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30日漏签0天
鱼台二中吧 关注:1,886贴子:50,873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5回复贴,共1页
<<返回鱼台二中吧
>0< 加载中...

zt 70年老校,我的花样年华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苏鲁边河
  • 中考向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鱼台二中:70年老校,我的花样年华202003/2805:00

文/张素丽
鱼台二中,一个70年老校,培养过那么多优秀的鱼台儿女,每次回乡小住,总能唤起了我对母校埋藏已久的思念。虽然毕业多年,蓦然回首,高中时光恍若在昨天,印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1997年我从鱼城镇中学初中毕业,正式迈入那时仰望已久的几百米之隔的高中校园,鱼台二中。
母校二中建校于1951年,位于鲁西南家乡古镇鱼城,那时鱼城还是老县城所在地,学校之后被评为省重点中学,市模范中学。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坐落在母校校园内,文庙大殿里曾设过县学学堂。
还记得中考后张榜公示录取名单的日子,一大早吃完饭我就怀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赶去学校,文庙前已经站满了轻声谈论的同学。大殿东面墙上贴着的几幅大红色宣纸上,黑色毛笔字有力地题写着被录取的九七级高中新生的名字。找到自己名字的同学们欢呼雀跃,找不到名字的急急地看了几遍之后默默离开了。我是幸运的,在大红纸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拉开了高中三年生活的大幕。
刚入学时,一进校园是宽敞整洁的校园南广场,文庙位于广场中间靠左,校门正对着的是教学楼,那是三个年级的教室和老师们的办公室。穿过教学楼,左面侧边是食堂,依次往北是学生宿舍,中轴线右边北面是老师们住的一排排平房,后来都规划一新盖成了楼房。校园最北面是大操场。
操场上热烈角逐的春季运动会,庆澳门回归时校园万米红旗接力赛,北外环开阔马路边的军训正步走,校园里国旗下播音员的激情宣读,都成了记忆里美丽的风景。
高一入学报道,我分在了二班,教室在教学楼二楼楼梯右手边,楼梯左边是老师们的办公室,班主任是年轻儒雅的语文老师闫老师。还记得闫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雨中登泰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让我觉得自己也在雨中爬了一次泰山。
高一上学期当了物理课代表,或许因为中考时歪打正着物理考了满分;去办公室抱作业本,别的班老师笑着说“理科的苗子来了”,半年后“苗子”进了文科班。物理化学高一上学期一直学不太好,成绩没有突破,闫老师细心全面得帮我分析之后,我就带着无限希望和一点迷茫得进了文科班,我们的九七级七班。
新班主任是带数学课的李鹏科老师,严肃认真又不失亲和力,一丝不苟得带着我们一直到毕业。在李老师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和谆谆善诱下,我们班形成了有凝聚力团结的集体,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以致大学四年和工作后的很长时间里我还会梦到跟着李老师上课和赶考场的情形,紧张又亲切。
热心随和的随老师带我们语文课,他课堂上热情奔放的授课风格带动着大家的学习热情,课外也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亦师亦友。
讲话铿锵有力的英语课房老师,用浑厚的嗓音不厌其烦地给我们答疑解惑,对学习不认真的同学积极引导教育。
言语幽默的英语课魏老师经常一边讲课,一边在黑板上奋笔疾书。
历史课魏老师讲起课来风生水起,把历史课讲的生动有趣。温柔爱笑又不失严厉的英语课李老师,貌似轻柔的一句话能说到学生心里去,不威自严。政治课闫老师讲起课来也是干净利落层次分明,给我们解答问题时笑起来两个酒窝,温暖又亲切。

