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逐级欣赏,选自AM141大神的旧贴
上海滩》逐集欣赏 第一集
我是陈小C
10-31 13:37
阅读 24
摘自百度贴吧 上海滩 am141
第一集鉴赏 (上)
《上海滩》的开头是无词胜有词。红红绿绿的招牌是上海的繁华,挑着扁担的丁力是上海的贫苦,清瘦的人影加上白围巾和皮箱是上海滩的一名过客,街头的打打杀杀和毫无根底的暴力行为更是上海滩复杂野蛮的体现。很显然,这上海滩不是什么好混的社会。
主题曲响了,除了英俊的两位男主角之外,我们看到了打杀的继续。观看这场打杀的不只是我们,还有两个面不改色的,看得起劲的少年人。他们好像觉得这场面很有趣,非但见怪不怪,还有着一丝向往 – 从小就有环境所造成的是非不分。
“今天一共死了十四个人”。这是拿着一尊金佛像的孩子说的第一句话,令人动容。这种暴力现象,对这孩子们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上海滩,人吃人。还有什么佛?
我们的文强并没有这么自然的接受这种暴力。丁力由此一眼就看出来了:“你不像是本地人哪?”
“我是来找朋友的”。有意思吧。我们知道文强说的是方艳芸。但是,他可能此时并不知道,丁力会成为他兄弟一般的朋友。而文强,也会为了这场友情而付出极大的代价。这一句:我是来找朋友的像是编剧故意的安排。
“不知道住旅馆多少钱哪”。明明是囊中羞涩,却要这么含蓄的说出来,这个人肯定是个有着一身傲骨的读书人。
丁力却看穿了,很直接的:“你怕不怕老鼠啊”。意思就是,我知道便宜地方,但是像你这种斯文的人,受得了么?短短两句话,两个人却已经知道了对方的不少。文强明白丁力的直爽,丁力也明白文强的自尊心。前者聪明,后者有社会经验,虽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却还是可以互相沟通的。两个人的友谊有了基础。
“妈,这是我朋友”。对于现在的丁力来说,第一重要的人就是母亲。第二重要的人就是朋友。一句话就概括了。让朋友来住一晚上,虽是临时的,也要请示母亲。丁力对母亲有孝心。“我睡地上”。丁力见到文强不过一会儿,却肯让出自己的席子,对朋友讲义气。文强后来这么帮助这个兄弟,也是有他的道理的。丁力是个让人喜欢的小伙子。
“我姓丁,叫阿力。我死去的爸爸希望我的力气大一点儿”。丁力的出身不好,父亲早逝 (我们还不知道详情)。但是丁力不会找到人就倒苦水,抱怨死去的父亲曾经怎样。而“力气大一点”,也很重要。文强和丁力搭档,一个文,一个武,已经从名字上显现出来了。文强,丁力。而且丁力叫文强,叫得不是强哥,而是文哥,也缘由于此。“文”哥才 能更好的体现着一对搭档。
“怎么这儿没有自来水?”文强的出身一定很好(毕竟,能上燕京大学的不多吧)。这也体现了他对上海贫富悬殊还缺乏一个概念。而且,诸位既不记得,后来当文强给冯敬尧办事的时候,为了冯力争自来水厂。这都是前后呼应的。丁力这个家,让他对上海的穷人生活有所了解,虽然这并不表示他一心为国为民的什么儒侠。
常贵来了,只要了一个黎就走了。而且他来的时候,文强在四处打量这个房间。我们由此知道,这个常贵不是太重要的人物。
丁力对冯敬尧的介绍:“连法国人都怕他三分呢。不过你别看他现在这么神气呀,以前是卖水果出身的”。丁力的野心和上海滩的多变,由此可见。丁力虽然卖着水果,却也明白自己的位置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的。他希望自己就能当上另一个冯敬尧。 而上海滩,也是一个弱肉强食,不知道你能坚持多久的那样一个地方。后面的台词是关于上海的:“一个起落,你可以从什么都没有,变成什么都有的。”但是反过来也亦然,你可以从什么都有,变为什么都没有。文强显然是两者都想到了吧 – 他的眼睛好亮。凭着自己的才干,文强知道自己可以打出一片天地,变成什么都有。
“有钱可以上百乐门玩儿个通宵”。丁力是个享乐欲望很重的人。从他后来怎么追求女人这上面就看得出来。这里给了铺垫,也给丁力另一个想发财的动机。
“是出名的交际花儿呀”。文强闻言眉头一皱 – 他要因此而不找方艳芸么?不会。“不少的的有钱人都和她有过一段情”。- 我们观众目前还不知道她和文强的关系,很容易就会把他们当成是昔日的情侣吧。方艳芸听来又聪明又漂亮,而许文强是个英俊内潋的年轻小伙子。观众对方艳芸的胃口被吊起来了。
“不知道能不能找得到她”。
“她那么出名,还怕找不到她?你找到了她以后,就不用睡滥席子啦!”都是吊人胃口的话。文强怎么找艳芸?艳芸会不会念昔日的交情?
