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onobox吧 关注:586贴子:1,914
  • 11回复贴,共1

(剧透慎进)通关后的个人解读与吐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给度娘。
在这个特殊的春节假期里我急匆匆地推完了这款游戏。起初是受猎奇元素吸引而决定玩这款游戏,玩通后却有了别样的感悟,待我于楼下慢慢码完。


IP属地:上海1楼2020-01-28 13:42回复
    主任为了进行自己所谓的实验不惜将自己的亲女儿(真女主)送进精神病患者遍布的实验场所。真女主因对男主心生好感而被怀有不同动机的五个女恶人盯上。恶人们随即用她们惊人的行动力侵犯了真女主并将其逼上绝路:
    一方面是如果选择告发,家人的性命将遭受威胁,倘若选择不告发,则自己被5个女神经折磨至死的结局不可避免(这个设定实在有点牵强,如果研究工作人员(指真女主的老妈)连基本的安全保障都做不到,她们又凭什么有底气做各种实验?真就连命都不要了吗?),另一方面则是真女主想拯救无比温柔(指主人格),却因GIFT而无法被社会接纳的男主,真女主想到的解决方案便是——引诱男主触发狂暴人格并杀死自己,这样一来,触犯法规的男主就会接受‘摘除GIFT人格’ 的处罚。
    的确,在“分裂人格也应享受人权”的社会舆论影响下,不允许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摘除GIFT人格,况且拥有极高研究价值的男主更加不会令研究人员情愿去摘除其GIFT人格。
    因而心知自己难逃一***主决定让自己的死更有意义,选择死在男主手上,以期将男主从GIFT的阴影中解放,如此抉择可以说通。
    计划进展顺利,真女主被狂暴化的男主干净利落地杀死。在那之后男主便被研究人员控制,主任痛定思痛,做出了摘除男主GIFT人格的决定。
    同时,尾随而至的5个女恶人则在对真女主的尸首进行残忍的亵渎后满足地离去。(等等,她们哪来的工具?!她们手上的武器难道不是只有橡胶棒吗?!)
    痛失爱女的主任与对真女主之死抱有愧意的男主决定联手出击,以虚拟世界Log World作为舞台,开始了名为日常实为恐怖轮回的校园生活,而生活的主题便是‘复仇’,男主向自己的‘GIFT人格’进行复仇(彻底消灭其之存在),同时,也是主任向5个‘女恶人’发起的复仇——必须令她们承受与自己犯下暴行等价的痛苦。
    于是,故事也便迎来了其开端。
    然而,5女主的暴行是在她们处于GIFT人格时犯下的。主人格状态下的她们不应承担任何的责任——毕竟,她们是‘真的什么都没有做’,也没有相关的记忆。在黑山羊线,5女主在处刑时表现出的无助、迷惑和恐惧之情映衬了这一点,并且与后文所揭示的事件真相之中,GIFT人格下的5女主表现出的残忍无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除木叶真顷以外,因为她是为了求助于GIFT才做出了能够使实验场所内的控制措施无效化、释放GIFT人格的手机铃声。因此我认为她完全可算作是从犯,在剧情中木叶与次人格高梨子从起初便表现出的不和映衬了其心中的不安,这份不安或许正源自于对自己究竟背负何种罪过的疑虑)
    那么,5个女主应为她们的过错付出何种代价?本作给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解决方案’。那便是:用虚拟世界中的‘处刑’来审判她们心中的另一个人格所犯下的罪行,某种意义上的,‘恶有恶报’吧。
    一个独具匠心的设定是除真女主外,各个女主的剧情线形式——①男主与女主的主人格形象、次人格形象接触,解决一系列的校园小烦恼,升温一波感情、啪啪啪;②剧情走向急转直下,真女主的化身出现,揭示黑盒,解决掉男主,开始新一轮轮回;③男主与出现残缺的女主接触(此时女主的次人格会‘消失’),在男主的温柔相待后女主便选择委身于男主,外加分享一波个人经历(并刻意地露出破绽)


