为并不能因此骂这款游戏,从商业角度来说,这是吸引消费者消费,而且要维持公司的运转,如不然,这游戏可能三年前,就因为资金短缺无法代理崩了。而且,抽奖这个东西,自认为是逼某讯和某易要良心的多(只针对自己发表意见,脸黑的自然黑, 因号而异)。
我自己用的是白虎角色,没有买狐狸的原因是我本身是一个很怀旧的人,对于新角色,固然是好,可是自己不喜欢又能怎么办呢。
对于现在的游戏环境,我可以称呼他为单调的。 其实并不是打发单调或者如何,而是环境! 我是打Tt的,而且只打Tt。 SW这个角色很多人说是破坏了环境,我个人认为这个角色为了这个游戏增添了许多的乐趣和多变性。虽然我到现在也不大会冒SW, 因为各位也是懂的, Tt永远不打1.5,甚至SG组的Tt都不会打。套路永远是跑位,挡拆,牵制,大力,单A,能不够单调吗? 只是建议各位,Tt碰到双外的多打打看,输了再下一局。
中途碰到过一个PG,刚回归的时候, 名字不透露,关注度12000 常年3s的PG,告诉我,“我打这游戏,打什么队都能输,打什么队也都能赢。” 这话不假,因为这游戏太多的随机性和不可控因素。 例如 掉线。幸运女神,rc绝杀,自然断。所以这才能够吸引我们这些老玩家,因为虽然这游戏要花钱,但是也要技术。并不是像现在某些游戏,装备好就无敌,回合制挂机鼠标点点。
----------------------------分割线----------------------------
在说主题之前,很多的反应不到位,有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 主管角度不用说,就是你反应慢。
客观角度就是,请在显卡设置里头关闭垂直同步功能。还有就是提高自己的网速。
回到主题,虽然自己不算什么大神,只是想告诉一些新手玩家这个游戏的机制。
第一,这个游戏永远是4 or 6个人的游戏。一个人再怎么厉害,也挑不起大梁。除非你“不当人”。所以配合是关键,传球也是关键。 注意到RT C的PG 习惯性的开局A完传球, 很多时候,0.4秒-0.8秒A这么一下,就给了对手回防的反应时间。 可以自己去练习场看看,30跑动的C 0.8秒能跑多远就知道有多大问题。 但是我说的A是无脑A,你能碰到机会你还是需要来这么一下。
PG这个角色,在Tt局大多数的时候是跑位,跑位的原因在于牵制。需要做的是招惹对面内线,尤其是C过来防你。你可以把自己当作一只狗,对着他嗷嗷叫几声,他不鸟你上去抓他几下,再不鸟你回头再咬他几口。 他没办法了,只能来找你报仇。 这时候你们的内线要么就是对着PF起扣或者别的手段得分,或者就是对着PG得分。
第二,地板这个东西,首先,高度必须强化,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其次就是,当一个地板可能会到来的时候,第一个看的是对面PG的位置。 地板的机制是1.反应速度。2.离球距离。3.扑球动作。 如果对面PG在你身边 尽力让自己的位置比他离得近去拿地板,或者是卡住他的地板距离。
第三,能力问题, 现在的PG主流堆篮板和弹跳。( 记得以前是堆抢断和跑动) 改变的原因是因为,能够最大化对内利益,因为可以发现低板,PG拿到的几率高于内线,这也算是游戏机制吧。 并且有某帖子测试弹跳对于无球跑动也有小额加成。 而且,对于抢断这个东西,现在除了低端局会疯狂抓人以外,似乎很少有用抢断当作防守方式的,原因则是因为太容易漏人。在上次的帖子中也提到过。
第四,对于PG,核心技能是你的QE。 这是PG为什么能够独霸一方的原因,这个东西我只能浅谈。 就是,你要看你们内线的位置。 如若内线4个人,都是互相卡住位置,优先给C而不是PF。 在英文中,C表示的是Centre,意思是中心。低端局很多时候,都把C这个点给弱化了,进攻端,很少会给球给C。 其实C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攻组织者。 罗马的兴盛就是因为道路四通八达,在这个只有半场的游戏中, 以篮板为中心向外扩散。 其实你们低端局的蹲坑C也是明白,抢内线位置就要站在中心点,是一个道理。
