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吧 关注:950,682贴子:7,112,459

亲身经历劝大家不要混淆"写入寿命"和"稳"两个概念…一般买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亲身经历劝大家不要混淆"写入寿命"和"稳"两个概念…
一般买固态都想要稳一点,就去追求企业盘的高寿命。
今天想吹的是…写入寿命是写入寿命,不代表用起来稳。
我先说个数据。
美行860EVO大概卖了几百块了吧。没有一个质保要求。
970EVO和970 ep也有上百块,没有一个质保。
970 PRO大概50块,有一个不认盘的。
S3610 480G,800g,1.6T,加一起也有上百块,3个质保。
闪迪ULTRA3D,几百块没有一个质保。当然这个可以联保,所以未必准确。
数据现实就是这样,S3610故障率最高。虽然是HET MLC的6000PE的企业盘。写入寿命是860evo的10倍。
当然你可以说我这些数据量样本不够大。只是做个参考。
最近有人问我P4610稳不稳,或者PM1725B哪个稳。
我总想说清楚稳和寿命是两码事。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寿命的基本概念。
DWPD,这个参数,DISK WRITE PER DAY。每天全盘擦写次数。一般是说按照5年计算,总写入寿命平均到每天的写入量。
这个参数忽略了容量,直接反映一个硬盘的设计写入寿命。
比如S3610 800G,设计为3DWPD,那么终身设计写入量指的是,3*800G*365*5,大概是4380T.
比如860EVO 1T,质保寿命是600T,换算到DWPD就是600/1/365/5,大概是0.33DWPD。
闪迪ULTRA3D 1T,质保寿命是400T,换算到DWPD,就是400/1/365/5,大概0.22DWPD。
明白DWPD的概念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企业级固态分为读取型,均衡型,写入型。
三者的持续读写速度基本没有区别
4K 读IOPS也区别不大。
重点在4K写入IOPS和写入寿命有较大的差距。
而写入性能上
一般来说各家的读取型都是1dwpd附近
比如三星的pm863,pm883,镁光的5100ECO,5200ECO,INTEL的S3500,S4500,S4510。
NVME类似,不再多说。
均衡型有三星的sm863,镁光5100 pro.5200 pro,intel s3610,s4600,s4610。基本都是3DWPD附近
写入型的SATA盘已经基本上停产了,三星仅有SM865定制版,镁光还一直在坚持生产5dwpd的5100 max,5200 max,intel停产了10DWPD的S3710系列。当代在产已经没有比S4610更高写入寿命的盘了。
究其原因很简单,SATA盘速度有限,做高DWPD基本上没有意义。比如5200 max 1.92t,满速写入500M/S,全盘写入一次要1920G/0.5G/3600秒,大概要一个多小时。写5次要5个小时。这种极端的使用条件实在是太少见了。所以各家都发现高寿命的SATA盘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市场。
再回到写入寿命和稳这个问题上。
企业盘的DATA SHEET是很全面的,在开发设计时候,想象的客户都是专业维护人员。机房的温度,湿度,服务器的供电功率以及气流都是有严格标准的。
比如说p4600 U2这块盘。要求环境温度25度时,提供450LFM的调频气流。这个要求显然不是一般的家用PC可以得到的。那都是万转工业风扇吹着的。我查了另外几家,9200 max和pm1725b也是如此要求。
所以INTEL的质保条例里明确规定了温度条件,如果SMART里记载的最高温度超过了设计温度要求,INTEL是可以用客户不当使用这个理由来拒保的。
功耗来说,pm1725b满载23瓦,9200max 20瓦,p4610 18瓦。你们想想intel的低压笔记本U才是最大25瓦 TDP,都要专门的散热。这都是电老虎来着。热起来也不奇怪。
消费级的固态开发,考虑的客户有多重使用场景,鬼知道一个普通用户会用在什么地方。还有一大把人把m2 nvme.用在硬盘盒里这种奇葩行为。相比来说性能也会更保守,温度墙也会存在。
综上来说,如果你没办法提供企业盘需要的使用环境(供电,散热,湿度等等)。就不要说翻车了。那玩意压根就不是你那个用法。
然后我们说说这个写入寿命。
我说点个人看法,家用来说,写入寿命是最没用的一个参数,比速度还没用。
以860evo为例,1T的单日写入量已经可以做到300G了,除了跑测试,我从来没有用到过这么多写入量一天。
我的p3605每天挂着115满速下蓝光,2年了也就用了1%的设计寿命。
我的900p做系统盘和游戏软件盘,1年了,写入量只有50T。
扪心自问写入寿命这个参数一点卵用都没有。
再加上我刚才说的使用环境这些数据。不要再想当然的以为企业盘的写入寿命越高,盘就越稳,越不容易坏。恰恰相反。高写入性能的企业盘,发热和供电要求都很高。家用反而更容易翻车。
先说这些吧。性能的部分我开另一个帖子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1-05 11:30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1-05 11:32
    回复
      2025-08-21 11:41: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学到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1-05 11:34
      回复
        确实是这样,像sm963和pm963这些企业级船货出问题的人不在少数,反而sm961和pm961的消费级OEM没几个出问题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1-05 11:38
        收起回复
          S3610多半是装笔记本才挂的


          5楼2020-01-05 11:40
          收起回复
            话说湿度的影响大吗,一般室内的湿度应该在30%-80%之间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1-05 12:18
            收起回复
              就好像电源一样,缩料王fsp的返修率反而是最低的
              我现在挂过的固态全是mlc,bx300和S3500,寿命长不等于故障率低,高端产品用了更多的元件,出问题的概率反而可能会变高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1-05 12:32
              收起回复
                来了来了,科普贴必顶啊


                IP属地:浙江9楼2020-01-05 12:36
                回复
                  2025-08-21 11:35:2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固态硬盘家用台式温度多少正常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1-05 12:38
                  收起回复
                    p3600p3700温度是0到55度。aic被显卡吹一下。我还真有点虚。企业级其实更娇贵。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1-05 13:08
                    收起回复
                      所以有点疑问,pm1725b颗粒从48层升级到了64层,标称的写入次数应该更多才是,结果samsung来了个反向升级,不知道是不是三棒要学Intel弄保守型策略。
                      以及,pm1725b的真实寿命应该还在5dwpd之上吧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1-05 13:55
                      收起回复
                        好贴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20-01-05 14:19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0-01-05 14:26
                          回复
                            所以我总选喜欢s3520
                            企业级的性能,低功耗,低发热
                            完美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1-05 14: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