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1.95更新中,增加了一批可解锁头像。挺多的,其中有四张是中国的。
关于这个来源我很感兴趣,所以就去找了资料检索原图片,并且自己做了一些文字的推测和总结。分享给各位吧友。
有血有肉的历史背景故事也是我们游玩的动力,不是吗?首先是飞行员的:

飞行员头像1(要求150场50%活跃度战斗):
莫仲荣(原名莫赞龙,1914-1944),广东番禺人,美国陆军十四航空队"中美空军混合团"中尉,驾驶机型本人推测为“飞虎队”当时的主要机型——Hawk-81A2(P-40c)。黄埔军校12期毕业,后进入中国空军官校进修,并入选中国空军第一批赴美受训的49人,曾四次立功,逝世前任中尉,在四川梁山赴安康途中因飞机故障迫降龙王庙失事殉职。名字刻于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的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是碑上3304位烈士之一。
飞行员头像2(要求100个击杀):
龚业悌(1914-1996),湖南人,中国空军第四大队二十四中队副队长,驾驶过美、苏飞机,最后驾驶飞机为7533号伊-16战斗机。毕业于中央航空学校六期驱逐科,曾在洛阳、南昌接受陈纳德等美国顾问团的空军军事训练,并在西北接受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的军事训练及赴新疆哈密协飞苏联援华飞机。曾担任高志航大队长的僚机,曾参加著名“八•一四”首次抗日空战。在1940年的“九•一三”重庆大空战负伤无法继续飞行。后参加两航起义,晚年移居并逝世于沈阳。他著有《抗战飞行日记》,记录了1937至1938年的个人亲身经历。记录他1936年10月至1940年9月13日的《飞行日志》等陈列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
关于这个来源我很感兴趣,所以就去找了资料检索原图片,并且自己做了一些文字的推测和总结。分享给各位吧友。
有血有肉的历史背景故事也是我们游玩的动力,不是吗?首先是飞行员的:

飞行员头像1(要求150场50%活跃度战斗):
莫仲荣(原名莫赞龙,1914-1944),广东番禺人,美国陆军十四航空队"中美空军混合团"中尉,驾驶机型本人推测为“飞虎队”当时的主要机型——Hawk-81A2(P-40c)。黄埔军校12期毕业,后进入中国空军官校进修,并入选中国空军第一批赴美受训的49人,曾四次立功,逝世前任中尉,在四川梁山赴安康途中因飞机故障迫降龙王庙失事殉职。名字刻于南京抗日航空烈士公墓的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上,是碑上3304位烈士之一。

飞行员头像2(要求100个击杀):
龚业悌(1914-1996),湖南人,中国空军第四大队二十四中队副队长,驾驶过美、苏飞机,最后驾驶飞机为7533号伊-16战斗机。毕业于中央航空学校六期驱逐科,曾在洛阳、南昌接受陈纳德等美国顾问团的空军军事训练,并在西北接受苏联援华空军志愿队的军事训练及赴新疆哈密协飞苏联援华飞机。曾担任高志航大队长的僚机,曾参加著名“八•一四”首次抗日空战。在1940年的“九•一三”重庆大空战负伤无法继续飞行。后参加两航起义,晚年移居并逝世于沈阳。他著有《抗战飞行日记》,记录了1937至1938年的个人亲身经历。记录他1936年10月至1940年9月13日的《飞行日志》等陈列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