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吧 关注:60,879贴子:1,283,954

姜邓斗智---兼略谈演义对他们的艺术描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红字是邓艾,粗体是姜维。


IP属地:中国香港1楼2019-11-04 01:40回复
    先在这里讲清楚,标题主要是总结他们双方用的是什么计谋。红字引文是邓艾、粗体引文是姜维;若没有太多时间看的话,可以只看黑字的点评。
    在外国人眼中,《三国演义》不但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有时更可以当成兵书来看,比较著名的例子就是清人读后,多次应用于明清之战中。因此,《三国演义》有的不止是勇将们的单挑,更多的是各谋士之间的计策大斗法。诸葛亮未出山前的主要战场是在中原,因此出彩的也就是贾诩、荀彧、陈宫、郭嘉、田丰他们。孔明被三顾请出后,罗贯中所希望塑造的智慧化身登场后,与这个主角交手的对象就是智谋之辈如周瑜、曹操和司马懿,通过这些战例来突出孔明的睿智。孔明死后,因主要战斗落在魏、蜀汉战场中,因此主角也就变成姜维和邓艾了。
    姜维这个后期的主角之一,也就是一些评书中所称的天水麒麟儿,一登场,就被安排识破诸葛亮的调虎离山之计,借整个天水郡无人看破,来反衬姜维的慧眼。若说识破诸葛亮之谋,只因其料不到天水有强者的话,那么,孔明在得到兵败回来赵云及其乡人对姜维的评价后,还是要兵败城下,就再没有甚么借口了。古代民间喜欢重义的剧情,所以关平和岳云,你们只好由亲生儿子变成义子;姜维的又是甚么义?继承孔明的遗志:北伐中兴汉室,报其师父孔明的知遇之恩。
    由于《三国演义》不是周大荒的《反三国演义》,结果一个悲剧英雄的剧情,就从一开始就已经被注定了。附带一提,罗贯中的中心思想,就是赞同其所谓的九犯中原,所以演义中的北伐,不能像历史中那样的解读。这可以从姜维与反对者的对答中看出玄机(姜维的反驳,就是驳至异议者无法再反驳,这与正史中不同),好像张翼在(卷之二十二 姜维洮西败魏兵)中谏曰:“吾蜀地浅狭,钱粮鲜薄,不宜久远征,伐空劳民力。不如据险守分,恤军爱民,此乃保国之计。”结果姜维答其承孔明遗志,以继续中兴汉室的大业, 不趁司马师死、司马昭根基不稳而用兵,更待何时?就这样便把张翼说至默然而退。这与蜀汉国力已不足让其北伐有甚么关系? 答非所问!但张翼就是默然而退。因此,姜维的大义,恐怕就是书中的主旋律之一。
    因此,顶多只能说其不同时发展经济,导致蜀汉国力一项中挑其小毛病;在蜀民皆有菜色,这出自薛翊所见所闻(见卷之二十三 孙琳废吴主孙亮)和廖化忠言相谏下,姜维一怒便留廖化守汉中,没带上他一同参战(见卷之二十三 姜伯约洮阳大战),还是不顾国民经济而继续用兵年年。
    邓艾,这个日后姜维的平生劲敌,更是唐、宋武庙能排进供奉、《百将传》怎样排,也必定榜上有名的魏名将,在第一次在演义中亮相时,借被迫逃亡的夏侯霸口中点出其出身,和其所长:通晓地理。这点不但可以在其胜仗中看出来,最经典的还是,早已料到姜维的下次出征的驻扎地,令人预先挖地洞以袭营!连长期驻守西线的名将陈泰,在听过邓艾的行军布局后,就慨叹自己还不如驻防不久的邓艾,这样明料陇右的地理。他人生的颠峰之作:灭蜀之役,靠的也就是其偷渡阴平小路,可谓把此项运用至极致。惜因其当局者迷和口吃(更贴切是不懂政治),看不出如司马昭和刘寔口中所讲: 伐蜀之路对他和钟会来说,是一条不归路。
    《三国演义》不是《三国志》,所以就没有交代其在淮南对屯田的独到见解,而被司马懿赏识。正式亮相时,已是兖州刺史,领军以《孙子兵法》所述的疾如风那样的速度增援司马师,最终助其讨斩毌丘俭。其军事才华当然被赏识,故被调往西线防御累次北伐的姜维(其实是罗贯中为了让剧情更紧凑精采,而把早已在西线的邓艾,写成参与平淮南后才被调任),就这样,两个后期的主角正式交锋了。


    IP属地:中国香港2楼2019-11-04 01:41
    回复
      先由他们没有直接交手的战例开始说起,从中看看他们懂的谋略:
      让敌自乱
      姜维投降后所立的第一功,此招厉害之处是,无论成功与否,也必定能打击敌军战力,最后也得到天水:
      孔明遂同姜维归寨,升帐商议取天水、上邽之计。维曰:“天水城中,尹赏、梁绪与某至厚,当写密书二封射入城中,不问应与不应,自然乱矣。”孔明从之。姜维写了二封密书,拴在箭上,纵马直至城下,射入城中。小校拾得,呈与马遵。遵大疑,与夏侯楙商议曰:“梁绪、尹赏与姜维结连,欲为内应,都督宜早决之。可杀梁绪、尹赏,以除内变之祸。”赏知此消息,乃与梁绪曰:“不如纳城降蜀,以图进用。”是夜,夏侯楙数次使人请梁、尹二人说话。二人被屈迫事急,遂披挂上马,各执兵器,引本部军来杀夏侯楙、马遵,一面令人大开城门降蜀。因此夏侯楙、马遵引数百人出西门,弃城投羌胡城而去。(卷之十九 孔明以智伏姜维)
      至于邓艾之例虽然不太明显,不过按毛宗岗的点评,邓艾也算是如司马懿以蜀降人句安退孔明般,再有鉴于他选党均而达到目的、看出蜀汉君臣的不足,必然内变(见卷之二十三 司马昭弑杀曹髦),也可以算邓艾懂得此计的真谛。
      二人商议退兵之策。望曰:“近日蜀主刘禅宠幸中贵黄皓,日夜以酒色为乐。可用间谍之计,使刘禅诏回姜维,此围可解。”艾问众谋士曰:“谁可入蜀中交通黄皓耶?”言未毕,一人应曰:“某愿往之。”艾视之,乃襄阳党均也。艾大喜,即令党均赍金宝玩好,径入成都,结连黄皓,布散流言,说姜维怨望天子,不久要弃兵投魏。于是成都人人所说皆同。黄皓奏知后主,即遣人星夜诏姜维回朝。(卷之二十三 姜维祁山战邓艾)
      诈退至设伏点围歼
      诸葛亮得到三郡后再败曹真, 其后曹真从郭淮计,向长期与魏友好的羌求助,羌国王彻里吉就派出其越吉元帅和雅丹丞相,领精锐铁甲车助战。起初,关兴、张苞和马岱一交锋即大败而回,其后孔明观阵,见铁车连络不绝、人马纵横、往来驰骤,由此得知战斗力不俗,正面交锋纵胜付出的代价也不少。但孔明观后便说量此小阵何难破之,向马岱和张翼交代计策后,就问姜维如何可破铁甲车,对羌人了解的姜维就道出关键所在:“羌胡之人,惟恃拙勇而已,岂知子牙之术乎?”(卷之十九 孔明大破铁车兵)
      子牙就是姜尚姜子牙,至于为甚么姜维在此提及姜子牙呢?原来就是拿以前周军后退,以伏兵击破商纣战车的战例,指出可以智计轻取之。结果孔明军也确实是由姜维且战且退下,引诱铁甲车至埋伏地点击破:
      于是姜维连日引兵搦战,番兵来迎,蜀兵便退……忽听得前面鼓角齐鸣,喊声大震,番兵径往前奔,急然山崩地陷,番兵俱落于坑中;背后铁车正行得紧溜,急难收救,并拥而来,自相践踏。后面番兵急要回时,左边关兴、右边张苞,两军万弩齐发;背后姜维、马岱、张翼,三路兵杀到。铁车兵大乱。(卷之十九 孔明大破铁车兵)
      那邓艾又有沒有这样的战例呢?答案是有的,而且还是在关键性的战役中凭此获胜。邓艾偷渡阴平小路后欲抢占川中要地绵竹,先锋邓忠和师纂被诸葛瞻父子所败,发降书的使者又被斩,邓艾大怒后,还是纳监军丘本诈败之计,至设伏地点奇计击破。得胜后诸葛瞻不待吴援军,至再出关一战,结果邓艾不需丘本再提议,用同样的计策将其计杀:
      瞻遂令彭和赍书杀出,往东吴求救去了。瞻与众将曰:“久守非良图。”遂留子诸葛尚与张遵守城,瞻自披挂上马,引三军大开三门杀出。邓艾见兵出,便撤军退。瞻奋力追杀,忽然一声炮响,四面兵合,把瞻困在垓心。瞻引兵左冲右突,杀死数百人。艾令众军放箭射之,蜀兵四散,瞻中箭落马而死。(卷之二十四 诸葛瞻大战邓艾)


