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41,286贴子:74,816,651
  • 4回复贴,共1

原创:我的相父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北方的秋天跟南方不一样,秋风吹来,枯黄的叶子在树上漱漱作响,似乎在抗争着命运的安排,对自己即将离开故土而心怀不满。而秋风,无孔不入般的吹进我的衣服里,让我不禁打了一个冷颤。 郤正在旁边跟我说:“主公,天冷了,咱回去吧”。 “好,回去”,我应声道。 不知为何,萧条之下,我突然想到了我的相父……
初识相父,觉得他是个帅气儒雅的年轻人,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种智慧的气息。我甚至有些不满,这么一个人为何跟我老爸走在一起?我老爸当年为了逃命,把我都抛弃了。连爹都做不好的人,能是个什么人!后来学了历史,懂了自己老祖宗的所作所为,才发现原来老爹做的还可以。至少没跟敌人说:我跟你结拜了,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想拿你爹做人肉包子,记得分我几个……
反正我是有种想法,未来我当爹了,一定要比他靠谱!可惜最后我做的还不如他。
我的相父,我本应该喊他叔叔的,只是后来我老爸兵败夷陵,才有了之后的白帝托孤,叔叔成了相父。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我的相父还是很有好感的,原因无他,因为老爸给我的遗诏中写明了他夸过我: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
说实在的,相父这么优秀的人夸我有智慧,很聪明,我当然是感觉很好,甚至有点飘飘然。
原来这就是他建议老爸杀掉刘封的真相!
或许我早就该明白,相父就是这么一个坚持公义的人。遥想父亲执意伐吴,意图夺回被二叔丢掉的南郡、江陵,文武百官都在劝谏,甚至对我有救命之恩的赵云也在坚持,唯有他一言不发。是啊!国主和军政一把手的意见相左,会影响士气的!
当时的我真心希望能够尊敬这个相父!
想到这些,我的嘴角不禁慢慢上扬,当时的我是那么的年轻,有干劲儿!


IP属地:山东1楼2019-08-27 14:54回复
    父亲临终前跟相父说过,如果我不行就取我代之。
    其实这句话在警告我们三个:第一,提醒我要听从相父意见,不要有享乐思想;第二,警告相父不要有非分之想,否则李严不会放过他;第三,警告李严老实点,虽然同为顾命大臣,但人家有废立大权,你还不够格!
    一腔热血的青年冲劲儿肯定不会差,但很容易陷入懒惰心理中。虽然相父在之后的拜访隐士杜微时把我夸了个天花乱坠(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但这些并不能感动我的内心,因为我发现,夷陵之战后的蜀国,是个非常烂的烂摊子!
    相父应该明白,猇亭一战后,我们刘氏想要夺取天下的理想彻底化为泡影。就这点资源,靠什么夺取天下?
    地盘?龟缩在一个盆地中,能有多大出息!兵力?就靠益州这片破地儿,能组建多少军队!战略纵深?没了荆州,连下兵的空间都没有,这还搞个屁!
    所谓理想,是有能力实现的目标;所谓梦想,是不具备足够实力去完成的目标;所谓幻想,是不切实际的美梦。而刘氏一族想要重新取得天下,已成幻想。
    我必须承认我沉沦了,我看不到希望,我感到了绝望。在困难面前,后退永远比前进更加简单。
    我甚至理所当然的想,我老爸戎马半生给我留下这些家底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后代能过上好日子。我现在称帝了,难道还要艰苦奋斗?开什么国际玩笑。
    实际上,从我义兄叫刘封我叫刘禅的角度上讲,我老爸希望自己要“封禅”的,这是皇帝梦,但我不愿意接受这个观点,因为我想及时行乐。
    刚开始,相父在苦口婆心教导我,说我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心里觉得太好笑了!你这么聪明,难道看不出咱根本没任何机会?既然没机会,苟且偷安不是更好?做人,轻松点就好了,何必对不起自己!
    直到相父死后,我才发现,荆州集团和益州本土势力之间的利益冲突有多大,为何相父死活不肯松口。因为大厦将倾,没了外部压力,内部要彻底混乱!
    看着我跟黄皓天天玩耍游乐,相父的表情变得越来越严肃,以至于后来的失望。得了吧,你只是我的相父,凭什么管我这么严?
    再者说了,我觉得我做的很不错了,要知道老爹死后,我接手的摊子多烂!魏国对我虎视眈眈,吴国也因老爹的原因跟我们结下梁子。更可怕的是,陆逊把我国手下能用的精兵烧了个精光!这个时候朱褒、雍闿、高定、孟获等人还在背后搞小动作,就算我老爹来了又能做到多好?
    而我,用了不到五年时间,“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给了农业恢复元气的空间;“南征四郡,四郡皆平”,确保了国内的稳定;“吴王孙权同恤灾患,潜军合谋,掎角其后”,修复了曾经破损的吴蜀联盟;“凉州诸国王各遣月支、康居胡侯支富、康植等二十余人诣受节度”,团结了周边少数民族兄弟!
    这难道没有我的功劳?我觉得,政治上我比我老爸更强!
    后来我才想到,这些事情,哪件不是相父亲手做的?我的确有功劳,可真正出力的,还是相父。
    想到这里,我心里不禁有些难受,当时的自己,太不懂事,估计相父很生气吧!