想起老师们,脑海里不自主得浮现出的是他们的笑容,或解答问题时或启发思考时,让人如沐春风。或许是我比较听话,没咋挨过老师们的批评。
老师们尽管讲课风格各不相同,都想方设法去教会我们,他们的心愿是一样的。我也就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紧跟着老师们的步伐一点点学习积累。只有历史课偷工减料了,练习题没认真做,高考时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都分不清了,才发现真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马虎不得。
高中走读,没能体验热闹的宿舍生活;下雨天有时在学校外面吃饭,小吃店里的盖浇饭,南门口卖的胡辣汤都成了美味。毕业后再没喝过那么好喝的胡辣汤,不是觉得花生米少了就是味道不足或者是没了那时的心境。
高中时跑早操,一千多名学生组成的浩浩荡荡的队伍从校南门出发绕着外围的街道跑几个大圈,喊的口号一里多地都能听到,那种青春的热情在晨跑中散发出来,涨红的面颊砰然的心跳,没了起床时的迷茫,确是健身又提神。只是走读的我时有迟到,悄悄停放好自行车,绕道路边插进队伍中,老师们大约也能理解些,从没当面揭穿过我的小把戏。
沉甸甸的高中生活,老师们呕心沥血的教导,同学们不畏酷暑严寒的拼搏努力,三年高中受益终生。毕业时我们班有二十多名同学考入大专院校,七名同学考入本科院校,我也以有效分712分的成绩考入了仰望已久的山东大学。

得知母校不久或要拆迁,经过两个多月的联系筹划,我们九七级七班同学们毕业19年重返母校,再感受曾经学习生活过的地方,相见思念已久可敬可爱的老师们和在各个岗位上工作的我们。房老师在一篇聚会文章后留言:“文庙大殿旁,二中读书郎;寒窗苦读整三载,而今向辉煌。分别十九载,情谊记心怀;天涯海角不算远,梦回二中来。”是的,母校在,我们就永远不会走散。
母校鱼台二中,跨越近70个春秋,给了一批批学子飞向远方逐梦的翅膀,也圆了我的大学梦。不管岁月如何流转,未来是否搬迁,母校都将一直在我们的心中,熠熠生辉。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 liudongxuzl
  • 中考向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回首在二中的求学时代,已然过去近四十年的时间,当时学习的艰苦,二十几人共眠的打地铺时刻萦绕在眼前。


