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古琴吧 关注:325贴子:1,114
  • 0回复贴,共1

对古琴命运的历史考察之一:琴人身份的变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往今来,琴和士的亲密关系众所周知,“士无故不彻琴瑟”是对此种关系的贴切概括。在人们心目中,古琴是士的专用乐器,古琴音乐是文人音乐的代表。但早期古琴并非士的专利品,而是广泛流传于民间。春秋战国士阶层崛起后,琴和士的关系得到确认,变得较为亲密。魏晋以后,琴才逐渐脱离民间,成为主要流行于士及上层社会的乐器。在士阶层兴起之前,琴的地位并不特殊,甚至还远不如钟、鼓等乐器[1]。自从士成为琴人中的主流人群后,情况发生了根本转变,古琴成为“八音之首”,“与八音并行”,地位远高于普通乐器。士视古琴为修身必不可少的工具、隐逸山林的最佳良伴,与之须臾不离,使琴乐得到较快发展。也因此,士亦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局限带入琴乐美学思想,对古琴的实践产生了不利影响。清末,社会发生根本变革,传统士因此而消亡,古琴也随之衰落。士的兴起使琴处于神圣的地位,士的消亡又导致琴走下神坛,几近灭绝。古琴与士相伴,走过了同兴共衰的旅途。
一、从市井到士林——琴人身份的变迁
古琴是我国最早的弦乐器之一,它的产生有许多传说,神农、伏羲、尧、舜等人都被认为是古琴的创造者。这些记载尽管对古琴究竟为何人所造说法不一,令人难辨真伪,但它至少证明原始氏族部落时期华夏已有古琴流传。至于早期古琴演奏者的身份如何,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文献或论之甚少,或归于神农、伏羲、尧、舜、禹等部落首领,目前尚难确认(有学者据此得出古琴最初只在宫廷流传的结论恐怕还不能成立)。从留存的文献分析,先秦时古琴已是家传户诵的乐器,《诗经》、《左传》、《韩非子》、《战国策》、《史记》的有关记载显示了古琴是在民间、宫廷各阶层中流传。据不完全统计,见于记载的先秦琴人有尧、舜、禹、成汤、太王、王季、文王、武王、周公、伯夷、叔齐、师延、钟仪、师涓、师旷、师曹、师襄、成连、伯牙、雍门周、孔子、子桑、许由、箕子、微子、伯奇、介之推、史鱼、颜子、子张、子夏、闵子、子路、曾子、原思、宓子贱、涓子、琴高、冠先、楚商梁、瓠巴、师文、师经、荣启期、钟子期、邹忌子、屈原、宋玉、卞和、沐犊子、商陵牧子、霍里子高、屠门高、龙丘高、樗里牧恭、聂政、思革子、卫女、百里奚妻、伯姬保母、樊姬、鲁女、毛女、文馨、秦始皇等。这些琴人的身份并不固定,有天子、王侯、贵族、隐士、仙人、后妃、奴隶、民间艺人、文人、家庭妇女等。他们或活动、服务于宫廷,或生活在民间,或隐居在深山,但都有高超的琴艺。值得注意的是,孔子以后,士在琴人中开始占较大的比例,有孔子、颜子、子张、子夏、曾子、涓子、屈原、宋玉等。这说明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崛起,古琴和士的关系逐渐紧密,《礼记?曲礼》“士无故不彻琴瑟”就反映琴已成为士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当时古琴和士的关系并未影响它在宫廷、民间等场合的流行,所以同时见于记载的又有宫廷古琴高手、民间琴人等。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汉代。桓宽《盐铁论?通有》说,“荆阳……虽白屋草庐,歌讴鼓琴,日给月单,朝歌暮戚”。刘向《别录》说,“至今邳俗犹多好琴”。《淮南子?修务训》也曾描述了一个盲人奏琴的情景,“今夫盲者,目不能别昼夜,分白黑,然而搏琴抚弦,参弹复徽,攫援摽拂,手若蔑蒙,不失一弦”。这些记载证明汉代古琴在民间仍十分常见。当时见诸记载的琴人有汉高祖、汉元帝、汉元后、赵飞燕、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窦公、霍去病、苏武、周太賔、稷丘君、淮南王刘安、司马相如、卓文君、张安世、师中、赵定、龙德、刘向、王昭君、扬雄、宋胜之、桓谭、刘昆、严光、梁鸿、孟光、梁銮、马融、汉桓帝、蔡邕、蔡琰、张良、陈脩明、陈由、冷仲、马明生、杨衡、荀淑、张仲景、张道、郑子真、庄女等。