      IP属地:中国香港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9-11-04 01:42
      回复
        战略分析天下形势
        维奏曰:“司马懿谋杀曹爽,又来赚夏侯霸,霸因此投降。目今司马懿父子专权,曹芳懦弱,国势渐危。臣在汉中历有年矣,粮足支用数年,人强马壮,军器皆整。臣正欲奏请陛下以图进取,幸夏候霸归降,可作乡导官……袆又曰:“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等皆不如丞相多矣;丞相尚不能恢复中原,何况我等耶?不如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勿望侥幸以决成败也。如一举不成,悔之何及?”维又曰:“吾世居陇上,深知羌胡之心及西方风俗。吾今若往,外结羌胡,内招庶民,虽未能克复中原,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 ……维曰:“可遣使先去羌胡处通盟,然后出西平,近雍州。先筑二城于曲山之下,令兵守之,以为掎角之势。我等尽发粮草于川口,依丞相旧制,次第进兵。”(卷之二十二 姜维大战牛头山)
        从姜维的上表来看,他很清楚曹魏上层的斗争,再加上得响导夏侯霸来投,以及可以得到羌胡之助,粮草充足下可以再次北伐,所以就选定近羌胡的曲山以为掎角之势,战略上来说是可行的。值得注意的是与我上文所述,费祎与姜维一辩后,最终以姜维理信服之。
        至于邓艾在战略上的眼光,其平蜀后上表予司马昭中可见一二:
        臣艾窃谓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此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兵不可便用,宜徐缓之。留陇右兵二万,蜀兵二万,煮盐兴治,为军旅要用,并造舟船,预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今宜厚待刘禅以致孙休,安士民以来远人;若便送禅于京都,吴以为流徒,则于向化之心不劝。宜权停留,须来年秋冬,比尔吴亦足平。以今可封刘禅为扶风王,锡其资财,供其左右。郡有董卓坞为之宫室。爵其子为公卿,食郡内县,以显归命之宠。开广陵、城阳以待吴人,吴人则畏威怀德,望风而从矣。愚见以闻。(卷之二十四 邓艾钟会大争功)
        当中除了东吴会望风而从,似不太可能发生外(大臣还有丁奉、陆抗、陆凯等,就算是暴君孙皓,也尚未达至闻风即降,不过宣示恩德瓦解吴人作战斗心,功效或多或少总是有的),休养生息,以盐钱所得作军费,在益州坐船以水军顺流而下,日后晋平吴之役也证明了确是这路水师建奇功。
        当然,有人或会讽邓艾不懂自保之道,也正如罗贯中在(卷之二十四 姜维一计害三贤)后,引用了陈寿在《三国志》对邓艾的评论:邓艾矫然强壮,立功于事暗于防患,咎败旋至,岂知远乎诸葛恪而不能自见?此盖古人所谓目论者也。
        是的,教司马昭立刘禅作扶风王,司马昭不怀疑你邓艾有自专之心才怪。事实上,他已私封师纂为益州刺史、牵弘和王颀等各领州郡,再加上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连司马昭其后的诏书意思也不再遵从,不懂自保之道,不死才怪。王翦当初受命领秦国倾国之师六十万大军,出发前希望秦王政在他得胜后厚赏田宅,不是贪财,原因他自己也说了,就算事成灭楚,朝中恐怕有谣言传他欲自立,但临行前还欲封这点钱财(与楚国国库相比), 让秦王政知道他无太大野心,最终当然也没得像邓艾一样的下场。出征前,爰邵对邓艾的解梦说其“但可惜蹇滞不能还”不是借口,只因有人(相国参军刘寔)一早已看出邓艾和钟会此行有去无回(见卷之二十四 钟会邓艾取汉中),梦只是告知自己做事行为而引发的未来结果,而不是由梦来决定。
        不过姜维在这方面,也是哥儿俩大家莫笑对方,知道黄皓让其退兵并欲以阎宇代维,在郤正相劝下,还是上奏刘禅请杀黄皓,结果也不用我多说,在郤正相劝下,避祸沓中屯田去也。(见卷之二十四 姜维避祸屯田计)
        其实姜维和邓艾的第一次较劲,不是狄道之战(卷之二十二 姜维洮西败魏兵),姜维中邓艾的疑敌计而退兵。实际上,在夏侯霸因司马氏夺权被迫入蜀时已先输一阵,姜维问夏侯霸魏中有何人物,答曰钟会和邓艾,并指明其能,结果姜维笑曰:“量此孺子何足道哉”,故日后轻敌下被打败,咎由自取。附带一提,罗本中夏侯霸其后再提醒姜维“某忠言耳,将军勿疑”一句,被毛纶父子删去。(见卷之二十二 姜维大战牛头山)


        IP属地:中国香港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9-11-04 01:43
        回复
          战术上邓艾点评姜维的不智
          陈泰曰:“公言虽善,但时有不同,势有不等故也。今姜维引兵深入重地,正欲与我兵交锋原野,以求一战之利。似当深沟高垒,避其锐气。若与决战,使称其意,固不可也。然吾料姜维,今洮水得胜,必进东南,据洛阳,取积谷之所,招羌胡之众,东争关、陇,传檄四郡,此吾兵之大患也。若如此,则宜守之。今彼不知此道,却围狄道城,其城垣高地峻,急且难攻,安能便得?空劳兵费力矣。故知姜维无谋之士也!吾今乘高附峻,陈兵于项岭,然后进兵击之,蜀兵必大败也。此所谓‘客主不同,时势有异’焉。”艾大喜,起身拜谢曰:“将军之谋,洞贯邓艾肺腑,真妙算也!”(卷之二十二 姜维洮西败魏兵)
          罗本中该段与毛本有很大的分别:罗本中,邓艾虽然被调往西线助战,但他也很懂人情世故,先自谦年幼不谙军事,并向大家请教。参谋楚彝却抛出腐儒之论,说己方刚败只宜坚守,待敌自乱(当时蜀军内部军心不稳?)才是万全之计,当然只换来邓艾的冷笑。陈泰就很有见地的反驳,换来邓艾的大起遇知音之感,也很快的组织了奇兵退敌,可见邓艾其实也早有退敌之计;毛本中,却变成陈泰向从来未驻守过陇西的邓艾求教退敌之策。两本中所不同的地方,就是邓艾的识见还是没有太大的分别,就只有可怜的智将陈泰,这样莫名其妙的由英雄所见略同,变成求教之人。
          该段毛本,基本就是把罗本的话精简删减,唯一删得有价值的,就是把邓艾初来军营的头衔中安西将军删去,原因就是邓艾退走蜀军后,才被迁作安西,本是安西还怎样再因功迁官?
          所谓的据洛阳,不知是印刷出错还是罗贯中看错字,不过是栎阳这地名的误写,可见《三国志.陈泰传》他本人的原话,所以该段删去也不是最理想。
          疑兵计退敌(自退)
          (邓艾)遂先拔二十队之兵,每队五十人,尽带旌旗鼓角烽火之类,日伏夜行,去狄道城东南高山深谷之中埋伏,为暗兵之势;只待兵来,一齐鸣吹角为应,夜则举火放炮以惊之……维大惊曰:“向者夏侯将军言邓艾若领兵,难以伐魏。今日果然领兵而来,如之奈何?”遂请夏侯霸商议此事。霸曰:“邓艾自幼深明兵法,善晓地利。今领兵到,休容立得脚稳,便可击之。”……且说姜维引军来迎魏兵,行不到五里,忽然东南一声炮响,鼓角震地,火光冲天。维纵马看时,只见周围皆是魏军旗号。维大惊曰:“中邓艾之计矣!”……维退入剑阁之时,方知火鼓二十余处,皆虚设也;再欲提兵回,军已归心似箭。维亦收心而还。(卷之二十二 姜维洮西败魏兵)
          当时姜维于洮西击破雍州刺史王经并进围狄道,不过其城垣高地峻不易攻破,所以陈泰和邓艾一致决定进击解围,探知正兵攻来蜀军欲先下手为强,但就这样被暗兵疑兵退却了,两人交锋姜维先败一仗。这里要注意的反而是毛纶父子到底改得好不好? 毛本删改成:“维大惊,遂请夏侯霸商议”,惊可以是指很多事情,包括围城间,敌援军忽然火速来增援;若依罗本,姜维大概已被看成狂妄胆小之辈了。先是不放对方在眼内,怎料对方一来,就怕敌军难以对付,若是视对方为一个劲敌的话,当初的态度就不该如此。至于狂妄部分这里还不明显,但到了(卷之二十三 邓艾段谷破姜维)时就更突出了,且看姜维的自思:“吾深得武侯传授,天下无敌,不想中原亦有此人,吾与邓艾誓不两立!”
          自以为天下无敌,毛本此句当然也删了,罗本不太成熟的地方就是:人物情绪波伏太大,就算是诸葛亮这次静智谋之士,也有被敌惹至大怒的时候,其它人,就好像姜维这样如同坐过山车的心态,忽惊忽狂这样的大转变,若是妄夫还好,但姜维这样的智勇双全之辈,还是被改成只因一时轻敌被耍的好了。不过,姜维日后也有报仇的机会:
          时右将军阎字,身无寸功,只因倚傍黄皓,遂得重职;听知姜维被困,乃说皓来奏后主曰:“今姜维累战无功,可命阎宇代之。”后主允其言,急遣使赍诏,宣姜维班师还朝。维在祁山正攻打寨栅,忽一日三道诏至,宣维班师还朝。维只得遵命,先令洮阳兵退,次后维与张翼徐徐而退。艾一夜只听的鼓角喧天,不知何意。平明只落空寨,人报蜀兵尽退。艾疑有计,不敢追袭。(卷之二十三 姜伯约洮阳大战)
          姜维不明情况下忽然被诏还,但对手是与他旗鼓相当的邓艾,一般人的班师恐怕会引来追击,结果反用当初老对手之谋,来个鼓角喧天让邓艾摸不清其真正意图,才徐徐退兵。
          战略上总结双方利弊
          整体来说,洮西之战是大胜后小挫,退兵只是其个人计谋上的得失,对国家无损,因此被封作大将军后,又从钟题北伐。不过最难得的却是邓艾因功,被封作安西将军、假节、领护东羌校尉后,并没沉醉在自己的胜利中,反而是冷静地向驻守西线的高级将领指出,姜维不久肯定再出兵的五条理由:
          蜀兵虽退,终有乘胜之势;吾兵终有弱败之实,共必出一也。蜀兵皆是孔明教演精锐之兵,队伍容易调遣,兼人马整齐,将士雄烈;吾将不时更换,军又训练不熟,甲仗未完,所事不备,其必出二也。蜀人多以舡行;吾军皆在旱地,劳逸不同,其必出三也。狄道、陇西、祁山、南安四处皆是守战之地,不知蜀人来攻何处,或声乐击西,或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蜀兵一处而来,以一分敌四分,其必出四也。若蜀兵自南安、陇西,而可取羌胡之谷为食。若出祁山,熟麦千顷为之悬饵,蜀人以此图之,其必出五也。姜维乃孔明弟子,有谋者也,必然又出矣。(卷之二十三 邓艾段谷破姜维)
          先分析了己方不足后,再分析对敌有利的因素,包括战力上、行军上、防御上和补给上,结果连姜维反驳固守者的言论,也只是在文字用语上的不同,意思完全不谋而合:
          彼有洮西一败,挫尽锐气;吾兵虽迫,不曾损伤,今若进兵,一可胜也。吾兵船载而进,不致劳困;彼兵皆从旱地来迎,二可胜也。吾兵久经训练之众,彼皆乌合之徒,不曾有法度,三可胜也。彼军须各守备,军力分开;吾兵一处而去,彼安能救之?四可胜也。吾兵自出祁山,掠抄秋谷为食,五可胜也。不就此时伐魏,更待何时耶?(卷之二十三 邓艾段谷破姜维)


