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战的详细原因和最终结果!
第一步,蒋冯合作的原因!
1927年7月,北伐期间宁汉分裂,以汪和蒋为首的两派进行了内部矛盾斗争!
汪认为国党南京、武汉两派如果要统一,首要前提就是蒋下野。
然而真实情况是,蒋如期下野后,汪并不能控制大局!冯玉祥看透了这个局面,于10月数度声援蒋介石,力邀蒋回来复职!冯当时军阀实力极大,这也给了蒋极大的支持,也是蒋冯后来做换谱兄弟的原因,应该说蒋当时感激冯的内心是纯粹的!
1927年12月,汪精卫已自认为无力再做首脑,便
请蒋回国复职!
1928年蒋复职后,深感必须拉拢冯的重要性,于是亲赴开封,和冯做了换谱的异姓兄弟,冯为大哥,蒋为二弟!
第二步,结拜兄弟的矛盾原因!
冯玉祥认为自己在打退奉军的做战中出力最大,功劳最大!河北省和北平、天津两市地盘理应是自己的!在北伐战争最后阶段,冯玉祥派鹿钟麟指挥韩复榘等部战胜奉军,进兵河北,直取平津。
然而冯玉祥出力却没讨好,一九二八年五月间蒋到石家庄与阎锡山会面之后,两人经过计议之后,蒋便秘密决定把河北省和北平、天津两市的地盘都分配给阎。蒋介石主要是担心冯占据京,津两城后财源得到扩充变得一家独大!因为天津当时有海关!
为此,冯玉祥对蒋介石极为不满,他命令所属撤兵,退回山东与河南!
第三步,蒋冯之间的矛盾升级
桂系的李白看到蒋冯之间决裂,便感到反蒋时机已到,于是在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为集中兵力,消灭桂系,蒋介石派邵力子等人到华山拉拢冯玉祥,冯表面答应了蒋的要求。冯随即在豫鄂边界频繁调兵,希望待蒋、桂两败俱伤之时,乘机出兵占领武汉。但蒋打败桂系之快翻手之间,冯完全还没来得及出兵占地,湖北便已成了蒋自己一个人的蛋糕,这让冯更是增加了对蒋的怨恨,蒋冯之间的矛盾走向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第四步,蒋冯矛盾大爆发!
一九二九年五月间,韩复榘联合石友三叛冯投蒋。冯玉祥痛心韩、石叛变,对蒋已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于是有亲赴山西拉阎反蒋的行动!因当时各大军阀代表都反对蒋鼓吹统一领导的口号,所以各派都积极支持联冯反蒋,阎本不支持反蒋但又怕不支持后,会被联军针对,更何况阎对蒋的口号也颇为不满,只得答应反蒋!
第五步,心怀鬼胎的反蒋大军组成,冯成了唯一坚持的主力!
1930年3月15日,原北伐的四个集团军,第2集团军(阎锡山)、第3集团军(冯玉祥)、第4集团军(李宗仁)共50余名军阀将领联名通电讨蒋,号称80万军队!并推举阎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李为副总司令!
第六步,参战情况,桂军第一个退出,阎军出工不出力,冯军主力作战损失惨重!
1930年4月在西南方向的桂系本准备跃跃欲试北上支援冯阎,但坐镇武汉的何应钦在粤湘地区大败李宗仁的军队,湖南拱手让给了蒋介石!中原大战还未正式开打,新桂系便直接宣布退出大战!桂系成了反蒋联军中损失最小的军队!
1930年5月,蒋介石的第十一师在河南东部的杞县城边准备进入县城时遭到已提前埋伏的冯玉祥的西北军袭击,结果中原大战的第一役以蒋军惨败收场。
但是,中原大战初期占有一定兵力人数优势的冯阎联军却没有抓住优势趁胜追击!
1930年5月31日,冯玉祥的骑兵部队突袭为蒋军运送弹药粮草的河南归德机场,俘获了机场地勤人员和机械师后离开,但他们却不知蒋介石为了指挥作战此时已来到河南柳河,指挥部恰巧就设在归德机场的西边,而蒋本人就在附近的专列上已被吓得瑟瑟发抖,但最终蒋介石安然无恙。如果,蒋介石被西北军抓捕,则整个中原大战的结局以及以后中国的政局就是另一个结果,而这次蒋的幸免就成了中原大战战局的转折点。
在“津浦线”上占优势的阎锡山对蒋介石处于劣势的中央军却不急于全面大规模进攻,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对付山东的韩复榘部队,就在马上开战时,晋军内部却因为弹药粮草的分配问题出现了内乱,而此时最需要阎锡山出面来定夺解决的关头,阎锡山却前往了北平去参加由汪精卫组织召开的“党部扩大会议”,并联合汪精卫共同起草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从而达到在政治上的反蒋的目的。待阎锡山回到前线时,蒋介石已经从自己的后防征调了人马前来迎战,阎锡山只好求助于冯玉祥,但冯玉祥却没有回应,因为战争初期阎锡山答应支援西北军的战略物资迟迟没有运到,加之二人之前本来就有恩怨瓜葛,所以此时心怀不满的冯玉祥就选择作壁上观。
西北军虽穷,但意志力坚强,以至于蒋军在陇海、平汉线两度受挫,八月阎锡山攻占济南,冯玉祥围攻亳州,逼的蒋介石还在幕后策动了一个“和平运动”!
