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Tylo之后,向坎系倒数第二个关口发起挑战——载人往返Moho
计划是这样的:以Tylo加油机为原型改造一个拖船(实际上就是动力油箱),先发射拖船到Minmus轨道,然后SSTO出发去Minmus降落加油,起飞之后和拖船对接,然后加速离开Kerbin引力范围,因为Minmus重力小,轨道接近Kerbin引力范围边缘,因此离开Kerbin之后燃料几乎是满的,第二站是Gilly,同样的操作,实现满油状态离开Eve,最终向Moho发起冲击,计划进入Moho轨道之后分离拖船和SSTO,拖船留一些燃料,SSTO带恰好够着陆的燃料,离开的时候把拖船的燃料加回来返回Kerbin
拖船出发,总体上跟之前发动机后置的加油机差不多,加了一台核推,并且把对接口放下面,起飞阶段用2台猛犸保证推重比,上升一定高度后把猛犸分离掉

SSTO出发,直奔Minmus降落加油

完成对接,向Eve进发

这条轨道是能找到的跟Gilly交角最小的一条,近Eve点9万3千米,擦着大气层,Eve不太适合SSTO做大气减速

在远离Eve的DN调整倾角,节省一些燃料

Gilly的重力约等于没有,感觉用RCS都能降落

减速,然后分离,把所有燃料全都转移到拖船,SSTO去降落加油




Moho是必须大钻头才行的,使用DLC转轴可以把大钻头放到MKII货舱里面,这里的阳光很给力,感觉3片小电池板都足够了,不需要货舱里面的12个同位素电池,如果是在Jool,2个巨人都带不动ISRU

Eve出发去Moho遇到了很多问题,第一是过了4年才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机动点(靠近太阳调整倾角太费油了),到了Moho之后需要两千多的dv去减速进入环绕轨道,减速完了之后其实并没有多余的油留在轨道上,于是把所有的燃料转移给SSTO,分离,开始着陆

Moho重力比想象中的大得多,4核推推重比只有1,但是我又没有带很多氧化剂,本来想着是跟Mum差不多,最后阶段放平机身用剩下的500单位氧化剂垂直落地,结果根本不给机会,只能算好了高度纯核推落地,使用尾部的小起落架接地然后放平机身,放下机身的动作差点把飞船摔碎了,每一个零件都在晃,不过多亏坎星材料学,没炸=啥事都没有

放下机腹吊舱里面的科研设备,插旗合影

加油完毕剩余4112DV,谁能告诉我还能不能回家

太阳也别刺眼

计划是这样的:以Tylo加油机为原型改造一个拖船(实际上就是动力油箱),先发射拖船到Minmus轨道,然后SSTO出发去Minmus降落加油,起飞之后和拖船对接,然后加速离开Kerbin引力范围,因为Minmus重力小,轨道接近Kerbin引力范围边缘,因此离开Kerbin之后燃料几乎是满的,第二站是Gilly,同样的操作,实现满油状态离开Eve,最终向Moho发起冲击,计划进入Moho轨道之后分离拖船和SSTO,拖船留一些燃料,SSTO带恰好够着陆的燃料,离开的时候把拖船的燃料加回来返回Kerbin
拖船出发,总体上跟之前发动机后置的加油机差不多,加了一台核推,并且把对接口放下面,起飞阶段用2台猛犸保证推重比,上升一定高度后把猛犸分离掉

SSTO出发,直奔Minmus降落加油

完成对接,向Eve进发

这条轨道是能找到的跟Gilly交角最小的一条,近Eve点9万3千米,擦着大气层,Eve不太适合SSTO做大气减速

在远离Eve的DN调整倾角,节省一些燃料

Gilly的重力约等于没有,感觉用RCS都能降落

减速,然后分离,把所有燃料全都转移到拖船,SSTO去降落加油




Moho是必须大钻头才行的,使用DLC转轴可以把大钻头放到MKII货舱里面,这里的阳光很给力,感觉3片小电池板都足够了,不需要货舱里面的12个同位素电池,如果是在Jool,2个巨人都带不动ISRU

Eve出发去Moho遇到了很多问题,第一是过了4年才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机动点(靠近太阳调整倾角太费油了),到了Moho之后需要两千多的dv去减速进入环绕轨道,减速完了之后其实并没有多余的油留在轨道上,于是把所有的燃料转移给SSTO,分离,开始着陆

Moho重力比想象中的大得多,4核推推重比只有1,但是我又没有带很多氧化剂,本来想着是跟Mum差不多,最后阶段放平机身用剩下的500单位氧化剂垂直落地,结果根本不给机会,只能算好了高度纯核推落地,使用尾部的小起落架接地然后放平机身,放下机身的动作差点把飞船摔碎了,每一个零件都在晃,不过多亏坎星材料学,没炸=啥事都没有

放下机腹吊舱里面的科研设备,插旗合影

加油完毕剩余4112DV,谁能告诉我还能不能回家


太阳也别刺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