          IP属地:中国香港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9-11-04 01:46
          回复
            观察入微并料到对方后着,攻敌致敌无法反击
            姜维前一次所败是轻敌成份居多,但很快他就从邓艾于祁山所立的九寨,“势如长蛇,首尾相顾”,看出其真正本领,并慨叹其:“所为,不在吾师之下也”,也知道“夏侯霸之言,信不诬矣”,因此这里已不复有轻视这个劲敌的可能性,所以他自己也在第三次犯中原时自言:“吾平生不服天下之人,累中此人(邓艾)之计,誓必报恨以雪前耻也!”(见卷之二十三 姜维长城战邓艾)
            姜维此次出兵因被邓艾祁山九寨所阻,结果令人虚张他的旗号,每日令百余骑出哨,一回换一番衣甲旗号,按青、黄、赤、白、黑五方旗帜相换以示兵多,他自己却领大军,暗从董亭袭南安。如果只是普通军师,或许只是在狐疑为甚么蜀汉军连日不来搦战,就算料到或许姜维是准备暗中攻打某地,但未必能猜中其目标。而且自己也不是有十足把握,把主力从要地抽调去寻找敌军纵影。但姜维偏偏遇上一个强敌:
            艾凭高望毕,慌入帐与陈泰曰:“姜维不在此间,必取董亭袭南安去了。出寨哨马只是这几匹,更换衣甲,往来哨探骤跃,其马皆困乏,主将必无能者。将军可引一军攻之,必然取胜。若打破寨栅,便引兵袭董事之路,先断姜维之后。蜀兵之势必崩矣。吾当先引一军,去救南安。有一条路径取武城山,若先占此山头,姜绍必取上邽。上邽有一谷,名曰段谷,地狭山险,正好埋伏。彼来争武城山时,吾先伏两军于段谷,破维必矣。”泰曰:“吾守陇西二三十年,未尝如此明察地理。公之所言,真神算也!公可速去,吾自攻此处寨栅。”(卷之二十三 邓艾段谷破姜维)
            眼力敏锐至看出哨兵骤跃,导致马力困乏,就不但猜到他们不过是更換不同颜色的衣甲,最重要的是其主帅无能,因此姜维肯定不在祁山!更厉害的是,已料到姜维攻打的地方就是从董亭攻南安。到了这一步,普通的将领就已是停留在:引军援救南安或从背后追击姜维军,但这样做,一般来说己军伤亡也较大。能打奇袭或施水、火计之类,才能已少胜多及降低己方伤亡率,但姜维军早已走了多时,恐怕不能抢在他前头打埋伏了,那么,就是要自己制造设伏点,迫其无法不走至你的埋伏圈。说来简单,但实际执行上就非困难了,个中原因,可从守陇西多年的陈泰的自叹中看出条件,也就是需要有丰富的地理知识,才能赶敌自投,由武城山至上邽再到段谷,恐怕大家就算拿着地图来沉思对策,也没有邓艾这么的明察,也证明了当初夏侯霸言其对地理的熟悉,所言非虚。
            夏侯霸在进军南安的路上也提醒姜维,邓艾或已有防备,但姜维还是对敌估计不足,以为魏人只会防备蜀军累出之地祁山,结果被屯于武城山的邓艾军所阻,攻不进又无法立寨,被迫改攻上邽,结果在段谷被大破。此役战果也很可观,姜维军被三路夹攻大败,“弃甲抛戈,丢旗撇鼓,各逃性命者,不可胜数”、祁山大寨被陈泰攻破,导致鲍素阵亡、张嶷援救被包围的姜维,在断后时被魏军乱箭射死。蜀汉军伤亡之重,令姜维也效法诸葛亮,自贬为后将军。
            姜维有沒这样的看准时机呢?有,当然有,姜维初登场不但识破其计,演义更替他安排了一幕直接攻诸葛亮于不备的好戏,这也是智谋近妖的孔明,少数吃亏战绩之一。
            维曰:“赵云败去,孔明必自来也。某料孔明必疑我军在城中,可将本部军马分为四枝:某引一军伏于城东,如彼兵到则截之;太守与梁虔、尹赏各引一军,城外伏之;梁绪率百姓在城上守御。”于是姜维分拨已定……孔明传令曰:“凡攻城池,以初到之日,激励三军,鼓噪直上;若侯日久,急难破矣。汝等诸将,当激励三军,不可失此机会。”于是大军径到城下。因见城上旗帜整齐,不敢轻攻。候至半夜;忽然四下火光冲天,喊声震天,正不知何处兵来。只见城上亦鼓噪呐喊相应,蜀兵乱窜。孔明急上马,有关兴、张苞二将保护,杀出重围。回头看时,正东上军马,一带火光,势若长蛇,孔明曰:“兵不在多,似此人之调遣。真将才也。”遂令关兴探视,回报曰:“此姜维兵也。”孔明嗟叹不己,折了一阵。(卷之十九 孔明智伏姜维)
            首先分析赵云败退后,诸葛亮必定亲来,他谨慎疑魏军屯于城内,所以可以大胆以百姓充守兵,他自己却在城东守候伏击时机,马遵等人在城外和应。诸葛亮军来到城下是传令,激励三军下攻城的。孔明军纪严明,对周遭环境是有防备的,不过最后还是姜维守至半夜时被突袭,时机看得非常准。要知道,孔明经常来个反劫营,不久后曹真就这样被打败一次,但姜维还是成功了。
            邓艾于段谷是一环扣一环,迫姜维自己走进设伏点,尽管姜维没有这样的精采战例,不过他也有一剑封喉的狠招:趁司马昭欲对付邓艾,借卫瓘收邓艾以正反情,就算计策不成,也可以迫邓艾杀卫瓘,不论成败也必能削弱魏军实力,就算有沒有人识破也没关系:
            却说姜维与钟会曰:“可先令监军卫瓘收艾。艾若杀瓘,反情实矣。将军却起兵讨之,此正道也。”会大喜,遂令卫瓘引数十人,入成都收邓艾。瓘手下人止之曰:“此是钟司徒令邓征西杀将军,以正反情耳。切不可行。”瓘曰:“吾自有计。”遂发檄文二三十道……比及鸡鸣,得见檄文者,皆拜于卫瓘马下。此时邓艾在府中未起。瓘引数十人突入,大呼曰:“奉诏收艾父子!”艾大惊,滚下床来。瓘缚于车上。(卷之二十四 姜维一计害三贤)
            小结:第一次姜维或因轻敌而败(但这根本不是借口),算上陈泰和邓艾的英雄所见略同,其在洮西胜后不据栎阳,东争关陇却攻险城狄道,姜维三次交手中全败。
            智谋上双方有让敌自乱、诈退围歼、战略分析天下大势、疑兵计、分析敌我双方利弊、观察入微并料到对方后着、攻敌致敌无法反击。