    IP属地:山东2楼2019-08-27 14:54
    回复
      2025-08-29 12:12: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公元227年,相父上书说要北伐。说实话,那篇《出师表》,让我内心很纠结。
      刚开始的确有些感动,每一个字,都写满了对我的期待,每一件事,都提醒我做个贤主。可是,区区六百字,竟然提到了13次‘先帝’!看到这些我内心打翻了五味瓶,真可谓是五味杂陈。
      我的相父,无论如何都是我老爸的合伙人,而不是我的合伙人。他不可能成为我的伙伴,因为他,把我当成个孩子!
      我像一个叛逆的孩子,想要逃离他的控制,直到后来遇到了诸多苦涩,想要获得一个父亲般的爱护而不得时,才明白他对我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
      相父的北伐成绩并不好。当然,在我看来这就是做无用功,因为不可能成功。要知道人家魏国军队总数在30万左右,如果情急之下,还能更多!我们呢,却只有七八万人,还是拼了老底凑出来的,更可怕的是,这还是算上了至少一万人的后勤兵。
      这么大的差距,想赢那基本没戏的。魏延提到的子午谷奇谋的确没啥意思,因为成功概率太低了,换我我也不干。但是相父选择的平推战术就让我想笑,弱小的一方不搏一把,还想正面平推,相父你的心有多大?
      接连三次北伐都失败了,这也在我意料之中。
      但我理解了相父的某些苦心:丞相府搬迁汉中,给在成都的我留足了成长空间!所以我当时感动的说道:“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想到这些,我皱起了眉头。相父,一直都是那个关心我爱护我的人,可惜,我回报他的,是失望,甚至可能是绝望!
      相父几次挑衅,终于激起了秦子丹的怒火。这个一心一意想要为自己大侄子解除威胁的男人,终于决定对我国发动总攻!
      原来这才是相父的本来想法。前几次跟秦真的交锋,几乎五五开。双方打得有来有回,但秦真毕竟老了。临死之前,他要为自己的大侄子曹叡解除这个威胁!
      当时我内心是埋怨相父的。你刺激秦真,就是想要一次完美的防守反击战吧!这一战胜利,蜀魏局面可以实现某种逆转,甚至我们能顺势拿下关中,徐图而进。但失败了,就是灭国啊!
      这是我的国家,苟且偷安我还能爽很多年的,你只是二老板,凭什么拿我的一切去做赌注!
      还好老天开眼,连天大雨让秦真在子午谷吃尽了苦口,还没到汉中就撤了。相父趁此机会杀了出去。