    IP属地:上海2楼2020-01-28 13:44
    回复
      2025-08-27 15:02: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件我没有搞懂的事情是,为何在上述的情况①、③中女主的主人格在开场就对男主抱有相当高的好感度?
      尽管后文揭示了一个GIFT患者的性质:次人格形态下的患者会潜意识地青睐于高危险级别的GIFT患者,即男主。但这种感情会影响女主主人格对男主的好感吗?还是因为在对各女主构造虚假的伤残记忆过程中,顺带提升了其对男主的好感度?或者仅仅是GalGame的主角光环在作崇?
      另外,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便是:
      在情况③中女主们的GIFT人格去了哪里?被简单粗暴地摘除了,还是?...
      GIFT人格拥有的,包含着己所犯下之罪行的记忆,又去了哪儿?
      为何在发现‘黑盒’后,对应女主的身上会出现相应残缺,并且女主的性格一起发生了改变?哪个性格是女主主人格的真正性格,而“假性格”又因何产生?
      (下文的猜想最开始是我在推解密章推至一半时写下的,因此存在矛盾点和对游戏剧情了解的不充分。最终版本里并没有去掉某些不必要或不成立的推论,权当是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吧)
      1.“残缺”现象的起因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猜想1(惩罚):
      这一猜想主张各女主身上的残缺都是真女主或主任施加的惩罚。
      这个猜想在解谜章中被主任亲口承认。
      后续疑点在于:情况③中各女主是如何认知所受处罚的,或者说,她们为何接受了自己‘身体有残缺’的虚假设定。
      就比方说,女主们知道自己为何受到处罚吗?
      或者仅仅是被粗暴地篡改了记忆认知,暂时性地认为自身的残缺是与生俱来的。(在我看来这种惩罚方式真有些莫名其妙,不告诉犯错者自己做了什么便开始惩罚,完全就不能达到惩罚的目的吧...)
      在解谜章中,5女主从LogWorld中脱离后的所述表明她们不能理解LogWorld内的周遭出自何因,包括自己身上莫名其妙出现的残缺。
      然而,从各女主在情况③末尾时的异常表现和话中有话的言语来看,她们也许是知道隐情的,这在下文会被详细述及。
      猜想2(封印):
      这一猜想主张女主身上的残缺象征她们摆脱次人格控制时所付出的代价。
      将幼年时受到精神冲击的源头,从目睹他人的死亡转变为自己身上所遭受的残缺。GIFT人格自然也从源头被消灭。
      尽管在解谜章中,主任明确提及自己摘除了5女主的GIFT人格,但并没有提及具体的时点和手段。
      因此这个猜想并没有实际依据支撑。
      上述两个猜想的共同矛盾点在于没法很好地解释 “揭示黑盒的动机和效果”,解密篇中提及‘黑盒’代表了男主脑中残留的Gift人格的记忆,而‘黑盒’与各女主的关系并未被明确提及。
      猜想3(认知影响/记忆分担):
      该猜想认为女主的次人格消失与“黑盒”的揭示不存在联系。仅仅是因为主任认为‘次人格’没有存在的必要,才抹消了其在LogWorld中的存在。
      可女主身上的残缺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假设“黑盒”的源头是男主经历的空难事故,每个黑盒所封藏的物品对应男主身上的各处残缺。
      否认残缺以及残缺带来的痛苦记忆的存在,是否意味着男主正在一步一步地,从源头上断绝与GIFT人格的来往?
      但是痛苦的记忆、印象并没有凭空消失,而是转嫁到了各个女主的身上。这也便有了情况③的剧情展开。
      遗憾的是,该猜想并没有实际依据支撑,而且它不能解释为何各女主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身体有残缺的虚假设定。


      IP属地:上海3楼2020-01-28 13:45
      回复
        2.在情况③中,各女主在交代自身经历时为何会刻意露出破绽?
        猜想1(女主恶意论):
        残缺是各女主因其暴行被施以的惩罚,并且女主们在Gift人格的记忆中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面对男主的疑问,各女主以撒谎掩饰了残缺的真正原因、自然也掩盖住了自己对真女主犯下的罪行与自身GIFT人格的存在。
        出于某种原因,男主却发现了谎言中的矛盾点。也许是主任/真女主通过影响男主的感知能力,令其意识到了这一点?
        矛盾点&疑点:
        如上所述,在情况③中各女主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我并不认为各女主为了令谎言能够说通,甚至有能力改变自身的性格。(而且,把女主塑造的这么婊里婊气真的好吗?...)
        猜想2(记忆篡改论):残缺是抹消各女主的GIFT人格所付出的代价,女主的记忆遭到篡改,并自然而然地认为她们的残缺是与生俱来/自小就有的。而主任/真女主通过影响男主的感知能力,令其意识到自己的所见所闻并非真相。
        可这么做,把大家都蒙在鼓里的目的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这对男主的‘任务’能起到什么作用?
        猜想3:残缺是各女主因其暴行被施以的惩罚,并且,在情况③中男主角接触到的各女主的主人格实际上是次人格伪装的。她们心知自己犯下的过错,尝试通过隐瞒伪装的方式欺骗男主,与男主在一起。
        以“主任掌握着LogWorld的控制权”这条情报作为根据,Gift人格不可能有机会对男主不利。
        然而,宣称自己已摘除众人的GIFT人格的主任话锋一转,指出5女主和男主的心中仍存有Gift人格的残渣。因此这一猜想中的部分设想可帮助我们推断情况③中各女主表现异常的原因所在。
        受Gift人格的残渣暂时性操控的女主试探男主是否有回想起女主Gift人格的存在,是否回想起自己原初的真爱,是否知晓女主们对真女主犯下的暴行,亦或是跑去和真女主的化身对峙。也便有了潜藏在温馨的感情戏中的,一幕幕令我们疑惑不解的场景。