            IP属地:中国香港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9-11-04 01:47
            回复
              姜维趁司马昭讨伐诸葛诞之时再次出兵,攻击地点与傅佥意见一样,取骆谷度沈岭,烧魏军粮草屯驻地长城。与战洮西前一样,事前准确分析形势;邓艾增援镇守长城的司马望后,先迫姜维退却,邓艾在探明地势后曰:“我等且不可战,只宜固守。待关中兵至时,蜀兵粮草皆尽,三面攻之,无不胜也。今遣长子邓忠相助守城。”及差人于司马昭处求救。姜维后来下战书予邓艾,邓艾假装答应后诸多理由不出战,姜维此时也看出邓艾的如意算盘。后来传出司马昭杀诸葛诞的消息,迫姜维退兵,魏军一众欲追击,但邓艾也同时识破姜维必有后着而不出兵,后来哨兵也证实了骆谷道狭窄处地佈满柴草,准备烧追击的魏军。能看破自己也要先懂计策,这又再次引证邓艾是懂得诈退设伏。
              这战邓艾和姜维各自识破对方所想,谁也没吃谁的亏。
              邓艾的地理与姜维的诈降
              书中多次的重复邓艾深明地理,连他死后的赞诗也曰:“凝眸知地理,仰面识天文。”(不过我没见过邓艾像诸葛或司马那样的晓天文)得意作恐怕就是居然料到姜维会出兵祁山,并预先在他的设寨地点挖了地道,姜维是何等精明的人物?但还是事前不知蜀汉军驻寨地的地脉下面已是中空,导致己军初期被杀得溃散,唯独后来姜维临危不定,传令妄动者斩来隐定局面,并再令以弓弩射击敌军,魏军十余次冲击皆被射回后,不由令邓艾叹曰:“兵不致乱,难以退之。”
              所以姜维事后还是自言:“吾不明地脉之故也”。
              此时邓艾在祁山寨中整点陇右之兵,忽流星马到,报说蜀兵见下三寨于谷口。艾听知,遂登高看了,回寨升帐,大喜曰:“不出吾之所料也!”原来邓艾先度了地脉,故留蜀兵下寨之地。地中自祁山寨直至蜀寨,早挖了地道,待蜀兵至时,于中取事。此时姜维至谷口,分作三寨,地道正在左寨之中,此乃王含、蒋斌之寨。右寨是蒋舒、傅佥屯扎。初到之日,方才安排鹿角寨栅,四门未立。魏寨中邓艾唤子邓忠,同师纂各引一军为左右冲击;却唤副将郑伦引五百掘子军,于当夜二更,径从地道直至左营,于帐后地下拥出。王含、蒋斌立营未了,恐魏兵劫寨,不敢解甲而寝。但闻中军大乱,急绰兵器上的马时,寨外邓忠引兵杀到。内外夹攻,王、蒋二将奋死抵不住,弃寨而走。(卷之二十三 姜维祁山战邓艾)
              至于姜维,他运用得最精采的应是诈降计。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受阻于郝昭镇守的陈仓城和被王双杀败一阵,这时姜维就献计以打破被动局面。此诈计虽好,不过连费耀也瞒不过,只怕也骗不了邓艾,何况他也确实知道诈降计骗不了姜维,有姜维般的洞察力。
              孔明见折二将,张嶷又被打伤,即唤姜维曰:“陈仓道口这条路不可行之,别求何策?”维曰:“陈仓城池坚固,霍昭守御甚密,又得王双相助,实不可取。不若令一大将依山傍水,下寨固守;再令良将守把要道,以防街亭之攻;却统大军去袭祁山,某却如此如此用计,可捉曹真也。” ……真唤费耀商议曰:“今姜维暗献密书,令吾如此如此。”耀曰:“请葛亮多谋,姜维计广,善能用人,恐其中有诈。”(卷之二十 诸葛亮二山祁山)
              王瓘已有必死之心,司马懿也多次因手下欲战而被迫出击,所以是邓艾无法阻止其报国立功之心只好让他实行。(顺道又郁闷一下,老罗又犯人物喜怒失常的毛病,邓艾明知此计瞒不过姜维还喜什么?毛本改得对,笑曰还差不多,有嘉许但不同意的意思)
              艾视之,乃参军王瓘也。艾展开计策观讫,大喜曰:“此计虽妙,只恐瞒不过姜维。”瓘曰:“愿舍—命以报司马公之恩。”艾曰:“汝心志若坚,必然成功。”……霸谏曰:“都督何故准信王瓘之言也?我在魏虽不深知备细,未闻王瓘是王经之侄。其中多诈,特请察焉。”维大笑曰:“王瓘我非不识也。我已知其诈,故分其兵势,将计就计而行。”霸曰:“公试言之。”维曰:“司马昭奸雄过干曹操,既杀王经,夷其三族,安肯存亲侄于关外领兵也?故知其诈矣。今仲权国舅之见,与我暗合。”此时姜维不出斜谷,却令人于路暗伏,以防王瓘奸细。不旬日,果然伏军捉得王瓘回报邓艾下书人来见。(卷之二十三 姜伯约弃车大战)
              不过就算邓艾也运用诈降计,他也未必能取得如姜维般的战绩,只因姜维连和他不相伯仲的钟会也成功骗过。当然,这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性格,邓艾可没钟会那样的野心:
              会曰:“伯约来何迟也?”维正色流涕曰:“国家全军在吾,今日至此,犹为速也。”会甚奇之,下座相拜。待为上宾。会顾左右曰:“据伯约之才,真乃中州之名士,公休、太初等皆不可及也。”维说会曰:“闻将军自淮南以来。算无遗策;司马氏之盛,皆将军之力,维甘心事之。如邓士载,决以死战,安肯降耶?”会遂折箭为誓,与维结为兄弟,情爱甚密,此时钟会中了姜维之计,不受维印,仍令照旧领兵。(卷之二十四 邓艾钟会大争功)
              尽管司马昭一早预料就算钟会反也必定不成功,只因姜维已有一死报国之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所以就算想不到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一样会照样实行其复国大计。
              (邵)悌曰:“今主公遣钟会领十万兵伐蜀,愚料会志大心高,若专独权,恐有不然。何不使人同领其职?”昭大笑曰:“吾岂不知耶?”悌曰:“主公既知,何使其独权无疑也?”……蜀灭之后,降者无非蜀人也。凡‘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盖心胆已破之故也。若蜀一破,民心恐惧,不敢再反;将士各有思归,谁肯顺彼也?若有异心,自取灭族。此言,则吾与汝知之,切不可泄漏耳。”(卷之二十三 姜维避祸屯田计)及(卷之二十四 钟会邓艾取汉中)