丁力本来说要早起,起来了却发现文强已经走了。可见丁力说话不牢。而文强,一个是习惯了早起 (监狱制度?),一个是心里面很多事情要办,睡得不久。
两个人谈论人家的后事,说到了方艳芸。上海有钱人有很多老婆,而老婆,都是去争财产的。上海滩的人也许很阔,却都是无情无义的。
教堂吧,三个老婆讨论方艳芸。“都说她敢做敢为的”。这一句话就告诉我们,方艳芸是个不畏人言的女人。这是我们对她抱有好感。不卑不亢的走来,行礼,转身时一种无奈。抬眼却见故人,欣喜万分。二人相见,没有什么尴尬。我们看得出来,两个人感情虽好,却不是情侣。文强对方艳芸是被人歧视的交际花身份,也好像毫不介意。也许他早就明白了,一个人的心肠不是写在外头的。
“喜欢吃点什么?我知道你一定会说:吃呢?不一定要珍馐美味,最要紧的是吃饱。”这是以前的许文强,他不在乎物质上的享受,而且喜欢摇头摆尾的说一些大道理。是一个理想青年。
“我想吃蛇羹”。现在的许文强。不求永远,只求一时。他要珍馐美味,他要物质上的享受,即使这并不能满足他,就像吃蛇羹不能真正填饱肚子一样。
文强吃得快,可见他很饿。这么饿一个大男人却要用蛇羹来填饱肚子 – 他对日后的生活标准,一定很高。
“你觉得很奇怪?人是会变的。” 这就是为什么文强听到了方艳芸成了交际花,却还是对她那么友善。他自己的转变,让他觉得无颜对人。当你自己心存羞愧的时候,当然就无法对别人作出批判。文强自己批判了自己这种转变,却无法停止这转变。他认为自己已经堕落了。
“是,不过,你好象变得特别多。真的,你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你以前给我的印象是。。。”
“艳芸,别再提了”。
往事不堪回首。文强对现在的自己,怀着强烈的自卑感。但还是说了一句:“蛇羹真不错。” 他的转变,不是自愿的,而是有着强烈的环境前提的。所以,虽然他鄙视现在的自己,却没有毁掉现在的自己。他要活下去。
我们本来以为是方艳芸变了,现在才知道,变得最多的是这个不多话的外地人。
“我想把以前北平的事情都忘了”。“包括,我们之间的感情?” (伤感)。“艳芸,你是我的好朋友。”
最简单的分手吧!时间和彼此之间的差距,使得这个分手伤感却又自然。
“你以后打算怎么办?”实际的问题。“我没什么打算。如果方便的话,我想先在你这里住着”。这个要求,换了以前的文强,恐怕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的吧。艳芸正在高兴,文强又说:“即使是睡客厅也无所谓呀”。艳芸的脸又暗了下来。她喜欢文强把她当朋友,她很想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这个男人。但是这个男人却还保持着自己,使她也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热情。
“艳芸,我知道你认识很多大亨。” 真正的目的出来了。脸上也挂了笑。
“你想认识他们吗?”
“那些有钱人,多认识几个也好。” 和开始时候一样的含蓄,好像是人家要让你认识似的!这个许文强,真话不都全挂在嘴边,对人若即若离,却让人死心塌地。
西装!白手绢!帽子!金链!派头!跳舞!喝酒!交际!富有的上海滩,那么洋化,照样难不倒文强。是手到擒来,如鱼得水。这个人野心勃勃,而且野地有资本。
“许先生怎么不出去跳舞啊?”
“在这里欣赏别人的舞姿不是更好么?”完美的对答。文强的要先看清楚了形势再下手。这是一个会忍的人。要不鸣则以,一鸣惊人。但是文强坚持做旁观者,也表明了他终究会与上海滩格格不入。
“我表哥喜欢静。” 表哥,所以那个人没吃醋。
“是么?年轻人来到上海,不用多久就会喜欢动了。”不用担心,这个人会动的。
艳芸不在乎印度绸,却记着文强的事情。唉。而且,真会撒娇。
第一集(中)
文强找工作一段
老板:不过许先生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替我做事,怕不怕有点儿委屈?