        “活该”两字究竟想表达怎样的看法?
        是在讽刺身为正常人的真女主出于实验目的而混入Eden,假扮作实验对象的行为吗?

        二人的对话中所指“某些事情”,又是否另有所指?


        IP属地:上海4楼2020-01-28 13:56
        回复
          接下来谈谈个人对各剧情线的看法:
          【神展开是不存在的,细思恐极才是这游戏的真正玩法】:女仆/大小姐线。
          玩通大小姐/女仆线后,结合OP动画提供的线索,多半也就能对剧情走向有大致的猜解了。
          并未现身却被刻意提及的谜之转校生、一副死人脸,语焉不详的真女主、阻止男主打开黑盒,自称黑盒里只是吃剩小零食的大小姐天美、女仆芙卡与大小姐间隐约存在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及最后手贱还是把黑盒打开并陷入崩溃的男主。
          女仆线结局,芙卡最后一刻露出的计划通表情以及此前大小姐天美一语双关的话语——“希望自己能够被当做普通的女孩子来看待”。都足以令我确信,这几个女主心里有鬼,且多半是双重人格。大致剧情走向估计也就是先抑后扬,开头描写各女主天真烂漫冰雪可爱的人物形象,到结尾一 转 攻 势,揭露她们犯下的罪行。
          (编不出行凶动机?没关系。别问,问就是双重人格干的!)
          然而,双重人格缘何而起,暴行的细节究竟又是怎样的,所处世界中存在的种种奇异现象又该如何解释,我们能从各女主的行为、对话中发现相关的端倪吗?明显,仅仅是猜对结局,可远远不能够领悟作者在剧本上所花的心血。
          最后,一个令我疑惑的事情便是:天美的话是认真的吗?到底是GIFT人格的回心转意,还仅仅是人面野兽所撒出的另一个谎言?....
          【对付人格分裂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她们”产生隔阂,令次人格变得‘不再被需要’】:双子线、合唱部线。
          双子线出现在游戏剧情初期,而合唱部线被安排在游戏剧情的后期,将这两条线合并在一起讨论是因为在这两条线中皆有女主主人格、次人格间出现隔阂的剧情。
          至于是何种隔阂...貌似全都是因为抢着成为男主的男朋友而反目,毕竟在GalGame的世界里,争宠事件拥有最强的剧情推动力,没毛病。
          这两条线中的不同点在于,双子线中妹妹杜鹃子在真女主的挑唆下选择跳楼自尽,而姐姐蓟子接下来的话语则挑明了主次人格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以一句“自己不再被需要”宣告风波的真正结局。
          没错,因为,实际上此刻并没有人‘死去’,真正该感到悲哀的人是关系破裂、不再被需要,即将消失的蓟子本人。
          一个有趣的设定是杜鹃子跳楼后的死状与CG中年幼时杜鹃子的姐姐的死状几乎一致。联系到杜鹃子年幼时因一己任性,从山上坠下并间接害死姐姐(?)的设定,此前主动放弃和男主的恋情的杜鹃子选择以此种方式自尽,可能是想以“承担与姐姐等价的痛苦”的方式,彻底了结心中的愧疚,与名为姐姐,实为凶恶的GIFT人格诀别?
          关键的突破口在于如何解读杜娟子采取极端方式“退出恋情”的深层动机。
          然而,解谜章中杜鹃子从LogWorld脱出后的话语表明她无法理解‘姐姐’形象存在的目的。如果杜鹃子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姐姐’是自身GIFT人格的具象化表现,那么上述的动机分析将只是毫无根据的过度解读。
          最后,想吐槽的地方就是,杜鹃子确实是一位喜欢大开脑洞的女孩子。比如为使男主保守秘密而帮男主手X,独树一帜的告白方式,故意弄坏门锁请男主帮忙解决、制造二人独处的机会,以及在跳楼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脑洞大开(物理)。