              IP属地:中国香港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9-11-04 01:50
              回复
                从计行声东击西或围魏求赵
                邓艾在料到蜀军营地后,暗中挖下地道得以再胜姜维一次,可能就这样骄傲自满起来,其后居然犯下一个严重的失误,那就是扬短击长,与得到孔明真传的姜维斗八阵,幸得与崔州平和石广元谈论过八阵的司马望解围,救出邓艾,邓艾终于第一次败给姜维了。
                维曰:“虽然不差,汝敢与吾八阵相围吗?”艾曰:“有何不敢。”于是,两军各依队伍而进。艾在中军调遣。初时两军冲突,变法不曾错动,只见两军左右躲闪。忽然姜维到中间把旗一招,遂变成“长蛇卷地阵”,将邓艾困在核心,四面八方喊声大震。艾不知其阵,心下大惊,但见周围皆是蜀兵,浙渐逼近。艾引众将冲突不出,只听的外面众叫曰:“邓艾早降!勿得延迟!”艾仰天长叹曰:“我一时自逞其能,不想中姜维之计矣!”(卷之二十三 姜维祁山战邓艾)
                输急了,结果从司马望的计策,也就是明斗阵暗偷袭,玩声东击西一招,但又被姜维识破,再败一仗。
                艾拜谢曰:“我虽学得阵法,实不知此变也。公既知此法,复夺祁山寨栅,如何?”望曰:“我之所学,瞒不过姜维。此人武艺精熟,深得武侯兵法。来日我于阵上与他斗阵法,你却引一军暗袭祁山之后。两下混战,可夺旧寨也。”于是使人下战书,搦姜继来日斗阵法……维大笑曰:“汝赚吾在此布阵,却教邓艾袭吾山后,是否?”望大惊,却欲进兵混战,被维以鞭稍一指,两翼兵先出,杀的那魏兵弃盔抛甲、撇戟丢戈,大败而散,各逃性命。(卷之二十三 姜维祁山战邓艾)
                兵败后,邓艾和司马望最终商量出:散布谣言令黄皓奏请刘禅诏还姜维的退敌之计,前文让敌自乱一项已分析过,不再重复。
                不过,姜维一样有过从部下计谋,但反被将计就计的时候,所以若说邓艾应失分的话,姜维也一样:
                霸曰:“若等羌胡兵到,麹山二城皆陷矣。吾料雍州兵必然尽来麹山攻打,又断粮道,雍州之城定然空虚。将军可引兵径往牛头山,抄在雍州之后,郭淮、陈泰必回救之,此围自解矣,乃困魏救汉之法也,魏兵两头不能救应,则雍州可得耳。”维喜曰:“此计最善!”……(陈泰)乃与郭淮曰:“蜀兵大队在后,不来救者,为羌胡之兵来迟也。若羌胡兵齐备到来,必径取雍州也。今李歆若告急于姜维,维料吾大兵皆在麹山,必抄牛头山袭吾之后也。将军可引一军,去取洮水,断绝蜀兵粮道。吾分兵一半,径出牛头山击之。彼若知粮道已断,必然自走矣。”(卷之二十二 姜维大战牛头山)
                围魏救赵,其实本质上就是让敌模错方向,而达到己方的目的,但姜维日后终于运用成功了。当然,对手诸葛绪比起陈泰和郭淮来说,差远了。
                维进退无路,长叹曰:“天丧我也!”副将宁随曰:“魏兵虽断阴平桥头,雍州必然兵少。将军若从孔函谷径取雍州,诸葛绪必撤阴平之兵以救雍州,将军却引兵回过桥头,飞奔剑门关守之,则汉中可复矣。” 维从之,即发兵入孔函谷,诈取雍州。细作报知诸葛绪,绪大惊曰:“雍州是吾合守之地,倘有疏失,朝廷必然问罪。”急撒大兵从南路去救雍州,只留些小兵守桥头。姜维入北道,约行三十里里,料魏兵已起行,乃勒回兵,后队作前锋,径到桥头,果然魏兵大队已去,只有些小兵把桥,被维一阵杀散,尽烧其寨栅。诸葛绪听知桥头火起,复引兵回时,姜维已过了半日,因此不敢追之。(卷之二十四 姜维大战剑门关)
                小结:能料到姜维这一智谋水平的智将会在哪里驻寨并预先挖地道,邓艾地理水平之强太可怕了。其后算上邓艾同意行司马望之计的话,姜维扳回两仗,但交手总成绩还***四落后。邓艾和司马望退走蜀军,不算是邓艾在计谋较劲中胜姜维一仗。


                IP属地:中国香港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9-11-04 01:51
                收起回复
                  小心谨慎下还是百密一疏
                  司马昭弑曹髦后姜维趁机再北伐,不过先评评这回的题目,罗本中的弃车,是指放弃粮车,以装载茅草与硫黄焰硝等引火之物火烧邓艾军,一早已卸装走粮米;毛本变成弃粮,主动用粮米烧邓艾吗?真是……
                  邓艾在祁山寨中练人马,探子回报蜀汉军杀来后聚诸将商议,前文也说了王瓘献诈降计,称自己是王经之侄之时,邓艾自己也料到也许骗不过姜维,但因其誓死之心而让他一试。
                  姜维识破后诈作对来降的王瓘推心置腹让他押运粮车, 再截获书信, 把王瓘中的“约于某处,何日可令人来迎接。”一句改成“八月十五日,望邓将军自率大兵,于斜谷外墵山谷中接应粮草车辆;可先与姜维恋住交锋,免生意外。”邓艾也如书中所讲的去做,到了该晚:
                  至八月十五日,邓艾引五万精兵径望墵山谷中来,远远使人凭高眺探,只见无数粮车接连不断,从山凹中而出。艾勒马望之,果然皆是魏军。艾手下副将言曰:“天己昏暮,可速接出谷口。”艾曰:“前面山势掩映,倘有伏兵,急难退步,只可在此等候。”正言间,忽两骑马骤至,报曰:“王将军因将粮草过界,背后人马赶来,望早救应。”艾不知是计,急催兵前进。时值初更,只听的山后喊动。东方月上,皎如白日,艾不顾车仗,只道王瓘在山后厮杀,径奔过山后时,忽报树林后有一彪军摆开。艾大惊,只见傅佥纵马大叫曰:“邓艾匹夫!已中吾主将之计,何不早早下马受死!”(卷之二十三 姜伯约弃车大战)
                  他也已很小心怕有伏兵,怎料姜维令人扮作魏军细作,邓艾等候时催促他快点自投罗网,最后迫得邓艾撇了坐马混进步越岭逃脱。胜邓艾后,姜维“令得胜之兵接王瓘粮车”以夺回粮米这蜀汉军命脉,不过不只抢不到,更料不到王瓘果真视死如归,不打算由北面退兵,反而有种的从栈道攻向汉中罢了。
                  瓘叱左右放火烧车,于是尽烧粮草车辆,火光突起,烈焰烧空。瓘大叫曰:“事已急矣!汝等三军可宜死战!”乃提兵望西杀出,一应车辆尽皆烧着。背后姜维三路追赶。维只道王瓘舍命撞回魏国,不想杀回汉中旧路而去。瓘因兵少,只恐追兵赶上,遂将栈道并各关隘尽皆烧毁。姜维不追魏兵者,恐汉中有失,遂提兵连夜投小路来追杀王瓘。(卷之二十三 姜伯约弃车大战)
                  做成的恶果,就是需要后方再运送物资并重修栈道,不能再乘胜追击,这就是姜维的不小心。但他也有谨慎的时候,可从认真的查探与蜀汉有杀父之仇的夏侯霸,是否真心来降一事中看出:
                  霸大败而走,折兵太半;寻思无计,遂投汉中来降后主。有人报与姜维,维心不信,令人体访得实,方教入城。拜见已毕,霸哭告前事。维曰:“昔日微子去周,成万古之名。汝若匡扶汉室,有何不可?”遂设宴相待。(卷之二十二 姜维大战牛头山)
                  (识破)一反己(敌)军常态出奇不意 和 以地理知识占险,攻敌之不备
                  蜀汉景耀五年冬十月,姜维重修好栈道并得到辎重车辆与船只运来的补给物资,一切器物皆齐全下,再次出击。今次姜维满怀信心,可能是最近连胜回邓艾后重拾信心,而且今次还打算打破蜀汉军长期以来攻有粮之城的惯例。一反传统以达至攻敌不备,何况以前他也有这样的先例,计困司马昭于铁笼山:
                  霸曰:“来日出战,再诈败而走,却用埋伏之计,必然胜矣。”维曰:“昭乃仲达之子,岂不知兵法?若地势掩映,必不肯追。吾见魏兵累次断吾粮道,今却用此计诱之,可斩徐质矣。”……人报知司马昭,说蜀兵在铁笼山后大用木牛流马,搬运粮革,以为久计,只待羌胡策应。昭唤徐质曰:“昔日全胜者,乃断彼粮道也。今蜀兵在铁笼山后运粮,汝今夜引五千精兵断其粮道,蜀兵自退矣。”当日初更,徐质引兵望铁笼山而来,果见百余蜀兵驱驾百余头木牛流马,装载粮草而来。徐质当先拦住,一声喊起,魏兵掩杀过去。蜀兵尽弃粮草而走。质分兵一半,押送粮革回寨,自引一半兵追来。迫不到十里,前面车仗横截去路。质令军士下马,拆开车仗,忽两边火起。质复上马而回,后面山僻窄狭处亦有车仗,火光迸起。质等冒烟突火而走。忽一声炮响,两路兵杀出,左乃廖化,右乃张翼,大杀一阵,魏兵大败……霸将魏兵衣甲马匹,令蜀兵穿了,马就令骑坐,张打魏兵旗号,从小路径奔回魏寨来。魏兵见本部兵回,开门放入,蜀兵就寨中杀起。司马昭大惊,急上马走时,前面廖化杀来。昭不能前进,急退时,姜维引兵从小路杀到。昭四下无路,只待上铁笼山据守。(卷之二十二 姜维计困司马昭)
                  从与夏侯霸的对答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信息,那就是诈败设伏这一招,对一般略通兵法的将领就没用,因在地势因素下,他们未必还会继续追击,所以就把目标锁定在于有勇无谋的徐质。自以为夺下蜀汉军粮草,立下一功之时,怎料自己早已身陷包围圈内?被姜维一枪刺毙后,蜀汉军马上将魏兵衣甲马匹穿上,打着魏军旗号回到司马昭寨去,魏军不知情况下开门,被蜀汉军杀过措手不及,四方八面包围下,迫司马昭自投险地铁笼山。
                  本来扮敌军劫寨一计,可以又是姜维另一个亮点,怎料其后马上被郭淮和陈泰用回此计击破他,掌握度还不够高,得分后又失回分?
                  却说郭淮听知司马昭困于铁笼山上,欲提兵来救。陈泰曰:“姜维会合羌胡兵,欲先取南安。今羌胡兵已到,将军若撤兵去救,羌胡兵必乘虚袭其后也。可先令人诈降羌胡,于中取事。先退了此兵,方可去救司马将军也。”郭淮从之……陈泰从后面杀来,郭淮从左边杀来,羌胡兵大乱,自相践踏,死者无数,生者尽降。饿何烧戈自刎而死。郭淮、陈泰引兵径杀入羌胡寨中。迷当大王急出帐上马时,被魏军擒之,来见郭淮。淮慌下马,亲去其缚,用好言抚慰曰:“朝廷知汝忠义,欲并力灭寇,今何故助蜀人耶?”迷当惭愧伏罪。淮令迷当招安羌胡兵回,重加赏赐,死者葬埋。淮说迷当曰:“公若肯为前部去解铁笼山之围,退了蜀兵,吾奏准天子,自有厚赠。”迷当从之,遂引羌胡兵在前,魏兵在后,径奔铁笼山来。时值三更,先令人报知姜维。维大喜,教请入相见。 却说魏兵多半杂在羌胡部内,行到蜀寨前,维令大兵皆在寨外屯住。迷当引百余人到中军帐前,维、霸二人出迎。魏将不等迷当开言,就从背后杀将起来。(卷之二十二 姜维计困司马昭)
                  陈泰劝郭淮先用诈降计,击破姜维的外援羌兵后,再解司马昭之围,郭淮同意。陈泰引羌将俄何烧弋自投陷坑里,灭掉这部羌军后,乘胜再擒羌王迷当。郭淮选择的不是杀了迷当,而是说之以理、动之以利,把敌人羌军变成己方的盟军,更混杂在其中。选择的时机更要命,三更天正黑、人还半醒状态下,突然由盟军变成敌军,结果蜀汉兵被杀得无法组织抵抗,各自逃生,连主帅姜维也手无器械,走急了连箭也丢落,最后只余下空弓一副。铁笼山之战先胜后败。


