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非常推崇“中庸”(“杆秤”就是一种体现),西方古代、近代非常推崇“公平”(“天平”就是一种体现);现代中国非常强调西方的“公平”(天平秤式的公平);而现代西方(尤其是博弈论)非常强调“均衡”(杆秤式的均衡)。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就是对称性的博弈方式,而“智猪博弈”就是非对称性的博弈均衡方式。如果用绝对的公平、平等、平均方式来解释“智猪博弈”,大猪和小猪的策略选择就是“不公平”的。但是,在这个博弈中,能够出现均衡——“小猪等待,大猪按钮”。虽然,这个均衡中,小猪有优势策略,但大猪只有次优策略。在现实社会中,这种情况是存在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不断发展,东西方对于公平、均衡的理解实际上都发展了不知不觉的变化。中国现代社会,慢慢地去掉人情味,追求原则、制度、规则,于是在谈到公平(平均、平等)时,都自然都会联想到西方的“天平”,强化社会的原则、制度、规则;西方现代社会,由于制度、规范的长期实施,而感到在制度面前缺乏人情味,在追求公平的过程中,发现均衡的价值。在现代管理中,以至于在博弈论中,都非常强调、追求社会的均衡状态——西方式的“中庸”、中国式的“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