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吧 关注:224,174贴子:6,680,919

【水一贴】关于吴用的武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这个问题,算是老调重弹,因为之前在水学吧曾有贴子专门讨论过马幼垣先生文章中的吴用武器问题,但最后也没有得出确切结论,毕竟马幼垣已经不研究水浒,无法联系本尊,宛珍馆里的多种水浒本子也是无缘得见。之所以发这个帖子,源于最近一段时间贴吧陆续出现吴用武器是“铜锏”而不是“铜链”的声音,本来无需再辩驳,但既已提起,不妨就再说一说,重要的是能给自己水点经验。小浣熊cos版智多星吴用镇楼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0-03-05 20:39回复
    一、原著记载。
    《水浒传》书中(这里用百回容与堂本)关于吴用兵器的描写有多处提到,分列如下:
    第14回雷横和刘唐单挑时,吴用初登场【只见侧首篱门开处,一个人掣两条铜链,叫道:“你们两个好汉且不要斗,我看了多时,权且歇一歇,我有话说。”便把铜链就中一隔,两个都收住了朴刀,跳出圈子外来,立住了脚。】同回还有【那吴用还至书斋,挂了铜链在书房里……】
    第18回生辰纲事发去石碣村时,【吴用袖了铜链,刘唐提了朴刀,监押着五七担,一行十数人,投石碣村来。】
    第54回高唐州与高廉斗法时,描写吴用打扮的赞诗【五明扇齐攒白羽,九纶巾巧簇乌纱。素罗袍香皂沿边,碧玉环丝绦束定。凫舄稳踏葵花镫,银鞍不离紫丝缰。两条铜链挂腰间,一骑青骢出战场。】
    第76回梁山排九宫八卦阵时,描写吴用打扮,【这个便是梁山泊能通韬略,善用兵机,有道军师智多星吴学究,马上手擎羽扇,腰悬两条铜链。】同回还有一首《西江月》词:【白道服皂罗沿襈,紫丝绦碧玉钩环。手中羽扇动天关,头上纶巾微岸。贴里暗穿银甲,垓心稳坐雕鞍。一双铜链挂腰间,文武双全师范。】从上面可以看出,在原著中吴用所使兵器确实是铜链,那么“铜锏说”又是从哪来的呢?


    IP属地:黑龙江2楼2020-03-05 20:45
    回复
      2025-08-12 10:32: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二、“铜锏说”的由来。
      说吴用所用兵器为铜锏,最早当出自清代程穆衡的《水浒传注略》第十三卷“两条铜链”条:【錬即鐧字,軍器,似劍,有脊而無刃,非鍜錬字。】


      IP属地:黑龙江3楼2020-03-05 20:47
      收起回复
        程氏此说出自哪里,没有注明。进入现代,水浒版本学名家马幼垣先生又在其《从朱武的武功问题和芒砀山事件在书中的位置看〈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一文中再次提起吴用武器之一为铜锏,由于原文文字较多,就不敲键盘了,直接上图:



        IP属地:黑龙江4楼2020-03-05 20:48
        回复
          在文中,按照马幼垣的意思,吴用是前后两次分别用了“很少人用的铜制品(兵器)”,前一次是第十四回吴用“手执两条铜锏”分开了雷横、刘唐,后面第十八回吴用又在袖中藏了软质兵器铜链,还特意说明铜链二字没有版本问题,如果不是马幼垣记错的话,那就是说马幼垣看到的水浒版本里面第十四回吴用刚出场用的是铜锏,但马幼垣却没提这是哪个版本。


          IP属地:黑龙江5楼2020-03-05 20:49
          回复
            三、吴用所用武器到底是什么?
            按照常理,铜锏和铜鞭之类的兵器比较类似,和铜链一硬一软,区别度还是很明显的。从目前笔者掌握的各类水浒本子来看,第十四回有吴用分开雷横、刘唐情节的,无一例外用的都是铜链,而不是铜锏。既然目前没找到记载铜锏的版本,不妨向小说图文要答案。
            首先是文中吴用使用铜链的相关动作,主要有掣、提、挂、袖、悬,其中掣、提、悬等字在文中也曾形容过钢鞭、铜鞭等武器,但挂和袖两个字值得注意,古代人存放兵器也是很有讲究的,专门有兵器架子,有竖着的大兵器架子,也有横着放的兵器架,如果吴用所用兵器为铜锏、铜鞭类的武器,存放时应该是用放宝剑等那样的横架子上,但吴用却把铜链挂在了书房里。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会说,吴用不是专门习武之人,可能他的铜锏上面有绳子或者挂钩之类的,可以直接挂在墙上的钉子上。如果此处还有争议,我们再看看袖字,吴用的铜链是能藏在袖子里面的,如果真的是铜锏之类不能弯曲的硬武器,是绝对不能藏在袖子里面的,那样行动会十分不便,因此从使用动作角度来看,吴用兵器当为铜链和非铜锏。


            IP属地:黑龙江6楼2020-03-05 20:50
            收起回复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忠义水浒全书》(郁郁堂本)中的插图,因为吴用很少用武器,所以插图中展示吴用兵器的少之又少,幸而郁郁堂本中保留了这么一张插图,可以清晰看出吴用用的是铜链,而不是铜锏。
              此外,容与堂本吴加亮布四斗五方旗一回,也有一个插图,画的是吴用在讲台上摆阵的情景,依稀也可以看出吴用腰间缠着东西。(可能是腰带,但从吴用的打扮来看,腰悬铜链比铜锏要和谐的多)


              IP属地:黑龙江7楼2020-03-05 20:53
              收起回复
                最后我们再从身分的角度看一下,吴用作为乡村学究,虽然在封建社会不是体制内的人,但毕竟在县乡村等底层颇受人尊敬,要讲究体面。铜链这种兵器容易隐蔽,可以随身携带。吴用本身作为文人,即便会武功也不见得有多高,而铜链这种武器比较另类,在与人争斗时或可收出其不意的功效,在与对手实力差不多的时候会增加胜算,古人讲“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因此从这点看,对武艺不高的文人来说,铜链相比铜锏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IP属地:黑龙江8楼2020-03-05 20:54
                回复
                  2025-08-12 10:26: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综上:马幼垣所说的第十四回吴用用铜锏分开雷横、刘唐的记载当是其记错导致的,这类错误在其文章中还有不少。退一步来说,笔者倒希望马幼垣没有记错,如果有一天真的出现了如马幼垣所说的水浒本子,那对水学界和水浒读者无疑将是莫大的好事。
                  --end--


                  IP属地:黑龙江9楼2020-03-05 20:56
                  回复
                    应该就是链子,古代小说用链子的可不少,甘宁在小说中也用那个,锏是重武器,拿双锏需要很大的力道。链子卷起来也好隐藏。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0-03-05 21:41
                    收起回复
                      镇楼图酷毙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3-05 22:59
                      收起回复
                        学究巴掌,稍逊白日鼠白大巴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3-06 12:22
                        回复
                          邓飞用铁链,书中两次描写都用“舞”起铁链,可见就是通常理解的铁链,给它加重加粗,需要甩起来虎虎生风,靠惯性砸死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3-06 12:33
                          收起回复
                            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那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简、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第一回就说明了,锏、鞭、链在水浒里都是单独一类的兵器。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3-06 14: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