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吧 关注:218,029贴子:1,437,301
  • 7回复贴,共1

贞观宰相汇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武德九年
六月,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敬德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太子洗马。
秦叔宝为左卫大将军,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敬德为右武候大将军。
萧瑀、封德彝为左右仆射,房玄龄为中书令,高士廉为侍中,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杜淹为御史大夫,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侯君集为左卫将军,段志玄为骁卫将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张公谨为右武候将军,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将军,李客师为领左右军将军。
十月,左仆射萧瑀、陈叔达免。未几,萧瑀为太子少师。
(时裴矩为民部尚书。)
贞观元年
六月,右仆射封德彝死,复以萧瑀为左仆射。
七月,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为右仆射。
(时有黄门侍郎王珪。)
八月,出侍中高士廉为安州大都督。
九月,中书令宇文士及罢为殿中监;御史大夫杜淹参豫朝政。
十二月,免左仆射萧瑀。
(时有御史大夫温彦博。)
(时有吏部侍郎刘林甫。)
贞观二年
正月,免右仆射长孙无忌,以为开府仪同三司。
十月,御史大夫参豫朝政杜淹死。
十二月,黄门侍郎王珪守侍中。
贞观三年
二月,中书令房玄龄为左仆射,兵部尚书杜如晦为右仆射,尚书右丞魏征守秘书监,参豫朝政。
(十一月,时有兵部尚书李靖。)
十二月,右仆射杜如晦以疾逊位。
贞观四年
二月,御史大夫温彦博为中书令,守侍中王珪为侍中,守户部尚书戴胄为户部尚书,参豫朝政,萧瑀为御史大夫,参议朝政。
七月,李纲为太子少师,御史大夫萧瑀为太子少傅,不复预闻朝政。
八月,兵部尚书李靖为右仆射。
十一月,右卫大将军侯君集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贞观五年
(十月,时有礼部侍郎李百药。)
贞观六年
十一月,左光禄大夫陈叔达为礼部尚书。
贞观七年
三月,侍中王珪左迁同州刺史,秘书监魏征为侍中。
十一月,开府仪同三司长孙无忌为司空。
(十二月,时有工部尚书段纶。)
贞观八年
十月,右仆射李靖逊位,以为特进,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
(十一月,时有刑部尚书李道宗。)
贞观九年
十一月,以光禄大夫萧瑀为特进,复令参预政事。
贞观十年
六月,温彦博为右仆射,太常卿杨师道为侍中,侍中魏征逊位,以为特进,仍知门下事。
(时左仆射房玄龄谴归第,未几复位。)
贞观十一年
(三月,时有礼部尚书王珪。)
六月,右仆射温彦博死。
(十月,时有民部尚书唐俭。)
贞观十二年
(正月,时有吏部尚书高士廉、黄门侍郎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棻、中书侍郎岑文本、黄门侍郎崔民干。)
七月,吏部尚书高士廉为右仆射。
(八月,时有吏部尚书侯君集。)
贞观十三年
正月,左仆射房玄龄加太子少师,吏部尚书王珪死。
十一月,侍中杨师道为中书令,尚书左丞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
贞观十五年
十月,并州大都督长史李世绩为兵部尚书。
贞观十六年
正月,兼中书侍郎岑文本为中书侍郎。
七月,司空长孙无忌为司徒,左仆射房玄龄为司空。
九月,特进魏征为太子太师。
贞观十七年
正月,太子太师魏征死。
二月,鄜州都督尉迟敬德逊位,以为开府仪同三司,五日一参。
(时有工部尚书杜楚客。)
四月,中书令杨师道为吏部尚书。司徒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司空房玄龄为太子太傅;特进萧瑀为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李世绩为太子詹事,二人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左卫大将军李大亮领左卫率,于志宁、中书侍郎马周为左庶子,吏部侍郎崔勖、高季辅为右庶子,刑部侍郎张行成为少詹事,褚遂良为太子宾客。
工部尚书杜楚客废为庶人,给事中崔仁师左迁鸿胪少卿。
六月,右仆射高士廉逊位,以为开府仪同三司。
(稍前有中书侍郎杜正伦。)
八月,洛州都督张亮为刑部尚书,参预朝政;左卫大将军李大亮为工部尚书。
贞观十八年
(七月,时有太常卿韦挺、民部侍郎崔仁师。)
八月,散骑常侍刘洎为侍中,行中书侍郎岑文本为中书令,中书侍郎马周守中书令。
九月,谏议大夫褚遂良为黄门侍郎,参预朝政。
十月,司空房玄龄留守京师,右卫大将军、工部尚书李大亮副之。
十二月,右卫大将军、工部尚书李大亮死。
贞观十九年
正月,太常卿韦挺、民部侍郎崔仁师免。
二月,特进萧瑀为洛阳宫留守。
三月,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摄太子太傅,与刘洎、马周、张行成辅太子;司徒长孙无忌摄侍中,吏部尚书杨师道摄中书令。
四月,中书令岑文本死,右庶子许敬宗检校中书侍郎。
十一月,吏部尚书杨师道左迁工部尚书。
十二月,侍中、检校民部尚书、总吏、礼、户部三尚书事刘洎赐死;中书令马周摄吏部尚书。
贞观二十年
三月,工部尚书张亮谋反伏诛。(后岁余,将作少匠李道裕为刑部侍郎。)
四月,太子太保高士廉解太保,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六月,时有兵部尚书崔敦礼。)
九月,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萧瑀左迁商州刺史。
十二月,司空房玄龄避位,久而复之。
贞观二十一年
正月,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死。
六月,司农卿李纬为户部尚书,未几,改洛州刺史。
贞观二十二年
正月,中书令马周死;中书舍人崔仁师为中书侍郎,参知机务;司徒长孙无忌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事。
二月,中书侍郎崔仁师除名。
七月,司空房玄龄死。
八月,黄门侍郎褚遂良为中书令。
贞观二十三年
五月,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绩为叠州都督;开府仪同三司李靖死。
是月,太宗崩。
六月,叠州都督李世绩为特进、检校洛州刺史、洛阳宫留守;司徒长孙无忌为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未几,特进李世绩为开府仪同三司、同中书门下三品。
(八月,时有礼部尚书许敬宗。)
九月,开府仪同三司李世绩为左仆射。


IP属地:河北1楼2020-03-09 16:58回复
    贞观朝开始实施各种“参豫朝政”、“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制度,等于是扩大宰相的范围。本帖说是列的宰相,其实一些比较重要的六部尚书、侍郎也列入了,另外太宗、高宗东宫时的属官也列入了。只是根据资治通鉴统计的,时间上一些对应不上,可能也会漏个别的人,欢迎各位补充。虽然随便百度个宰相也会出来唐朝各代宰相列表,但还是自己总结起来了解深入一些。


    IP属地:河北2楼2020-03-09 17:03
    回复
      2025-08-21 06:18:5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顺便吐槽下,贞观十七年的太子、魏王之争真是太惨烈了,魏王党被赶尽杀绝,杜楚客、刘洎被褚遂良诬陷,一个被贬,一个自杀,岑文本累死,韦挺、崔仁师一贬再贬,王珪死的早,不然恐怕晚年也难保了。房玄龄真可能是魏王党,可惜太宗只能保得了一时,房家最后惨淡收场,真可怜。长孙无忌、褚遂良虽然惨,但考虑到这两个人害死那么多人,也算是死的不冤了。


      IP属地:河北3楼2020-03-09 17:08
      收起回复
        秦叔宝是左武卫大将军不是左卫大将军。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12-21 09: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