                  IP属地:中国香港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9-11-04 01:55
                  回复
                    铁笼山之战虽然被郭淮和陈泰击败,不过利用敌方的惯性思维下,一反常态可收奇效,却是一个不变的事实,所以连识兵的司马昭也差点命丧铁笼山,也怪不得姜维临行前,满怀信心的说:“此番不胜真可羞耳。”他也没说错,若魏军主帅是司马望的话,洮阳之战姜维可再胜一仗。可惜的是,他的对手是邓艾,他今番被将计就计后,还折了夏侯霸,导致蜀汉军军心中动摇,“真可羞耳”。
                    司马望曰:“姜维多计,莫非虚取洮阳而实取祁山乎?”邓艾曰:“今姜维实出洮阳也。”望曰:“公何以知之?”艾曰:“向者姜维累出吾有粮之地;今洮阳无粮,维必料吾只守祁山、不守洮阳,故径取洮阳。如得此城,屯粮积草,结连羌胡,以图久计耳。”望曰:“若此,如之奈何?”艾曰:“可尽撤此处之兵,分为两路,去救洮阳。离洮阳二十五里有侯河小城,乃洮阳咽喉之路。公引一军伏于洮阳,偃旗息鼓,大开四门,如此如此行之。我却引一军伏侯河,必捉姜维、夏候霸也。”……维曰:“五七番出师,皆取有粮之地、利战之所,魏人探揣知吾意矣。吾料洮阳空城,魏人不作准备,今却一鼓而取,乃攻其无备也。若得洮阳,深沟高垒,先运汉中粮草尽屯于内,然后外结羌胡,水陆转运,以为久计。此番不胜,真可羞耳!”霸曰:“此妙论也,我当为前部,公为后应。”……霸未信,自纵马于城南视之,只见城后老小无数,皆望西北而逃。霸大喜曰:“此空城耳!”遂当先杀入。方到瓮城边,忽然一声炮响,城上鼓角齐鸣,旌旗遍竖,拽起吊桥。霸大惊曰:“误中计矣!”慌欲退时,城上矢石如雨。可怜夏侯霸同五百军,皆死于城下,身上乱箭如柴。……随后姜维引接应兵到,杀退司马望,就傍城下寨。是夜二更,邓艾自侯河城内暗引一军潜地杀入蜀寨。蜀兵大乱,维禁止不住。城上锣鼓喧天,司马望引军杀出。两下夹攻,蜀兵大败而走。维左冲右突,死战得脱,退二十余里,收聚败兵,下寨已毕。蜀军听知夏侯霸阵亡,心中摇动。(卷之二十三 姜伯约洮阳大战)
                    姜维攻下洮阳后,本打算屯积粮草并连结羌胡,以图久计,但邓艾在解司马望之疑时,就一早看破姜维的如意算盘,而且还来个将计就计:兵分两路,司马望领一路赶回洮阳,并反用空城计,暗中设伏射杀进城的蜀汉军。但这路暗军其实又只是明兵,真正的奇兵却是看准时机的邓艾,二更时份由咽喉之地:侯河小城,出击“潜地杀入蜀寨”的另一路魏军。姜维今仗连输两阵,一是自以为能骗过所有魏军包括邓艾,结果被攻其不备的却是他本人;二是傍城下寨,被城外的邓艾军劫寨成功。
                    这里要顺道一提中反空城计的夏侯霸,尽管他不信魏军早已弃城,但司马望指挥下四门无驻兵,只有逃命的百姓,查探后还是找不到破绽下的他,不由得不满心欢喜,就这样一马当先的冲进瓮城,(又称作月城或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并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多呈半圆形,只有少数呈方形或矩形。作用就是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便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怎料一到瓮城边,吊桥就被拽起,就这样留下五百多头[箭猪]。
                    姜维当然也有试过料敌之去向,并抢先占有险地达到奇兵的效果,运用此计时对手,正是不服孔明遗命的蜀汉名将魏延,而且在保密方面也有思量过,以“讨贼”名义,让寻常百姓不致大惊小怪导致漏风声:
                    回报曰:“烧栈道者乃是魏延。”仪大惊曰:“丞相在日,料此人久后必反,今果然如此!今断其归路,如之奈何?”费袆曰:“此人必先捏奏天子,诬我等造反,故烧绝栈道也。我等亦当表奏天子,陈魏延之反情,然后图之。”姜维曰:“此间有一小径,名槎山,虽然崎岖险峻,可以抄出栈道之后。”众皆从之,一面写表飞奏去讫,一面将人马望槎山小道进发。凡遇乡民,佯言“讨贼”。……却说魏延烧断栈道,兵屯于南谷,把住隘口,自以为久计;不忆杨仪、姜维星夜引兵抄在南谷之后。仪恐汉中有失,却教先锋何平引三千兵,依孔明所遗密计而行。(卷之二十一 武侯遗计斩魏延)


                    IP属地:中国香港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9-11-04 01:56
                    回复
                      互相看破对方企图
                      洮阳兵败后,姜维欲退,不能不先以“胜负乃兵家之常事”,安抚一下众人情绪。接着下达“言退者斩”的军令,来统一整体思想。张翼进言祁山空虚,可以先在这里拖住邓艾,而他自己则取祁山大寨,接着便可直指长安,令邓艾不能走。姜维同意后,连日与邓艾交锋数十余合,不分胜负,后蜀汉军更搦战三天。邓艾先是按兵不动,最终想通蜀汉军战败还不退的原因了,那就是分兵偷袭祁山,结果他率精兵三千,火速救援驻守祁山大寨的师纂。
                      张翼进言曰:“魏兵皆在此处,祁山必然空虚。将军整兵与邓艾交锋,攻打洮阳、侯河。某引一军取祁山,取了祁山九寨,便驱兵向长安,使邓艾不能走。”维从之……两阵对圆,二人交锋数十余合,不分胜负,各回本阵,收兵退去。次日,姜维又引兵搦战,邓艾按兵不出。连搦三日,姜维令军辱骂。邓艾在侯河城内寻思曰:“蜀人被吾大杀了一阵,全然不退,连日反来搦战,必分兵去袭祁山寨也。守寨将师纂兵少智寡,必然败矣。吾当亲往救之。”(卷之二十三 姜伯约洮阳大战)
                      二更时份,邓艾军喊声震地、鼓角喧天准备夜战,蜀汉军诸将纷纷欲战,但姜维冷静的止住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待邓艾走后,姜维就判断出邓艾夜战是虚救祁山是实,于是也命傅佥守寨,自己同样引三千援救张翼。
                      是夜二更,姜维正在寨中设计,忽听的寨外喊声震地,鼓角喧天,人报邓艾引三千精兵夜战。诸将欲出,维止之曰:“勿得妄动。”且说邓艾引兵至蜀寨前哨探了一遍,乘势去救祁山,邓忠入城。此时姜维唤诸将曰:“邓艾虚作夜战之势,必然去救祁山寨矣。”乃唤傅佥分付曰:“汝守此寨,勿轻与敌。”于是姜维亦引三千兵来助张翼。翼正到祁山攻打,守寨将师纂兵少,支持不住。看看待破,忽然邓艾兵至,冲杀了一阵,蜀兵大败,把张翼隔在山那边,绝了归路。正慌忙之间,忽听的喊声大震,鼓角齐鸣,只见魏兵纷纷倒退。左右报曰:“大将军姜伯约杀到!”翼大喜,驱兵相应,两下夹攻。邓艾折了一阵,急退上祁山寨不出。姜维令蜀兵四下攻围。(卷之二十三 姜伯约洮阳大战)
                      正当姜维围攻祁山大寨之时,黄皓欲用他的亲信阎宇代替姜维,结果向刘禅谗言,令其一日三诏宣其班师。前文已述,姜维用回邓艾故计:疑兵计下退兵,邓艾摸不清其目的,也就按兵不动。
                      这里就用毛评本的点评总结一下:“洮阳之出,维以为非艾之所料,而艾则知其料我之不料也;祁山之救,维知为艾之所料,而艾则不知其料我之能料也。至于后主之召回,不独维不料之,艾亦不料之矣。智者之智,常出于智者之意外;愚者之愚,亦出于智者之意外。读书至此,能不为之慨然!”
                      不过邓艾根本没有像姜维事前那样,估计对方猜不到自己的意图,邓艾只是想增援祁山寨,力保不失就已经达到目的;姜维事前亦没有想用两面夹击的意图,只因根本无法和张翼联络。奴果说邓艾中两面夹击的话,那张翼自己首先就中了,其后姜维自己也是被邓艾这样夹击。
                      小结:接应王瓘时,被假扮细作的蜀汉军骗进伏击点也一同算上的话,纳王瓘用诈降计的祁山一战邓艾连输两仗,双方四比四打平。但洮阳大战姜维,又败回两阵兼折了夏侯霸,其后互相看破对方所图,不过姜维无奈退军时用疑兵计退军,又胜一场。
                      智谋上双方有诈降计、从计行声东击西或围魏求赵、小心谨慎(但姜维不谨慎的时候也很多)、一反常态攻敌不备、以地理知识占险攻敌之不备。姜维也同时有扮敌劫寨一计,但其后马上被人以同样招式所破,地理知识方面以邓艾较强;运用诈降计上姜维则较邓艾优胜。