      IP属地:山东3楼2019-08-27 14:55
      回复
        第一次看到了相父的笑容:秦真死了。
        在相父看来,没了秦真,他就没了对手。可惜后来相父遇到了一生最头疼的敌人:司马懿。
        秦真是个军事家,对曹睿的感情之深,不亚于相父对我。所以他肯定要跟相父正面对拼。司马懿是个纯粹的政治老油条,当然不会跟相父拼命。要知道,只要相父一直在前面蹦跶,他司马家的利益就多多益善!
        一个一心求战的人,遇到了一个一心想龟缩的人,那得有多绝望!事实上,相父从此就赚了一个便宜:设计埋伏搞掉了张郃,其他便宜,真是一毛钱都没混到!
        甚至当相父给司马懿寄了一***衣服时,司马懿乐呵呵穿了上去,摆着兰花指,问使者,我妩媚吗。
        当时我正在池子里观赏鲤鱼,听到这个事后笑喷了!然后跟旁边的黄皓说:“司马懿这货真是个狠角色,这种羞辱都能承受,你说诸葛丞相会多绝望?”黄皓这种聪明人就在旁边陪着我笑,看起来好傻,但这才是聪明人!
        我喜欢聪明人,对相父这种脑袋一根筋的,不想待见。
        相父绝望的死在了第六次北伐的途中
        听到相父死讯,我才感受到了悲痛和压力!我能在后面嬉戏玩闹,靠的就是相父前面拼死拼活的顶着。他没了,我怎么办
        魏延和杨仪的仇恨,我选择了作壁上观,反正谁杀了谁都跟我无关,我的责任是把另一个羽翼剪除,一脚踢到一边即可
        之后我在心里默默的说:相父你为了操了半辈子的心,现在就好好看看侄子的表演吧
        首先,我把丞相职位给撤了,蒋琬为大司马,主管行政,兼管军事,费祎为大将军,主管军事,兼管行政。这种安排,直接把权力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没办法,相父你跟我老爹是患难之交,我能信得过你,但我信不过其他人。虽然我对你有诸多不满,更是嘲讽你办事不行,但毕竟,你还是信得过的
        当然,这个时候我杀了一个人,李邈。因为他给我上书把相父比作霍光,意思是相父你虽然没反叛,未必没有反叛之心!说实话,我心里是认可一些的。毕竟当时的你,拥有太大的权力,我可以听你的,你却不会听我的。但我必须要有个态度,你为理想拼了老命,可在旁人看来,你是为我拼了老命!我要对你落井下石,益州会乱的,所以我选择杀了李邈,断了其他人的路
        对此我一直很得意,我觉得我对你太好了
        至于之后有人提出要给你立庙,我是反对的。因为你只是我的相父,不是父亲。自古以来,只有皇帝才能立庙,给你这么做是不对的。更何况,我还要维系你的高风亮节,你一生的德行和操守,或许因为立庙而毁于一旦
        可惜后来百姓对你的思念太深,我觉得可以破个格,就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自己治国近三十年来,我觉得我自己做的还算可以。至少蜀国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幸福。


        IP属地:山东4楼2019-08-27 14:55
        回复
          直到后来,姜维被钟会牵制,邓艾偷渡阴平,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当时的我的确有点烦,因为谯周站出来说,天命所归,应该投降!
          没办法,老爹活着的时候,威望能压住益州本土势力;相父你活着时,操行能够服众。但时至今日,没办法了,曹丕设立的“九品中正制”,彻底拉拢了士族的心!
          我选择了投降。
          我被封为安乐公,只身前往洛阳,只有郤正这个老实人陪着我。
          相父,我发觉我真不是一个优秀的国君,至少我没发现郤正的智慧和忠诚!当年我该对他委以重任的。
          我知道,我提出“此间乐,不思蜀”一定会成为历史上很低级的笑料,但我得活命不是嘛?所以郤正教我时,我就按他说的做了。司马昭问我这好像是郤正说的话时,我直接装疯卖傻骗了他。
          直到今天,我突然想到了我投降的场面:趾高气昂的司马昭,隆重的接收仪式,还有那漫天飘着‘魏’的旗子!
          未来的“魏”一定会变成“司马”,可惜“蜀”的时代先过去了!
          联系今日的冷,让我突然心痛起来:当年我声色犬马时,你是否倍感失望?当我离经叛道时,你是否痛心疾首?当你面对秦真主动进攻时,是否如孩童般露出笑容?当你面对司马懿时,是否心灰意冷而无法自拔?
          我突然理解了你,或许你想要的,是让蜀国的大旗插满九州;你想要的,是我接收曹魏和孙吴的降书;你想要的,是自己‘依法治国’理念推行天下;你想要的,是看着我励精图治不断进取……
          相父啊相父,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愿意,陪您一起奋斗!
          想到这里,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郤正在旁边问我:“主公,您这是怎么了?”
          “没事,想到了相哦不,只是被沙子迷了眼睛”,看着远处执勤的士兵,我带着微笑说道。
          郤正没有说话,只是看了我一眼,但那眼神中,掩藏不住的,竟是跟相父您一样的光彩。
          一片枯黄的树叶飘落在了我的手心,我拉着郤正的手,告诉他:“回去吧。”
          相父,至少,我会坚强的活下去,让你知道,你的眼光没问题。
          我,没有成为你的骄傲,但我想告诉你,你永远是我的骄傲!


          IP属地:山东5楼2019-08-27 14:55
          回复