文强:千万别这么说。现在这种形式,读书也没有什么用。
老板:。。。总之,许先生你文质彬彬,怕你不大合适啊。
文强:严老板,我想,你对读书人有点儿误解。其实,不是人人都是手脚不利的。
[艳芸撒娇]
老板:这样吧,如果许先生不限薪水低呢,就过来帮我的忙吧。
评语:读书人和商人之间的距离,是有着历史背景的。从古至今,万般读书高,读书人看不起商人的一身铜臭,商人看不惯读书人的清高自诩和迂腐。上海滩可是龙潭虎穴,在这里混的人必须要看清自己的位置,放下自己的身价,敢打敢拼,不能心软,不能讲孔孟之道,摆架子也要有分寸。这经商环境并不适合读书人。这个老板在知道文强的学历以后如此犹豫要不要雇他,是怕这个读书人适应不了。其实,这不是对读书人的误解,而是对许文强的误解。文强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也因为自己的失败而看清了所有读书人的无奈。古人云:百无一用是书生。而文强所说的:手脚不利,其实意思就是:你的心肠够不够黑,够不够硬?文强决定了,自己的心肠要黑要硬,在上海就这么拼一场。这也是他根本就没有打算要谈情说爱,娶妻生子的原因之一吧。
“炳哥的规矩是大摆宴席,请他吃一顿。”
评语:还是喽罗呢就这么会摆架子,成不了大气。
顺便说一下:这个人也带了白围巾,但是人比人气死人,就是没有文强帅。
文强:叫我阿文好了。
阿炳:不好。还是叫你许先生。因为你是董事长特地关照下来的,我心里有数。
喽罗:他新来的,他说今天晚上要请我们吃饭的,啊,许先生?*撒谎*
文强:真对不起,今天晚上我没空。*很拽地走了*
评语:凭着自己的实力和董事长的特别照顾,文强虽然名义上他是在帮助阿炳,实际上自己的地位并不见得就低多少。两个人初次见面,既不能太软,长了对方的势焰,也不能太硬,让人觉得自己不可理喻。
上海滩》逐集欣赏 第一集
我是陈小C
10-31 13:37
阅读 24
摘自百度贴吧 上海滩 am141
第一集鉴赏 (上)
《上海滩》的开头是无词胜有词。红红绿绿的招牌是上海的繁华,挑着扁担的丁力是上海的贫苦,清瘦的人影加上白围巾和皮箱是上海滩的一名过客,街头的打打杀杀和毫无根底的暴力行为更是上海滩复杂野蛮的体现。很显然,这上海滩不是什么好混的社会。
主题曲响了,除了英俊的两位男主角之外,我们看到了打杀的继续。观看这场打杀的不只是我们,还有两个面不改色的,看得起劲的少年人。他们好像觉得这场面很有趣,非但见怪不怪,还有着一丝向往 – 从小就有环境所造成的是非不分。
“今天一共死了十四个人”。这是拿着一尊金佛像的孩子说的第一句话,令人动容。这种暴力现象,对这孩子们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上海滩,人吃人。还有什么佛?
我们的文强并没有这么自然的接受这种暴力。丁力由此一眼就看出来了:“你不像是本地人哪?”