                      IP属地:中国香港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9-11-04 01:57
                      回复
                        姜维九犯中原后斩黄皓不成,只好纳郤正之议到沓中避祸,邓艾令细作观察姜维在沓中路下的四十余营的地形,画成图本并写成一表奏知曹奂。荀勗借机言刘禅溺于酒色,惟用黄皓专政,大臣皆有惑乱之意,兼且姜维在沓中屯田,可以大举伐蜀,以邓艾这世之良才,配合钟会作副将,大事无不成矣。就这样,一支由征西将军邓艾统率关外陇右十余万,加上镇西将军钟会率领关中二三十万精兵的伐蜀大军,准备发动灭蜀战役。
                        评价伐蜀之战前,姜维的战略部署
                        姜维被迫到沓中避难,临行前他调整了蜀汉的防御部署,也就是把防线收缩至汉(今陕西勉县东)、乐(今陕西城固东)二城,分別在南郑东西两旁,为汉中的桥头堡。汉寿在梓潼郡境内,其西是剑阁。关隘众说纷纭,一般意见就是阳安关口即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
                        维遂还汉中,聚诸将曰:“吾累出师因粮不足,未能成功。今吾提兵八万,往沓中种麦,以为屯田,后图进取。因汝等久战劳苦,把关生受,不如敛兵聚谷,退守汉中二城。魏兵千里运粮,经涉山岭,自然疲乏,疲乏必自退矣。吾却引兵自后击之,无有不胜。”遂命胡济屯汉寿城,王含守乐城,蒋斌守汉城,蒋舒、傅佥同守关隘。维分拨已毕,自引兵八万,来沓中种麦,以为久计。(卷之二十三 姜维避禍屯田计)
                        到底姜维这样的部署是对还是错呢?罗本经常引用史家之言评论人和事,就像上文列出引用《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那样评价邓艾和钟会,这情况同样出现在蜀汉人物如诸葛亮、吴人物如吕蒙,连《后汉书》也引用过,可见荀彧一例。评论事情如曹操放关公归刘,就算当中对比正史,加插了很多小插曲比如诛文丑、回避牌、程昱说关羽三罪以致众怒等等,整体上无损曹操放关羽而体現出霸王的气度,所以罗本也引用了裴松之对曹操评论。回归正传,姜维这次的部署与正史无异,中间的枝节不影响整体发展,所以也可以借鉴一下历代学者和史家对其退保汉、乐二城的评论:
                        姜维自弃险要以开狡焉启疆之心,书此为亡蜀张本。《资治通鉴》卷77高贵乡公甘露三年胡三省注
                        (姜维)外户不守而却屯以引敌且欲俟其退而出搏之,真开门揖盗之见。刘友益以为维之失计,汉所以亡,良然。《三国志集解.姜维传》注引《通鉴辑览》
                        蜀之门户,汉中而已。汉中之险在汉,魏则阳平而已。武侯之用蜀也,固阳平之围守,而分二城,以严前后之防。其守也,使之不可窥而后;其攻也,使之不能御,此敌所以畏之如虎也。今姜维之退屯汉寿也,撤汉中之备,而为行险侥幸之计。则根本先扰矣!异时钟会长驱而入,汉中曾无一人之守,而敌已欣然得志。初不必邓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知者而后能见,呜呼!姜维亡蜀也殆哉!《蜀鉴》卷三
                        姜维退保汉、乐二城,故钟会如履无人之墟。《山堂考索前集》卷58《地理门》“江淮襄阳巴蜀”条
                        他们的评论,恐怕主要建基于王平拒曹爽十万的那次了,虽然演义无提及,不过王平却的确守险就迫退魏军。纵使邓艾和钟会不是曹爽那样菜,但论军事水平,姜维也高于王平,而且看看钟会在攻汉乐二城前,对已放弃大军屯驻的南郑关,也差点被领五百兵出击的守将卢逊所杀。假如重重关卡置重兵的话,钟会肯定不可能如入无人之境,由魏蜀边境度过几百里攻下汉中,那么钟会的粮草供应,恐怕不能与姜维在剑阁对峙这么久,邓艾也成了真正的绝地危师。蜀汉灭亡虽是大形势,但也未必会是公元263年的事,所以这次不但未见姜维之智,反见其短。
                        先说钟会大军,迤逦望汉中进发。前军先锋许仪,要立头功,先望西而入。前至南郑道口,有一关,名曰南郑关,过即汉中矣……关前有一木桥,桥下是大涧。当日听知魏兵齐来抢关,逊急令军士装起武侯所遗连弩:其弩一张发十矢。比及预备方了,许仪兵齐来抢关。忽然梆子响处,矢石如雨。仪急退时,早射倒数十骑。魏兵大败……径来视之,果然弩箭一齐射下。会拨马便回,关上卢逊引五百军杀将下来。会拍马过桥,桥上土塌,陷住马蹄,争些儿掀下马来。马挣不起,会步行跑下桥时,卢逊赶上一枪刺来,被魏兵中荀恺回身一箭,射卢逊落马。钟会大呼曰:“乘势抢关。”此时蜀兵五百人在关前,因此关上不敢放箭,被钟会杀散,夺了山关。(卷之二十四 钟会邓艾取汉中)