给C的作用是让C去拉人,运用C的快速大力去晃倒对面的内线。 就会出现三种情况。 第一种,对面C倒了,对面PF没办法补过去,C上篮得分。 第二种,对面C倒了,对面PF补过来, 这时候C传球给PF可以得到得分机会。第三种就是,对面C没倒,就可以回传个PF 由PF再做大力进行进攻。 因为大力这个技能,你倒和不倒,是50 50几率。 这次不行,下次还可以。 进攻24秒,好好利用。
换个角度说,如果球给的是PF,就算做倒了一个内线,另外一个内线站着就是1卡2. 得分的几率就少了很多。但是所有的说法都是基于推理性,理论性和理想化的层面,具体还是要看实战中具体的表现。这只是给你们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进攻手段。
-------------------------------分割线------------------------
现在谈到PF这个角色。PF这个角色,可以说是个背锅位。 但是也是个熊猫位。 试想,PG,C的所有动作,无论牵制,跑位,大力。 几乎都是为了你来做贡献,让你能有位置得分。 就算你被扇飞了,地板没有是你的锅吗? 不是。 防守端,你自然多分担一点,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写得好累,任性过几天再更新。
------引言,觉得此处话多的可以转至分割线后篇。
现在已经数不清玩这游戏多少年了,周围的人生孩子的生孩子,长大的长大了。 岁月如梭,珍惜这游戏陪伴你的队友和一局一局的胜败。
这次写帖子是因为回国之后回归游戏,自己也换了别的号,技术能打2A局左右,也许年纪大了,对游戏的理解也变得更深刻,这次回归之后发现游戏人口又再次流失了很多。 从RT C到RT 3A的技术也重新提高了半个档次,这也侧面说明这个游戏对新手玩家非常的不友好。
可以看出来,这次更新对于游戏内部操作界面有了引导教程,好友同意也不再能够弹出来对话框(以至于我最开始回归连好友都不知道在哪里添加)。这个更新也是FS开始注重于对于新用户和回归用户的引导,说实话,这是这几次更新突破最多的地方。此外四月份的更新,FS也非常友好的默认了地图修改这个没办法评论的东西,也真的很人性化。
曾经用的米卡pf感觉已经打不动。 2A的局帽子足够硬气的内线环境下,随便起扣,甚至隔人扣都被呼的在地上翻滚无数个大圈。所以换了超特角色, 关于超特角色,我认为并不能因此骂这款游戏,从商业角度来说,这是吸引消费者消费,而且要维持公司的运转,如不然,这游戏可能三年前,就因为资金短缺无法代理崩了。而且,抽奖这个东西,自认为是逼某讯和某易要良心的多(只针对自己发表意见,脸黑的自然黑, 因号而异)。
我自己用的是白虎角色,没有买狐狸的原因是我本身是一个很怀旧的人,对于新角色,固然是好,可是自己不喜欢又能怎么办呢。
对于现在的游戏环境,我可以称呼他为单调的。 其实并不是打发单调或者如何,而是环境! 我是打Tt的,而且只打Tt。 SW这个角色很多人说是破坏了环境,我个人认为这个角色为了这个游戏增添了许多的乐趣和多变性。虽然我到现在也不大会冒SW, 因为各位也是懂的, Tt永远不打1.5,甚至SG组的Tt都不会打。套路永远是跑位,挡拆,牵制,大力,单A,能不够单调吗? 只是建议各位,Tt碰到双外的多打打看,输了再下一局。
中途碰到过一个PG,刚回归的时候, 名字不透露,关注度12000 常年3s的PG,告诉我,“我打这游戏,打什么队都能输,打什么队也都能赢。” 这话不假,因为这游戏太多的随机性和不可控因素。 例如 掉线。幸运女神,rc绝杀,自然断。所以这才能够吸引我们这些老玩家,因为虽然这游戏要花钱,但是也要技术。并不是像现在某些游戏,装备好就无敌,回合制挂机鼠标点点。
----------------------------分割线----------------------------
在说主题之前,很多的反应不到位,有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 主管角度不用说,就是你反应慢。
