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细微处见精神,这结晶于王汝元教育理念的“岩石层”。在抓好学风和考风建设的同时,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和小事抓起,对学生进行做人基本功的教育,来塑造学生优秀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这些碎玉细珠铺满学生成功的道路,凝结为宝贵的人生品格。
“教育学生既要‘学有所成’也要‘学有进步’。”王汝元告诉记者,“学校是一个大熔炉,知识是一个方面,学生在青少年这个性格、品德等正在转变且即将定性的阶段,教会他们怎么做人,对自己负责有信心、对家庭负责有爱心、对社会负责有动力,培养健康的心态,更是我们为人师者需要努力去做的。”“尽力使每位学生在家里做个有孝心的孩子、在社会上做个有爱心的青少年、在学校里做个有热心的好学生、在生活中做个有信心的人。”
“严格就是爱护,放纵就是贻害”的教育理念深植于王汝元心中。王汝元认为,现在的学生所面对的负面诱惑多,过于溺爱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在他看来,“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把斧头,一把剪刀,都是修理树木的工具。在王汝元的心目中,要拿剪刀不拿斧头。他说:“为师者拿着剪刀,随处可以细细修剪,拿着斧头,则很容易连根砍断。”比如,在皋兰一中,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具体到了服饰、发型上,要求外形要符合中学生身份,杜绝另类和成人化打扮。“个性张扬并不体现在发型与服饰的标新立异方面。从大的方面来讲,这样的要求是对社会负责,从小的方面来讲是对学生和家长的负责。”王汝元说。“如同部队的正步训练,要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养成一种观念。尽管可能考不上大学,但3年后当学生走出校门要一定成为一个合格的人。”王汝元说。
走进占地180亩的皋兰一中校园,绿树成阴,教舍俨然,纤尘不染,整洁美观的环境令人心爽神怡,所往之人无不称道。有位小学校长来到学校参观,看到如此环境面貌时,好奇地问王汝元何以能让偌大的校园一尘不染、干净有序?王汝元含笑而答:“再大的校园面积除以4000(人),你看是多少?”
“清晨即起,洒扫清除。”每天清晨,你会在皋兰一中校园看到这样一幅壮观的景象:老师和学生手持扫帚,打扫心爱的校园;早操和课间操,师生分兵四路,在校园跑步锻炼,整齐的脚步,响亮的口号,散发出活力和朝气,凝聚着团结和力量。
学风、校风的养成细化、落实到日常行为中,用严格制度和纪律来保证。比如,每天清晨,在校门口有青年教师、学生值班,查迟到现象。每天的晚自习,教导处派出专人巡查,看辅导老师是否到位。晚自习下后,政教处工作人员和保卫人员联合值班,查学生晚勤,避免个别自律意识差的学生放任自流。
在皋兰一中就读的学生90%是农家子弟,大多为寄宿生,他们在校时间长,教育的担子便责无旁贷地主要落到学校教育的肩上。王汝元常对老师们说,既要抓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抓学生的品行习惯,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上,王汝元用朴素的话语对学生说:“一个人如果自己看不起自己,那么谁也看不起你;自己对自己不负责,那么谁也对你负不了责。”“人不能选择父母,但其他啥都能选择,尤其可以选择命运。”他激励学生:“别人有的我们会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会有。”
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时间加汗水”的教学原则是10年来皋兰一中铁定的规矩。
王汝元对老师爱说一句话:“教书和耕田一样,人不亏地,地不亏人。”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当校长就是服务,校长为老师服务好,老师就一定能为学生服务好!老师很容易满足,所求就是学校的尊重、学生的尊重。”“一个校长如果有教师的心态,待人接物,分析问题,和老师就一定能相处好,学校也一定能办好。”他是这样说的,更是如此去践行的。
丝丝入扣的心灵沟通,润物细无声的关爱和服务,构建起皋兰一中和谐的行政关系、师生关系。
品牌立校,打造“皋兰名片”
走进皋兰一中,宽敞的校园,优美的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和现代化的气息。
10年前,这里全是低矮的平房,教室和学生宿舍取暖靠煤炉,如今,教室、学生公寓全部“长成”了楼房;10年前,学校没有一台计算机,现在所有教师人手一个笔记本电脑;10年前,简陋破旧的操场,如今,在建的塑胶操场今年9月底就将投入使用……
这一切,深深浸透着王汝元和师生们的不懈追求和辛勤奋斗。而近年来,皋兰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更如春风化雨,为皋兰一中带来新机遇和大发展。皋兰县委、县政府对学校全面建设在政策、资金、师资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县委书记毛仁明确提出“要把皋兰一中作为品牌来建设”,且目标不仅是皋兰教育的品牌,更放眼于全省的品牌。近几年,县政府每年筹资20万元左右,对高考成绩优秀的班级老师给予奖励。从2007年开始,县上每年补充20多个应届本科毕业生到皋兰一中和皋兰二中任教。去年,县上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使皋兰一中化解了10年积累的1400多万元的基本建设的负债。在皋兰县,尊师重教的氛围浓厚,更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正因为校内校外环境如此好,学校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王汝元感慨地说。
现在的皋兰一中占地面积180亩,是兰州市校园面积最大的学校,同时拥有学生人数也在兰州市各中学居于首位。学校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有风格各异的10多栋建筑,设备先进的一类实验室16个,标准化足球场、专用篮球场、大型乒乓球场一应俱全。学校被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花园式单位”称号。
在皋兰一中的教学楼上,“为中华腾飞而读书”、“修身明志”、“勤奋进取,团结求实”等一条条校训和励志语格外醒目。“梦想从皋兰一中起飞”,这是写在校门口宣传栏中的令人怦然心动的一句话。从这里起飞,皋兰一中将飞得更高!