                        IP属地:中国香港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9-11-04 01:59
                        回复
                          数面夹击
                          艾遂遣雍州刺史诸葛绪,引兵一万五千,乃先断姜维归路;次遣天水太守王颀,引兵一万五千,从左攻沓中;陇西太守牵弘,引兵一万五千,从右攻沓中;又遣金城太守杨欣,引兵一万五千,前于甘松,邀姜维于后。艾自引兵三万,往来接应……遂催兵追之。又赶到十里,鼓声大震,一枝兵截住去路,旗上大书“征西将军邓艾”六字。两军混战,蜀兵人困马乏,强与力生军交战,威风已挫。维抖擞精神,与艾战十余合,不分胜负。后面锣鼓又鸣,维急退时,后军报说:“甘松诸寨,尽被金城太守杨欣烧毁,却引兵杀来。”维令副将虚立旗号,与邓艾相拒……比及回到半路,蜀兵被邓艾杀败,大兵尽回,将姜维困住……维首尾不能相顾,遂收兵要夺汉中。远哨马报说:“雍州史诸葛绪,已断了归路。”维乃据山险下寨。魏兵屯于阴平桥头。维进退无路,长叹曰:“天丧我也!”(卷之二十四 钟会邓艾取汉中 和 姜维大战剑门阁)
                          按司马昭事前的伐蜀战略部署,都督关外陇上的征西将军邓艾,为牵制姜维的总指挥,统领陇右各郡太守和雍州刺史,务必把姜维困死于沓中,使其无法救援汉中这魏伐蜀的必经之路;都督关中的镇西将军钟会,领兵二、三十万从骆谷三路空虚之地袭汉中。因此邓艾此战的目的,把姜维军全灭固然是一百二十分;在沓中与姜维对峙至蜀汉亡也是一百分;拖至钟会军攻破汉中也是八十分;让姜维突围回汉中坚守,导致最终无功就是不合格。
                          邓艾先后以王颀和牵弘交战,他自己随后的生力军再拖住姜维,杨欣再烧甘松大寨迫其后退,姜维不得不退的情况下,蜀汉军就被数面夹击大败。不过,真正最后的杀着是攻阴平桥头断其归路的诸葛绪,姜维就因此概叹“天丧我也!”幸好如前文所述,从副将宁随计,诈攻诸葛绪的雍州,反围魏救赵下,攻破守兵大部被撒的桥头。邓艾在将领安排上有没有错呢?他自己一定要在主战场上拖住姜维军,无法抽身;王颀、牵招和杨欣又是否一定智谋上远胜中计的诸葛绪呢?不清楚,演义里戏份不多的小角色,因此,若此战邓艾有已死的陈泰、或未被诏拜作卫将军的司马望把守最后一关,他们未必中计让姜维成功逃脱。反过来说,邓艾手中的烂牌就这么多,已经是最大程度上发挥迟他们的作用了。
                          维引兵望洮水而走。张翼、夏候霸左右两军,掠边杀魏兵之后。维将近水,大呼将士曰:“事急矣!诸将何不效力!”众将一齐杀回,魏兵大败。翼、霸二人从后杀来,把魏兵围在垓心。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杀死无数牙将。魏兵大乱,自相践踏,死者太半,逼入洮水者无数,斩首万级,垒尸数里。(卷之二十二 姜维洮西败魏兵)
                          姜维也有用过此计的时候,就是邓艾增援前,用韩信故智背水列再加上数面夹击,在洮西大破雍州刺史王经。不过背水列阵要看对手,陈余、王经之流固然可胜,但只要是名将级的水平比方黄忠和赵云,激励不了士气反而变成投水自杀,演义中的汉中之战时的徐晃,就是这样的反例。所以兵书要活用,还要看对手(知己知彼),否则战场上就变成赵括、马谡之流。
                          徐晃、王平引军至汉水,晃令前军渡水列阵。平曰:“军若渡水,倘要急退,如之奈何?”晃曰:“昔日韩信用兵,背水为阵,此按孙子兵法‘至之死地而后生’。”平曰:“不然。昔者韩信料陈余无谋而用此计,今将军能料赵云、黄忠之意否?”……忠与云曰:“今徐晃恃勇而来,且休与敌;待日暮锐气挫动,你我分兵两路击之可也。”云曰:“然。”各引一军据住寨栅。徐晃引军从辰时搦战,直至申时,蜀兵不动。晃尽教弓弩手向前,望蜀营射之。忽一人报与黄忠、赵云曰:“徐晃令弓弩乱射者,军必退也,可乘时击之。”又一人报曰:“曹兵后队果然退动。”蜀营鼓声大震,黄忠引兵左出,赵云引兵右出。两下夹攻,只一阵,徐晃大败,军士逼入汉水,死者无数。(卷之十五 赵子龙汉水大战 和 刘玄德智取汉中)


                          IP属地:中国香港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9-11-04 02:00
                          回复
                            偷渡阴平袭成都
                            姜维撤退途中汇合张翼、廖化等人,商议后放弃地狭路多的白水关,把防线退至天下险关之一的剑阁。诸葛绪未得军令私自攻打被杀败,钟会在众人所谏下,把邓艾管辖的败将押回洛阳由司马昭判刑。但不知邓艾是否听到钟会所讲的“便是邓艾有罪,亦多斩之”一句,大怒曰:“吾与汝官品一般,吾尚久征边疆,于国多劳,汝安敢妄自尊大耶!”这里已埋下了他们不和的伏线。
                            在儿子一句“国事为重”的相劝下,邓艾带数十骑来钟会营中,共同商量下一步的对策,钟会询问邓艾一行随同人员有多少,演义的注译云“会自此疑艾”。钟会令帐上帐下数百人列阵相迎,邓艾见他们各不妄动甚有威仪,心中不安便用言语挑问钟会如何取剑阁,但在钟会的反问下,邓艾终说出取阴平小路这方案。钟会言不由哀的扮作欣赏,并祝贺他马到功成,二士争功到这时已基本成型了。
                            艾答曰:“以愚意,可引一军从阴平取小路,出汉中德阳亭,却袭剑阁。阁西一百里用奇兵冲之,径取成都,姜维必撤兵往救,将军乘虚就取剑阁,长驱大进,全功必获矣。”会大喜曰:“既将军如此高明,可引兵去。吾在此专候捷音。”二人设席相别。会入帐与诸将曰:“多人只道邓艾有能,今日观之,乃庸才耳!”众皆闻言,遂问其故。会曰:“阴平小路,皆高山峻岭,安能进兵也?若蜀将但以百余人守其险要,断其归队,此辈皆饿死矣。吾只以正道而行,何愁蜀地不能破乎?”遂置云梯炮架,只打剑阁……却说邓艾暗度阴平,引兵行时,又见一个大空寨。左右告曰:“近闻武侯在日,曾拔一千兵守此险隘,后主废之。”艾深感不已,乃与众人曰:“我等有来路而无归路矣!(卷之二十四 凿山岭邓艾袭川)
                            钟会第一个论点就是小看了邓艾的行军能力,或者是他在方面不及征战多年的邓艾,阴平小路虽险但不是无法通过的,路,本来就是人走出来。至于第二点,不错,若主帅是诸葛亮的话,邓艾就功亏一篑,但阴平小路之寨久已废弃。邓艾成功后也不再理会钟会,自己直接取成都,立下比取汉中更大的功劳了。
                            钟会所虑也不无可取,但姜维在心思慎密方面,就再一次露出死穴,恩师临死前除传其兵法和连弩外,就是千叮万嘱其要提防阴平小路;退守剑阁时,董厥也询问用不用在其它地方布防,两次提醒下,姜维自己还是在蜀汉生死存亡之战中犯下大错!好比友谊赛中胜负场赛差不多,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世界杯决赛败阵!
                            或有人认为开战前姜维已欲守阴平桥头,就是他早有提防的证据,但这需要更多的论证,因为姜维欲保证这退回后方的必经之路,可不代表他同时有堵阴平小路、防止魏军偷袭成都之想法,至少演义中沒有这样提及过。相反,姜维退守剑阁后根本沒遣军或请求后主堵死阴平小路的出口,倒成姜维用实际行动反证他沒料到邓艾之举。阴平桥头是否离阴平郡治不远,所以是邓艾偷袭的必经之路,这已成次要的问题了。
                            孔明又曰:“蜀中诸道皆不必多忧,惟阴平之地切要仔细。虽然险峻,久必有失。”……维曰:“公勿忧虑。若有维在,必不容魏来吞蜀也。且守剑阁,养成锐气,并力一战,敌人可退矣。”厥曰:“此关虽然可守,争奈成都无人;倘彼一袭,成都瓦解矣。”维曰:“成都山危峻险,非易取之地,不必忧耳。” (卷之二十一 孔明秋风五丈原)及(卷之二十四 凿山岭邓艾袭川)


                            IP属地:中国香港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9-11-04 02:00
                            回复
                              余音
                              邓艾攻下江油城并向太守马邈索取地图后,马上看出绵竹关是一处不得不抢的要地,星夜派邓忠和师纂出击,但被诸葛瞻父子击败。其后邓艾纳丘本计,用招降信欲瓦解他们的意志,不成后如前文所述,诈败设伏,诸葛瞻父子的确是战场上的初哥,就这样中伏。败阵后向东吴求援,但却仍然认为久守绵竹关非良策,出击后居然又是中同一计身亡。此后邓艾一行无阻,直抵成都迫刘禅投降。此后自封益州刺史和诸太守予随行军将,以及上表灭吴计划书,前面已述。
                              此时姜维还与钟会对峙剑阁,收到后主投降的消息后,军中人人悲痛,姜维只好兵行险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向钟会实行诈降计先保存兵权。其后不停挑起其与邓艾的矛盾,并鼓励钟会趁司马昭有疑邓艾之心时,对其诬告、裁赋以达到先断魏军一臂的目的。在司马昭令贾充率大军入蜀,欲一同把钟会收拾之际,姜维力陈益州据地为王的优势,令钟会终有反叛之心。若能借钟会之手,成功杀光忠魏诸将后,姜维下一步可能就是与钟会一同合作保守益州,成功迫退司马昭后再把钟会干掉,让后主复位。可惜天意,或许称姜维无法做到绝对的保密,“诈称魏已死的郭太后有遗诏讨伐司马昭迫魏诸将伙同, 不合作的全坑杀”这样的机密计划,最终还是泄密,居然被一个胡烈手下故人毋丘建偷走并告知予旧主,身为父亲的他再让毋丘建告知予儿子胡渊,胡渊最终与卫瓘合谋,领魏军杀掉姜维和钟会二人平乱。
                              后主投降献蜀川,天亡安得计谋全?邓艾遭刑钟会丧,姜维一计害三贤。
                              小结:姜维中数面夹击计下若无副将宁随计,差点被困死沓中。决定蜀生死存亡之战中,姜维不但忘记孔明遗言,更满以为魏军无法从其它小路越过剑阁偷袭成都;相反,邓艾就靠此举偷袭得手建奇功。若把邓艾迫至阶下囚也算的话,总成绩邓艾胜八比六。
                              邓艾攻入成都后不久被收监;姜维的计谋根本是外泄失败告终,复不了国,只害二士(邓艾字士载和钟会字士季)也非他本意。


                              IP属地:中国香港15楼2019-11-04 02: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