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间太快了,准备了那么久,他来了他来了,2020年省考真的来了,各位小伙伴都复习得怎么样啦?是不是超想让时间静止在复习一下,大家也不要过度紧张,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省考的一些答题攻略。
一、要合理分配好每种题型的答题时间
答题时间的分配,有助于控制好整体答题节奏和正确率提升,所以,在答题时间分配上,大家要下点功夫认真研究,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建议大家提前2-3个月备考(公务员考试备考时间不宜太长),每周末完整的模拟考一次行测。行测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监考人员会提前5分钟发试卷,笔者有两次监考人员提前10分钟就发了卷子,常考的考生就知道,多5分钟,就相当于多了一条命),算上提前发试卷的5分钟,共有125分钟答题时间,建议言语理解和表达35分钟,图形5分钟,常识10分钟,定义判断10分钟,逻辑判断10分钟,类比推理5分钟,资料分析20分钟,涂卡15分钟,剩下的留给数学运算。当然,这种时间分配只是符合我的答题习惯,大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和题目的难以进行时间再配置。
二、要学会“蒙题”
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数学运算是命门,笔者也不例外。在“蒙”这一问题上,笔者也没什么经验技巧和大家分享,笔者只会全蒙B或全蒙C,全看命运安排。这里跟大家分享一点笔者的小幸运,2018年省考,笔者考了笔试第一,数学运算算是帮了大忙,这里跟大家介绍下,考试还剩20分钟时,除去预留的15分钟涂卡时间,笔者只剩5分钟的答题时间了,还剩15道数学运算没做,笔者不慌不忙,将15道题大致过了一遍脑子,立即挑选出看上去比较容易的题开始计算,5分钟算出了3道题,运气就那么好,都不是B,于是,剩下的12道题笔者毫不犹豫的都选了B。结果,事后对我们给的答案,15道题,对了8道,是不是太幸运了。
三、做题要学会取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可能指望每道题都会做,更不可能每道题都做的出来。行测更是如此,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命运,监考老师早发一分钟试卷,我们就能多得一分,所以,为了确保整体答题时间分配和准确率,我们必须学会放弃和取舍,切勿因为一道题卡壳而过于纠结,带乱了整体的节奏,耽误了其他题的答题时间。
四、考前要关注时政热点
时政热点多在常识题中出现,分值虽然不大,但考生的正确率往往不高。建议考生在备考阶段多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多看新闻,多浏览主流门户网站的综合信息,多关注国内外热点大事件,多关注科技、人文、医学类信息以及我国近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再跟大家分享件幸运的事,上次省考考前几天,看到培训机构雇了大学生在路边散发时事热点的小册子,我拿了一本浏览了下,结果考试时,就出了2题里面的热点新闻题
五、要重视考前几天的准备工作
考试前几天的准备和节奏要坚持一个大原则:日常生活保持不变,适度降低备考强度。一是日常饮食与往常保持一致,切勿大补。有的家庭关心考生,为给备考子女增加营养,一日三餐会丰富不少。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参加考试的都是成年人,不像处在发育期的少年需要大量营养,饮食上保持正常饮食即可。考前,考生往往压力增大,忽然改变饮食结构和习惯,吃的太好,可能导致肠胃不适,甚至腹泻。备考到很晚的考生也没必要食用咖啡或其他提神类物品,这些东西有的虽能提神,但本质上是透支未来的能量来源,容易打破原有的睡眠习惯,所以,还是建议考生早睡早起,不要备考至深夜,10点半至11点左右睡觉为最佳,考前一天可略微提早入睡。二是提前准备好准考证、身份证、2B铅笔、黑色水笔、卷笔刀和橡皮,准考证最好打印两份,用文具袋装好,铅笔提前削好。2B签字建议去正规的文具店或超市购买,切勿网购或去路边的小店购买。三是适当减压。建议压力大的考生在考前两三天可约上家人或好友逛逛街,或泡个热水澡,或去郊外空气新鲜的地方走走,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四是提前熟悉环境。建议考生在考点安排出来后,前往考点熟悉环境,避免因在陌生环境下考试产生排斥感或焦虑感。五是住在考场附近。经济条件允许的考生可以考虑住在考场附近的宾馆(正规宾馆),距离近,方便不说,也可以避免考试当天因可能的天气因素或交通因素带来的麻烦,给自己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和状态。