和先秦一样,这些琴人中有皇帝、后妃、武将、隐士、文人、艺人等,可见汉代琴人的身份尚未固定。但汉代文献中有两个方面的琴论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新论?琴道》之“八音广博,琴德最优”,《风俗通义》之“雅琴者,乐之统也,与八音并行”,已突出强调古琴在八音中的地位;《新语?无为》之“昔虞舜治天下,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之“琴音调而天下治”,《史记?乐书》之“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新论?琴道》之“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风俗通义》之君子“虽在穷阎陋巷、深山幽谷犹不失琴”,《琴操》之“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等言论又突出强调了古琴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的作用。以上两点,前者反映此时的人们已经有了将古琴地位提高到普通乐器之上的思想,为以后古琴与其它乐器完全脱离在理论上做了准备;后者认为通过古琴可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实现文人的人生理想,为以后古琴成为文人乐器在思想观念上作了准备。
魏晋以后,“众器不能丽其德”、“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观念在古琴领域中已牢固确立,此时的古琴已被视为八音之首,并进一步脱离普通民众,成为文人的专用乐器。从见于记载的著名琴人看,魏晋南北朝时有魏文帝、曹子建、杨英、杜夔、杜孟、刘备、诸葛亮、卢女、阮瑀、阮籍、阮咸、阮瞻、季流子、嵇康、嵇绍、顾雍、顾荣、张翰、孙登、向秀、公孙宏、潘岳、王敬伯、刘妙容、王僧虔、张尚、贺思令、董景道、王沈、贺循、李廞、段由夫、刘元、谢鲲、傅玄、赵整、谢安石、左思、刘琨、袁孝尼、王子猷、王献之、陶渊明、贺韬、公孙凤、段丰妻、王微、谢希逸、陆脩静、沈勃、周续之、沈道虔、戴逵、戴勃、戴顒、宗炳、姜永、萧思话、王僧佑、柳世隆、柳恽、柳远、柳谐、柳靖、郑述祖、褚彦回、沈麟士、杜棲、嵇元荣、羊盖、陶弘景、王彦、文中子、齐明帝萧鸾、梁武帝萧衍、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顾士瑞、虞炎、麴瞻、李谧、王文元夫妇、沈满愿、蔡翼、崔亮、徐湛之、张欣泰、江湛、江禄、江夏王萧锋、王仲雄、师觉授、韦琼、杨侃、李苗、丘明、裴霭之、陈仲儒、鹿悆、檀翥等;隋唐时有李疑、贺若弼、王通、王绩、严达、于士安、赵耶利、道英、吕才、赵元、司马承祯、卢藏用、郑宥、薛易简、董庭兰、王维、曹柔、张氲、智富善、李氏女、王氏女、李隆基、韩滉、韩皐、元紫芝、沈妍、薛满、李白、裴逸人、独孤及、房琯、张镐、李勉、李栖筠、李约、柳子厚、皮日休、温庭筠、刘商、崔晦叔、颖师、顾况、石荆山、姚兼济、独派实、白居易、卫次公、郭虚舟、宋霁、孙希裕、陈康士、陈拙等;宋元时有宋太祖、朱文济、聂崇义、张横渠、朱熹、夷中、知白、义海、则全、照旷、欧阳修、沈遵、崔闲、苏轼、叶梦得、吴良甫、张岩、郭楚望、刘志方、杨瓒、徐天民、毛敏仲、汪元亮、宋伊文、徐理、俞琰、苗秀实、耶律楚材、苗兰、明清时有徐和仲、黄献、肖鸾,严天池、徐上瀛、尹尔韬、张岱、韩畾、庄臻凤、程雄、蒋兴俦、沈琯、汪烜、王善、徐常遇、徐祺、吴灴、汪明辰、秦维瀚、金陶、云志高、韩桂、戴长庚、蒋文勋、祝桐君、张鞠田、张鹤、陈世骥、张孔山等。


IP属地:青海1楼2020-02-13 16:0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