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吧 关注:15,015贴子:288,179
  • 1回复贴,共1

【转】祁门之战:曾国藩固守祁门,艰难险恶时刻差一点就命丧太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祁门之战:曾国藩固守祁门,艰难险恶时刻差一点就命丧太平军之手
祁门位于安徽省,是一处兵家禁忌的绝地,东连休宁、徽州,南连江西省的景德镇,祁门除了那条通往景德镇和徽州的大路外,只剩下一条小路通往县边境的两个小镇,在地理位置上与浙江有着密切的关系。
1860年6月,担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率湘军抵达祁门,当时,李鸿章曾对曾国藩说:“祁门地形如在釜底,殆兵家之所谓绝地,不如极早移军,庶几进退裕如。”而因之前曾国藩有过几次抗旨行为,他担心咸丰皇上知道他又要改换总督府衙门驻地而心里不满,所以没有采纳李鸿章的建议,也不顾幕僚的反对,就把总督衙门设在了此地。当时,如果太平军知道曾国藩把总督府衙门设在这里,派出一支精锐太平军把几条道路一封锁,那曾国藩和总督府的人员就别想逃出来了。可历史没有假设,要不结局肯定又是另外一个版本。
1860年12月1日,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带领2万人“突由羊栈岭窜入,图解休宁之围,断鲍、张两军粮路”,开始了在皖南发动的太平天国历史上最长规模最大的攻势——祁门之战。但这一次被湘军悍将鲍超、张运兰击败,太平军被迫退出羊栈岭。其实此仗是李秀成一心想打开苏常战场的,后来的太平军李世贤部才先后进占了东流,建德,使祁门与安庆湘军气脉不通。
然而曾国藩也认为:只要守住了徽州,太平军就无法通过官道进军祁门。曾国藩也曾让儿女亲家李元度带着他招募的平江兵勇去驻守徽州,让徽州成为祁门的屏障。可此时,太平军李世贤率部向丛山关方向进,徽州与丛山关的距离很近,李元度派出的两营人马去丛山关防卫的时候,这两营人马根本上就不是太平军的对手,一仗下来,全军都覆灭了,太平军很快攻占了丛山关。
在祁门老营的曾国藩得到丛山关失守的消息后,非常为之惊恐。丛山关是徽州的屏障,丛山关一失,从来就没有带过兵去打过仗的李元度,到底能不能守住徽州,就真的成为问题了。当时,徽州城内的守卫人马将近2万人,但其中一万四千人都是绿营出身,这些人马不仅没有战斗力,且因好几个月没发粮饷,整天在发牢骚和滋生事端。因而李世贤率领的这支身经百战的太平军精锐部队很快就将徽州城攻陷了下来。李元度在乡间躲藏半个月后才回营向曾国藩报到,当时,曾国藩即时将李元度革除所有职务并进行审问查办。
徽州被太平军攻占之后,在1860年12月中旬,太平军十几万大军开始兵分三路再次向祁门地区发动了第二次进攻。襄王刘官芳军在北面进攻,定南主将黄文金在西面进攻,侍王李世贤在东面进攻,曾国藩四面楚歌,又一次陷入惊恐之中。可惜这次太平军主将黄文金在与鲍超、左宗棠军激战时不幸负伤,只得退回皖南。此时的祁门,不但被切断了粮草供应,而且与外界完全失去了联系。当时驻守祁门的湘军只有2000多人,还有一万多人是打了败仗溃退到这里的,没有什么战斗力。总督府衙门那些文职人员,平日里擅长在纸上谈兵,可到了关键的时刻,许多人都胆小如鼠。加上祁门这个县城实在是小,现几万人拥挤到这里,连日常用品都供应不上。谁都知道这祁门肯定守不住,不少文职人员早就悄悄把家当收拾好随时准备逃命了,而此时湘军也已大乱,不听上面的指挥,可以说,根本上无法组织起攻势。
当时,太平军跟踪而至追随到了休宁,曾国藩迫于无奈,只得又退回祁门。此时,曾国藩再一次达到了绝望的顶点,又一次写好遗书,安排好后事,随时准备应付最坏的情况发生,他在帐内悬挂佩刀,只要最后那道防线被突破,他就以死效忠,他在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也称这次境遇与几年前湖口惨败的情形大抵相仿。
曾国藩下了文职人员可以出走的命令后,不少文职人员就领了3个月薪水走了,当时,连曾国藩的亲信幕僚李鸿章也离开了祁门,可以想像当时的情况有多糟糕,曾国藩派出了一队亲兵守在自己的帐外,对他们说,如果太平军攻进来,你们不要管我,只管与太平军拼杀,能杀伤几个太平军当然好,但最好还是有本事自己冲出去,保存好自己的性命。
1861年3月起,左宗棠离开景德镇至波阳疏通粮道,太平军刘官芳等人开始连续对祁门大营发起了进攻,进攻了出入祁门的交通孔道历口,并多次击败了湘军,甚至进军至离祁门仅20余里的地方,4月太平军攻占景德,中旬,左宗棠两攻徽州城不下,使烷南湘军一度断炊,曾国藩急忙派兵增援,直至太平军刘官芳退军后,曾国藩才松出一口气……
此时,江西方面又传来了噩耗,李世贤攻破景德镇,兵锋直指祁门,曾国藩文报不通,饷道又中断,内外都被隔绝,再一次濒临绝境,只得移驻休宁,并派兵攻打徽州城,企图从这里打开一条能往浙江的粮道。而恰在此时,李世贤在乐平与左宗棠交战失利放弃景德镇,之后太平军东走浙江,湘军的粮道才得以恢复,有惊无险后,曾国藩再一次脱险而幸活,此次对曾国藩的人生打击非常大。
自兵驻祁门之后,曾国藩就没过上一天安稳的日子,时时都感到有危机四伏在身边,仿佛每一刻都在惊涛骇浪中度过。自从进攻徽州溃败后,他再也不敢逞英雄了,硬充好汉的呆在了祁门,趁着左宗棠在乐门取得胜战,军情稍有一些好转之后,立即顺坡下了驴,连忙离开了祁门这一险地。后来移驻东流,并把大营设在了靠近江岸停泊的一艘大船上,由水师进行护卫。
从此之后,曾国藩才放下心来喘了口气,以后无论多么重要的战事,曾国藩再也不肯亲临战场督战指挥了,他也再也不用担心过着艰难险恶那种担惊受怕的苦日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0-16 08:06回复
    顶帖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0-27 03: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