“教育学生既要‘学有所成’也要‘学有进步’。”王汝元告诉记者,“学校是一个大熔炉,知识是一个方面,学生在青少年这个性格、品德等正在转变且即将定性的阶段,教会他们怎么做人,对自己负责有信心、对家庭负责有爱心、对社会负责有动力,培养健康的心态,更是我们为人师者需要努力去做的。”“尽力使每位学生在家里做个有孝心的孩子、在社会上做个有爱心的青少年、在学校里做个有热心的好学生、在生活中做个有信心的人。”
“严格就是爱护,放纵就是贻害”的教育理念深植于王汝元心中。王汝元认为,现在的学生所面对的负面诱惑多,过于溺爱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在他看来,“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一把斧头,一把剪刀,都是修理树木的工具。在王汝元的心目中,要拿剪刀不拿斧头。他说:“为师者拿着剪刀,随处可以细细修剪,拿着斧头,则很容易连根砍断。”比如,在皋兰一中,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具体到了服饰、发型上,要求外形要符合中学生身份,杜绝另类和成人化打扮。“个性张扬并不体现在发型与服饰的标新立异方面。从大的方面来讲,这样的要求是对社会负责,从小的方面来讲是对学生和家长的负责。”王汝元说。“如同部队的正步训练,要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养成一种观念。尽管可能考不上大学,但3年后当学生走出校门要一定成为一个合格的人。”王汝元说。
走进占地180亩的皋兰一中校园,绿树成阴,教舍俨然,纤尘不染,整洁美观的环境令人心爽神怡,所往之人无不称道。有位小学校长来到学校参观,看到如此环境面貌时,好奇地问王汝元何以能让偌大的校园一尘不染、干净有序?王汝元含笑而答:“再大的校园面积除以4000(人),你看是多少?”
“清晨即起,洒扫清除。”每天清晨,你会在皋兰一中校园看到这样一幅壮观的景象:老师和学生手持扫帚,打扫心爱的校园;早操和课间操,师生分兵四路,在校园跑步锻炼,整齐的脚步,响亮的口号,散发出活力和朝气,凝聚着团结和力量。
学风、校风的养成细化、落实到日常行为中,用严格制度和纪律来保证。比如,每天清晨,在校门口有青年教师、学生值班,查迟到现象。每天的晚自习,教导处派出专人巡查,看辅导老师是否到位。晚自习下后,政教处工作人员和保卫人员联合值班,查学生晚勤,避免个别自律意识差的学生放任自流。
在皋兰一中就读的学生90%是农家子弟,大多为寄宿生,他们在校时间长,教育的担子便责无旁贷地主要落到学校教育的肩上。王汝元常对老师们说,既要抓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抓学生的品行习惯,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上,王汝元用朴素的话语对学生说:“一个人如果自己看不起自己,那么谁也看不起你;自己对自己不负责,那么谁也对你负不了责。”“人不能选择父母,但其他啥都能选择,尤其可以选择命运。”他激励学生:“别人有的我们会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会有。”
因此,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时间加汗水”的教学原则是10年来皋兰一中铁定的规矩。
王汝元对老师爱说一句话:“教书和耕田一样,人不亏地,地不亏人。”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当校长就是服务,校长为老师服务好,老师就一定能为学生服务好!老师很容易满足,所求就是学校的尊重、学生的尊重。”“一个校长如果有教师的心态,待人接物,分析问题,和老师就一定能相处好,学校也一定能办好。”他是这样说的,更是如此去践行的。
丝丝入扣的心灵沟通,润物细无声的关爱和服务,构建起皋兰一中和谐的行政关系、师生关系。
品牌立校,打造“皋兰名片”
走进皋兰一中,宽敞的校园,优美的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和现代化的气息。
10年前,这里全是低矮的平房,教室和学生宿舍取暖靠煤炉,如今,教室、学生公寓全部“长成”了楼房;10年前,学校没有一台计算机,现在所有教师人手一个笔记本电脑;10年前,简陋破旧的操场,如今,在建的塑胶操场今年9月底就将投入使用……
这一切,深深浸透着王汝元和师生们的不懈追求和辛勤奋斗。而近年来,皋兰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更如春风化雨,为皋兰一中带来新机遇和大发展。皋兰县委、县政府对学校全面建设在政策、资金、师资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县委书记毛仁明确提出“要把皋兰一中作为品牌来建设”,且目标不仅是皋兰教育的品牌,更放眼于全省的品牌。近几年,县政府每年筹资20万元左右,对高考成绩优秀的班级老师给予奖励。从2007年开始,县上每年补充20多个应届本科毕业生到皋兰一中和皋兰二中任教。去年,县上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使皋兰一中化解了10年积累的1400多万元的基本建设的负债。在皋兰县,尊师重教的氛围浓厚,更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正因为校内校外环境如此好,学校才有今天这样的成就。”王汝元感慨地说。
现在的皋兰一中占地面积180亩,是兰州市校园面积最大的学校,同时拥有学生人数也在兰州市各中学居于首位。学校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有风格各异的10多栋建筑,设备先进的一类实验室16个,标准化足球场、专用篮球场、大型乒乓球场一应俱全。学校被兰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花园式单位”称号。
在皋兰一中的教学楼上,“为中华腾飞而读书”、“修身明志”、“勤奋进取,团结求实”等一条条校训和励志语格外醒目。“梦想从皋兰一中起飞”,这是写在校门口宣传栏中的令人怦然心动的一句话。从这里起飞,皋兰一中将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