2025-08-30 09:41: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苏鲁边河
  • 中考向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的同学董小苹(zf)(下)
文 | 王安忆
到第二年开春,我们根据地段划分进了附近的中学。在学校里,我远远地看见了董小苹。她穿了一件旧罩衫,低头默默向自己的教室走去。后来,我们就常常在校园里远远见面,可是谁也不与谁说话。她是那样沉默,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她,也听不见别人谈起她,就好像没有她这一个人似的。中学的生活是那样无聊,或者坐在教室听拉线广播,或者坐在操场地上开大会,太阳烤得人头昏眼花。
后来,我去了安徽插队,而我中学里的好朋友在我走后半年,去了江西一个林场。她从江西来信说:你知道我现在和谁在一起?和你小学同学董小苹在一起了。她信中还告诉了我,董小苹想与我和好的愿望。
在经过了那么样的时日之后,两人间的一桩小事显得多么无足轻重。我回信时便附笔向她问候了,不久,就收到了她附来的短信。而正式的见面,是在两年之后的夏天。我们一同在上海度暑,有一天,我去了她家。
她从楼上下来迎接我,将我带上二楼。除了二楼以外,其余的房间全被弄堂里的邻居抢占了。这时候的我们,彼此都很生分,并且小心翼翼的,似乎不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她穿了旧衣旧裙,扎了两个短辫,形容依然十分姣美,眼睛又黑又大,睫毛又密又长,可是脸上的表情却失去了小时的活泼与生动,老老实实的。只有当她母亲说起我们小时的淘气,她浮起笑靥,往昔的董小苹才回到眼前,可是转瞬即逝,又沉寂下来。
过后,我们就开始了间歇很长并且平淡的来往。通过我中学的好朋友,我也不时能得到她的消息。我知道她在那里依然很孤立,周围有许多对她极伤害的猜忌与流言。然后,我又知道她在很短暂的时间内,以过硬的病由和极大的决心办了病退,回到上海,在街道生产组做工。
这时候,我们家搬离了原来的地方,而她也搬出了原先的弄堂,被抢占的房子再无归还的希望,而十年里惨痛的记忆也无法抹平。一九八〇年的冬天,她来到我家。这时候,她已考上华东师大历史系,她骑了一辆自行车,是在星期天晚上返校的路上弯到我家。
她剪了短发,穿一件朴素的外衣,态度有些沉默,说话总是低了头。我们互相谈了些这几年里的情况。我已于七八年春回到上海,在《儿童时代》社工作,从北京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回来不久,发表了一些小说,行将走红。她自七五年底病退回来直到七九年进校读书,此间一直在一个做绣花线的生产组工作。
上大学是她从小的心愿,在林场时,曾经有过一个大学招生的名额,却给了一个连一张通知都写不流利的男生,因为他有一个好出身。她听了这消息几乎昏厥,虽然她不相信会有什么好运落在自己身上,可心中却无可抑制地暗暗揣着希望。
后来到了上海,七七年恢复高考制度,她便开始了准备。而如我们这样六九届初中生,仅只有五年级的文化程度,一切都需从头学起。七七年的考试且又是竞争空前激烈的一年,自六六年起的历届毕业生全在这一时刻涌进了考场。她呕心沥血,最终却落榜。她后悔道,如果考的是文科,分数线就过了,而却考了理科。
然后,到了一九七九年。这两年中发生了多少变化,工商业者的工资、存款、定息、抄家物资纷纷归还,生活渐渐阔绰起来。国家政策开放,出国渐渐成风,许多漂亮的或不漂亮的女孩子嫁了阔佬与洋人脱离苦境,而她还在绣花线作坊里勤勤恳恳地做一名仓库保管员,以业余时间进行补习,再一次进了考场,终于榜上有名。
在天高气爽的秋季,那一个新生进校的场面,一定是非常激动人心。年轻和不再年轻的大学生们一同走进校门,谁会注意一个董小苹历经数年的奋斗呢?谁会知道她从什么道路上来?谁知道这一个沉默的总是生怕引起别人注意的女生,曾经有过一个灿烂美丽的童年,而在一切被践踏与毁坏的日子里,多少强大的男人都堕落了,销声匿迹了,这一个娇嫩柔弱的女生不仅坚定了她的自尊与自爱,还保存了一个理想,并使之实现。在秋天这个入学的早晨里,有一个理想实现了。
她读的是历史,心下却喜欢中文。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母校向明中学任教。一年后她结婚怀孕,正遇学校实行聘任制的改革,于是以怀孕与产假期间无法正常上课的理由“不被聘任”。她连日奔忙,终于为自己找到另一份“被聘任”的工作时,教育部门又下达了师资不外流的文件。经过又一番奔波,终于调入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办一份名叫《上海青少年研究》的内部刊物。
