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玩并继的钓友都很关注鱼竿的调性和弧度,不同的调性和弧度对手感有着不同的反馈,都是鱼竿。并继式和振出式在弧度和手感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正好笔者是一名资深的设计师,由于常年和绘图打交道,对曲线的定义了解甚多,我今天就以曲线(鱼竿的弧度)为大家阐述其中的一些奥秘。
大家知道,如果想要一根1米长的绳子,直接就有一根1米长的当然是最完美的,因为它就是一根整体,但如果没有那么长的呢,那就只有把多根短的绳子打结成一个1米长的,如果都是20cm长的结成一米 那是上面就有五个接头,这个道理用在鱼竿上也是一样的。鱼竿的设计为了使用的便携性都是分解为多个短节组合的。并继竿由于采用了V字型的接驳,所以在过度上要相对顺畅一些,只是相对而言,因为尽量减小了碳布的重叠(1-1.5-1),振出竿则不然,因为结构原因只能在接驳处出现两层碳布的厚度重叠(1-2-1),我简单的用曲线原理表达他们的关系。如下图 图A左侧类似于并继竿(5阶曲线,6个控制点,分5段式)也类似一根完整的绳子 。右侧类似于振出竿(3阶曲线,同样6个控制点,分5段式,但额外增加了两个节点)类似于打结的绳子。他们的弧度大体看来都差不多,也很顺畅,但请看图B 我们打开它们的曲率图形进行内部的检测(曲率图是一种用数学表达曲线弯曲的方式)。发现左边的图形明显比右边顺畅,演变成实际意义就是振出竿和并继竿可能在中鱼时都能呈现出视觉上的弧度美 但最终因为结构的不同 力的传导也不同 造成了手感上本质的区别。所以并继竿的弧度不是仅停留在视觉上的美,而是为了对鱼的力量清晰的表达传导。实现人鱼互动。
大家知道,如果想要一根1米长的绳子,直接就有一根1米长的当然是最完美的,因为它就是一根整体,但如果没有那么长的呢,那就只有把多根短的绳子打结成一个1米长的,如果都是20cm长的结成一米 那是上面就有五个接头,这个道理用在鱼竿上也是一样的。鱼竿的设计为了使用的便携性都是分解为多个短节组合的。并继竿由于采用了V字型的接驳,所以在过度上要相对顺畅一些,只是相对而言,因为尽量减小了碳布的重叠(1-1.5-1),振出竿则不然,因为结构原因只能在接驳处出现两层碳布的厚度重叠(1-2-1),我简单的用曲线原理表达他们的关系。如下图 图A左侧类似于并继竿(5阶曲线,6个控制点,分5段式)也类似一根完整的绳子 。右侧类似于振出竿(3阶曲线,同样6个控制点,分5段式,但额外增加了两个节点)类似于打结的绳子。他们的弧度大体看来都差不多,也很顺畅,但请看图B 我们打开它们的曲率图形进行内部的检测(曲率图是一种用数学表达曲线弯曲的方式)。发现左边的图形明显比右边顺畅,演变成实际意义就是振出竿和并继竿可能在中鱼时都能呈现出视觉上的弧度美 但最终因为结构的不同 力的传导也不同 造成了手感上本质的区别。所以并继竿的弧度不是仅停留在视觉上的美,而是为了对鱼的力量清晰的表达传导。实现人鱼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