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王村
庙王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5.5千米处,洋河上游西岸,地处丘陵地带。村域东西长1.5千米,南北3千米,面积4.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1476亩。庙王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北与胶州市接壤,南2.5千米处为冷家村,西1千米处与大张八相邻,东过洋河即是黄山后村。村后有青莱高速公路由青岛直通内陆。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姓从云南迁来立村。因村西有座古庙,故名庙王家,后崔姓、刘姓诸先祖也相继择地而居。庙王村有256户,762口人,除王、崔、刘姓之外,还有马、田、蒋、丁、杜姓等少数居民。
尚庄村
尚庄村即是镇政府所在地,位于胶南市西北13.5公里处,风河上游。村域东西长2.3公里,南北长1.7公里,面积3.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20亩。尚庄村交通十分方便,村北端与韩瓦公路相接,直通青岛、黄岛开发区;南张仓公路直通胶南市区。
据传,明初法姓由小云南迁来立村,因有庙,故名和尚庄。清初,因村名含义不好,改为尚庄。现尚庄有590户,1898口人。有法、尹、崔、杨、于、解、李、柴、王等姓居民。
向阳村
向阳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5公里处,是宝山镇比较大的村,村东西2公里,南北3公里,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24亩。
向阳村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交通便利,胶南至宝山公路客运点直达向阳。北靠黄岛至莱芜高速公路2公里,6公里处是高速路出口。
据传,元末仲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取名仲家庄。清朝初年刘衡从云南迁来,建起关帝庙一座,村名改为关爷庙,1965年因含义不好,以吉祥嘉言改名向阳。关爷庙栽有银杏树一棵,被列为青岛市重点保护树。村东500米处,有一处面积约80亩大小的向阳遗址,据说是人工筑起,南靠大河,北有人工挖起的壕沟,东有城墙,西是人行道,至今已出土石斧、铜剑等。村东南角300米处,挖河沟时挖出汉朝石门,考古专家认为向阳村有宝贵的地下宝藏,是珍贵的考古对象。
张八朱村
张八朱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5.3公里处,村域东西长0.4公里,南北长0.4公里,面积0.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02亩。交通方便,村前柏油路,西通胶河、诸城,南通胶南市区,东通黄岛、青岛,客车货车往来不绝。
据传,明洪武年间,刘姓从大张八迁此立村,随后又有朱姓从今胶州市下坡村迁入,取名张八朱;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清道光、宣统时称张八朱,民国时,因三八逢集,称张八朱集。现该村有220户,710口人,除朱姓外,还有于、刘、张、逄、陈、王、徐、龙、柴、杨等姓。
金岭村
金岭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7.8公里处,属丘陵地带。据传,明初刘姓从近处张八朱村迁来立村,因村头有感应寺,取名张八寺,1965年因含义不好,且该村坐落岭下,以吉祥嘉言改名金岭村。
庙王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5.5千米处,洋河上游西岸,地处丘陵地带。村域东西长1.5千米,南北3千米,面积4.5平方千米,其中耕地1476亩。庙王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北与胶州市接壤,南2.5千米处为冷家村,西1千米处与大张八相邻,东过洋河即是黄山后村。村后有青莱高速公路由青岛直通内陆。
据传,明洪武二年(1369年),王姓从云南迁来立村。因村西有座古庙,故名庙王家,后崔姓、刘姓诸先祖也相继择地而居。庙王村有256户,762口人,除王、崔、刘姓之外,还有马、田、蒋、丁、杜姓等少数居民。
尚庄村
尚庄村即是镇政府所在地,位于胶南市西北13.5公里处,风河上游。村域东西长2.3公里,南北长1.7公里,面积3.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820亩。尚庄村交通十分方便,村北端与韩瓦公路相接,直通青岛、黄岛开发区;南张仓公路直通胶南市区。
据传,明初法姓由小云南迁来立村,因有庙,故名和尚庄。清初,因村名含义不好,改为尚庄。现尚庄有590户,1898口人。有法、尹、崔、杨、于、解、李、柴、王等姓居民。
向阳村
向阳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5公里处,是宝山镇比较大的村,村东西2公里,南北3公里,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624亩。
向阳村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交通便利,胶南至宝山公路客运点直达向阳。北靠黄岛至莱芜高速公路2公里,6公里处是高速路出口。
据传,元末仲姓从云南迁此立村,取名仲家庄。清朝初年刘衡从云南迁来,建起关帝庙一座,村名改为关爷庙,1965年因含义不好,以吉祥嘉言改名向阳。关爷庙栽有银杏树一棵,被列为青岛市重点保护树。村东500米处,有一处面积约80亩大小的向阳遗址,据说是人工筑起,南靠大河,北有人工挖起的壕沟,东有城墙,西是人行道,至今已出土石斧、铜剑等。村东南角300米处,挖河沟时挖出汉朝石门,考古专家认为向阳村有宝贵的地下宝藏,是珍贵的考古对象。
张八朱村
张八朱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5.3公里处,村域东西长0.4公里,南北长0.4公里,面积0.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02亩。交通方便,村前柏油路,西通胶河、诸城,南通胶南市区,东通黄岛、青岛,客车货车往来不绝。
据传,明洪武年间,刘姓从大张八迁此立村,随后又有朱姓从今胶州市下坡村迁入,取名张八朱;据民国版《增修胶志·疆域》,清道光、宣统时称张八朱,民国时,因三八逢集,称张八朱集。现该村有220户,710口人,除朱姓外,还有于、刘、张、逄、陈、王、徐、龙、柴、杨等姓。
金岭村
金岭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北7.8公里处,属丘陵地带。据传,明初刘姓从近处张八朱村迁来立村,因村头有感应寺,取名张八寺,1965年因含义不好,且该村坐落岭下,以吉祥嘉言改名金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