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客按】
目前很多古琴教材中都有各个均调的音位表,但其中牵涉到一些细微之处,难免有鱼目混珠之嫌,并且这种错误不断以讹传讹,误人不浅。比如“宫弦”十徽,在传统方法计算中是没有音位的,但很多教材中的音位表里,“宫弦”十徽皆标为“4”——因为这是用五度相生律“逆生”出来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清角”,真正的清角对应西乐唱名的应该是“♯3”,而不是“4”;同样“♯3”在“宫弦”上的按音音位应该是“9.88”徽,而不是十徽!为正本清源计,老客在不参考任何现代的律学书籍和教材中的音位图的情况下,完全以传统律学的计算方法,重新计算而得此表,以期有志打谱的琴友能有所遵循,不致被误导,导致琴曲的原有的味道因为这种细微的不严谨而丧失。
【凡例】
1、此图表中的计算,完全按照传统律学原理进行(所涉及到的计算方法,以及数据、图表,稍后贴出,以备广大琴友自行推算、验证之用)。
2、一般音位图皆以均调为分类,列出常用的五个均调中各弦的音位,而老客却以五音为单位。因为若以均调为单位,而各弦的有效音位又参差错落,难免眼花缭乱。而无论是何均调,只要某弦的散音音名相同,其弦上的音位分布必然相同,故采用以五音为单位的分类。
3、“散、按音位表”按五音分为五个,每个图表上方标题包括“弦名”(以黑括号括之,表示该弦散音的音名)、“该音在各个均调中的弦序”。比如“【宫弦】(黄一、夹二、仲三、夷四、无五)”,表示该图表是“散音为宫”之弦的音位分布,后面括号里的“黄一、夹二、仲三、夷四、无五”,分别表示该弦在“黄钟均”为一弦、在“夹钟均”为二弦、在“仲吕均”为三弦、在“夷则均”为四弦、在“无射均”为五弦。其他各表以此类推。应用时,如果要知道“夹钟均”四弦的音位分布,只须在五个图表的上方标题中找到“夹四”,即可知此弦为【角弦】,则按此图表查找即可。
4、“散、按音位表”的每一纵列中,“谱面记法”主要将常见徽分记法列出,琴谱中不常见的则空缺(此处仅取“徽分记谱法”,至于早期的“徽间记谱法”则不取);“精确徽分”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传统音名”中,因下准宽泛、上准逼仄,故下准列五正音、二变音、五清音,中准只列五正音、二变音,上准仅列五正音;“西乐唱名”中,因老客不会输入高低音符号,故也不标,同样,“传统音名”中也不标表示高低音的“太、少”字样。
5、因泛音音位不存在象按音那样各个均调音位参差的情况,故不需以五音为单位,分列五图,仅列正调一图即可。其余各均调,只须按“散、按音位表”确定某弦的“弦名”的方法确定要查找的弦为某弦,于此表中找到对应的弦,在表中查找泛音音位即可。
【宫弦】(黄一、夹二、仲三、夷四、无五)

【商弦】(无一、黄二、夹三、仲四、夷五)
【角弦】(夷一、无二、黄三、夹四、仲五)
【徵弦】(仲一、夷二、无三、黄四、夹五)
【羽弦】(夹一、仲二、夷三、无四、黄五)
目前很多古琴教材中都有各个均调的音位表,但其中牵涉到一些细微之处,难免有鱼目混珠之嫌,并且这种错误不断以讹传讹,误人不浅。比如“宫弦”十徽,在传统方法计算中是没有音位的,但很多教材中的音位表里,“宫弦”十徽皆标为“4”——因为这是用五度相生律“逆生”出来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清角”,真正的清角对应西乐唱名的应该是“♯3”,而不是“4”;同样“♯3”在“宫弦”上的按音音位应该是“9.88”徽,而不是十徽!为正本清源计,老客在不参考任何现代的律学书籍和教材中的音位图的情况下,完全以传统律学的计算方法,重新计算而得此表,以期有志打谱的琴友能有所遵循,不致被误导,导致琴曲的原有的味道因为这种细微的不严谨而丧失。
【凡例】
1、此图表中的计算,完全按照传统律学原理进行(所涉及到的计算方法,以及数据、图表,稍后贴出,以备广大琴友自行推算、验证之用)。
2、一般音位图皆以均调为分类,列出常用的五个均调中各弦的音位,而老客却以五音为单位。因为若以均调为单位,而各弦的有效音位又参差错落,难免眼花缭乱。而无论是何均调,只要某弦的散音音名相同,其弦上的音位分布必然相同,故采用以五音为单位的分类。
3、“散、按音位表”按五音分为五个,每个图表上方标题包括“弦名”(以黑括号括之,表示该弦散音的音名)、“该音在各个均调中的弦序”。比如“【宫弦】(黄一、夹二、仲三、夷四、无五)”,表示该图表是“散音为宫”之弦的音位分布,后面括号里的“黄一、夹二、仲三、夷四、无五”,分别表示该弦在“黄钟均”为一弦、在“夹钟均”为二弦、在“仲吕均”为三弦、在“夷则均”为四弦、在“无射均”为五弦。其他各表以此类推。应用时,如果要知道“夹钟均”四弦的音位分布,只须在五个图表的上方标题中找到“夹四”,即可知此弦为【角弦】,则按此图表查找即可。
4、“散、按音位表”的每一纵列中,“谱面记法”主要将常见徽分记法列出,琴谱中不常见的则空缺(此处仅取“徽分记谱法”,至于早期的“徽间记谱法”则不取);“精确徽分”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传统音名”中,因下准宽泛、上准逼仄,故下准列五正音、二变音、五清音,中准只列五正音、二变音,上准仅列五正音;“西乐唱名”中,因老客不会输入高低音符号,故也不标,同样,“传统音名”中也不标表示高低音的“太、少”字样。
5、因泛音音位不存在象按音那样各个均调音位参差的情况,故不需以五音为单位,分列五图,仅列正调一图即可。其余各均调,只须按“散、按音位表”确定某弦的“弦名”的方法确定要查找的弦为某弦,于此表中找到对应的弦,在表中查找泛音音位即可。
【宫弦】(黄一、夹二、仲三、夷四、无五)

【商弦】(无一、黄二、夹三、仲四、夷五)

【角弦】(夷一、无二、黄三、夹四、仲五)

【徵弦】(仲一、夷二、无三、黄四、夹五)

【羽弦】(夹一、仲二、夷三、无四、黄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