          IP属地:上海5楼2020-01-28 13:59
          回复
            另一条线(合唱部线)出现在游戏后期。这条线中木叶真顷和小鸟高梨子婊里婊气地抢夺男主的模样倒是没给我留太多印象(毕竟前几条线走下来后,剧情的反转走向已是在意料之中)。相反,倒是晦的设定吸引了我。
            在推到末尾之前,我本以为晦和夜夜萌学姐是工作人员,和真女主一样负责对女主们的主次人格进行压制、‘消灭’。但实际上她们两位都是偶数编号的GIFT人格形象。
            用GIFT人格来压制、管理其他的GIFT人格,着实是件有趣的事情,但也是件可怕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被GIFT人格占据的人们将依据这种压制关系形成等级制度、组织制度,对正常人的生存产生更大威胁。
            根据后文交代的那条性质来看,能够将其他GIFT人格玩弄股掌之间的晦和夜夜萌的危险等级恐怕都不会低到哪里去,至于椅子王志依,大概也是位于顶端的存在吧。
            而超和霍则属于低级别GIFT人格,容易表现出对其他GIFT人格的依存感。
            剧情线中各女主主次人格间的关系发展,或许可概括为:起源(对于亲眼目睹之死亡的逃避,具体情况影响次人格的人设构造)-依赖/补足-矛盾-结束与替代(次人格被消灭)
            例如女仆芙卡的发展可被归结为:起源(目睹人贩子内讧并在自己眼前死去)-依赖(自己身为女仆所侍奉的对象正是自己的大小姐次人格)-矛盾(主次人格的相互制约、隔阂)-结束与替代(大小姐人格形象消失,芙卡将男主视为自己应侍奉之人)
            双子中的妹妹杜鹃子的发展可被归结为:起源(目睹姐姐之死)-依赖/补足(坚信姐姐活着,即便是以次人格的形式)-矛盾(同时喜欢上男主)-结束与替代(选择以跳楼的方式彻底了断自己心中的愧疚之情,并在新的轮回中将男主视为至亲之人)
            【听说你觉得这游戏没有神展开?】:49/羽濑线、由芙/犹犹线。
            这两条线发生于剧情中期,起到了承上启下,揭示事件真相眉目的作用。
            谈谈由芙/犹犹线...我只能说,CV辛苦了,接连四场HS,而且分别得带着惊愕—欲迎还拒—愤怒,不解以及最后的彻底迷乱、放弃思考的感情念剧本。
            其次想谈的是真女主桦音的直率发言。大致可把她的手段理解为:面对QJ犯的最好办法,就是直接月工翻她,奥利给!
            真女主非常坦然地向男主交代了自己控制由芙的目的——令由芙和犹犹之间产生矛盾,这印证了上文的推断。只是事态的走向并未能如她所愿,继而也就有了男主的‘参与’。
            最后,由芙线结尾的笔锋一转则向玩家直接挑明:我们所迎来的结局既不真实,也不圆满。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女主们的经历成分之中,哪些是真的,哪些又是假的?
            另外,谈谈令我失望的49/羽濑线,失望的原因很简单,就是Jump Scare的那一幕。就感觉很莫名其妙,为什么要在这个节点吓唬玩家呢?这幅令人不安的图像究竟想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情报、信息,我并不是很理解。在字字句句需要推敲的悬疑向GalGame里插入这一幕难道就是为了污染我们的思维?
            当然在故事剧情展开方面,这条线起到了一定作用。例如夜夜萌学姐表现出了Gift人格通常所具有的攻击性,强烈占有欲。同时49绘制的插绘也以说反话的方式非常笼统地交代了真女主的死因。
            这两条线的共同点在于:男主在情况①中并没有扮演推动剧情的主要角色。这说明在男主的‘工作’中,与各女主角主次人格接触并非必要任务。他要做的事情仅仅是找出象征Gift人格残渣的‘黑盒’,令自己被狂暴人格上身,再被真女主杀死,完成对Gift人格的复仇(我 杀 我 自 己)
            那么,‘黑盒’究竟会在何种情况下显现?
            在女仆线、双子线中黑盒的存在皆是由女主的Gift人格形象引出的,她们在引导男主发现黑盒的过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
            在这方面,男主与5女主GIFT人格的关联在于:5女主是男主在狂暴状态下杀死真女主并离去后,第一批到达行凶现场、得知真相的人(并做出了一系列过分的事情,破坏了犯罪现场)。
            实际上,若不是主任挖掘了5女主的记忆(以及把持不住自己,在现场留下线索的由芙),男主铁定会被多扣一顶亵渎尸体的帽子,而真相也将石沉大海。
            遗憾的是,剧情中并没有交代黑盒的‘发现’方式与5女主的Gift人格存在何种具体形式的关联,只能靠玩家们自行脑补了。
            我个人做出的勉强解释是,女主GIFT人格所保存的相关记忆,能够以共鸣的方式唤起男主Gift人格的记忆并顺带唤醒男主Gift人格。具体表现形式便是‘黑盒’的揭示。
            (别问共鸣是怎么产生的,问就是大脑连接)