这时候,我已开始全日制做一名“写家”的生涯。我埋头在一些虚拟的故事之中,将我经过、看见、听到的一些实事,写成小说,我与我的文友们谈天说地,将一个个自己或者别人的故事拿来搜乱出真理。我到邮局寄信,我到银行取款,我出国在机场验关,有时候我只是在菜场买菜,会有人认出我,叫我青年作家,使我的虚荣心得到很大满足。可是,我又知道,自己不仅是人们所认识的那一些,而在那一些以外,自己还有一些什么呢?
有时候,在最最热闹的场合我会突然感到孤独起来,觉得周围的人都与我隔阂着。那些高深的谈吐令我感到无聊与烦闷,我觉得在我心里,其实包含着简单而朴素的道理。就这样,我和董小苹的往来逐渐频繁起来。
我很喜欢在她自己那一个简陋而凌乱的家里坐上一时,说一些平常却实际的话。她和她的丈夫、儿子住一套十三平方的往昔看门人的寓所,她的丈夫与她是生产组的同事,又一起考入同一所大学,现在教育局工作。两人都在“清水衙门”,收入绝对有限,她又不惯向人开口,即便是自己的父母。为了改变现状,曾努力为丈夫留学日本作过争取,可是人事多蹇,事情遥遥无期,却已负了一身债。她缩衣节食,幻想着无债一身轻的幸福时光,并执意培养弦子对拮据的家境有承受的能力。
她在八七年脱离编辑工作,专摘青年学生的比较研究课题。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天气,我们不合时宜地在她家做客。积水顷刻间在她家门前淹起湖洼,隔壁公共食堂进水了,老鼠们游水过来,栖身在她家台阶上避雨。她安详地去幼儿园接回儿子,再去买菜买面粉,自行车像兵舰一般在大水中航行。
然后她从容不迫地剁肉做馅,大家动手一起包一顿饺子。饺子熟了,我们各人端了碗找个角落坐下就吃,那情景就好像是插队的日子。在这间小屋里,我感受到一种切实无华的人生。她读书,做学问,写论文,从一个作了针线匣的纸盘中取出针线,给儿子钉一条断了的鞋带,从自己微薄的稿费中留出了五块钱,为自己买一条换洗的裙子,她的每一个行为都给我以真实和快乐的感染。在这里,每度过的一日,都是勤勉而有意义的一日。
八八年春天,她因与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合作的课题,受邀去了日本。去之前,她将五百元置装费大都添了结婚五年来没有添置的日常衣物。当我向她提议应当做一件睡衣,她露出茫然的神色道,她连想都没有想过,还有睡衣这一件事情。
我不由想起幼年时她那小公主般的卧室,心想:这一个粗糙的时代将她改变得多么彻底。如今,只有她那白皙的肤色与细腻的气质,以及某些生活习惯,比如从不去公共澡堂洗澡等等,才透露出她埋藏很深的贵族气。而她现在再怎么高兴也无法像她童年时那样欢欢喜喜地大笑。
她穿一件稍漂亮的衣服就引来人们羡忌的目光,也会使她惴惴不安。然后,她就去了日本。令她十分失望与不快的是,日方合作单位,出于一种成见,竟将请她去日本仅仅当作是对合作人员的一种优惠,并没有做好工作的准备。日方再没有想到,这一个中国人,来到繁华的东京,是为了和他们作认真的工作会谈,他们措手不及,最终只能真诚地道歉。她去日本的时候,正值大量学语言的上海人涌上东京街头打工的热潮中,某一些中国人卑下的行径,使得战败后成功崛起跃到世界前列的日本国人滋生了傲慢。
她所居住的单身宿舍寮长,一个二十三岁的男孩,通过翻译问她会不会日语,她说不会,他便说道:你既来访日本,应当学说几句日语,每天早晨,也好向我问个早什么的。她当即回答道:你们日本要与中国长期做邻居,你也应当学会汉语。
当她向我叙述这些的时候,使我想起了小时候的她:她锋利而不饶人的言辞,敏捷的反应,极度的自尊心,以及认真的求学态度。我感动地想到:在极尽折磨的日子里,她竟还保持了这些品质,这使本来就艰难的生活更加艰难。
从日本回来之后,我觉得她起了一些变化,恢复了自信心。她常说,是社科院青少所给予了她认识自己价值的机会,消除了她的自卑感,使她觉得一切尚有希望。这希望是经历了许多破灭的日子才又生长起来的。
当我从虚荣里脱身,来到她的生活里,一同回忆我们小时候活着与死去的同学,亲爱或并不亲爱的老师,互相道出那时候可笑可叹的故事,在我们离开的日子里各自的遭际与命运,我觉得真实的自己渐渐回来了,我身心一致,轻松而自然。她的生活使我能够注意到,在我的生活里,哪一些是真实的,哪一些是有意义的,而哪一些是虚假的,哪一些又是无聊的。
一九八九年八月
本文选自王安忆《成长初始革命年》


  • 风光这边独好3
  • 军训时光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校友你好


  • 陋室铭3618027
  • 中考向往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你的文笔功底非常高,我也是二中毕业的,非常怀念二中的生活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5回复贴,共1页
<<返回鱼台二中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