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玉环半岛突兀横在温州北部沿海之前,使得历史上地处更南纬度的温州所得台风之数量与台州相比并不占便宜。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初竟无台风登陆这片商贾云集的土地。虽然若干台风或热带风暴曾对温州造成灾害,尤其是89、90、92几个大灾年撒下惊人的大暴雨,飞云江的洪水差点吞噬了一切财富与希望。但10多年的空缺已然让温州人忘了加固他们面前的海塘。
[编辑本段]发展过程
1994年8月9日,94(年)14号台风在温岭沿海转向后由南到北将大半个浙江沿海横扫一遍,惟独温州又一次幸免。 8月15日中午,在西北太平洋上徘徊了4天的低压终于被JTW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编号,FRED(弗雷德 ,9417号台风名字)诞生。8月的水温出奇地高,FRED所处海域温度竟达到30度。然而这个散漫的家伙增强的脚步之慢着实出人意料。在中心位于日本上空的副高(副热带高压简称)引导下,FRED不温不火地朝西—西北西前行,似乎连JTWC都替她着急了。
一天过后,FRED才成为1级台风,每天不到20KT的增强速度着实辜负了难得的水温。与很多侵台TC(气旋)一样,接下来的CAT2、CAT3(台风等级),直到18日挪进130E(东经130度)后的CAT4(相当于强台风),再到19日夜的当年第三个STY(130KT,相当于超强台风),眼区清晰可见,但发展过程无甚特色。
虽然这个强度本可以让大陆如临大敌,同时即将到来的七月半足以让海水高涨,可是,台湾岛的拦路横前让CMA(中国气象局)的心稍稍放宽了些。毕竟台湾的中央山脉可以救大陆一命,纵使6911或9018重演,福建的防潮能力也该大有提升了罢。此刻CWB(台湾气象局)却开始紧张起来,虽然台湾对于CAT4并不陌生,但并非每一次都能侥幸过关,眼看着FRED已经到了125E——即将迎头撞上玉山,CWB内部气氛凝如死寂。
[编辑本段]绕过台湾
然而地球是圆的,并非任何事情都可以在凡人的掌控之中,8月20日成了真正的转折点。先前一连几天稳定少动的副高中心突然减弱并向南移动,亦加上可能的与台湾地形的交互作用——从20日中午开始FRED路径大幅转北,在即将踩线的一刹那忽然转身,开始以北北西-北绕过台湾岛。CWB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但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了——台湾逃过一劫。
惊魂未定的CWB称这段路径为“救命的一跳”,并用颤抖的双手记载在当年年鉴中。解除警报的同时,FRED于台北以北220KM处海域横过,给台湾北部造成了不大的损害,死亡失踪4人,而彭佳屿记录到的持续40M/S、极大53.2M/S似乎在暗示着什么。而北抬后FRED的生命也开始快速走向了下坡。路过石桓岛时留下的939.1HPA诉说着些许无奈,毕竟东海的低水温和台湾地形的破坏已无法重振当年WANDA(温黛,5612号台风)的雄风。
无言的FRED于21日再次转向西北,登陆浙南几成定局。那“救命的北跳”在CMA和浙江气象台看来可谓是“致命的北跳”,几天前谁也没有料到FRED还有这么一手。浙南海塘大多年久失修,多年没有经受过强台风的考验。它们能抵御住“七月半”和FRED的双重夹击吗?除了局内人,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
台风警报发布后,从海塘边撤离,单位24小时值班,把窗台前的花盆搬走,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只是这一次,FRED要让温州人输得体无完肤。 21日,减弱到CAT3的FRED如约而至,风眼逐渐模糊,直径从之前的59KM缩至的20KM,下午更是减弱到90KT——可怜的CAT2,风眼则完全填塞。晚20:00,人老珠黄的FRED来到南麂列岛附近,然而岛上的风速计依然传来10分钟平均风速41M/S和956.7HPA(一说944HPA)的气压极值,而北麂站平均风速更达46M/S,此后再无数据传出。南麂掀起平均7.3米,最高达9.5米的巨浪,而不远处的大陈岛平均波高达8.5米,最大波高竟达10.6米。这一切为接下来几个小时内要发生的事情谱写了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