客观角度就是,请在显卡设置里头关闭垂直同步功能。还有就是提高自己的网速。
回到主题,虽然自己不算什么大神,只是想告诉一些新手玩家这个游戏的机制。
第一,这个游戏永远是4 or 6个人的游戏。一个人再怎么厉害,也挑不起大梁。除非你“不当人”。所以配合是关键,传球也是关键。 注意到RT C的PG 习惯性的开局A完传球, 很多时候,0.4秒-0.8秒A这么一下,就给了对手回防的反应时间。 可以自己去练习场看看,30跑动的C 0.8秒能跑多远就知道有多大问题。 但是我说的A是无脑A,你能碰到机会你还是需要来这么一下。
PG这个角色,在Tt局大多数的时候是跑位,跑位的原因在于牵制。需要做的是招惹对面内线,尤其是C过来防你。你可以把自己当作一只狗,对着他嗷嗷叫几声,他不鸟你上去抓他几下,再不鸟你回头再咬他几口。 他没办法了,只能来找你报仇。 这时候你们的内线要么就是对着PF起扣或者别的手段得分,或者就是对着PG得分。
第二,地板这个东西,首先,高度必须强化,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其次就是,当一个地板可能会到来的时候,第一个看的是对面PG的位置。 地板的机制是1.反应速度。2.离球距离。3.扑球动作。 如果对面PG在你身边 尽力让自己的位置比他离得近去拿地板,或者是卡住他的地板距离。
第三,能力问题, 现在的PG主流堆篮板和弹跳。( 记得以前是堆抢断和跑动) 改变的原因是因为,能够最大化对内利益,因为可以发现低板,PG拿到的几率高于内线,这也算是游戏机制吧。 并且有某帖子测试弹跳对于无球跑动也有小额加成。 而且,对于抢断这个东西,现在除了低端局会疯狂抓人以外,似乎很少有用抢断当作防守方式的,原因则是因为太容易漏人。在上次的帖子中也提到过。
第四,对于PG,核心技能是你的QE。 这是PG为什么能够独霸一方的原因,这个东西我只能浅谈。 就是,你要看你们内线的位置。 如若内线4个人,都是互相卡住位置,优先给C而不是PF。 在英文中,C表示的是Centre,意思是中心。低端局很多时候,都把C这个点给弱化了,进攻端,很少会给球给C。 其实C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攻组织者。 罗马的兴盛就是因为道路四通八达,在这个只有半场的游戏中, 以篮板为中心向外扩散。 其实你们低端局的蹲坑C也是明白,抢内线位置就要站在中心点,是一个道理。
给C的作用是让C去拉人,运用C的快速大力去晃倒对面的内线。 就会出现三种情况。 第一种,对面C倒了,对面PF没办法补过去,C上篮得分。 第二种,对面C倒了,对面PF补过来, 这时候C传球给PF可以得到得分机会。第三种就是,对面C没倒,就可以回传个PF 由PF再做大力进行进攻。 因为大力这个技能,你倒和不倒,是50 50几率。 这次不行,下次还可以。 进攻24秒,好好利用。
换个角度说,如果球给的是PF,就算做倒了一个内线,另外一个内线站着就是1卡2. 得分的几率就少了很多。但是所有的说法都是基于推理性,理论性和理想化的层面,具体还是要看实战中具体的表现。这只是给你们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进攻手段。
-------------------------------分割线------------------------
现在谈到PF这个角色。PF这个角色,可以说是个背锅位。 但是也是个熊猫位。 试想,PG,C的所有动作,无论牵制,跑位,大力。 几乎都是为了你来做贡献,让你能有位置得分。 就算你被扇飞了,地板没有是你的锅吗? 不是。 防守端,你自然多分担一点,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写得好累,任性过几天再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