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各个选项的说明(2)
答:范例同上
CRF:作者直接拿百度知道里面的,但是作者推荐将此一项关闭掉。

每秒帧(“桢”为错别字)数:帧数越大视频越流畅,平常帧数有23.976,24,25(PAL电视制式就是此帧数),29.97,30,最高的稳定值到达60,最低的适宜值位15,24最为适宜(那是因为人眼观看时有1/24的静止)。如果有小数,软件解码能尽力将帧数化为帧数(例如23.976化为24),硬件解码将舍去那不完整的帧(例如23.976化为23,就是将小数点后面的都舍去了),播放60帧需要一定的硬件能力(对入门级别而言),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还会剪短硬件寿命,这些硬件还是降至30帧观看吧!蓝光原盘电影的帧数为23.976帧,那是因为它有与服务器联网的功能,如果与服务器连接成功并没有其他情况的话就可以播放24帧的了,当然那些互联网下载的散装版与一些遭到削减的iso就不行了,只能看到丢帧的电影。
宽高比:一般选择自动,选择其它比率与分辨率的比率不同时以纯SE扩充,Expand为对视频多出来的部分进行填充(当然要拉长分辨率),当然还是直接调分辨率最好,视频软件都有画面选项,选择适应即可,不需要手动加入边,这些会使得有些浪费。
二次编码:(默认关闭)即VBR,可以翻译一下,是可变比特率,看字面意思就知道,简要说一下就是将较为动态部分提供较大码率,较为静态部分降低分辨率,在输入码率将会是它的平均数,RMVB格式运用的就是这个技术,不仅仅是视频,音频MP3格式也可以运用此技术。作者推荐关闭掉此项,毕竟现在的视频都采用MP4与MKV格式,RMVB成为了一种落后的格式,RMVB在高分辨率下会使视频模糊,并且VBR所耗时间更长,关闭后即为一次编码(CBR,固定码率)。(Tip:Hevc不支持V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