“我是来找朋友的”。有意思吧。我们知道文强说的是方艳芸。但是,他可能此时并不知道,丁力会成为他兄弟一般的朋友。而文强,也会为了这场友情而付出极大的代价。这一句:我是来找朋友的像是编剧故意的安排。
“不知道住旅馆多少钱哪”。明明是囊中羞涩,却要这么含蓄的说出来,这个人肯定是个有着一身傲骨的读书人。
丁力却看穿了,很直接的:“你怕不怕老鼠啊”。意思就是,我知道便宜地方,但是像你这种斯文的人,受得了么?短短两句话,两个人却已经知道了对方的不少。文强明白丁力的直爽,丁力也明白文强的自尊心。前者聪明,后者有社会经验,虽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却还是可以互相沟通的。两个人的友谊有了基础。
“妈,这是我朋友”。对于现在的丁力来说,第一重要的人就是母亲。第二重要的人就是朋友。一句话就概括了。让朋友来住一晚上,虽是临时的,也要请示母亲。丁力对母亲有孝心。“我睡地上”。丁力见到文强不过一会儿,却肯让出自己的席子,对朋友讲义气。文强后来这么帮助这个兄弟,也是有他的道理的。丁力是个让人喜欢的小伙子。
“我姓丁,叫阿力。我死去的爸爸希望我的力气大一点儿”。丁力的出身不好,父亲早逝 (我们还不知道详情)。但是丁力不会找到人就倒苦水,抱怨死去的父亲曾经怎样。而“力气大一点”,也很重要。文强和丁力搭档,一个文,一个武,已经从名字上显现出来了。文强,丁力。而且丁力叫文强,叫得不是强哥,而是文哥,也缘由于此。“文”哥才 能更好的体现着一对搭档。
“怎么这儿没有自来水?”文强的出身一定很好(毕竟,能上燕京大学的不多吧)。这也体现了他对上海贫富悬殊还缺乏一个概念。而且,诸位既不记得,后来当文强给冯敬尧办事的时候,为了冯力争自来水厂。这都是前后呼应的。丁力这个家,让他对上海的穷人生活有所了解,虽然这并不表示他一心为国为民的什么儒侠。
常贵来了,只要了一个黎就走了。而且他来的时候,文强在四处打量这个房间。我们由此知道,这个常贵不是太重要的人物。
丁力对冯敬尧的介绍:“连法国人都怕他三分呢。不过你别看他现在这么神气呀,以前是卖水果出身的”。丁力的野心和上海滩的多变,由此可见。丁力虽然卖着水果,却也明白自己的位置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的。他希望自己就能当上另一个冯敬尧。 而上海滩,也是一个弱肉强食,不知道你能坚持多久的那样一个地方。后面的台词是关于上海的:“一个起落,你可以从什么都没有,变成什么都有的。”但是反过来也亦然,你可以从什么都有,变为什么都没有。文强显然是两者都想到了吧 – 他的眼睛好亮。凭着自己的才干,文强知道自己可以打出一片天地,变成什么都有。
“有钱可以上百乐门玩儿个通宵”。丁力是个享乐欲望很重的人。从他后来怎么追求女人这上面就看得出来。这里给了铺垫,也给丁力另一个想发财的动机。
“是出名的交际花儿呀”。文强闻言眉头一皱 – 他要因此而不找方艳芸么?不会。“不少的的有钱人都和她有过一段情”。- 我们观众目前还不知道她和文强的关系,很容易就会把他们当成是昔日的情侣吧。方艳芸听来又聪明又漂亮,而许文强是个英俊内潋的年轻小伙子。观众对方艳芸的胃口被吊起来了。
“不知道能不能找得到她”。
“她那么出名,还怕找不到她?你找到了她以后,就不用睡滥席子啦!”都是吊人胃口的话。文强怎么找艳芸?艳芸会不会念昔日的交情?
丁力本来说要早起,起来了却发现文强已经走了。可见丁力说话不牢。而文强,一个是习惯了早起 (监狱制度?),一个是心里面很多事情要办,睡得不久。
两个人谈论人家的后事,说到了方艳芸。上海有钱人有很多老婆,而老婆,都是去争财产的。上海滩的人也许很阔,却都是无情无义的。
教堂吧,三个老婆讨论方艳芸。“都说她敢做敢为的”。这一句话就告诉我们,方艳芸是个不畏人言的女人。这是我们对她抱有好感。不卑不亢的走来,行礼,转身时一种无奈。抬眼却见故人,欣喜万分。二人相见,没有什么尴尬。我们看得出来,两个人感情虽好,却不是情侣。文强对方艳芸是被人歧视的交际花身份,也好像毫不介意。也许他早就明白了,一个人的心肠不是写在外头的。
“喜欢吃点什么?我知道你一定会说:吃呢?不一定要珍馐美味,最要紧的是吃饱。”这是以前的许文强,他不在乎物质上的享受,而且喜欢摇头摆尾的说一些大道理。是一个理想青年。
“我想吃蛇羹”。现在的许文强。不求永远,只求一时。他要珍馐美味,他要物质上的享受,即使这并不能满足他,就像吃蛇羹不能真正填饱肚子一样。
文强吃得快,可见他很饿。这么饿一个大男人却要用蛇羹来填饱肚子 – 他对日后的生活标准,一定很高。
“你觉得很奇怪?人是会变的。” 这就是为什么文强听到了方艳芸成了交际花,却还是对她那么友善。他自己的转变,让他觉得无颜对人。当你自己心存羞愧的时候,当然就无法对别人作出批判。文强自己批判了自己这种转变,却无法停止这转变。他认为自己已经堕落了。
“是,不过,你好象变得特别多。真的,你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你以前给我的印象是。。。”
“艳芸,别再提了”。
往事不堪回首。文强对现在的自己,怀着强烈的自卑感。但还是说了一句:“蛇羹真不错。” 他的转变,不是自愿的,而是有着强烈的环境前提的。所以,虽然他鄙视现在的自己,却没有毁掉现在的自己。他要活下去。
我们本来以为是方艳芸变了,现在才知道,变得最多的是这个不多话的外地人。
“我想把以前北平的事情都忘了”。“包括,我们之间的感情?” (伤感)。“艳芸,你是我的好朋友。”
最简单的分手吧!时间和彼此之间的差距,使得这个分手伤感却又自然。
“你以后打算怎么办?”实际的问题。“我没什么打算。如果方便的话,我想先在你这里住着”。这个要求,换了以前的文强,恐怕是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的吧。艳芸正在高兴,文强又说:“即使是睡客厅也无所谓呀”。艳芸的脸又暗了下来。她喜欢文强把她当朋友,她很想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这个男人。但是这个男人却还保持着自己,使她也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热情。
“艳芸,我知道你认识很多大亨。” 真正的目的出来了。脸上也挂了笑。
“你想认识他们吗?”