整个八月双方在津浦线,平汉线,陇海线上三线焦灼,大战不止!总的来说冯阎联军稍占上峰!并且已经打算在徐州准备会师后南下!
九月初,蒋做足准备进行反攻,从津浦线平汉线上抽调的部队开始在豫东集结,并分途向豫中挺进,此刻冯也做好了决战的准备,正当双方在洛阳许昌等地炽烈交战的时候,张学良突然宣布易帜,并大举进兵入关,此后形势急转直下!
第七步,少帅南下,终结宿怨之果!冯玉祥当年苦战奉军成了笑话!
决定中原大战的另一位关键性人物也不失时机地粉墨登场,此人正是东北军首领张学良。事先蒋冯阎都在极力拉拢张学良,而张学良却在徘徊与观察。就在中原大战期间,辽东地区发生了水灾,出手阔绰的蒋介石一次拿出了二十万元法币来帮助东北赈灾,再加上奉系一直惧怕冯阎实力扩大,这使得张学良必须下定决心选择支持蒋介石。其实张的内心中也早已屏蔽了冯玉祥!更重要的是张学良在决定易帜前的几天里就已经通知了阎锡山,阎锡山随后便把主力撤回到黄河以北,而此时冯玉祥还完全蒙在鼓里!
东北军9月18日南下后,中原大战形势急转直下,冯玉祥两面受挫,已经没有挽回局面的可能!
第八步,长达半年之久的中原大战结局
经历了六个多月的中原大战,冯玉祥战败,军队不是背叛就是被收编,自己从一家独大变成了光杆司令!
阎锡山回到了太原宣布了暂时出国游历。
李宗仁也无可奈何的回到了广西老家。
又一次“倒蒋”失败的汪精卫郁郁不得志的离开了北平。
蒋介石则通过这场战争将中央军的实力快速扩张!




第一步,蒋冯合作的原因!
1927年7月,北伐期间宁汉分裂,以汪和蒋为首的两派进行了内部矛盾斗争!
汪认为国党南京、武汉两派如果要统一,首要前提就是蒋下野。
然而真实情况是,蒋如期下野后,汪并不能控制大局!冯玉祥看透了这个局面,于10月数度声援蒋介石,力邀蒋回来复职!冯当时军阀实力极大,这也给了蒋极大的支持,也是蒋冯后来做换谱兄弟的原因,应该说蒋当时感激冯的内心是纯粹的!
1927年12月,汪精卫已自认为无力再做首脑,便
请蒋回国复职!
1928年蒋复职后,深感必须拉拢冯的重要性,于是亲赴开封,和冯做了换谱的异姓兄弟,冯为大哥,蒋为二弟!
第二步,结拜兄弟的矛盾原因!
冯玉祥认为自己在打退奉军的做战中出力最大,功劳最大!河北省和北平、天津两市地盘理应是自己的!在北伐战争最后阶段,冯玉祥派鹿钟麟指挥韩复榘等部战胜奉军,进兵河北,直取平津。
然而冯玉祥出力却没讨好,一九二八年五月间蒋到石家庄与阎锡山会面之后,两人经过计议之后,蒋便秘密决定把河北省和北平、天津两市的地盘都分配给阎。蒋介石主要是担心冯占据京,津两城后财源得到扩充变得一家独大!因为天津当时有海关!
为此,冯玉祥对蒋介石极为不满,他命令所属撤兵,退回山东与河南!
第三步,蒋冯之间的矛盾升级
桂系的李白看到蒋冯之间决裂,便感到反蒋时机已到,于是在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为集中兵力,消灭桂系,蒋介石派邵力子等人到华山拉拢冯玉祥,冯表面答应了蒋的要求。冯随即在豫鄂边界频繁调兵,希望待蒋、桂两败俱伤之时,乘机出兵占领武汉。但蒋打败桂系之快翻手之间,冯完全还没来得及出兵占地,湖北便已成了蒋自己一个人的蛋糕,这让冯更是增加了对蒋的怨恨,蒋冯之间的矛盾走向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第四步,蒋冯矛盾大爆发!
