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来写一篇拜亚动力DT990 pro的评测,我觉得这个大耳在一千元以下单论素质应该是第一梯队(淘宝卖一千出头,但在德国亚马逊上标价才七百多,加个邮费和关税八九百入手没问题。这么便宜估计是因为沿用老设计,最早的990非pro的外形就和现在的990pro一模一样),不过作为监听耳机,听感上未必所有人都能接受,所以我写这篇评测应该能给那些希望以较低价格听到高质量的声音的朋友一个选项。而且这款耳机保有量应该很大,而且在英国、美国和德国亚马逊的工作室耳机销量排行上数一数二的,但写评测的好像很少。

用来做对比的是下图我用了三年的AKG Q701,曾经价值四千多的AKG旗舰,不知道现在价格多少,我当年是960多买到的,应该也算是千元以下素质第一梯队的耳机。我曾经详细对比过国外耳机检测网站inner fidelity和reference-audio-analyzer.pro对Q701和K701的数据报告,包括驱动功率、频响、脉冲响应、瀑布图等,唯一差别比较大的地方就是reference-audio-analyzer.pro指出的Q701推到一定声压所需的功率小很多,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K701吃电流,但声音相关的参数区别很小,所以这个评测对于K701的用户也应该有一定参考价值。其实我还有一个千元级别的便携耳机,铁三角ES700(就是现在ES770的上一代),也算是评价不错的封闭耳机,但和上面两个大耳是真的没得比。

作为穷烧党,前端当然是穷帮的monitor 09,二手999块淘的。这个小盒子是真有点东西的,一百多克的重量光靠单端就能把我250欧的DT990 pro推得虎虎生风,音量调到-15到-16dB听流行乐足够了,就更不用说还有平衡口了,只不过暂时我用不上,相比我另一个号称推力大的播放器学林960就明显感觉声场大一圈,听大编制音乐时那种前后距离感出来了,还有就是打击乐和低频更加强劲。不过事实上250欧也不是这么难推,我经常把990pro怼在电脑或手机(三星note9)上直接听,素质当然是没法跟专业播放器比,但比ES700好很多是没有问题的。还有我悟出一个道理,听音乐还是在家好,而站桩情况下播放器的人机交互、文件管理做得再好也比不上十几年技术积累的大厂做的手机,更比不上PC上简单易用还有一堆功能的foobar,所以我买了乐之邦09。


用来做对比的是下图我用了三年的AKG Q701,曾经价值四千多的AKG旗舰,不知道现在价格多少,我当年是960多买到的,应该也算是千元以下素质第一梯队的耳机。我曾经详细对比过国外耳机检测网站inner fidelity和reference-audio-analyzer.pro对Q701和K701的数据报告,包括驱动功率、频响、脉冲响应、瀑布图等,唯一差别比较大的地方就是reference-audio-analyzer.pro指出的Q701推到一定声压所需的功率小很多,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K701吃电流,但声音相关的参数区别很小,所以这个评测对于K701的用户也应该有一定参考价值。其实我还有一个千元级别的便携耳机,铁三角ES700(就是现在ES770的上一代),也算是评价不错的封闭耳机,但和上面两个大耳是真的没得比。

作为穷烧党,前端当然是穷帮的monitor 09,二手999块淘的。这个小盒子是真有点东西的,一百多克的重量光靠单端就能把我250欧的DT990 pro推得虎虎生风,音量调到-15到-16dB听流行乐足够了,就更不用说还有平衡口了,只不过暂时我用不上,相比我另一个号称推力大的播放器学林960就明显感觉声场大一圈,听大编制音乐时那种前后距离感出来了,还有就是打击乐和低频更加强劲。不过事实上250欧也不是这么难推,我经常把990pro怼在电脑或手机(三星note9)上直接听,素质当然是没法跟专业播放器比,但比ES700好很多是没有问题的。还有我悟出一个道理,听音乐还是在家好,而站桩情况下播放器的人机交互、文件管理做得再好也比不上十几年技术积累的大厂做的手机,更比不上PC上简单易用还有一堆功能的foobar,所以我买了乐之邦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