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欣赏把理论与历史写实相结合的不喜欢空谈的人。是否记得看鬼谷子一书,有这样的告诫:鬼谷子一书,看多了而不去应用,最好别看,要不内心会生出心魔的。
儒家、道家、法家行的都是帝王的王道,而且其中理论的出发点多是告诫势位权贵之人要回归生命的本质。为什么韩非子会死的那么惨?因为,它是下人,却行帝王之道,始皇杀它虽不忍但是这对始皇来说成就的是大义。而现在社会上下无论谁与谁,都大体接受儒家的熏陶,只顾理论却脱离实际,社会的虚骄之气横行。
而鬼谷子却不是行的王道,比如苏秦先去秦说连横不成后,数年后去赵说合众。“人生在世,势位权贵,盖可忽哉”这其中的霸气更胜与王道,可以说鬼谷子之家行的是霸术,而战国策作为中国最辉煌的时代,最经典的书籍,其中很多蕴含纵横家的经典案例,可以说,作为现在中国这个社会,学儒、道、法家之言而行王道,一方面会教人内心产生虚骄之气,另一方面也只会是下一个韩非子,最后会理论脱离实际。而通过战国策体会鬼谷子里面的理论,再慢慢推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多加联系,那么你先行霸术暗中起“势”,再行法家稳固“势”,最后再行道、儒的王道稳固“根”。
曾国藩: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可以说霸术是为了求得大道,而直接行大道的人,没有“势”最后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