一九二九年五月间,韩复榘联合石友三叛冯投蒋。冯玉祥痛心韩、石叛变,对蒋已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于是有亲赴山西拉阎反蒋的行动!因当时各大军阀代表都反对蒋鼓吹统一领导的口号,所以各派都积极支持联冯反蒋,阎本不支持反蒋但又怕不支持后,会被联军针对,更何况阎对蒋的口号也颇为不满,只得答应反蒋!
第五步,心怀鬼胎的反蒋大军组成,冯成了唯一坚持的主力!
1930年3月15日,原北伐的四个集团军,第2集团军(阎锡山)、第3集团军(冯玉祥)、第4集团军(李宗仁)共50余名军阀将领联名通电讨蒋,号称80万军队!并推举阎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李为副总司令!
第六步,参战情况,桂军第一个退出,阎军出工不出力,冯军主力作战损失惨重!
1930年4月在西南方向的桂系本准备跃跃欲试北上支援冯阎,但坐镇武汉的何应钦在粤湘地区大败李宗仁的军队,湖南拱手让给了蒋介石!中原大战还未正式开打,新桂系便直接宣布退出大战!桂系成了反蒋联军中损失最小的军队!
1930年5月,蒋介石的第十一师在河南东部的杞县城边准备进入县城时遭到已提前埋伏的冯玉祥的西北军袭击,结果中原大战的第一役以蒋军惨败收场。
但是,中原大战初期占有一定兵力人数优势的冯阎联军却没有抓住优势趁胜追击!
1930年5月31日,冯玉祥的骑兵部队突袭为蒋军运送弹药粮草的河南归德机场,俘获了机场地勤人员和机械师后离开,但他们却不知蒋介石为了指挥作战此时已来到河南柳河,指挥部恰巧就设在归德机场的西边,而蒋本人就在附近的专列上已被吓得瑟瑟发抖,但最终蒋介石安然无恙。如果,蒋介石被西北军抓捕,则整个中原大战的结局以及以后中国的政局就是另一个结果,而这次蒋的幸免就成了中原大战战局的转折点。
在“津浦线”上占优势的阎锡山对蒋介石处于劣势的中央军却不急于全面大规模进攻,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对付山东的韩复榘部队,就在马上开战时,晋军内部却因为弹药粮草的分配问题出现了内乱,而此时最需要阎锡山出面来定夺解决的关头,阎锡山却前往了北平去参加由汪精卫组织召开的“党部扩大会议”,并联合汪精卫共同起草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从而达到在政治上的反蒋的目的。待阎锡山回到前线时,蒋介石已经从自己的后防征调了人马前来迎战,阎锡山只好求助于冯玉祥,但冯玉祥却没有回应,因为战争初期阎锡山答应支援西北军的战略物资迟迟没有运到,加之二人之前本来就有恩怨瓜葛,所以此时心怀不满的冯玉祥就选择作壁上观。
西北军虽穷,但意志力坚强,以至于蒋军在陇海、平汉线两度受挫,八月阎锡山攻占济南,冯玉祥围攻亳州,逼的蒋介石还在幕后策动了一个“和平运动”!
整个八月双方在津浦线,平汉线,陇海线上三线焦灼,大战不止!总的来说冯阎联军稍占上峰!并且已经打算在徐州准备会师后南下!
九月初,蒋做足准备进行反攻,从津浦线平汉线上抽调的部队开始在豫东集结,并分途向豫中挺进,此刻冯也做好了决战的准备,正当双方在洛阳许昌等地炽烈交战的时候,张学良突然宣布易帜,并大举进兵入关,此后形势急转直下!
第七步,少帅南下,终结宿怨之果!冯玉祥当年苦战奉军成了笑话!
决定中原大战的另一位关键性人物也不失时机地粉墨登场,此人正是东北军首领张学良。事先蒋冯阎都在极力拉拢张学良,而张学良却在徘徊与观察。就在中原大战期间,辽东地区发生了水灾,出手阔绰的蒋介石一次拿出了二十万元法币来帮助东北赈灾,再加上奉系一直惧怕冯阎实力扩大,这使得张学良必须下定决心选择支持蒋介石。其实张的内心中也早已屏蔽了冯玉祥!更重要的是张学良在决定易帜前的几天里就已经通知了阎锡山,阎锡山随后便把主力撤回到黄河以北,而此时冯玉祥还完全蒙在鼓里!
东北军9月18日南下后,中原大战形势急转直下,冯玉祥两面受挫,已经没有挽回局面的可能!
第八步,长达半年之久的中原大战结局
经历了六个多月的中原大战,冯玉祥战败,军队不是背叛就是被收编,自己从一家独大变成了光杆司令!
阎锡山回到了太原宣布了暂时出国游历。
李宗仁也无可奈何的回到了广西老家。
又一次“倒蒋”失败的汪精卫郁郁不得志的离开了北平。
蒋介石则通过这场战争将中央军的实力快速扩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