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吧 关注:448,279贴子:3,340,016

【水】对俾斯麦最后一战的碎碎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几个讨论俾斯麦的帖子里面实在是辣眼睛,屁股歪了的野人姑且不谈,屁股正的人说起话来也是错误百出。本人虽然水平不高,但实在是忍不住想站出来讲两句,梳理一下俾斯麦最后一战一些被忽视的细节或者流传至今的谣言,对白马前辈之前的那篇帖子做一些补充。


IP属地:上海1楼2019-10-09 17:40回复
    1、关于前夜的驱逐舰雷击
    根据托维的报告,在罗德尼和乔五接触俾斯麦之前,驱逐舰已经取得了2-3发鱼雷命中。不过我个人反对这种说法,当时毕竟能见度很差,德方幸存者认为没有取得命中的说法应该更可信一点。英方认为鱼雷命中引发了甲板上的火灾,其实是由于一发照明弹正好掉在了俾斯麦甲板上。更何况,就当时俾斯麦那个扭成麻花的航路。。。鱼雷想要命中运气得多好。

    另一方面(个人脑补),俾斯麦的防雷设计也不算优秀,因此如果真的吃了两发舰载鱼雷,第二天早上没有理由能以较沉稳的状态投入战斗,也没有理由要花那么长的时间沉没(即使排除罗德尼和乔五的炮击效果)


    IP属地:上海2楼2019-10-09 17:42
    回复
      2025-08-27 20:58: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关于炸药自沉
      说用主炮发射药自沉的那些人,我请求你们脑子正常一点。。。
      俾斯麦的动力舱室和次要舱室有专门的自沉用的硝酸甘油炸药,6个一组放在标有“凿沉”字样的长方形盒子里,还有计时器和与通海阀相连的引信(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如何工作的)

      有多方资料认为这些自沉炸药被成功地设了9分钟的定时,并且在10:00-10:20之间,部分舱室的炸药被成功引爆。



      IP属地:上海3楼2019-10-09 17:43
      收起回复
        3、通海阀自沉?19分钟自沉?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网上广泛在刷的19分钟这个梗应该指的是10:20-10:39这段时间。然而,上面已经提过了,自沉指令是在10:00甚至更早就已经发出了的,炸药也是在10:20之前就已经爆炸了。如果有人对10:20发生的事情有更详细的资料,那希望可以拿出来分享一下,不然19分钟这个说法非常不准确。
        至今关于俾斯麦究竟是怎么沉的,可以实锤的只有两点:(1)俾斯麦成功完成了部分自沉措施,不仅限于打开通海阀,也包括引爆炸药,打开水密舱门等,(2)英方对俾斯麦造成了相当程度的进水,且应该主要来源于鱼雷。虽然所谓的“自沉说”是片面的,但如果没有打开通海阀,俾斯麦就一定沉得掉吗?我不是船舶专业的所以不太懂通海阀是怎么回事,如果有人还想到处刷通海阀这个梗,那还是那句话,拿出资料,俾斯麦的通海阀是如何布置的,详细作用是怎样的,战斗中又使用了多少,证明通海阀确实不是主要沉没原因。我非常反感乱刷梗的行为。
        至于连起来的“19分钟通海阀”这种对德棍的反驳,完全是滑坡论证,劝你们好自为之。


        IP属地:上海4楼2019-10-09 17:43
        回复
          4、俾斯麦由于两舷被均匀打击,所以半天沉不了?
          NW上的那篇文章确实有这个说法,不过文章的其他部分跟这一点似乎又有矛盾。多塞特郡的其中一发鱼雷确认命中了左舷弹射器附近的位置,而俾斯麦必然是严重进水左倾了才会被鱼雷打中那么高的位置。

