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cesofvalor吧 关注:3,838贴子:94,324

FOV 80047 Sd.kfz. 7型8吨半履带牵引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一篇测评中,除了主角三台88炮外,还友情出场了另外两款装备。其中的Sd.kfz. 7型半履带牵引车,是德军序列中88炮的标准牵引车辆,也是二战期间德军代表性的机动运输平台之一。作为德军众多半履带车中的代表,它与欧宝“闪电”卡车,成为了二战德军后勤运输装备的经典符号。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2-24 15:44回复
    半履带车发展史
    半履带车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早期,经过一战之后,半履带车在技术上已经发展成熟。本质上,半履带车是卡车和拖拉机结合的产物,越野能力强于当时的轮式车辆,同时还具备较高的牵引力、承载能力和通用性,可以胜任运输、侦察、牵引和充当武器平台等多种任务。这一时期大量装备半履带车的军事强国有德国、美国、法国和波兰,按照履带布置和车身基本构造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克雷塞式(一译凯格里斯式,维基百科上的中文这么写的,可能是港台翻译,我不知道这个法文名字如何发音)(Kégresse track):由半履带车的发明人--法国军事工程师阿道夫•克雷塞设计的半履带车结构,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结构。相较底盘长度而言,履带部分较为短小,负重轮小,主动轮和诱导轮大,构造上更加接近加装了前轮的履带式拖拉机。履带本身多为一整条用金属丝或金属板加强过的橡胶带或帆布带(也有使用铰接履带的型号),有的型号前轮也有动力(或只有前轮有动力,履带系统为从动),多数法国(如雪铁龙克雷塞P17)、波兰和美国半履带车(如M3半履带装甲车)均为此种形态。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2-24 15:46
    回复
      2025-08-29 00:05: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法制雪铁龙克雷塞P17,30年代最流行的半履带车,广泛装备法国、波兰军队。美国也是从引进这款车型后开始了自己的军用半履带车研发之路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2-24 15:47
      回复
        美制M3半履带车,二战中被盟军部队广泛使用。战后依然被以色列军队在历次中东战争中使用。现今仍在秘鲁军队中服役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12-24 15:47
        回复
          德式半履带(Halbketten):1926年,时任德国兵器局长恩斯特•库尼普坎普提出在德国半履带式车辆上使用重叠式负重轮,构成典型的德式半履带特征。其履带部分占到车身长度二分之一以上,履带板为铰接式,部分型号为湿销,带有胶垫和滚针轴承等。负重轮尺寸较大,且为交错重叠结构。部分车型主动轮带有差速装置,可以进行差速转向,转向半径较小。德军的绝大部分制式半履带车型号均为这种形态,它们在构造上较为复杂,更接近于坦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2-24 15:48
          回复
            Sd.kfz. 8型12吨半履带牵引车。二战中,德军装备的Sd.kfz. 6/7/8/9/10/11型半履带牵引车除了尺寸外,外形和结构都非常相似。如果缺乏尺寸对比的话,很容易将它们混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2-24 15:52
            回复
              骡子式(Maultier):二战期间出现的低成本“杂交”解决方案,直接将卡车的后轴前移,用结构和小型履带车辆行走装置类似的履带系统代替后轮,使用简单的离合制动装置辅助转向。德军的Sd.kfz. 3a/b/c系列均为这种形态,本质上是卡车的越野能力增强、而公路时速降低的版本。这种半履带形态在之前的欧宝“闪电”卡车评测中有过介绍,欢迎回顾,不再赘述。
              正在改装的骡子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12-24 15:53
              回复
                二战前期,德军的半履带牵引运输车,和使用半履带运输车底盘改装的半履带装甲车在闪电战战术中大放异彩。而法国早早投降,英法远征军的大量半履带车辆也被德国缴获。随着美国参战,美制半履带车也在各个战场上的盟军部队中大显身手。战争中,半履带车突出的越野能力和改装潜力大显身手,但也暴露出了明显的缺陷:本来的半履带车设计思路是公路机动性优于履带式车辆,越野能力强于轮式车辆,但战争中更多的时候是公路机动性不如轮式车辆,越野能力不如履带式车辆;更要命的是,半履带车特别是德式半履带的交错负重轮堪称后勤噩梦,其成本偏高,结构复杂,维修困难,给羸弱的德军后勤部门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图为陷进泥地里的Sd.kfz. 8型12吨半履带牵引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2-24 15:54
                回复
                  2025-08-28 23:59: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战后,随着汽车工业的进步,轮式车辆独立悬挂、中央轮胎充放气技术的广泛应用,军用轮式车辆的越野能力大为增强。半履带车则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目前仍有部分国家的军队尚在使用二战时期的制式半履带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12-24 15:54
                  回复
                    二战中德国半履带牵引车主要类型
                    在前述的德式半履带指导思路下,1928年,克劳斯-玛菲(Krauss-Maffei)公司生产了试验车型,进一步确定了铸造的铰接挂胶履带、橡胶外缘负重轮、履带驱动等特征。1932年,德国兵器局根据牵引火炮重量需求将半履带牵引车初步划分为: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12-24 15:55
                    回复
                      轻型(5吨,即Sd.kfz. 6);
                      牵引着le.FH 18型105mm榴弹炮的Sd.kfz. 6型半履带牵引车。1939年,布拉格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12-24 15:56
                      回复
                        中型(8吨,即Sd.kfz. 7);
                        牵引着sFH 18型150mm重型榴弹炮的Sd.kfz. 7型半履带牵引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12-24 15:56
                        回复
                          重型(12吨,即Sd.kfz. 8)三个级别。
                          作为坦克救援牵引拖车的Sd.kfz. 8型半履带牵引车。1940年,法国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12-24 15:57
                          回复
                            1934年正式开始开发研究后追加了:
                            1吨(Sd.kfz. 10);
                            一辆正在加油的Sd.kfz. 10型半履带牵引车。东线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12-24 15:58
                            回复
                              2025-08-28 23:53: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吨(Sd.kfz. 11)两个轻型级别。
                              牵引着le.FH 18型105mm榴弹炮的Sd.kfz. 11型半履带牵引车。北非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12-24 15: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