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31日漏签0天
江苏联创伟业律师...吧 关注:33贴子:272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江苏联创伟...吧
>0< 加载中...

有偿删帖涉及多种犯罪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lcwy123123
  • 核心吧友
    7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网店店主胡某在QQ群里发现“商机”,帮人删帖能赚钱,便开始有偿帮他人删除网络信息。不到两年时间,他联系“下家”共作案20余次,涉案金额7万余元。近日,胡某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批捕。那么,哪些情况下删帖会构成犯罪?有偿删帖又涉及哪些犯罪类型呢?
1 有偿删帖形成“利益链条”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随着网络市场的日益重要,一些企业或个人为维护良好形象,对网上出现关于自己的负面信息,有了删帖的需求,于是一条完整的地下利益链条也逐步形成。在这个利益链上,有“招揽生意”的网络公关公司,有“介绍生意”的个人中介,也有“负责实施”的删帖人员。通常,该利益链的运行模式是网络公关公司将删帖任务“多层转包”给删帖中介,中介人员再将“生意”介绍给删帖人员,而执行删帖者一般是网站管理人员、论坛版主或管理员、黑客等。
2 可能被判刑并处罚金
看似不起眼的“收钱-删帖”行为,不仅可能构成犯罪,而且还涉及多种类型犯罪。
一是可能构成贿赂性犯罪。举例来说,赖某是一家网络公司的编辑,赵某通过QQ与其联系,将该网站上的负面新闻链接发送给赖某。赖某进入后台文件管理,将新闻稿予以替换,每次收一两千元不等。5年时间,赖某共收取18万余元。最终法院判决赖某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处有期徒刑五年;赵某犯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如果行为人是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则构成行贿罪,受贿人构成受贿罪。
二是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达到一定程度,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举例来说,某药业公司因网络上出现了大量负面新闻,导致股票价格下跌,便委托一网络公关公司删除该药业公司的互联网负面信息。于是,该网络公关公司整理了药业公司在百度网站前十页的负面新闻链接,按照每条2000元至3000元的价格予以删除,共收取药业公司22万余元。最终,法院判处该网络公司犯非法经营罪,处罚金20万元;杨某作为该网络公关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同样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罚金5万元。
三是可能构成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或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举例来说,魏某伙同其团伙成员,自2016年底起伪造律师函、报案回执、营业执照等材料,以新闻媒体或企事业单位的名义,要求相关网站撤稿删帖,共涉及20余家媒体、近百家网站、300余家企事业单位。截至案发,该团伙共有偿删帖千余篇,非法获利达300万余元。这是一起假冒企事业单位和媒体等名义实施有偿删帖的新型网络犯罪,魏某的行为还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等其他犯罪。
四是可能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五是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3 遭遇恶意差评如何维权
那么,如果个人或企业遭遇了恶意差评,有没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删帖途径呢?当然有。我国民法总则中,明确了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均享有名誉权,同时规定“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2010年颁布实施的侵权责任法也明确了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没有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侵权者承担连带责任。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自始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对所有侵权后果承担连带责任。
网友可以这样做:与对方沟通,双方协商解决,避免矛盾激化,并通知相关网站管理员,要求删除相关网帖;报警处理,要求警方介入调查;在网络上恶意评价辱骂他人属于侵权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之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被辱骂者还应保留辱骂信息截图或者去公证处进行证据保全公证,然后提起侵权诉讼,要求对方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赔偿相应的损失。
微信公众号|江苏联创伟业律师事务所
电话 | 025-57900829
传真 | 025-84452969
地址 | 中国.南京市秦淮区龙蟠中路218号中航科技大厦18楼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江苏联创伟...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