其实好多时候小小的细节就能决定公考的成败,大家务必要重视起来。
一、要合理分配好每种题型的答题时间
答题时间的分配,有助于控制好整体答题节奏和正确率提升,所以,在答题时间分配上,大家要下点功夫认真研究,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建议大家提前2-3个月备考(公务员考试备考时间不宜太长),每周末完整的模拟考一次行测。行测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监考人员会提前5分钟发试卷,笔者有两次监考人员提前10分钟就发了卷子,常考的考生就知道,多5分钟,就相当于多了一条命),算上提前发试卷的5分钟,共有125分钟答题时间,建议言语理解和表达35分钟,图形5分钟,常识10分钟,定义判断10分钟,逻辑判断10分钟,类比推理5分钟,资料分析20分钟,涂卡15分钟,剩下的留给数学运算。当然,这种时间分配只是符合我的答题习惯,大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和题目的难以进行时间再配置。
二、要学会“蒙题”
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数学运算是命门,笔者也不例外。在“蒙”这一问题上,笔者也没什么经验技巧和大家分享,笔者只会全蒙B或全蒙C,全看命运安排。这里跟大家分享一点笔者的小幸运,2018年省考,笔者考了笔试第一,数学运算算是帮了大忙,这里跟大家介绍下,考试还剩20分钟时,除去预留的15分钟涂卡时间,笔者只剩5分钟的答题时间了,还剩15道数学运算没做,笔者不慌不忙,将15道题大致过了一遍脑子,立即挑选出看上去比较容易的题开始计算,5分钟算出了3道题,运气就那么好,都不是B,于是,剩下的12道题笔者毫不犹豫的都选了B。结果,事后对我们给的答案,15道题,对了8道,是不是太幸运了。
三、做题要学会取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可能指望每道题都会做,更不可能每道题都做的出来。行测更是如此,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命运,监考老师早发一分钟试卷,我们就能多得一分,所以,为了确保整体答题时间分配和准确率,我们必须学会放弃和取舍,切勿因为一道题卡壳而过于纠结,带乱了整体的节奏,耽误了其他题的答题时间。
四、考前要关注时政热点
时政热点多在常识题中出现,分值虽然不大,但考生的正确率往往不高。建议考生在备考阶段多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多看新闻,多浏览主流门户网站的综合信息,多关注国内外热点大事件,多关注科技、人文、医学类信息以及我国近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再跟大家分享件幸运的事,上次省考考前几天,看到培训机构雇了大学生在路边散发时事热点的小册子,我拿了一本浏览了下,结果考试时,就出了2题里面的热点新闻题
五、要重视考前几天的准备工作
考试前几天的准备和节奏要坚持一个大原则:日常生活保持不变,适度降低备考强度。一是日常饮食与往常保持一致,切勿大补。有的家庭关心考生,为给备考子女增加营养,一日三餐会丰富不少。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参加考试的都是成年人,不像处在发育期的少年需要大量营养,饮食上保持正常饮食即可。考前,考生往往压力增大,忽然改变饮食结构和习惯,吃的太好,可能导致肠胃不适,甚至腹泻。备考到很晚的考生也没必要食用咖啡或其他提神类物品,这些东西有的虽能提神,但本质上是透支未来的能量来源,容易打破原有的睡眠习惯,所以,还是建议考生早睡早起,不要备考至深夜,10点半至11点左右睡觉为最佳,考前一天可略微提早入睡。二是提前准备好准考证、身份证、2B铅笔、黑色水笔、卷笔刀和橡皮,准考证最好打印两份,用文具袋装好,铅笔提前削好。2B签字建议去正规的文具店或超市购买,切勿网购或去路边的小店购买。三是适当减压。建议压力大的考生在考前两三天可约上家人或好友逛逛街,或泡个热水澡,或去郊外空气新鲜的地方走走,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四是提前熟悉环境。建议考生在考点安排出来后,前往考点熟悉环境,避免因在陌生环境下考试产生排斥感或焦虑感。五是住在考场附近。经济条件允许的考生可以考虑住在考场附近的宾馆(正规宾馆),距离近,方便不说,也可以避免考试当天因可能的天气因素或交通因素带来的麻烦,给自己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和状态。
其实好多时候小小的细节就能决定公考的成败,大家务必要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