“那些有钱人,多认识几个也好。” 和开始时候一样的含蓄,好像是人家要让你认识似的!这个许文强,真话不都全挂在嘴边,对人若即若离,却让人死心塌地。
西装!白手绢!帽子!金链!派头!跳舞!喝酒!交际!富有的上海滩,那么洋化,照样难不倒文强。是手到擒来,如鱼得水。这个人野心勃勃,而且野地有资本。
“许先生怎么不出去跳舞啊?”
“在这里欣赏别人的舞姿不是更好么?”完美的对答。文强的要先看清楚了形势再下手。这是一个会忍的人。要不鸣则以,一鸣惊人。但是文强坚持做旁观者,也表明了他终究会与上海滩格格不入。
“我表哥喜欢静。” 表哥,所以那个人没吃醋。
“是么?年轻人来到上海,不用多久就会喜欢动了。”不用担心,这个人会动的。
艳芸不在乎印度绸,却记着文强的事情。唉。而且,真会撒娇。
第一集(中)
文强找工作一段
老板:不过许先生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替我做事,怕不怕有点儿委屈?
文强:千万别这么说。现在这种形式,读书也没有什么用。
老板:。。。总之,许先生你文质彬彬,怕你不大合适啊。
文强:严老板,我想,你对读书人有点儿误解。其实,不是人人都是手脚不利的。
[艳芸撒娇]
老板:这样吧,如果许先生不限薪水低呢,就过来帮我的忙吧。
评语:读书人和商人之间的距离,是有着历史背景的。从古至今,万般读书高,读书人看不起商人的一身铜臭,商人看不惯读书人的清高自诩和迂腐。上海滩可是龙潭虎穴,在这里混的人必须要看清自己的位置,放下自己的身价,敢打敢拼,不能心软,不能讲孔孟之道,摆架子也要有分寸。这经商环境并不适合读书人。这个老板在知道文强的学历以后如此犹豫要不要雇他,是怕这个读书人适应不了。其实,这不是对读书人的误解,而是对许文强的误解。文强是读书人中的佼佼者,也因为自己的失败而看清了所有读书人的无奈。古人云:百无一用是书生。而文强所说的:手脚不利,其实意思就是:你的心肠够不够黑,够不够硬?文强决定了,自己的心肠要黑要硬,在上海就这么拼一场。这也是他根本就没有打算要谈情说爱,娶妻生子的原因之一吧。
“炳哥的规矩是大摆宴席,请他吃一顿。”
评语:还是喽罗呢就这么会摆架子,成不了大气。
顺便说一下:这个人也带了白围巾,但是人比人气死人,就是没有文强帅。
文强:叫我阿文好了。
阿炳:不好。还是叫你许先生。因为你是董事长特地关照下来的,我心里有数。
喽罗:他新来的,他说今天晚上要请我们吃饭的,啊,许先生?*撒谎*
文强:真对不起,今天晚上我没空。*很拽地走了*
评语:凭着自己的实力和董事长的特别照顾,文强虽然名义上他是在帮助阿炳,实际上自己的地位并不见得就低多少。两个人初次见面,既不能太软,长了对方的势焰,也不能太硬,让人觉得自己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