          此外,幸存者也认为俾斯麦有15-20度的左倾。50mm露天甲板上的两个穿孔,考虑到交战距离那么近,也应该主要是左倾造成的结果。因此俾斯麦左舷所受的伤害肯定比右舷严重得多。至于右舷诺福克和多塞特郡的炮击,虽然被认为非常精准而且把甲板洗了个乱七八糟,但8寸小水管怎么也不至于对俾斯麦造成多致命的伤害。
          所以俾斯麦两舷所受的打击,虽然没有大和那么夸张,但倒也没有武藏那么均匀。俾斯麦一时半会儿沉不了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超大的吨位和不错的稳定性,跟两舷所受的打击均匀度没有直接关系


          IP属地:上海5楼2019-10-09 17:45
          回复
            5、战列舰只能瞄个大概,所以英方不可能瞄准俾斯麦的上层建筑射击?
            拜托看看当时的情况,交战距离一度近到只有3km,俾斯麦又只能跑10节左右,这种情况不直瞄,难道还去傻乎乎地找提前量输火控数据?提前量(advance range)跟距离和对面航速是正相关的好不好。

            另外白马前辈的帖子是不是很多人没翻到下面的东西。瞄准点是确实存在的好不好。

            英方“没有”瞄准俾斯麦的上层建筑,并不代表英方“没法“瞄准上层建筑,分分清楚。


            IP属地:上海6楼2019-10-09 17:47
            回复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其余的自行去读白马前辈的帖子(https://tieba.baidu.com/p/4943491705 )。如果还有只会动屁股不会动脑子的人进来放神论,那我接着写
              好久没认真写主题帖了,我也不是什么大神,也不想教育谁,但是战列舰论坛毕竟已经凉了一半了,我作为一个从13年战列舰吧解封混到现在的人,希望战列舰吧的诸位还是能往论坛的方向努力一下。尤其是自沉炸药这种查查nw就能知道的东西。。。真的不需要多少功夫多少水平吧?最最基本的东西都不知道啊,真的有点可怕


              IP属地:上海7楼2019-10-09 17:54
              回复
                如果吧务看到了加个精吧
                另外镇楼图着实缺德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0-09 18:07
                回复
                  2025-08-27 20:52: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等会我吃完饭写一段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10-09 20:34
                  收起回复
                    野人进来学习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10-09 20:44
                    回复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10-09 21:15
                      收起回复
                        今天小群正好说了几句,可以再复述一下:
                        1-今年6月,最新的大部头权威俾斯麦研究著作上市了,可以在美亚买到电子书。就是 Battleship Bismarck: A Design and Operational History

                        请注意这本书的第一、第二作者,正是NW那篇1994年论文用幸存者回忆说俾斯麦这里被打穿那里被打穿的Bismarck's final battle的作者,著作非常多,地位至少也是弗里德曼相当的。其他还有圈内资深大佬Bill Jurens和被无脑黑嘲讽的卡梅隆。

                        说这些的意思是,如果搞正经的学术阅读,就要知道,一个人的学术观点,当然要以后出的修正观点为准。所以,这几位俾斯麦号最资深的研究者在二十多年最后形成的观点是怎样的呢?
                        基本上,就是复述了当年卡梅隆得出的结论:英国人决定了他必死的命运,而他的沉没则是自沉的直接结果,所以说他是英国人击沉的也可以,说他是德国人自沉的也没错。
                        比起那一波因为实地考察引起的翻案,新的研究运用了更多的沉船学知识来支持这一结论,那就是,根据对其他沉船遗址的考察,正常的战沉军舰的特点是进水不均匀,下沉过程中没进水的空舱,会被水压破坏,水压给船体造成很大的损伤。
                        而俾斯麦船骸的表现是极其完整和缺乏此类痕迹,那么可以反推的就是他下沉的时候内部已经充满了水。 而根据遗骸考察,他主装水线附近是没怎么被打穿的,就算最后吃了鱼雷也不会造成这样均匀的进水,而他本身的分仓是非常细致的,因此结论是他整条船的水密性是被完全破坏了,而这个破坏按照对实际船骸的考察并不能来自外部。由此可以认为,德国人在其沉没前,从内部完全破坏了俾斯麦的水密性,打开了大量舱门,实施了弃船和自沉。
                        具体你们可以买书去看,我一个文科僧就不引述这些专业沉船学知识了。需要注意的是,这几位作者都是SNAME(美国海军建造和海洋工程协会)的成员,而且都参与多次过SNAME的沉船考察并撰写相关论文。
                        2-既然说到这几位作者,我又简单搜了一下,其实早在2002年,在俾斯麦神话还没被吹起来,以及黑俾斯麦没成为风潮之前,已经改变了观点,而让他们改变观点的就是对俾斯麦船骸的实际考察。
                        首先是2001年7月SNAME的考察,此次考察在卡梅隆那次考察之前,这本新书的前三位作者都有参与,形成的是以下这篇论文:

                        在这次考察中,这几位研究者实际上已经得出了,俾斯麦的主装甲带几乎没有被击穿的结论。

                        然后就是2002年卡梅隆那次著名的考察。需要指出的是,此次考察最终形成的报告,除了第一作者卡梅隆,第二三四作者还是这老几位。而且报告也的确解决了此前数次考察未能解决的一些问题(比如首次找到POW让俾斯麦掉速的弹孔等)。也就是说,卡梅隆的考察和他得出的结论,是受到严肃研究者认可的,而不是如中文无脑黑形容的那样,是外行博眼球。

                        主装甲带只被打穿2次之类人尽皆知的结论我就不多说了。他们共同撰写的分析的结论是这样的:

                        就是英国人把他陷入必死境地,然后德国人自沉。
                        而且还顺便考察了露出的底部船体对鱼雷的防御情况,吃剑鱼鱼雷的部位基本被TDS全部防御,而吃舰载鱼雷的地方除了上层建筑的大洞没有看到,而且,吃舰载鱼雷几分钟后俾斯麦就沉了,甚至有鱼雷打在上层建筑的,可见最后的雷击对其沉没这一事实的贡献程度也是较低的:

                        最后值得说明的是,上面提出的这些结论,直到今年出的这本书,都是没有改变的。所以,俾斯麦自沉论,绝不是一种夸张的,博眼球的外行说法,而是得到资深研究者认可的一个结论。
                        至于你们粉还是黑应要在上面争输赢,不关我事。


                        IP属地:北京14楼2019-10-09 21:34
                        收起回复
                          萌新膜拜大佬顺便记笔记还有萌新记得西洋前辈发过一个帖子,里面好像有明确的凿沉时间的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10-09 21:37
                          回复
                            印象中Bill Jurens还嘲讽过晚出的一批黑俾斯麦的书,认为那才是哗众取宠,典型就是那本World's Worst Warships,说俾斯麦的电路管线都在穹甲之上且缺乏保护,缺乏备用设施,是一战老船云云,其实完全相反,线路都在穹甲下,而且欧根亲王的火控通信备用设备据英美战后调查的结论是比英美的战列舰还多
                            总之俾斯麦怎么挂的这个话题其实二十年来可以说在严肃研究界是没有啥突破的,基本还是2002年那一波的结论,但耐不住网上就喜欢翻来覆去的扯和争,这些人也没办法,正好拿来又骗一次钱
                            不过话说回来,这本书的好处是全,另外新的一些研究,比如莱茵演习的战术设计,RN的应对,俾斯麦的尾部结构缺陷,这些较新的研究也都包括进去了,可以看一下。


                            IP属地:北京16楼2019-10-09 21:47
                            回复
                              2025-08-27 20:46: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感谢Lz和西洋大佬祖宗八辈
                              那我的“首相自沉功在RN”是没错的了?
                              西洋大佬说的是。
                              我野人一条还是闭嘴吧。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10-09 22: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