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剧中的“咱厂”的介绍吧
众所周知,东北一家人取景地为一汽集团家属区,很多人好奇什么样的厂子能有自己的学校、医院、电视台,不切和实际,作为在“汽车厂厂区”长大的孩子给大家普及一下,这都是真的,因为一汽集团在长春是一个区,汽开区,俗称汽车厂。
先说一汽家属区,其规模之大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一汽集团的家属区称为“街区”,四条马路的居民楼则为一个街区,少则2000户人家、多则5000户人家,一汽集团一共有54个街区,但有的街区分东西区或ABC区,实际数量上远远超过54个,而且这些房子,全都是一汽集团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给自己的职工分的、发的,所以有的街区内住的都是同一个分厂的职工。
老牛家所住的是15街区82栋,是60年代中苏合建的老楼,当地俗称苏联楼,但是房屋内布局明显不对,老牛家的房子三室一厅一厨一卫一储物间,而老牛只是一个车间主任,是分不到这种格局的房子的,这样房子起码得是当时一个分厂的厂领导才能住,不符合实际。
再说学校,一汽集团是有30万职工的国有大厂,生活设施的配套问题尤为突出,在东北一家人拍摄那个时间段,一汽集团有12个幼儿园、托儿所、14个附属小学、11个附属中学(含高中)、2个附属中专,供全厂职工子女上学,当然了,学校的老师编制上也是厂里职工(现在这些学校都合并归市里统一管理了)
一汽集团鼎盛时期,曾经有自己的电视台——一汽电视台(现已不存在),有自己的报社——一汽集团报(现已不存在),有自己的厂职工医院,而且是三级甲等医院(现在已经归省里,现在叫吉林省一汽总医院)
东北一家人这部电视剧一定程度上还原了那时候辉煌的国有大厂的样貌,例如里能看到穿九十年代末一汽集团蓝色工作服的角色(我父母、邻居也都穿过),感觉很亲切。
经历过这一切的人向你们解释这种几乎不可能的存在,但确实存在过,小时候父母下班来幼儿园接我,幼儿园门口就有三四个摆摊卖面食的阿姨(都是厂里食堂的人每天守在各个街区卖给职工),阿姨喊“十二食堂的馒头,十二食堂的馒头”,当然了,这一切都已经成回忆了,就像东北一家人也成了小时候的回忆



众所周知,东北一家人取景地为一汽集团家属区,很多人好奇什么样的厂子能有自己的学校、医院、电视台,不切和实际,作为在“汽车厂厂区”长大的孩子给大家普及一下,这都是真的,因为一汽集团在长春是一个区,汽开区,俗称汽车厂。
先说一汽家属区,其规模之大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一汽集团的家属区称为“街区”,四条马路的居民楼则为一个街区,少则2000户人家、多则5000户人家,一汽集团一共有54个街区,但有的街区分东西区或ABC区,实际数量上远远超过54个,而且这些房子,全都是一汽集团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初给自己的职工分的、发的,所以有的街区内住的都是同一个分厂的职工。
老牛家所住的是15街区82栋,是60年代中苏合建的老楼,当地俗称苏联楼,但是房屋内布局明显不对,老牛家的房子三室一厅一厨一卫一储物间,而老牛只是一个车间主任,是分不到这种格局的房子的,这样房子起码得是当时一个分厂的厂领导才能住,不符合实际。
再说学校,一汽集团是有30万职工的国有大厂,生活设施的配套问题尤为突出,在东北一家人拍摄那个时间段,一汽集团有12个幼儿园、托儿所、14个附属小学、11个附属中学(含高中)、2个附属中专,供全厂职工子女上学,当然了,学校的老师编制上也是厂里职工(现在这些学校都合并归市里统一管理了)
一汽集团鼎盛时期,曾经有自己的电视台——一汽电视台(现已不存在),有自己的报社——一汽集团报(现已不存在),有自己的厂职工医院,而且是三级甲等医院(现在已经归省里,现在叫吉林省一汽总医院)
东北一家人这部电视剧一定程度上还原了那时候辉煌的国有大厂的样貌,例如里能看到穿九十年代末一汽集团蓝色工作服的角色(我父母、邻居也都穿过),感觉很亲切。
经历过这一切的人向你们解释这种几乎不可能的存在,但确实存在过,小时候父母下班来幼儿园接我,幼儿园门口就有三四个摆摊卖面食的阿姨(都是厂里食堂的人每天守在各个街区卖给职工),阿姨喊“十二食堂的馒头,十二食堂的馒头”,当然了,这一切都已经成回忆了,就像东北一家人也成了小时候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