            IP属地:上海6楼2020-01-28 14:00
            回复
              最后来谈谈演出效果和从剧情引发的社会层面上的思考吧。
              BGM做的很不错,尤其是在不同阶段时Select Map的不同BGM与男主的心境非常契合。
              与各女主的Gift人格对峙时,背景画面的逐渐旋转、拉近,很好地营造了充满压迫感的悬疑氛围。
              男主记忆被重置,开始新一轮轮回时,游戏以横轴滚动的形式展示众人形象。起初看上去略显冗长,实际却是剧情所埋下悬念的最直接的展示——消失的同伴,突现的残缺,皆出自何因?
              此外,在黑盒被揭示,男主被杀死后,以快进的形式播放男主所经历的场景,象征记忆被削除的演出形式也别有新意。
              社会层面的思考:
              1.精神病患者是否该为另一个人格犯下的过错承担责任?
              2.次生人格是否应享有人权?在已知次生人格具有强烈反社会性格的情况下,我们又应采取何种对策?反之,我们又是否能够纵容次生人格的存在?


              IP属地:上海7楼2020-01-28 14:40
              回复
                残肢指的是最后分解的女主尸体,右眼,右臂,声带,性器,还有头,皮肤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2-06 12:08
                回复
                  2025-08-27 14:56: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打篮球的那个鬼叫差点吓死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2-09 02:27
                  回复
                    楼主nb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2-20 15:04
                    回复
                      时隔将近半年。在封闭出入的校园里散步时,我对这个游戏的剧情产生了一个有趣的脑洞。
                      男主踏入Log World,主要目的是为了消灭自己的“Gift 人格”。
                      那么,该如何消灭呢?在台词的字里行间我们只收获了一个非常...抽象的说法。
                      即找到‘黑盒’,揭示‘黑盒’内的负面记忆,接着消灭被‘负面记忆’占据而失控的‘自己’,轮回往复。
                      同时,撇开“这是一款GalGame”的事实不谈,为什么每位‘伪女主’的第二条剧情线中,男主会与“表现出身体残缺”的伪女主发展恋情,在虚拟世界中许下相守的誓言?
                      回想一下,男主的Gift人格,是因为其在空难中身受重伤、目睹空难惨相后,才逐渐形成,成为盘踞在男主心头的恶魔。
                      即便记忆随时间的流失而出现些许模糊,但身体的残缺,作为一个致命的‘记号’,会无时不刻地提醒男主,自己悲惨的经历。这极有可能也是导致男主Gift人格危险等级极高的因素之一。
                      那么,若要从源头摆脱Gift人格的纠缠,方法之一便是学会去【接受】自己身上的“伤疤”,只是,面对这样一个高危险等级的GIft人格,需使用更为委婉的办法。
                      从“接受”自己身上的“伤疤”,转为去“爱上”一个拥有相同缺陷的人,并容纳其身上的缺陷,再代入到自己的身上,即学会去容纳自己的缺陷带来的种种不便,这便是解开心结的关键步骤之一?这是主任刻意安排好的,封印男主Gift人格的步骤之一,还仅仅只是一个巧合?
                      总之,这个说法在剧情中没有得到任何的证实。而且由芙的剧情线里也没有出现类似的剧情要素。


                      IP属地:上海11楼2020-07-22 19: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